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坛10大亮点盘点,一篇文章带你逛遍全场

小年糕 益微青年
2024-08-24

大家好
我是身上散发着又香又脆的魅力
已经穿上了棉裤的
益微青年(EV)吉祥物小年糕

第七届中国乡村夏令营发展论坛
暨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边会
在成都轰轰烈烈地结束啦

我们一起来一睹为快吧

我用炯炯有神的小眼睛

提炼了论坛的10大亮点

现在请跟上我的步伐

去捕捉论坛不同角度的精彩吧


亮点盘点一览表


亮点一:有深度的开幕演讲&有料的行业发布

亮点二:多元有趣的分会场亮点三:EV10年经验分享亮点四:行业共识会亮点五:绽放时刻亮点六:点亮时刻亮点七:场域的选择及营造亮点八:工作组的人文关怀亮点九:参会者的共创亮点十:参会者走心的反馈*温馨提示:本篇文章内容较多,大家可以优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阅读。

亮点一:有深度的开幕演讲

&有料的行业发布


「演讲一: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中的青年公益」


“政策不是万能的,不懂政策是万万不能的。”郭虹老师通过对政策的解读,向参会者们分享了中国式慈善公益事业的内涵与法律界定,在探讨政策与乡村夏令营的关系之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乡村夏令营所面临的新形势。

同时郭虹老师也提到了乡村夏令营的三个关键词:“陪伴”、“共学”、“成长”,去陪伴需要服务的人群,陪伴我们自己的伙伴,相互陪伴与支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共学”中成长。

「演讲二:乡村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做乡土文化教育并不神秘。王小平老师认为:“在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群发展历史中积淀下来的生活智慧,就是我们要学习要传承的乡土文化。”

乡土文化是乡村夏令营活动中重要且必要的丰富资源,这个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用于所有的活动、所有的方面、所有的地方。志愿者们以乡土文化的内容来开展夏令营,参与的孩子会非常地投入,因为那是他们熟悉的生活。

她还说到:“从我这17年来做乡土文化教育的经历来看,我觉得乡土文化教育是使我们所有乡村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独特的自己,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的合适途径。”

详情:王小平:乡土文化教育并不神秘,它就是我们的生活

「演讲三:教育行动者的初心与价值」


“你们有询问自己喜欢什么的权利,你们要用它好好问问自己:到底什么让我喜悦,到底什么让我废寝忘食,到底是什么在乡村夏令营里面让我真的喜欢?”钱志龙老师鼓励当代年轻人真实做自己,真实的东西是有力量的,我们年轻人需要这样的坦诚。

我们可以在复盘中去触碰本质,感知价值。价值是真实且不可虚构,正如我们要诚实地去面对乡村夏令营中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大学生本人。

最后,钱老师也与大家分享了一个提醒:在这个乌卡时代,我们可以有非常政治正确的初心,有能够感动别人、感动自己的小愿望。但在那之前,我们还要先照顾好自己,不光是照顾好我们的身体,也照顾好我们的心灵。

详情:钱志龙:在一个已经让人如此不安的时代,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行业发布一:乡村夏令营行业发展报告预发布」

来自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七悦”)的邱青青,为参会者们分享了乡村夏令营行业扫描报告的部分关键内容。

“乡村夏令营的价值是什么?”面对这个核心问题,“七悦”从起点出发,指出了乡村孩子所面临的四个问题。



“七悦”通过对起点问题和乡村夏令营的分析、讨论和调研得到关于乡村夏令营的三条价值链:还原人与外界的关系;还原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同伴关系;还原人与知识的关系。每条价值链上,都有相应的节点问题需要解决。


在分享的后半段,邱老师向参会者们呈现了一份数据,展示了现在普遍的机构是如何处理解决这些节点问题的。而对于更多具体的数据和调查资料,益微青年将会在11月中下旬正式发布全部的内容,让我们共同期待。

「行业发布二:果肉创新支教线上服务发布」

“果肉创新支教(以下简称“果肉”)从哪里来?”生长时刻CEO金上青(老金)向参会者们分享了“果肉”小程序的设计与开发历程。

*因用户画像较为复杂,以下仅是部分内容


志愿者的画像

为了回应更多想做乡村夏令营的大学生的需求,果肉创新支教产品应运而生。“我们希望通过线上小程序去为志愿者提供一个碎片式的学习和集中复习的空间,让志愿者提升沟通能力、协作领导能力、和伙伴一起做好夏令营的知识技能,让志愿者们能够有在乡村夏令营中收获更好的自己的体验。”

在老金对小程序后台数据的分享后,大家看到了“果肉”为乡村夏令营的志愿者们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及志愿者也增加了会在“果肉”小程序上寻找解决方案的频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验证了“果肉”这个产品的效果。

长按进入果肉小程序  

亮点二:多元有趣的分会场


听一听自己身体的声音、乡村里的真实故事;做一做自然风铃、压力火山、财商小游戏;演一演即兴戏剧、不同角色的自己;找一找身边最厉害的人;试一试线上夏令营、独特的加油课……

多元有趣的平行分会场让参会者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感受不同机构带来的工作坊,体验到关于乡村夏令营里多样的活动类型。

「流动儿童的线上夏令营」
主分享人:刘付虹仪(青草公益项目经理)


面对疫情的影响,青草公益将夏令营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在线下的会场中,带领者带参会者们体验了一场特殊的“我爱我家”青草线上夏令营。听着耳机里的声音,看着屏幕中志愿者的脸庞,参会者们切身感受到了线上夏令营的魅力,也理解到了青草公益的使命——支持资源薄弱的青少年找到成长的动力和方向。

「返乡小营会」
主分享人:沈祎(益微青年项目主管)


“做公益不只有远方,自己家乡也是好地方。”参会者们在会场中体验了乡潮青年行动的主题活动,不同年龄段的伙伴们汇聚一桌,共同分享着自己童年爱玩的游戏——捉知了,斗鸡,筒子楼捉迷藏、下河游泳、4399小游戏、扒车……他们还分为了两组,一起制作了童年路标和有趣的自然风铃,仿佛回到了那个有着袅袅炊烟的童年。


「乡村青少年的“城市职旅”」

主分享人:金一斐(乡村笔记联合创始人)



“社会企业的价值不在于它的估值,而在于它建立的信赖值。如果一个机构外界知道它在做什么,以及知道它会做什么,那么自然就会得到关心和帮助。”金一斐讲述了乡村笔记五年来主要在做什么,从读懂乡村、服务乡村、建设乡村的三个纬度,去连接城乡,消除不平等。


「乡村儿童的城市游学营」
主分享人:陈思佳(生长时刻运营总监)


“不是要有答案了才去做,也许做着做着就有了答案。”生长时刻在分会场分享了实践“城市游学营”两年来的经验,以及也正走在尝试和完善项目的路上。


为了更好地介绍游学营是什么,陈思佳带着参会者们跟随线上AR逛故宫,介绍经过的桥梁、石阶和宫殿,解构它们的建筑原理,拓展古人运送建材的方法。并通过一个挑战活动“如何将鸡蛋安全送回窝”让参会者们现场实践游览中了解的原理,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参会者们在活动体验和经验分享中,从营员、志愿者和组织方三个视角感知到游学营中不同角色的画像、日程、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它们的策略。


「给青春期女孩的有灵且美艺术营」
主分享人:欧阳晨曦(有灵且美创始人&秘书长)


“当你困惑和迷茫的时候,拿到身体这把钥匙,这儿有一切你想要追寻的答案。”欧阳晨曦带领参会者们在会场中安静地走动、闭上眼睛和伙伴一起共舞、背靠背无声交流……在这个沉默的会场里,大家沉浸在身体内在的体验中,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在高声歌唱。

「加油!乡村夏令营」
主分享人:李琳(为乐公益首席传播官)


“从心开始 ,助人自助,遇见更好的自己。”李琳通过三个热身游戏让大家相互熟悉起来,接着带大家体验了一场“乐+U”积极心理课程——“不被定义的你我”,并采用了制作折页小书的形式,通过关键词描述自己并和小组伙伴分享自己今年的高光或低谷时刻等。

之后,李琳还向大家介绍了“加油!乡村夏令营”的独特价值,呼吁大家一起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推动城乡教育公平!

「夏令营里的人文教育」
主分享人:王旻若(在PEER毅恒挚友研究院负责知识生成、研究与评估工作)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和身边社区的联系,尝试用微小行动做出改变。”王旻若先让大家选择自己最想进一步探索的议题,随后又发布了空间游走的任务卡,请参与者代入“身份卡片”,在天府社创中心走动,体验这个身份在使用这个空间时可能会有的需求,并观察和记录这片空间中的包容友好之处。

之后,大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汇总并头脑风暴出了让这片空间变得更包容的点子——而在PEER夏令营的社区探索课程中,学生还会在更深度的体验、调研的基础上,策划和开展行动并公开展示。

「夏令营里的美育」
主分享人:曾显珊(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项目官员)


“艺术本身不是目的,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发现自我、联结他人、自然和社会,让学习回到真实的生活。当孩子们产生对美好的向往和期待,学习便自然而然的发生了。”

曾显珊带着大家体验了一场美育夏令营,并分享了做美育夏令营的初衷、历年的不同定位和相关经验。她还强调,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积极倡导美育,关注乡村儿童美育,其目标是希望每个人的生命状态是美的、我们生活的社会能更美好。

「夏令营里的心理教育」
主分享人:任思颖(日慈公益基金会项目主管)、孟思语(日慈公益基金会项目专员)


“如果人能够积极地看待事物、看待世界,未来就会变得更美好。”

我国有超过一半的儿童在乡村,同时乡村儿童中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57%。带领人向大家介绍了日慈公益基金会的项目模式,并与参会者们从制作压力火山的活动体验中去感知心理教育中的“情绪认知与调节”。在此基础上,还分享了机构研发的适合乡村儿童的心理课程——“心智素养课程包”,并让大家看到了课程给乡村儿童带来的效果。

「夏令营里的即兴戏剧」
主分享人:李淑杰(即兴戏剧玩家)


“即兴戏剧是没有台词也没有准备的,需要大家接纳和允许犯错,也需要大家可以成为接住别人、合理化支持别人的那个人。”李淑杰(框框)在会场里创设了多个场景和语言,让参会者们在其中自行表演发挥。

一件长大衣也能讲述一段有趣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参会者发现扮演角色需要和伙伴之间的配合与接纳,而这些情景也可以拓宽到夏令营或者其他领域中。

「夏令营里的财商教育」
主分享人:金基城(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阿福童财商双师课讲师)


“培养独立、有温度、有担当的经济公民,助力青少年经营美好人生,让每一个非优势儿童及青少年均享受到优质的财经素养教育。”金基城向大家分享了财商教育对乡村儿童的重要性并和大家一起玩了桌游《阿福童奇乐小鸡》。还不清的贷款以及在游戏中的频频“失败”让大家意识到财商教育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教育。

「夏令营里的青年成长」
主分享人:刘斌(EV创始人)、李强(EV总干事)

“我非常相信志愿精神对中国的促进,包括志愿服务对于人成长的价值,我是看得到的,因为它特别强调志愿者的自主、自动、自发。”

EV创立10周年,机构的使命调整了7回,哪些东西变了?哪些没变?EV的创始人柚子和总干事强子回忆了10年来使命变更的经过、环境变化和自己的思考。不变的关键词是青年、独立、自信、有担当。

 

 亮点三:EV10年经验分享 


总干事李强(强子)从10年来EV一直在反复纠结、徘徊和思辨的三个关键问题切入,与大家分享了10年来EV在乡村夏令营领域过去的轨迹和未来的可能性。


「过去10年,EV围绕什么问题存在?」

“我们发现,这10年我们只围绕着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支持青年在参与乡村教育中成长。这就是我们定义的过去10年我们在解决的问题。”强子按每两年为一个阶段去划分和聚焦分享,和大家回顾了这10年来的组织发展和项目聚焦。


「这10年,EV对这个问题有怎样的洞察与回应?」


每一代人和青年公益、乡村教育的关系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强子分享了这些年来大学生去做乡村夏令营过程中的目的排序、场景迁移和关系的转变,并分享了EV是如何通过青年成长项目、拓展返乡场景和平等对话去相应地回应变化的。

其中他说:“最重要的是,我发现这几年大家和孩子、和当地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原来我们是纵向的关系,我是老师、你是孩子。但慢慢地,志愿者把自己从老师转向了玩伴的心态,我们建立了更多横向的连接。

这些横向连接的价值在于,当我们一旦建立起来,我们会更加理解什么是‘平等’、什么是‘尊重’。而这些事情是我们推动社会更多元发展,并且建立更多社会资本,实现对一元或二元社会造成问题的一种回应,所以我们提出了‘平等对话’和‘共同生长’。”

「下一个10年,EV聚焦的问题与回应会是什么?」

对于下一个10年,强子分享到:“ 我们希望EV不只是一个搭桥的人,为青年和乡村儿童搭桥,为青年和乡村教育搭桥。我们希望能围绕着关系建立志愿者和自我、和乡村教育、和生活的新的关系。在2032年,10年之后,我们希望身边有10万名胸怀乡村、推动教育的青年行动者,因为EV的存在让这个世界变得多了一些温度。”


亮点四:行业共识汇


来自23家机构的共计38名乡村夏令营领域的相关从业者,在论坛第一晚进行了一场“乡村夏令营共识汇”。



带领人强子根据每个人自评的对夏令营的经验,将大家分配到了六个小组,每组聚焦一个乡村夏令营的行业发展议题进行讨论。最后,大家产出了很多关键发现和行动倡议。




向上滑动即可查看小组分享详情


问题一:如何对参与乡村夏令营的大学生和孩子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估?


“一是大家在做评估的时候,每一年持续地去做同样内容的评估会让数据有延长性,便于看到长期的变化。


二是针对大学生的评估,普遍的评估是通过前后测的问卷以及活动结束后的访谈,同时不同组织评估的大学生能力提升或者是指标其实是不太一样的,推荐找益微青年和青草公益了解详情。


三是针对乡村孩子的评估,除了提到前后测的问卷以外,还提到一些方式,比如教育叙事,我们可以支持志愿者对孩子们去做每月的观察,针对性对一些孩子做行为记录以及对家长做访谈和反馈。


还有一个提醒是:可能的孩子们并不理解我们问卷设计的问题,有一个小技巧是我们用表情来代替一些汉字以及能在线下指导孩子们的填写。”


问题二:如何打动更多资源/行动者投身乡村夏令营?


“我们组用解决问题的三板斧工具—— What、Why、How来进行整理。首先我们分析了我们希望去撬动的资源和行动者是哪些,我们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智库和媒体6个方面去进行了讨论。


其次分析为什么这些人还没有被撬动?我们现在也有6个可能的方向,如教育者可能担心疫情和孩子的安全,执行者的专业性可能还不够或者没被表现出来以让资源认识到,乡村夏令营的价值是没有被提取清晰和传播出去。


关于如何解决,当下我们想到了以下办法:第一,因为疫情的状态下,学校可能没有办法接收夏令营团队,可以场景间迁移到基层的社区或者乡村,然后就更多学习场景。第二,因为担心安全,不如我们就在课程里面加一些安全的成分。第三,针对传播没有办法说清楚乡村这样一个价值的部分,我们就说清价值。第四,针对执行者,提升不管是志愿者还是大学生的专业性方面都有两个方案,一是加强评估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性。二是我们可以利用老志愿者的卷入,在往年的基础上加成和迭代。”


问题三:如何激发更多志愿者自主参与和支持乡村夏令营?


“我们组将‘自主’这词刨到根上,发现其实说的是——大学生做乡村夏令营的开头在哪里?我们要支持的是志愿者,他自己发现和看见了什么问题,这可能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TA看见或发现的需求,为什么与TA有关,可能在这个层面上要下功夫。


第三步是,当TA意识到这个事儿可能跟他有关系,他准备要所行动时,特别担心出现一个包办型的组织来直接带着大家就往前冲了。


所以这个时候可能需要把我们现有的这些已经形成了一些有效答案的做乡村夏令营的组织的理念,转化成问题,支持他们通过共学跟探讨自己去寻找所谓的解决方案,我们是一个协作支持的角色。


如果要把问题解翻译成这样来解决的话,可能要在组织模式上做一些调整,每个人都真的成为一个共建者和共学者参与其中进行讨论。尤其是我们这些所谓有经验的人,到底要怎么把这个经验转化成一个不是直接挂到人家嘴里的饭,可能是一个要解决的事情。所以我们讨论的大概是这个层面的内容。”


问题四:各社会组织在开展乡村夏令营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是怎样度过的?


“各社会组织是一个很大圈子,资方、参加夏令营的各大校方、各种相关方都在其中,但因时间有限,我们小组就聚集在了小组伙伴所在机构面临的最大困难点。


我们发现乡村夏令营领域的项目人员较少能全职工作三年以上,离职的原因很多,我们先尝试聚集一个重要的原因——项目人员缺少支持。大家刚步入这个领域时,其实对工资、待遇已经一定的考量,但为什么后面会离开?很有可能就是这份工作把TA给耗尽了。


有个伙伴提到,极少的机构能支持全职一年中有一个月的学习,去支持到这个人有使命感、有持续做事的精力,很多时候就是循环往复地去做项目和做输出。


关于项目人员缺乏的支持,我们刚好聊到了三点,第一是项目人员要自己主动地去关注行业内的动态,去打开视野。第二是机构要有明确的员工发展晋升路径。第三是新手需要靠谱的主管来支持。”


问题五:如何让孩子在短时间内获知学习的价值,并在志愿者离开之后还能保持求知欲?


“我们小组交流到了以下内容。


第一,面对这个问题,大学生需要去思考学习的价值到底是什么,需要重新定义学习及反思过去的学习方式,我们支持大学生将这个底层问题思考清楚。


第二,动力或正反馈,表现在:孩子要获得激励和与世界建立良好的关系,TA要有内在的激励、持续的反馈去支持TA持续地学习,反馈可能是来自于朋友、伙伴、志愿者、老师、家人等人的正向反馈。


第三,是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比如体验式的艺术活动和科学游戏,因为这会让孩子在短时间里有更直观、深入体验的,这个动手操作和创造的过程,孩子们会更容易留下印象。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会发现我们离开之后,如果能够让这些孩子们之间用协作的方式有一个共同体,让孩子们去研究一个问题,这样求知欲就会有激发,同时有场景更大,更好去探索。


金字塔的最上端是看见未来,我们的未来不是很远的未来,而是通过我们志愿者的生命故事的分享,呈现我们的脆弱、我们的迷茫、我们的真实的感觉。他们知道未来其实是有路的,但是这条路并不是我们老师们指引过来的,而是我们也在迷茫,我们也一直在路上。”


问题六:夏令营资源共享模式是否可以共建一个项目平台?


“从大家的需求出发,我们发现:其实我们有推广规模化的需求、课程合作的需求、能力提升统合的需求以及渠道资源的需求。我们小组的一个资方代表分享到,希望能有一个这样的平台去把信息公开,让大家都能去看到怎样的机构在做怎样的事情以及需要一些技术的方式去打破这些壁垒,让更多的人更好地参与到这个项目里来。


聊完需求之后,我们小组也聊了聊对应的挑战。比如有考虑到资方品牌的要求需要合作的公益机构聚焦对应的领域做或者大学生的选择也不同,有当我们有了这个平台,大学生也想持续地跟某家机构合作,不太想去改变等挑战,所以我们也在讨论是否需要一个这样的平台或者有什么类似的平台大家可以立刻去使用吗?


当从这个平台出发时,我们发现其实能不能立刻去使用,是取决于用户想不想用、能不能用的,然后我们就发现:好像目前不需要共建一个这样的平台,因为其实很多夏令营资源是开放的,只要TA有心,TA也能去寻找。


然后我们的讨论就流淌到了——面对夏令营资源共享模式的平台,使用的人是分布各地且有不同背景的,我们没有办法用同样的标准和模式去把所有的需求去覆盖和满足。”

亮点五:绽放时刻



论坛除了嘉宾分享的环节,还设置了“绽放时刻”来支持参会者们更好地思考和产出。

绽放时刻(小组交流环节)一开始,更多人是背靠在椅子上的;慢慢地,很多人会身体往前倾以便更好地倾听彼此;而当听到、分享到触动自己的点或者受到启发时,又会不自觉地“哇”并稍微往后仰。在这个对话的环节,大家像是花骨朵一样绽放。


参会者(包含嘉宾们)中,在校大学生、NGO工作者、其它社会人士约各占1/3,年龄跨度从19岁到了70多岁。

益微青年在论坛前就按上述类别将参会者(包含嘉宾们)均分到不同的小组,并确定了组长,以支持大家能获得更多元的体验以及与更多的人事物发生新的连接。

在绽放时刻,大家可以答疑、可以讨论、可以沉思,甚至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到会场外透透气、到走廊上与墙上的互动区进行连接。当多种不同的想法在同一时空中碰撞,当听到其他伙伴的真诚发问甚至激烈交锋,当不同人的节奏在这里被得到允许和接纳,多职业的、多专业的、混年龄的参会者们在打破与彼此陌生的边界。

原来论坛可以不是单向简单输入,可以被倾听,可以有支持,更重要是可以有共学。”
—— 吴长龙 成都市双流区区三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我很喜欢倾听别人新奇的想法和有趣的观点,这让我的思维更开阔,也让我感受到了不同的人各自独特的魅力。”
——岳烜赫 四川大学

能跟很多专业的公益组织与社会企业相关人士进行交流,能产生多元碰撞并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阴若岚 电子科技大学爱在西行志愿社


亮点六:点亮时刻


每半天的分会场活动结束后,都会有分享嘉宾共聚在一起与参与者对话交流的“点亮时刻”。在下面两篇点亮时刻的问答整理中,我们可以看到参会者和嘉宾们用快问快答的形式快速地对话,点亮着一个一个的启发瞬间。

论坛精彩回顾 | 大学生志愿者和乡村孩子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论坛精彩回顾:如果青年不成长,下一代的孩子很难成长

「精彩问题例举」

#乡村夏令营中老师和孩子的关系是怎样的,这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什么?
#乡村夏令营应该是让学生更好地去体验课本上的知识还是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逃离学校、放松身心的场所?
#孩子们可能会对夏令营的大学生志愿者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有没有一种形式可以降低孩子对志愿者的依赖程度?
#如何通过影响女童继而改变其背后的三代人的命运?
#如何让公益活动的资讯走进较为偏远或封闭的山区?
#如何设计出有创造性的、好玩的、有意义的活动?
#做美育或者做儿童阅读是否脱离了乡村孩子的实际生活?
#如何打破线上的局限,让孩子能够积极地参与当中?
#在自我或机构的至暗时刻是怎样度过的?
#益微青年(EV)通过乡村夏令营更多是支持大学生的成长,而分会场嘉宾们所在的机构更多是支持儿童的成长,那为什么EV会作为组织方来组织这么多使命不同的机构做这次论坛?

亮点七:场域的选择及营造


「论坛选址」

我们期待,学习的场域不止发生在论坛会场内部的空间里,还可以与更广的空间建立起联系,发现或创造出更多的惊喜。

论坛的会场是天府社创中心孵化器运营经理宋艾推荐的,她也是EV的老志愿者。

这是一个体验型的公共空间,不仅有舒适的环境,还可以让大家以不同的角色去体验和探索这个空间的多元性,甚至场地的每一个地方都有相应的故事、理念和文化。

天府社创中心已经入驻了一些在成都做得比较好的社会组织和社会企业。一楼的区域运用策展的方式,将项目产品化地进行了展示以及对想要突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社会创新的内容做了体验式的设计。我们可以沉浸式地感知我们自身可以如何跟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创新去发生一些怎样的关联。

「论坛环创主视觉的设计」


不同颜色的圆球,代表着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想法,当大家汇聚在一起探讨交流、互相碰撞,激起了相互影响的涟漪以及碰传递了更多灵动的惊喜。

这是一个包容、多元、汇聚、连接、对话、共同生长的场域,而主办方更多只是为大家搭了个场子,这个场域是大家共创出来的。我们相信“人是最终的目的”“我自己才是开启答案的钥匙”“行动会造就新形势”。

正如来自PEER毅恒挚友的宋泽宇所说:“大家都带着不同的议题视角来,但是走向的终点其实是一个大方向,那个共同的愿景又一次被拉出来。然后也感受到这件事情给我们这批青年人本身带来的成长和滋养,让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

「参会者物料及互动区的设计」

论坛就是在不断创建对话的场域,对话是设计的核心,在物料的设计上也是如此。

除了茶歇区、工作区、我想静静(休息区)、快来瞅瞅区(不同机构的文化品)等常规功能区外,这次论坛还精心设计了参会者物料及几个创意互动区来激发大家的参与与共创。

参会者物料中“谢谢你的点亮”小卡片,是用于当面送给论坛里启发到自己的人。点赞贴纸是用于小组交流时,为彼此的分享点赞。空白的互动卡是便于大家参与到走廊上的互动区中。另外,为加强对疫情的防控,也给每位参会者每天准备了一份茶歇的物资在袋子里,大家可以在户外的空间中按自己需求补给能量……

在行动发起墙上,写下自己要发起的活动
一块来碰头搞事情

发散你的想象力,乡村夏令营还与什么有关?

新形势与行动之间是互相影响的
写下你看到的新形势,还有你的想法与行动

分享你对这个世界的爱与期待
这是一面有温度的互动墙

与乡村夏令营有关的照片
这是一面有故事的参会者们的照片墙

这十年,教育/公益在你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痕,
你与EV发生过什么故事?

……

亮点八:工作组的人文关怀


不管是论坛开始时的热情欢迎,过程中参会者需要帮助时的及时支持,还是结束时工作组的个性展示《我记得》定格雕塑,以及《你更精彩》的营舞欢送,都给参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我进场遇见的第一位工作人员到我最后离场,他们都面带微笑热情洋溢,给人感受是很有温度的,也可促进我们的参与。
——陈攀 竹溪支教

参会者对论坛会务和内容方面的对接评价

本次论坛也是第一次选择使用小程序进行相关活动内容的同步,方便了参会者们的查阅,大家从很多小的细节,看到了会务准备上的用心以及给自己带来的便利。

小程序部分内容及评论截图

小年糕还想分享一件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但又让我很暖心的事情。

论坛总统筹王晨雪(哈子),给每一个工作组伙伴发送了一封开工欢迎信,而且在论坛第一天签到前,她将每个工作组成员的名字写了下来,一一地给每个小伙伴发了姓名贴。

工作组欢迎邮件

工作组也是论坛参会的一员,只是是以不同的角色参会,当看到论坛前的活动联结,过程中统筹及各组组长与工作组伙伴们进行的联结和加油打气,以及在结束后每组的复盘,不禁让大家有了更多暖心的瞬间,而这也是对大学生的支持,对人本身在这其中参与的支持。


亮点九:参会者的共创


论坛组织者是台下的聚光灯,而参会者是舞台上跳舞的人,我们的筹备和环节设置,只是为大家搭了一个舞台,最重要的是大家在其中的讨论、交流和思考的过程,当看到论坛真实地发生着这些,就是这次论坛最大的成果。

我们期待能支持参会者们在其中有参与感和归属感,能链接到不同的人、认识更多的朋友,能借由小组有更多的沟通交流,也能自由发起更多的活动,所以将共学的设计贯穿了整个论坛。

论坛的内容组织和设计层面,内容呈现较多元和完整且有深度探讨和多元小活动相互衔接,同时也有非正式的交流,参与人员自行发起的活动给了参与者更多参与和表达的机会,有多元化的考量和安排。

论坛社群里不仅有预热也有总结的环节。在论坛正式开始前社群里的‘话题’预热,让大家提前进入对话的状态以及论坛结束后的个人及时‘反馈’,让论坛循序渐进,很有温度,特别是一些伙伴的个人故事分享和未来的期待,有被触动到。”
——蔡述进 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甚至在午饭时间和晚上正式结束活动以后,大家还自发组织了很多聚会、夜聊,把城市变成我们学习的一个空间。



亮点十:走心的参会者反馈


论坛结束后,参会者想说

向上滑动,即可查看更多参会者的留言


我很想说一声感谢,也是因为这次机会,让我接触到了很多对公益、对夏令营充满激情和热爱的人。这短短的两天,收获真的很多,远远不只是文字或声音的力量传递,更多的是灵魂与灵魂的“相遇”!


当你对一件事足够热爱和坚守时,地点、年龄、性别、民族就不再是束缚我们的条条框框,我们足以靠这件热爱和坚守的事相遇在一起,而EV刚好为我们搭建了相遇的舞台。

——蒲娜薇


整体感觉都超级的棒,从前期的出行攻略准备、每日及时同步成都疫情防控政策、论坛内容等等方面都非常的棒!

——廖婷 上海国峯慈善基金会


超额收获!从人出发,参加论坛的每一个人都有我值得学习的地方。况且来参加论坛的人们身份还这么多,有大学生,研究生,老师,创业人,全职公益人,组织机构和基金会等等,让我看到了不止夏令营这个公益活动的价值,还有各片区、社区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从接触不同的人下来,同时我发现我们是互补的,有的组织需要课程,有的需要大学生,有的需要专业等等,如果我们都互相融合发展了,将是一个庞大又坚固的群体,这启发我要多与人交流才能发现自己需要什么,能做什么,能帮到什么!希望平时大家就能建立沟通联系,这样才能互相成长!

——蒋亚琴 顺丰公益反哺计划大学生


让我对乡村夏令营的整体思路,和未来构想有了很清楚的了解。

——杨曙辉 新疆山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就像柚子所说的,我们在做公益时应当去与做商业的人去比拼,用更加严格的标准与更高的要求去打磨我们的公益产品与服务。

——阴若岚 爱在西行志愿社


感谢益微青年机构的精心组织和几家基金会的支持,感谢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地付出,感谢主讲嘉宾带来了有专业度,有高度,有广度的分享,而且还有提供的小程序的学习工具可以持续支持到大家。考虑太周到啦。会议每个环节都安排的很紧凑,氛围一直很温馨,这么棒的夏令营非常令人难忘,特别是结尾的离别工作组个性展示的,激发到了我心里最柔软温暖的部分,收获满满,感谢感谢。大家辛苦了。还有机会认识了那么多的机构,组织,社会企业及大学生及青年志愿者,以后希望可以和大家多多链接,有更多像益微青年、青草公益、生长时刻、乡村笔记等这些优秀的公益团队,我们中国公益行业可以得到更快更好发展。大家辛苦了。感谢我们小组长,一直带领小组参加会议。感谢组员,大家共同成长。祝大家一切顺利。

—— 谢松朗 成都市金牛区阳光心育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论坛结束后,我们共回收到66份参会者反馈表。反馈表显示,参会者对论坛的体验感平均为4.57分(满5分),98.48%的参会者对论坛表示满意,100%的参会者表示对乡村夏令营的价值和玩法有启发,同时在论坛中有86%的参会者感受到被激发,56%感受到被倾听,48.5%感受到被支持。


参会者对论坛的形容




这是一场青春聚会

我们在这里
听到不同人的成长故事
学习不同组织的活动经验

我们在这里
一起探讨、一起聆听、一起游戏
又一起共舞和欢呼

我们在这里
又燃起心中的火焰
充满能量再出发

如果你参加了这次论坛
我们诚挚地发出邀请
邀你在你的城市组织论坛分享会
让更多的伙伴了解你的学习和收获

如有意愿

欢迎勾搭人见人爱的小年糕


 主办方 

益微青年(EV)是一家支持青年乐享志愿的民间公益组织,致力于为青年提供优质的志愿机会与专业的能力支持,截至2022年累计支持了10000多名大学生奔赴乡村开展服务儿童的夏令营。

 支持方 

心和公益基金会简称“心和基金会”,是2008年9月经民政部批准设立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原名“心平公益基金会”),专注于0-3岁普惠早教、儿童阅读、大学生及青年公益三大方向,此外还有“明心桥”等公益项目,帮助儿童和青少年享有公平的阅读和学习机会,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其核心价值观是平等、诚信、廉洁。

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是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深圳市陈一丹公益慈善基金会共同在2016年发起,旨在为公益行业搭建深入交流、观点碰撞、智慧聚合、技术前瞻的平台,让行业内外更多关心和热爱公益的人士参与进来,携手共促公益行业的更多创新和高效创联。从2022年开始,除了每年5月20日的峰会主体活动,峰会开启了“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边会”资助计划,通过支持公益伙伴开展常态化边会,针对某个具体公益议题开展研讨会,汇聚专家学者、实践者等多元主体共同探讨,进行议题扫描,共建议题社群,分享经验,讨论数字化时代下的挑战、需求及解决方案,为行业带来长期专业发展价值。

// 相关阅读推荐 //
论坛精彩回顾 | 如果青年不成长,下一代的孩子很难成长
论坛精彩回顾 | 大学生志愿者和乡村孩子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精彩图片回顾|2022中国乡村夏令营发展论坛暨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边会

// 点击了解益微青年的十年 //


如果你认可我们在做的事
欢迎加入月捐伙伴
和我们一起播种未来


摄影:彩虹、叶子、炸毛
视频剪辑:陈文镜
整理:西瓜、糖豆
责任编辑:糖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益微青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