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志愿服务,让我离自己和世界更近一步。
“一个有亲身体验的人最能感受其中的伤害与影响,所以我渴望在我身上发生的所有,尽可能少地发生在别人身上。”
作者 | 郭杨
2019年乡村夏令营队长计划队长
益微青年(EV)见证了太多人的故事,不过今天这个故事,属于我。
从初中开始,我做了近十年的志愿服务,因为喜欢。
但从家人、朋友再到同学,都不理解为什么我愿意做这些没有实际回报的事情。我觉得我们可能属于两个世界,何必产生交集,于是我开始疏远身边的人。家人不支持我就偷偷做,就这么“偷偷摸摸”了大学四年,直到现在。
2018年,参加成都V立营的那一晚,我和第一次见面的老三(我们小组的协作者)在房间里聊到了凌晨,从间隔年到考研,从支教再到家庭。我就像是倒了一盆水,而老三就像一个桶接着我所表达的所有东西,我第一次感觉自己被倾听,被认可。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和他人的深入交流。
三天后,我开始坚信,在这里我会找到我认可的东西。
找到自己的意义、使命和追求
骨子里的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尤其是现在的我,会因为一个故事,因为一段视频,甚至一句话而流泪。
它可能是乡村夏令营教师成长计划里100多位乡村老师坚守教育前线;它可能是乡村夏令营队长计划结营视频中100多名队长所映射出的,数以千万的大学生开始关注社会、关注乡村教育。
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社会怎么样、这世界怎么样。填大学志愿的时候,我做了一件最肯定也最后悔的一件事——坚决不做老师,因为觉得老师又苦又累工资又低,所以径直跳过了所有的师范学校。
三年半后的我,却在饭桌上说:如果可以,我愿意一辈子扎根农村支教。虽然自己做不了太大的事,但我愿意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如果改变世界需要很多很多人,那个人为什么不可以是我?
我开始将自己和这个世界联结。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要改变社会、改变世界,就必须改变我们每一个人。
正如伍松老师在第四届益微论坛上说的那句话:人对了,世界就对了,自己完整了,世界就完整了。
认知自己
当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个个体的时候,我开始以“社会人”的角度计划自己的未来。
上周朋友当兵回来,一起聚聚,聊到我目前的工作,我所做的事。我告诉他们,毕业想去支教两年。他们说:“人,要现实点”。这不是我第一次听过的话,但是那天,我却感到一种无措感。
因为他那个问题又将我从世界带回了自己。
我想要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这件事真的是自己想做的事吗?
我开始尝试去觉察自己,重新认识自己。我发现我从来没有去整理过自己,从行动到感受,从感受到需求,再从需求去寻找最初的起源,去了解为什么自己这么认可EV。
我开始回忆自己的童年家庭教育:乡村、留守、流动、父母离异、家庭重组、冷暴力、家庭压抑、家庭吵架、否定、比较......
我把这些回忆归结为一个个关键词:害怕、恐惧、心理负担、缺乏安全感、不信任别人、自卑、坏脾气、错误的认知、人际交往能力变差、内向、逃避、感情脆弱......
我开始把这些和童年的教育行为一一对上号,我开始真正地认识我自己。
我开始看待我的世界观、爱情观、家庭观......我也开始理解如今的我为什么会出现很多很多的行为和情绪,开始理解当接触教育后自己疯狂的迷恋和坚持,开始理解为什么自己想一辈子从事农村教育。
这一切,只因为,我就是受害者。
一个有亲身体验的人最能感受其中的伤害与影响,所以我渴望在我身上发生的所有,尽可能少地发生在别人身上。
如果没有EV,现在的我是什么样子?
2018年11月28日,参加完第四届益微论坛后的第三天,我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了这个问题。
现在我知道了答案。什么样子我不确定,但我知道,如果没有EV,我一定还不知道什么是同理心倾听,什么是乡村夏令营,什么是自立立人。EV让我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这个社会,让我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
庆幸的是,我恰好就认识它,且深爱它。我期待认识EV的每一个人,参加EV的每一个活动。
“不过如今,我大四了。”
这句话我曾留着眼泪在2018年10月的西安场V立营说过,话语中,仍然是467天前落选乡村夏令营队长计划的那份不甘。所以,我再次申请了2019年乡村夏令营队长计划。
我承认,我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但志愿服务是我最热爱的一门“选修课”。
我也承认,我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儿子,无法按照父母的期望过自己的人生,但我知道,我期望的人生是怎样的,我愿意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哦,对了,我在2018年7月17日上午7:27成为了EV月捐伙伴。因为我想陪EV走更远,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
“谢谢你,祝福你。”
//V立营报名进行中//
北京场、兰州场4月20日截止报名
//更多故事//
编辑:哈子
责任编辑: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