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插队、学伴制度以及世界一流大学的优越性
“插队知识青年”与一场“上山下乡”运动有关,最早见于1956年10月25日《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其本意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随着“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群众路线运动。
相对于祖祖辈辈“乡下人”任劳任怨、日常劳作为平常事;那些“插队知识青年”在日后每每念念不忘此苦难经历,视之为一生可以炫耀的“苦难资本”。所以,上个世纪八十年,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拥挤国门,将这一行动称之为“洋插队”,说明肯定不是如今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大学所能享受到“学伴制度”的待遇。
不但没有“学伴制度”,而且还要自己端盘子打工给自己赚学费,但这些洋插队的“知识青年”,对此并没有任何怨言,因为这些大学吸引他们的是可以满足他们求知的愿望,他们慕知识殿堂之名而来,而不是奔着有哪家大学没有“学伴制度”。
当然,在那个年代,中国大学的价值观与世界大学的价值观一致,视大学为知识殿堂、视枯灯苦读为理所当然,大学校园是纷扰世事之外的清净之地。
但凡有点滴良知,都应该知道那时的中国大学的灵魂,与世界大学并无实质差距。那时的山东大学,是全国最知名的大学之一,尽管以“山东”冠名,但着实是全国闻名,特别是在文史哲领域为最强专业。
今日之大学,皮囊越来臃肿蹒跚、包装越来越华丽,但失魂落魄已是事实,不但不能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提并论,而且与1980年代的中国大学渐行渐远。
曾经的山东大学,再一次被世瞩目,则因所发明了一个“学伴制度”
而学伴制度的发明,居然也是奔着“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的“创新”!以此作为吸引国际留学生的“竞争优势”!
学伴制度,在国际其他是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学,或有不同形式的存在,但绝不是是不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配,而且难以以“制度”落实。尽管山东大学屡屡以自愿、自由等等为自己辩解,但形形色色的文件,彰显其“制度”的好处并加以鼓励,却是不争的事实。
山东大学此举,刷新了人们对大学及大学生的认识,穷学生、寒窗学子等等已经不再,通过3+1的异性陪伴,彰显其吸引力或优越性,吸引来的都是不是如中国当年洋插队到世界大学的求知者?而真正来中国大学求学的国际留学生,已经给了他们与本国学生不一样的特殊照顾,这一照顾的“特殊”的边界还会特到何处?
中国历史上大抵唐代时,就有“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到长安等等,他们抱着求知于异域文化的愿望而来,大抵不会因为中国有什么“学伴制度”。如果真要“学伴”,可以到“书寓”之类的场所。中国本有足够的“文化自信”作为强劲的吸引力,难道在山东这个历年标榜的孔孟之乡,“文化自信”却需要“学伴制度”增信?
记得不久前有个山东籍影视演员一路高学分,最后在北大光华学院博士后之时,因个人嘚瑟被发觉折戟。其实,山东或山东大学可以出现的,在其他省份或者大学同样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对了,那个影视演员并非造假,而是一路正规流程而从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一个环节不落所至,盖因“制度”使然,而非程序之过。
教育、大学教育,什么时候或怎么成了如此不堪之境?
如此山大,还有考生敢报考吗?当然,可以选择成为具有山大学伴制度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山东大学不服!所以已经开始辩解了,只有真理才会越辩越明,而此类“学伴制度”越辩越会不好看。假如任由如此,可能就不是一个山大了得,也不是一个“学伴制度”了得------
谁知道呢?!
近期相关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