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一群人用零成本,将垃圾小广告贴满了整个Steam

爱游戏的葡萄君 游戏葡萄 2021-02-20

一个Steam没能解决的顽疾。


文/袁晨


最近,葡萄君的Steam上被贴满了小广告,放眼望去,它大概是这个样子。



葡萄君大概有一年多时间没有打开过《绝地求生》了,但还是成为了Steam社区流无差别投放的对象,而在群里聊天的时候葡萄君也发现,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不止我一个人。



葡萄君翻遍了Steam页面,发现这些小广告主要集中在两个页面,一个是商店页面第五栏,也就是社区推荐栏,在以往,这里通常都是Steam鉴赏家对游戏的评论,但是现在每一次都能刷出这些小广告。



另一个,就是社区栏,就像上面那张动图里,这个页面已经彻底失守,几乎沦为小广告的阵地。


Steam主页的商店页面和社区页面已经沦陷了


这个广告投放的操作实在是太骚了,用最低的成本就铺满全球最有名的PC游戏平台的社区资源位,玩家们想要在Steam商店里找游戏,或是通过社区寻找物品,就无可避免地被小广告侵袭。


而且更难以置信的是,这手操作还是借V社的手来做的,Steam在近几个版本优化了社区功能,希望能更加智能地推送玩家评测,通过玩家互荐游戏,打造更贴近玩家的社区氛围。结果被小广告利用上之后,整个社区的风向似乎就不太对了。


  “零成本、低风险的广告投放策略”


如果从广告投放的角度来看,这手小广告的操作效率要比过去高得多。



这些小广告直接选择在Steam社区里进行投放。以上面这个广告来看,小广告盯上的是一款名叫《Marbles on Stream》的游戏,发行于2018年,总评测数量247条,显示为特别好评,从玩家的评论来看,这是一款小众向有一定特色的独立游戏。



而名为“PUBG社区管理”的账号于3月6日在这个游戏下贴上了小广告,并刷了261个赞,Steam的社区智能推荐系统将其误识别为“有价值的鉴赏家评测”,纳入了社区推荐流。


游戏总评测数量只有两条,另一条玩家评测还得到了开发者回复


其实Steam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此举来筛选优质评测,帮助独立游戏实现更多的曝光。


在绿光计划结束之后,可以看到Steam对独立游戏一直都有着照顾,由于独立游戏在竞争力要远小于传统大厂制作的3A游戏,所以Steam希望拓展推荐位来给到独立游戏更多的曝光机会。


比如Steam年度奖项,就给到独立游戏很多曝光支持


而发小广告者恰恰是利用了这一点。可以看到,在3月6日这天,发小广告者同时选择了十几款符合上述条件的小众独立游戏,给他们贴上了小广告。无独有偶的是,这些游戏的评测赞数均为261个,游戏体验的时长也均为半小时。



也就是说,这些发小广告者通过机械化的贴小广告和刷赞,就抢夺了原本属于独立游戏制作者的推荐资源,也让玩家对社区推荐流的信任度降低,从而难以达到最初推荐独立游戏的目的。


那这些发小广告的人到底在带什么货呢?广告中已经明示,他们均指向了《绝地求生》的限时皮肤领取补偿,点击链接后出现的页面也做的像模像样,甚至标注了“绝地求生-Steam版本官方网站”来增加可信度。



标注为“绝地求生-Steam版本官方”的网站


不过在点击领取之后,链接只跳转了Steam账号登录页面,输入账号密码之后显示为页面错误。这手操作依旧是通过假冒官网来获取玩家信息,由于非官网渠道登录还可能存在账号风险。


除了以上这种,还有一种广告投放的方式是在Steam的热门游戏下投放广告链接,比如在《绝地求生》以及《Dota2》的评测区内都能刷到许多类似的评测。由于评测刷赞数量难以纳入推荐流,所以采取了通过大量账号刷评测的方式来进行。



而在他们导入的链接中,则是假冒了日本游戏厂商I社以及其他游戏的官网,通过将MOD以及盗版游戏资源打包出售的形式从中获利。


但是I社不可能有中国官网


从操作的手法上来看,这种广告投放的方式无限接近于现实中张贴的牛皮癣小广告。首先他们覆盖的流量巨大,包括Steam的商店以及社区页面都被铺满,甚至达到了刷屏的效果。


其次他们投放广告的成本极低,以上面提到的账号“PUBG社区管理”为例,其账号中仅有两款游戏,却有着123篇评论,也就是说其采用的是评论后退款的策略,投放成本几乎为零。


然而这种简单明了的操作破坏力却不小,不仅完全破坏了Steam原有的社区推荐流机制,而且原本属于独立游戏的大量曝光资源被小广告吃掉,降低了玩家对于Steam社区的信任度。


  从国区开放以来就没少过小广告


虽说上面提到的两种小广告都是最近才出现的,不过从Steam国区开放以来就从来没有缺过小广告。


在2017年左右,Steam的社区推荐流还不算完备,就有人通过加好友的方式来推广告,这种操作方式从国区开放以来一直沿用至今。


2017年通过好友添加推销药品的人


2020年通过好友添加推销网站的人


Steam原本有社区流限制,只有在商店消费超过5美元才能开启添加好友的功能,不过这也难不倒他们,依旧是采用先操作后将游戏退款的策略,零成本实现推广,向众多玩家发送广告信息。


葡萄君收到的其中一个“广告好友”邀请,该账号显示有两款游戏,但实际查询后只有《Dota2》一款免费游戏。



除了这个惯用手法,去年葡萄君还报道过一种新出现的广告套路,不过实际操作者是一些国产页游厂商,他们把页游运作模式中常用的 SEO 关键词优化那一套玩法,也搬到了Steam上。


具体玩法牵涉到平台的搜索机制:在 Steam 上,一款游戏的简介如果带有你所搜索的关键词,那么它也能被找到。


于是一些页游在自己的简介中增加了一份“友情链接”,覆盖了将近9000个游戏关键词。当玩家用中文搜索游戏的时候,这些页游很容易蹦出来。



成本低、流量大、风险小,是这些人能够在Steam上投放广告的主要原因。


直到现在,Steam上也并没有特定的广告体系,游戏的曝光主要依赖于社区流推荐。Steam为了增加玩家之间的联系,在过去的几年中通过很多手法来增加社区的联通性,相较于Epic、Uplay等PC游戏商店来说,这是其特有的优势。


玩家能在社区中寻找别的玩家制作的物品,能够通过鉴赏家评论获得其他游戏的信息,玩家们还可以在评论区沟通添加好友。


但是这些也很容易被投机者利用,在一款游戏下刷屏的广告可以出现在广泛玩家社区中,通过添加好友进行广告投放也无法有效解决,原有的社区体系也因此被破坏。


  越来越多想赚钱的人盯上了Steam


利用Steam商店以及社区漏洞贴小广告的人屡见不鲜,这是开放社区所必然会带来的,即使在国外也很常见。


葡萄君还曾经收到过来自波兰的垃圾广告


不过最近葡萄君发现,想利用PC游戏商店赚钱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了。


毫无疑问的是,Steam、Epic这些PC游戏商店在国内正处于一个红利期。


首先第一个红利便是玩家数量增多,在《绝地求生》爆火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内玩家接触到Steam商店,形成了使用习惯。最近Valve宣布,Steam平台的同时在线人数在2月9日达到了1900万新高,与国内疫情期间玩家增多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第二个红利便是低价游戏数量的增加。过去一年里,由于Epic商城与Steam之间的对决,两者均放出了大量免费游戏,此外Uplay、GOG等商店也会不定期给游戏降价。


一些人便是盯上了这样的红利,利用新玩家的认知差从中牟利。


于是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了假冒国外游戏官网,诱导玩家用高价“租赁游戏”的人。




也有专门在Steam、Epic、Uplay等商城上领取限时免费游戏,再通过国内电商平台,将免费游戏转手卖出去从中获利的人。



对于这些玩家来说,PC游戏商店过高的学习门槛是他们上当的主要原因,由于大多PC游戏商店在国内没有架设服务器,导致连接不稳定,一些新玩家不了解连接以及支付的方法,就会依赖于国内基础的搜索引擎。


而一些人则是利用这样的信息差,从中进行广告投放,或是倒卖游戏账号。


一些曾经被套路的玩家


Steam商店以及社区的特性,让这些人在进行广告投放时成本和风险非常小;而且由于Steam玩家数量的快速增长,总是有新人上当;最后再加上以往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领域,使得其竞争压力不大。


其结果便是导致PC游戏商店的灰色产业层出不穷,甚至逐渐形成了组织,不断利用PC游戏商店的漏洞从中获利,而体系化的形式也让他们能够在在旧的办法失灵后,接连想到新的办法。


高价租号网站的公司官网


对于老玩家来说,对这种现象自然不存在任意好感度,我们看到很多老玩家对小广告嗤之以鼻;但是对于新玩家来说,这些小广告恰恰是他们想要入坑PC游戏不得不跨过的坑。


而对于Steam来说,这种状况也是它始终难以解决的顽疾。




推荐阅读


疫情影响下的榜单逆行者版号

剑与远征|TapTap高分游戏字节跳动


最新的游戏专业书上架啦!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获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