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专利、科技奖……10年来,中国海油用创新撬动发展
编者按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中国要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并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提出,开启了我国能源事业奋力变革、创新发展的新篇章。中国海油牢记总书记嘱托,持续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稳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深化扩大对外合作,在浩瀚蓝海留下能源报国的奋进航迹。今日,“中国海油”官微推出“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海油实践”系列报道之二,展现海洋石油工业沿着总书记指引的航线,劈波斩浪、不断超越的壮阔图景。
科技创新,如同撬动新事物的杠杆,总能迸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能源技术革命,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
中国海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强基工程,全力推进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10年来,中国海油研发投入持续稳定增长,发布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160余项,授权专利1000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140余项,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重大突破。
抓创新就是强发展。在实现海洋石油工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上,中国海油全力打造创新发展、核心竞争力突出的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已成破竹之势。
从“0”到“∞”
执好创新赋能发展的“牛耳”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科技创新做好动力引擎、当好开路先锋,以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先进生产力。
隐蔽型潜山、超深水超浅层天然气、深煤层气……近年来,越来越多突破未知领域的大中型油气发现涌现。“惊喜”的背后,离不开技术革命的支撑。
“何为支撑?”中国海油科技与信息化部负责同志打了个比方,“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插下一根针,就能找到油气资源。赌的不是运气,而是依靠关键核心技术让这根‘针’扎得准、探得清。”
关键核心技术,对整个产业链和技术体系有着重大影响。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海蕴藏着地球上远未认知和开发的宝藏,但要得到这些宝藏,就必须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掌握关键技术。
劈波斩浪向深水。随着“深海一号”能源站、深水采油树、“海葵一号”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等一批深水重器“入队”,中国海油成功构建了1500米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设计技术体系和深水深层勘探开发技术体系。
如果说“从0到1”代表着科技创新的原始突破,那成果转化就是“从1到无穷”的路径演进。
“找准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就等于牵住了技术突破的‘牛鼻子’。”中国海油科技与信息化部负责同志表示,让科技创新成果落地,离不开重大项目牵引,同时也要思考提升转化效率,这是能源技术革命的关键。
海洋地震采集装备是海洋油气勘探综合实力的体现。在珠江口盆地,“海洋石油720”搭载“海经”系统,完成了3000米超深水三维地震勘探作业。从“海亮”“海燕”“海途”“海源”到“海经”,再到“海脉”,近20年时间,科技研发团队以“与其等别人给,不如靠自己造”的决心,克服成套装备配合难、设备稳定运行难、高水平加工制造能力不足等问题,走出一条实验室研发、生产测试、海试、商业化运用的路径。
在广东佛山,我国首条“璇玑”旋转导向钻井与随钻测井系统智能化生产线建成投产。历经4年,“璇玑”系统家族已由单一井眼尺寸规格的工具,发展为多尺寸全系列仪器,形成多种类、多尺寸的“谱系化”系统,关键作业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更多作业环境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在旅大21-2油田,耐温350摄氏度、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稠油热采电潜泵注采一体化技术成功实施,得益于科技工作者们在面对井下安全控制、热采开发经济性等技术难题时,脱离思维定式、提出新的技术路线,10年来不断攻关耐高温电磁线、耐高温电机油、全金属保护器等关键技术。
……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发展提供“筋骨”支撑,中国海油已初步建成覆盖“水面、水中、水下、井下”的海洋能源技术和装备体系。更为喜人的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愈发深入人心,更多前沿性研究在实际项目中有了一展身手的机会。
从“上新”到“焕新”
加速推进海洋油气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海洋油气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方向何在?
全球最大冷能发电装置成功建成、“海疆”通过国家级产品鉴定认证、“深海一号”实现遥控生产……近年来,中国海油打“创新牌”、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步伐一步快似一步。
“一定要围绕原有优势,以绿色发展为底色,在补链、强链、延链上持续攻坚发力。”从技术不断“上新”到生产力“焕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对此,中国海油始终保持清醒认知。
以深远海漂浮式风电为例。2023年,“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产生的绿电全部用于油田群生产用电。
“通过已有油气田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有了行之有效的抓手,成本也会降低,最终可以让技术和装备走向市场。”中国海油科技与信息化部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中国海油正积极开展粤东浮式风电示范项目,实现深远海漂浮式风电与油气融合开发工程技术和产品的示范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产业体系的质量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作为能源央企,中国海油坚决扛起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大责任,始终积极助力提升我国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向“实”——坚定不移筑牢主业根基。深水油气装备现代产业链链长责任压紧压实,盐城“绿能港”27万立方米LNG储罐拔地而起,“海基二号”等高端装备产品成功建造……做强做优做大油气主业,是高质量发展的立身之本。一项项成果,记录着以中国海油十年来始终以油气主业为支撑推动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建设的坚实步伐。
向“新”——新支柱新赛道破浪向前。完善LNG冷能产业链,推动基础化工原料向高端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延伸发展,将海上自产、难以利用的高含二氧化碳天然气转化为高价值化工品……始终坚持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两端发力,布局重点愈加明晰、动能释放愈加蓬勃,以可持续发展作为“进”的体现。
向“未来”——瞄准更多前沿领域布局。牵头开发我国首台橇装天然气制氢装置,积极探索CCS/CCUS等负碳产业,积极构建数智化赋能业务新格局……下好产业“先手棋”,为我国油气产业转型发展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不断贡献“海油方案”。
从制度创新到体制改革
构建改革创新良性循环
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发布实施中国海油基础研究十年计划、构建科技成果分类评价机制……
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在改革创新过程中,只有形成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的良性循环,才能少走弯路,持续为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良性循环从何而来?这既是一个发展命题,也是一个改革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人才发展体制和政策创新。
成立中国海油科技和网信委员会,发布“十四五”科技创新与发展规划、科技创新强基工程行动方案、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方案等,大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完成海洋油气高效开发、海洋天然气水合物两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随着一系列措施落地,中国海油科技创新向纵深推进,不断激发新潜能。
实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三年攻坚,优化科技攻关组织模式,实施“项目长负责制”为核心的科研管理新模式,全面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科研攻关制度;优化科技奖励激励机制,完善科学技术奖,统筹设置科技创新先锋奖;打造“海油众创”创新创造品牌,进一步拓展创新渠道……紧跟着的一系列改革探索,充分解放中国海油科研人员手脚、释放创新创造活力。轻装上阵的科研团队催生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更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油两级专家和一大批素质过硬、专业精湛的技术人员为代表的研发队伍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和环境里,站在加快实现海洋石油工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度推动科技创新。
“依然要保持创造性思维。”提及未来发展,中国海油科技与信息化部负责同志说,“创新是一项没有‘天花板’的工作,我们永远可以实现更大的突破。”
面对新产业、新业态的应运而生,中国海油始终把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驱动产业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
十年改革探索,十年创新攻坚,锻造了如今海洋石油工业特有的“产业韧性”,也更加坚定了海油人科技创新的信心决心。
展望未来,中国海油将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开辟新赛道、增强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持久动力。
系列报道往期链接
增储上产篇 | 亿吨级、超50%、翻一番……10年来,中国海油用这些数字回应
文字|徐伟竞
图片|中国海洋石油报
编辑 | 秦怡然
监制|张宗鹭
更多推荐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