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潮涌,握紧打开高质量发展之门的“金钥匙”
编者按
风正劲,帆高悬,“中国号”巨轮始终劈波斩浪,高歌向前。
在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伟大时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冲锋号角。
“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中国海油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国之所需”,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在奔向世界一流的航道中,激荡奋楫逐浪、因海而兴、向海图强的壮丽篇章。
《中国海洋石油报》、中国海油官微开设“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专栏,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澎湃蓝色动能 建设海洋强国”主题报道。本报全媒体记者兵分多路,奔赴海上平台、车间场站、建造一线,实地探访中国海油建设能源增长极新经验、培育新质生产力最前沿、深化改革发展动力源的丰富实践,与行业智囊、技术专家、业务骨干、一线工匠深入对话,生动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海油牢记嘱托,在海洋强国能源强国建设新征程上的亮眼成就和宝贵经验。
向北看,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连续5年实现亿吨级新发现,原油增产量占全国原油总增量近半壁江山。向南眺,我国首座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向粤港琼供气已超80亿立方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进度条”不断刷新。
中国海油奋进增储上产的“原动力”在哪里?需要在技术进步中找答案。
高风险、高投入、高科技是海洋石油与生俱来的基因。40余年来,安全、成本、科研并驾齐驱,科技创新也成为拉动海洋石油增储上产的“三驾马车”之一。
今年6月,“‘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渤海伸展-走滑复合断裂带深部油气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发现”双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让科技创新这一关键“谜底”被更多人知晓。
俯瞰“深海一号”能源站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中国海油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强基工程,建设海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初见成效,一大批重大科研攻关成果接连落地——创下亚洲纪录的“海葵一号”和“海基二号”成功投产,“海经”“海脉”等海洋地震采集装备“新势力”加速涌现,我国首套500米级水深水下生产系统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
科技创新,仿佛一把打开高质量发展之门的“金钥匙”。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中国海油一项项剑指未来的科创成果正喷涌而出。
1
——狠抓科研,理论创新为技术突破插上腾飞翅膀
科研攻关能力已成为现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胜负手”。
对科技创新的强依赖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步入深水深层后尤为突出。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是中国海油持续做大储量核心资产和产量盘子的必然要求。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进入‘四双’领域,油气藏品位断崖下降,开发越来越难。”在研究总院深耕油气勘探开发科研长达27年的范廷恩向记者分析了当前形势。
我国海上首个全方位绿色设计油田乌石23-5油田
“四双”指深水、深层,高含水、高产出成本,边缘洼陷、边际油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
“破解‘四双’难点,需要以理念革新引领技术创新,站在全局视野指导创新方向。”范廷恩表示。
油藏物性差,往往表明岩石硬度大、地质构造复杂,压裂是头道难题。“麻绳专挑细处断,岩石也专挑脆处开。我们分析发现深层的天然裂缝和脆性岩石可以为我所用,认识思路一下子打开了。”范廷恩说。
理论创新是叩开新领域认识大门的“敲门砖”,研究总院勘探开发研究院长期潜心钻研,全面提升地层评价技术,探源深层岩石特性和天然裂缝分布情况,提升深层应力场空间预测能力,提出以物性场、脆性场、天然裂缝场和应力场“四场评价技术”为支撑的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推动中国海油深层认识水平再上台阶。
以理论创新引领技术创新拉动增储上产,在渤海油田得到良好验证。
在我国东部,郯庐断裂带横贯南北,使得渤海湾盆地深层地质构造异常复杂,就像盘子被人摔碎后又踩了几脚。过去三十几年,国内外石油公司在渤海深部钻探87口井,均未获规模发现。
“十二五”以来,中国海油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历经十余年产学研一体化持续攻关和勘探实践,形成包括潜山圈闭规律、深部优质储层发育机理、油气高效保存富集机制等一系列勘探理论创新,在深层地震勘探技术、测井评价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渤中26-6凝析油田
近年来,中国海油发现了以渤中26-6为代表的7个亿吨级油气田,渤海深部喜报连连,为我国最大原油生产基地上产4000万吨注入“强心剂”。
“在前辈勘探50年后,渤海仍能每年探明约2亿吨地质储量,没有创新是不可能完成的。”采访中,渤海石油研究院科研人员屡屡这样说。始终坚持用好第一手资料,扎实做好基础研究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目标论证和认识创新,是勘探不断创造“新奇迹”的秘诀。
2
——带动效应,技术迭代擘画自主化新蓝图
平流雾之下,青岛西海岸,一片规模庞大、热闹非凡的海洋工程建造场地跃然眼前。
今年5月,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洋石油122”从这里走向蔚蓝南海。启航前,这个“大碗”被赋予了一个有趣的名字——“海葵一号”。
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
为何如此设计?“海葵一号”服役的流花油田群常年受台风侵袭,恶劣海况是“海葵一号”研发团队首先要解答的难题。
圆滚滚的“身材”让“海葵一号”能够迎击四面八方的风浪,无需像传统FPSO那样频繁调整位置,但它也有先天缺陷——升沉运动阻尼小、幅度大,容易与极端波浪叠加带来不稳定性。
设计团队将船身下方的阻尼板设计为裙边形,带动周围海水做出涡旋脱落、流动分离等“内耗”动作,释放船身起伏产生的波浪能。裙边周长增加25%,升沉抑制能力也提升25%,使“海葵一号”安立海上。
“海葵一号”立项于2014年,历经科研工程团队10年倾心打造,这与“深海一号”的研发建造周期高度重叠——
投产1200多天后,“深海一号”研发建造中攻克的技术仍在发挥余热。传承,在海洋装备冰冷身躯下散发出炙热光芒。
“别看它俩长得不一样,其实底层原理和技术是高度相似的。”研究总院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李达介绍道。这位刚过不惑之年的工程师,已是主导过“深海一号”和“海葵一号”研发设计的“两朝元老”,他把“深海一号”对后续工程的启发称作“带动效应”。
“深海一号”能源站
在“深海一号”的带动下,“海葵一号”技术门槛显著降低:沿用“深海一号”设计中发现的稳性纵摇耦合机理大幅降低了“海葵一号”低频纵摇运动幅度;“深海一号”成功应用的1根自研聚酯缆在“海葵一号”上升级成1组;“深海一号”货油舱中的液压驱动也在同为储油平台的“海葵一号”上实现了自研。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最难的。“‘海葵一号’设计团队还是这拨人,但这一领域绝大多数首创性突破都已实现,多数问题在详细设计阶段就规避了。”海油工程设计院浮体设计部副经理杨亮说。
正如李达所言,在海洋石油工业大发展、新领域新需求源源不断诞生的今天,科研攻关,靠的就是这股用创新超越自身、用技术革新技术的勇气和毅力。
3
——聚合要素,产研结合“链”起自主化创新未来
以链为媒,汇聚要素合力。
企业创新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创新,完成从科研攻关到成果转化的“丝滑转身”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海油协同上中下游企业共同推动高端海洋装备研发建造,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创新产业相衔接的合力。
站在“海葵一号”投产的关口,人们不免将其与前辈“企鹅”作对比。其实,早在“企鹅”模型审查和建造期间,“海葵一号”设计团队就多次造访青岛,学习交流经验的同时收集建造团队现场反馈,为优化“海葵一号”设计方案搭建“大数据库”。
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
“相比它的前辈,‘海葵一号’的设计和建造工艺都更加先进。”李达说,“海葵一号”改进“企鹅”模块、甲板、船体界面不清晰的不足,从设计源头上优化结构,创新将上部组块、工艺甲板和支撑立柱作为一个整体,船体与主甲板作为另一个整体,各部分独立建造完成后,只需一次性整体对接即可合龙,极大节省了建造时间和资源。
设计和建造之间的相融互促,直接带来效率的提升——从开工到交付,“海葵一号”建造历时仅26个月,较全球在役圆筒型FPSO缩短50%,创造了建造周期最短的世界纪录。
前有紧锣密鼓的科研攻关,后有面向转化的市场调研,科研对接生产更顺畅、转化更高效,中国海油与生产主体联系愈加紧密。得益于国内制造业的快速崛起,不少过去难以攻克的关键核心部件得以实现自研。
在系泊系统攻关中,海油工程设计院靠工程技术路线和产品技术路线“两条腿走路”:一面研发多种解决方案路线,一面牵头联合国内优质企业实现轴承、钢缆、滑环等关键核心设备的自主制造。
在乌石油田群,国内厂商生产的钢缆等关键核心部件在新投用的固定式原油外输系泊系统中得到应用。
“南海奋进”号坞修
在集团公司塔架固定式系泊系统的科研攻关项目中,液滑环的自研方案作为关键考核指标位列其中。通过“赛马机制”,设计院联合国内厂家开展研发方案竞赛。在“南海奋进”号坞修作业中,大连两家企业竞标胜出,完成了液滑环的国内首次工程应用。不久前,该院派出团队前往大连一家轴承企业考察交流,共商后续深入合作事宜。
集聚要素需久久为功,如今,研发端和生产端已深度融合,形成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制造的巨大合力。
4
——优化顶层设计,打造全方位、立体式海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创新孵化,顶层设计先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
中国海油必须构建科学稳定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统筹资源要素,营造人人愿创新、人人敢创新、人人会创新的良好生态。
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油田开平南油田
首先要成体系。“有了战略规划,创新成果落地还需要项目支撑,因此必须建立规划与项目的联动机制。”科技与信息化部技术发展处马巍巍说。
中国海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打造一套支撑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发挥的科技创新体系。从科技管理、核心技术到项目攻关、科研平台、科技人才,五大体系分管科技创新不同层级和阶段,涵盖了中国海油各业务板块和各细分领域创新工作。
以科研平台体系为例,中国海油初步形成了以集团公司上下游研究院为核心,7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9个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为主体,联合研究院为补充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夯实根基。
其次要重协同。中国海油联合科研链条共同创新的宏伟蓝图正在绘就。
我国首个超深水超浅层气田陵水36-1气田
2019年,国家自然基金委设立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平台,中国海油作为首批次央企入选试点单位。去年,中国海油发布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计划》,吸引全国优势科研力量协同解决海洋石油领域发展的前瞻性科研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近年来,从“大国工匠”到“全民创新”,探索未知的实践逐渐从专家走向大众。“海油众创”品牌实施三年来,累计接收创新创造项目有效申报4532项,所形成的所属单位级海油众创立项295项,直接参与项目申报和实施的基层员工超过1.2万人次,彰显基层创新创造的激情与活力。
实施“项目长负责制”为核心的科研管理新模式,实现项目推动的交流互促机制;项目管理“放管服”,“无预算采办”给了科研单位足够信任,项目推进效率大大提高;优化科学技术奖、增设科技创新先锋奖,探索建立全过程科技奖励机制,全面激发科技创新创造活力……全体科研人员解放思维和手脚向“新”而动,成为最活跃的创新力量。
“海洋石油123”FPSO
有远见、有担当、能战斗,中国海油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作出新的贡献。
对于中国海油而言,科技创新是使命,更是责任。从抓早抓小到串珠成链,从原始创新到产业落地,探索历程筚路蓝缕,创新成果来之不易。审视当下,创新动能澎湃不已;预测未来,创新潜力持续迸发,中国海油将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勇当海洋科技自立自强的开路先锋,阔步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系列报道
1. 1.02亿吨、超500亿立方米,中国海油向“深”挺进如何做到?
2. 原油产量连续5年保持增长,中国海油的原油增量为何关键?
策划 | 姜啸啸 冯哲
文字 | 田昀澍
图片 | 中国海洋石油报
制作 | 郑梦乔
编辑 | 秦怡然
监制 | 张宗鹭
更多推荐
分享
收藏
在看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