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权力的游戏》背后的家族动力学 | 人间废话

拨惹尘 鸣岳几时有 2019-04-04



作者马丁是如何从小获得了大陆和岛屿的视角?


为什么个人家族兴衰能够帮作者很好地洞察历史?


什么是家族的动力系统?


为什么思想家蒙田说:“重要的不是对事物作出解释,是对解释作出解释”。


为什么说“三眼乌鸦”是小说里极为重要的角色?


为什么说马基雅维利是《权力的游戏》的第二个作者?


为什么革命者通常活不过“革命的第二天”?



⇧点击即可食用

本期作者 / 陈鸣 岳路平

嘉宾 / 周华蕾   剪辑 / 南瓜

特别鸣谢 Rol & 天使读者团 核实信息 校对文稿




0000001


这些年大火的《权力的游戏》(Game of Thrones)非常有当年《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的恢宏架构和史诗气息,但两个作品背后的哲学是完全不同的。


《权游》的观众平均年纪在41岁,这些观众已经在世界上生活了足够长的时间。他们知道这个世界的残酷,他们也知道 Love & Peace 好比一棵树长在地面的那部分,这部分长得越高,它往黑暗的土里扎的根就越深。


所有文明都是从黑暗里面获得滋养。


电视剧里有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黑水河战役( Battle of the Blackwater )之前,“猎狗”克里冈跟珊莎说了一句话:“要勇敢,这个世界是杀人者建立的,你要习惯于面对他们”。


相比之下,《指环王》不涉足这类残酷的现实。


约翰·托尔金(J.R.R Tolkien)在二战期间创作《指环王》,太平盛世就是最大的愿景。人类、精灵等种族好比二战时的盟军,最后击败了兽人。至于太平盛世到底怎么治理,有没有通货膨胀,有没有贸易战,这些现实的话题它不碰。


《权力的游戏》的作者乔治·马丁(G.R.R.Martin)特别喜欢托尔金,连自己名字的写法都要模仿他,唯独在一点上不买托尔金的账——“让世界充满爱与和平”多么像一个未成年人的童话,一个成年人的世界却面临了大量艰难的抉择:


剩下来的兽族怎么办?

是关在战俘营还是拉去做奴隶?

未成年兽族是应该集体种族灭绝,还是进行殖民教育洗脑,让他们拥有人类一样“善良”的心灵?

他们会复仇吗?

或者干脆把他们丢进大洋变成海沟族?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权力的游戏》把理想化的表皮都去掉了,大量涉足一个政治家如何面对现实世界的残酷问题。


第一季的结尾,大家都觉得妥妥的男主角艾德·史塔克(Eddard Stark,昵称奈德Ned),一颗脑袋直接被砍到地上去了。因为这个世界是杀人者建立的,只靠善良和正义是不够的。


《权力的游戏》虽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它特别真实。 剧情里面有残酷的政治斗争、乱伦、暴力、黄赌毒。


互联网环境里成长出来的观众喜欢素颜的世界,不要给我们整一堆化妆品和滤镜,这些鬼把戏我们早玩腻了,请你直接给我上干货,多残酷的世界都可以。


过去老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现在群众的眼睛贼亮,打扮不动了。



0000011

 


作者马丁生长在一个靠近纽约的一个小岛上。


他从小长大的那个屋子窗户外面,隔着大海就是灯火辉煌的繁华城市,所以他一直有这种“遥望人间”的上帝视角。


他爸爸老马丁是意大利裔和德裔混血,他妈妈来自爱尔兰,所以他从小到大又混杂了一种大陆视角和岛屿视角。


他们的家族曾经非常有钱,后来家道中落,有点儿像曹雪芹。马丁小时候经过某条街,父母就会指着远处说,那栋房子以前是咱家的,妈妈就出生在里面。 


于是很容易可以理解,为什么他在写整个七陆上的家族的时候,笔力非常强劲。因为家族的兴衰他见识过。


比如写临冬城的史塔克家族(House Stark of Winterfell),从北境最强盛的家族,一路衰败,妻离子散,七零八落,最后家人又再次重逢,马丁能够写出家族生命的韧性和人生况味。


一般来说,一个作家一生中最好的作品一定跟童年和少年经历有很大关系。包括那些一开始写得很好,后来越写越水的人,也是因为亲身经历已经被稀释完了。


马丁就是把自己对家族动力的理解全部贯穿到了七陆家族争霸里面。


马丁跟他爸的关系也比较冷淡,他自己说他永远无法理解他爸,他爸也永远无法理解他,相互不理解。这种家庭里父子之间的冷漠感,在《权力的游戏》里面也会经常透露出来。


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家族动力。


《权力的游戏》里面有一段很精彩的对话,八爪蜘蛛 Varys 问小恶魔 Tyrion 一个问题:


有一个房间里有三个人,一个国王,一个富商,一个教士,三个人都想杀了另外两个人。这个时候房间里走进来一个拿着剑的士兵。


国王对士兵说,杀了另外两个人,我封你为侯,这辈子出门骑大马,老百姓都得给你磕头。


教士就跟剑士说杀了那两个人,他们都违背了上帝的旨意,是人间的恶魔,杀了他们你就可以进天堂。


富商就跟剑士说,杀了另外两个人,我给你花不完的钱财,你要知道整个七陆的国王都找我借贷,我分一半财产给你。


八爪蜘蛛就问小恶魔,剑士最终会听谁的?


这个剑士最终会听谁的,他走进门的第一刻就决定了。比如说这个剑士祖上历代当官,只是后来家道中落他只能去做了士兵,他在这一时刻有最强的动力要恢复整个家庭的这种荣光,绝大多数人会做这个选择。


如果他祖上非常有钱,他大概率会拿钱。


反过来,他家里面有人曾经被宗教迫害过,那这个教士就是他必杀的人之一。


《权力的游戏》每个人看能看出不同的东西,但是里面你一定能读出这种家族背后的厚重感。


法国作者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说过一句话:“重要的不是对事物作出解释,要对解释作出解释”。


有的时候我们不是光看这个剧,还要看作者为什么写这个故事,这样又有更多的见地和收获。

 



0000100

 

马丁成长在越战时期,曾经逃过兵役。


他自己有一句话说,如果是二战,我会马上去参军,我觉得那很光荣,因为对付的是纳粹,但是越战让我有挫败感。


越战让整个美国年轻人觉得被政府骗了,这是一个美国人精神世界的一个分水岭,这也塑造了马丁的精神世界。


马丁看到了这种意识形态穿帮的地方。美国政府当时一直想把胡志明塑造成一个《指环王》里的大恶魔索伦(Sauron)。马丁认为不一定是。一个剑士可能有不同的信仰系统,信奉财富也可以,信奉共产主义也可以,不见得我们必然是正义的。


逃兵役就要面临可怕的处罚。他一开始想象自己可能要被迫逃亡去加拿大,也可能被关在监狱里面很多年,结果后来什么处罚都没有。


他就跑过去问管这事儿的机构问:“你们为什么不抓我?为什么没有什么处罚?”管这事儿的人说,把你逃兵役的行为记到档案里面就是你人生最大的污点。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马丁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看到了素颜的胡志明或者素颜的美国政治,他就会更倾向于把素颜的世界展现给读者,还给读者。


那个时代没有互联网,那一代人在全民洗脑的时代保持了审慎和清醒的反思,这里有当时记者、艺术家的功劳。


反越战运动诞生了非常多的文化英雄。最初是报道了很多真相的记者,接下来艺术家站出来了。约翰·列侬和小野洋子在床上打出标语“要做爱,不要战争”,包括乔布斯后来用苹果公司对抗老大哥IBM,整个硅谷和旧金山的文化都是反越战的大背景塑造出来的。


马丁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是一群人。“反越战”几乎孵化了后来的美国主流文化精英的基本框架。


《权力的游戏》里面有个重要的角色叫“三眼乌鸦( Three-eyed Crow ) ”,是一个先知,它的作用就特别像记者和艺术家,它帮助人们看到了穿帮之处,看到北境有异鬼袭来,而全世界还在自顾自地化妆。


逃避兵役是一种马丁自己的政治判断,他不是“逃兵役”,而是“主动选择不服兵役”。



0001000



还有一个人成就了《权力的游戏》这部作品,他就是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1469-1527,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君主论》作者)。


现在很多人批判马基雅维利,尤其在中国,说他是政治厚黑学,但真正去读过《君主论》(The Prince)原书的人很少。


这本书分析了君主政体的权力来源,讲了一个国家如何治理,比如军事力量如何搭建,国民军和雇佣军分别如何管理等等。如果他活在今天,“得到”和“混沌研习社”就会请他去讲的,那是一本《CEO养成手册》,一本《从零到一》和《创业维艰》。


马基雅维利写这本《君主论》,最初是用来diss美第奇家族(Medici family)的。


美第奇家族的化妆师太多了,达芬奇负责化妆他们家的厨房,米开朗基罗负责化妆他们家的坟墓,这么多伟大的化妆师在维护美第奇家族的“面子”,马基雅维利就给你呈现残酷但真实的“里子”。


《权力的游戏》不是没有“主角光环”,只是主角光环是那些“政治原则”。你如果触碰了政治上的一个重大失误,哪怕你是再好的人,也会死。这个道理就像坏人摸高压电线会电死,好人摸高压电线凭什么不电死?


它的主角是天地法则,是无常。过去我们太相信一个恒定的主角了,就像相信上帝不会死一样。


《权游》不仅讲到了革命,还讲到了“革命的第二天”,就是解放之后怎么办的问题。 


公司业务开展起来之后,这时候一般就需要一个很成熟的 COO,处理那些脏活累活。龙妈的 COO 就是小恶魔。


小恶魔来自于兰尼斯特家族(House Lannister of Casterly Rock),就是靠权术闻名于整个七陆的,他知道税收怎么收,各种领主怎么去压制,怎么样在合适的时候出牌,怎么样慢慢把它们扼杀。 


中国古代的官僚系统也会分为官和吏。官和吏是两码事,官一般是中央政权委派的,这个其实是面子,里子靠的是吏,吏是祖祖代代传承下来的。


比如说官最需要的吏叫做钱粮师爷,这是第一个角色,第二个角色叫刑名师爷。


钱粮师爷是什么呢?他手上有一本田薄,比如说这个县里面哪家哪户有多少的田,精确到几分,然后田的界该怎么画,村口那棵树以东是什么?所以他同时还是测绘员。这个薄子只家传,而且传男不传女。


刑名师爷可以迅速地帮新上任的官盘清楚,这个地方有几大姓的家族是不能碰的,哪个家族哪年搞了条命案可以捏手上要挟。


要有这种把革命理想转化成现实统治力的一些人。


洪秀全最穿帮的一点,是他自己都没把故事编好。他说他是耶稣的弟弟,说耶稣还有个老婆,就是他嫂子,还说他梦见的那个上帝其实是太白金星,乱说梦话。


西方传教士一开始很开心,去南京看一下,发现都是邪魔歪道。所以他连革命的理想和宣言都没做好,更谈不上接下来如何治国了。


另外一位革命者孙中山就特别聪明。


他只负责一次又一次地发表革命宣言,每次都更新他上一次的宣言,所以才有了“二次革命”、“三次革命”。鲁迅评价他说,“他是一个不断革命者”。


龙妈(Daenerys Targaryen)就特别像孙中山,她的名字是一个不断变长的过程:风暴降生、安达尔人和先民的王、维斯特洛全境守护者、不焚者、龙母、草原上的卡丽熙、弥林女王、镣铐打碎者,不断革命,不断在前面加 Title,也是随着革命进程不断发表宣言的过程。


一般来说有能力提出政治宣言、政治洞见的人,跟做事情的人是两类人。



0010000



华人科幻作家刘宇昆最近写了一本书叫《蒲公英王朝》,他把刘邦和项羽的故事放在另一个七国的故事里,书里面有一张地图,跟《权利的游戏》的地图是几乎是一样。


在现实世界中,整个欧亚大陆的威胁一般都来自于北方,气候的重大变化,一定是北边先冷,所以有一拨人就会被寒冬逼过来。《指环王》里面的威胁也来自北方。Winter is coming说的就是这个,这是现实世界的一个投射。


人们的观念在剧中也有大量投射。


拿生育观来说,以前古希腊把同性恋叫“无果之花”。花就是纯粹为了爱情,但是果就是要人丁兴旺,要有结果的。


后来的资本主义延续了这种思维。维多利亚时期禁止一切非夫妻床上的性行为,因为“夫妻的床”才能够产生后代。


今天美国的共和党也是这样,为什么共和党反对同性恋?因为他们对于家庭的定义由一男一女构成,这样这叫家庭。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斯塔克家族最强的能力是生育能力,孩子多是很重要的生产力。小玫瑰家族他们家毁就毁在没怎么生孩子,好不容易生了一个儿子,还是个同性恋。为什么现实世界宗教一直禁止同性恋?就是因为伤害了整个家族的生产力。


小恶魔为什么不被他父亲所喜欢?因为大家认为侏儒的生育能力是影响损害这个家族的,所以生下来那一刻就不喜欢他。


欧洲有一些曾经比较弱小的家族,通过和亲来扩大自己的领土,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之后为了稳定地盘就开始内部通婚近亲结婚,生出畸形的孩子。


就像百年孤独里边长着猪尾巴的孩子一样,最后就绝嗣了。统治了欧洲大陆 600 多年的哈布斯堡家族,就是因为生不出孩子才完了。


坦格利安家族(House Targaryen) ,他们的特点就是近亲通婚。比如斯诺跟龙妈他们也是有血缘关系的,就他们为了保持那个高等血统,要保持纯种,所以一定是内部通婚的。


《权游》往深挖,还能挖到很多隐线,比如最终读者可以挖到马丁本人的所有意识图谱。读者看《红楼梦》,最后追追追追追就追到了红学,就追到了曹雪芹的故事。


好的作品一定是雅俗共赏的,《权力的游戏》很难能可贵地靠近的这个标准。


流行文化脑嗑学

大脑沟回马杀鸡

原汁原味的表达

欢迎收听音频

鸣岳几时有?

每周四



往期节目


S01E01:全球新款通用神话漫威

S01E02:“101女团”背后的人设经济

S01E03:《纸牌屋》和扮演总统

S01E04: 聊起金庸,还有一声没讲完的叹息

S01E05: 双唇上的故宫

S01E06: 城市里的市井温情





不仅烧脑

还要你吃好喝好

本节目由“逛菜市场就像逛宜家”的食益家

赞助播出


横向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京城觅食处

食益家璞提公馆店

北京市丰台区紫芳园四区3号楼1-11号1层

食益家卢沟桥店

丰台区晓月中路卢沟桥幼儿园对面

食益家惠新西街店

朝阳区惠新西街31-4号

食益家马家堡店

角门北路马家堡西里15号

食益家百环家园店

朝阳区广渠路66号院11号


扫码即见活色生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