老人固执、孩子难搞?发起低碳社区共建的她偏偏选择Hard模式
30周年 ▪ 一路有你
被采访人:王瑛(自然之友「玲珑计划」一期伙伴)
采访/撰稿:静怡(自然之友志愿者·轮值传播官)
编辑整理:阳春
王瑛
自由执业心理咨询师
“与之”共建行动发起人
公益机构项目顾问、志愿者
在看到玲珑计划的帖子之前,作为心理咨询师的王瑛可能不会想到自己将投身于一场社区共建计划中,向公众传播低碳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是一段由好奇心催生出的实践之旅。是意外,却也是意料之中。每个人的生活都和气候变化紧密相关。只要有意愿,任何人都能为之做点什么。在气候变化面前,利他即利己。
01
做社区活动,要转译,要共情
2021年初秋,王瑛偶然中看到自然之友发布的公益项目「玲珑计划」的招募信息。气候变化是她不曾涉足的领域,但“气候变化”“行动”“思考”“低碳”“解决方案”这些关键词,却意外击中了她。
当心理咨询师叠加气候问题,王瑛出于职业习惯的第一个联想是,“既然季节交替时,人们的情绪波动会相对较大,那么,当极端气候现象越来越频繁,又会对人有什么影响?我们(心理咨询师)又有什么应对策略?”
带着这样的好奇,王瑛通过面试入选了第一期“玲珑伙伴”,并在「玲珑计划」的支持之下开启了一个公益行动,即探索城市居民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式的“共建式低碳生活社区计划” 。她将这个行动计划命名为“与之”: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人类如果希望得到自然的养育,需要先做好自己分内之事的态度;同时,“与”也有携手之意,“与之同行”,意味着我们在一起,有机会做更多更好的事情。
“与之”公益项目希望通过课程、活动的形式,向社区居民传播“低碳生活”的理念,倡导更多居民关注气候变化并参与行动。
▲家常话“减碳”活动合影
普通居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大都来自于政府倡导,至于如何落实到个体生活的具体行动中,大部分人可能只会想到垃圾分类。而在社区中,“与之”项目的大部分受众是老人和孩子。面对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如何进行有效传达,更加充满挑战。
虽然王瑛此前没有做过这样的实践,但也许是心理咨询师的职业习惯,让她选择从受众的立场、语境和经验系统中思考,再用对方熟悉的生活素材组织出自己要表达的理念。
“做活动的时候,我觉得人的体验是最重要的。”王瑛和团队面对的孩子,最大十岁,最小的才四五岁;对于低龄的孩子,她和团队伙伴会设计一些基于绘本故事延伸出的互动游戏。比如有一次给孩子们讲水循环主题,王瑛团队采用肢体戏剧式的互动形式,让孩子们扮演水滴,家长扮演太阳、大地等元素,带着孩子们用身临其境的方式展开一段旅行,演绎出正常降水和异常降水的过程,带着孩子们讨论差异、思考应对方法。
▲《水循环》活动的热身游戏——“我是雨”
▲生态系统循环与气候变化的影响活动图
▲家长和孩子演绎水蒸发情境
▲孩子们通过游戏演绎生态链
▲活动物料:手绘废旧纸板
▲利乐盒做的小飞机
而对稍大一点的孩子讲到气候变化的诱因时,她把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比喻成给地球盖的被子,并带着孩子们在生活社区现场探访,讨论那些可以“减少被子”的设施或场景。同样地思路下,在给老年人讲异常梅雨季的气候情景时,她会拿是否勾芡来描述大气状态的变化——让不同人群,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气候变化”这一宏大的议题。
▲用“小被子“比喻温室气体,导入应对行动的方向
▲团体协作体验互动游戏“钓话题”
相比于照本宣科的讲解概念,王瑛选择了“困难模式”:她持续吸收相关知识,再将知识转换成不同的“语言”进行传达,成为“转译者”。她也试着从心理层面去理解人群的诉求,将知识传递和情感体验融合。
比如,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里,老年人是固执的、拒绝新事物的、爱占小便宜的。 但王瑛认为,“事实上老年人同样希望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归属感,希望被看到”。因此,在老年人活动的招募过程中,社工经常遇到来问是否有礼物领的老人,王瑛对此并不回避,活动一开始,就大方地抛出这个问题,幽默地对老人们说:“虽然今天没办法送鸡蛋,但希望能带来100个鸡蛋的价值都换不来的收获”,她以此介绍了当天讲解内容对于老年人的现实意义,成功激发了大家的兴趣。
▲社区观察:宝藏爷爷/奶奶在社区闲置角落养护的小苗圃
一次活动中,大家讨论到“是否应当囤积纸盒”这个话题,阿姨们谈到经常会因囤积纸盒和同住的子女产生矛盾。孩子们更强调居住空间的价值,认为垃圾应及时清理,而老人们总认为纸盒“可能会有用”不愿意扔掉。对这样的问题,王瑛会首先站在应对气候变化“延长物品使用生命周期”的角度上,对老人的行动给予肯定,再来引导他们探讨解决矛盾的方式。
▲攒下的咖啡胶囊,别扔,也许用得上
“这种时候,他们特别需要被理解,才能从冲突中跳出来,站在第三人的视角梳理立场和诉求,然后作出合理的取舍和决策。”
02
共建不是教育,而是引导和激发创造
“与之”面向社区居民的课程和活动,已经超额完成了计划8次,并且打算今后继续长期做下去。(传送门→第8次活动:“不浪费”也可以很好玩)
在王瑛看来,打动老年人确实有难度,但这样一个“一部分熟人、一部分陌生人”的社交场景,对于大家体现自我价值、获取情感共鸣是有助力的。这恰给为新观念的传播留出了一条路径:王瑛作为共建者而非教育者,只负责抛出问题,然后给中老年居民很多自由讨论的空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自然地互相补充,互相提问——以引导的方式就可以完成某一理念的传达和理解。
▲社区居民发表对社区环境现状、减碳方案的见解
▲用过期挂历纸做演示稿纸
类似这样的活动设计思路,真正体现了心理学“共建”的理念,这种工作形式的底层逻辑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王瑛知道,在共建的过程中,自己的角色是引导者和连接者。那些参与共建的人,都是发言人,都应该被听到、从而被激发。
▲共建式小花园在地用户意见收集
在一次关于“选择环保袋还是塑料袋”的讨论中,她通过不断提出问题,最终让阿姨们自己主动说出“不管用什么袋子,应该用得越久越好”的观点;带着孩子们参观垃圾分类站时,有孩子当即直言说“我看见收垃圾的人把垃圾混在一起拉走了!”,她会跟随话题,肯定孩子看到的现状,引导孩子认识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每个环节相互协作的重要性。
▲低碳大发现:带孩子们参观垃圾分类站
▲低碳大发现:观察社区中的方便设施带来的低碳效应
▲低碳大发现活动合影
“共建不是教育,而是引导,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和团队伙伴看起来是在为别人做公益,似乎只是在‘利他’,其实同时也在‘自利’。” (注:“自利”即可以在公益行动的同时,亲眼见证志愿者和参与者的智慧闪耀时刻)
王瑛的“共建”理念,不仅贯彻在与之项目对公众的传播工作中,也同样贯彻在与之的内部协作中。和团队伙伴一起策划项目之初,大家尽管都是基于公益的出发点,但背景不同、想法不同,王瑛发现自己的想法一旦以“我要”而不是“我们要”的方式被表达出来,说教的味道伴随着枯燥的感受,“一点都不好玩”;而一个能够激励到大家的idea,一定是在大家的共建中产生的。
因此,专注于行动核心、拥有更开放的合作态度,成为“与之”共建式发展的必然路径。
渐渐的,“与之”聚集了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核心志愿者:
🔹 Hippo:一位减碳实践者、人间清醒的学霸、未来的大体老师。
Hippo,小花园建造,给梯子刷丙烯
🔹 虾仁:阅读推广人、英语老师、手作达人、资深志愿者。
虾仁,“物尽其用”幼儿课程,故事导入
展示在快递纸箱背后画的卡通表情
🔹 猪七七:资深户外爱好者、持续践行自然友好行动、LNT导师。
猪七七,步行活动线路策划踩线,推车走过江汉桥
🔹 Beck:技术宅、设计师、重度二次元、乐队键盘手、骨灰街机玩家。
Beck,乐队专注练习时被偷拍
“当你决定开始行动后,可以促成行动向前走的人就会慢慢出现在你眼前,这是一个很神奇的过程。因为志同道合,彼此相遇,聚在一起,这种感觉非常幸福。”
这种相遇,为“与之”带来了更多可能。如果说最开始王瑛只是想点燃火炬,这一次次的相遇则使她可以更安心的做自己,对“与之”的期待也变得更加从容: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不必等待火炬”。
▲建立小花园过程中,和团队伙伴一起清洁废弃的装修梯,打磨上色
▲大家一起拾掇小花园初体验
▲找土,看花了眼
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王瑛与他人协作的方式通常是先做自己想做和能做好的部分。遇到新加入的伙伴,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再根据他们擅长的领域和愿望,设计和发展出新的方向。而不再是自己一个人计划好全部,再找人实施。
“我有时候问自己,为什么要做共建这件事?也许是因为意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局限吧。当我行动的时候,我既可以是行动者本身,也可以是一簇火苗。如果一件事别人可以做、甚至做的更好,而那团火是我点燃的,对我来说也是非常好的。”
▲青年艺术家刘力恒分享的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些工作和生活日常做法。
▲资深户外爱好者猪七七分享的户外游玩技巧和可以轻松做到的环境友好策略。
▲Amusing设计团队的小伙伴们在气候变化议题下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想法与行动。
03
一个新的视角
在做心理咨询师的同时开始做共建式低碳社区“与之”,王瑛没觉得有任何突兀。
“我觉得所有的学科划分都是人为的,我们做不同事情,所应对的问题在广角下是互相关联的,我们也不可能用一个主题涵盖一件事的所有面向。就像气候变化已经融入到每个行业、每个人的生活点滴一样,这种混沌交融客观存在。
“从个人来讲,我只是把自己当一个人去经历一段人生。我要做什么、愿意在什么事上投入时间和精力,不是由‘脸谱’决定的,而是基于‘我可以做什么’。接受自己的有限性,然后拥抱无限的可能性,做自己能做的。”
通过身体力行推动“与之”项目,王瑛逐渐发现,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不再是一“事”,而是“一个新的视角”。 通过这个视角去使用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这个视角去看待社区和伙伴,王瑛获得了一种对世界更加立体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做的行动千千万万,如果你还没想好可以做点什么,不妨关注公众号“与之”、关注自然之友「玲珑计划」。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也可以是行动的一部分。
▲关注自然之友微信公众号,在主页点击#玲珑计划即可阅读相关内容
合作伙伴
特别致谢
感谢能源基金会、北京险峰公益基金会和自然之友月捐人对本项目的支持和对公民气候行动的大力支持。
▶ 玲珑计划线下共修营回顾 | 每一个 行动都有意义!关注气候变化的ta们终于见面啦
▶ 愿我们的行动像水,滋养彼此和更多人的日常:玲珑计划一期毕业参访回顾
▶ 为恢复科尔沁草原奋斗的这21年里,我看到了突破血缘的传承
▶ 成长于阿坝、奋斗在年宝玉则,做心怀乐观与慈悲的觉知者和行动者
▶ “极简生活”UP主:每个人都能在可持续日常中找到真实的自己
▶ 带着从土壤里“长出来”的思考,两位不同世代的气候行动者决定并肩而行
▶ 有害残留、过度包装、高碳排放…… 你听见毕业季鲜花的哭泣了吗?
▶ 自费巡护呼伦湖2500多天:他能改写390多只野生动物的命运吗?
▶ 去垃圾焚烧厂“旅游”,我看见一袋袋垃圾变成了一块块环保砖
▶ 带着“摇滚时代”的独立思考,她在玲珑计划成长为更成熟的新农人
动动手指 点亮星标★
I want a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