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们是电影《上甘岭》卫生员的原型,背后故事令人泪目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国之声推出特别报道《我和我的祖国》,由战场上的十名战斗英雄讲述他们的铁血人生和家国情怀。



曾经的少年

 

王清珍:电影《上甘岭》中女卫生员王兰的原型之一。1936年出生在湖北武汉,1951年初入朝参战,担任志愿军第15军45师医政股收容所的卫生员,在上甘岭战役中以出色的表现荣立二等功,被授予二级战士荣誉勋章。


吴炯:电影《上甘岭》中女卫生员王兰的原型之一。1933年出生于原四川忠县(现属重庆)。1951年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15军45师监工一连的卫生员,在上甘岭战役期间,吴炯救治伤病员达百名之多,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王清珍(左)和吴炯(右)(分别为网络图片和天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4年,王清珍(前排右二)等志愿军官兵和朝鲜的同志合影留念,共庆“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踏上朝鲜战场那一刻,王清珍只有15岁,吴炯也才18岁。她们说,自己只是千万名战士中的普通一员,在战场上,还有更多跟她们一样的女卫生员,她们都是电影《上甘岭》中王兰的原型,是历经炮火洗礼的铿锵玫瑰。

巾帼的荣光,她们用坚强铸就

看过电影《上甘岭》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幕——在幽暗闭塞的坑道中,卫生员王兰动情歌唱《我的祖国》,受伤的战士们的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1954年秋天,编剧林杉写完电影《上甘岭》的剧本初稿,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直到看见一篇志愿军女战士在上甘岭战役中事迹的报道,林杉决定在电影中增加一个女性角色。

电影《上甘岭》中的女卫生员王兰(图片来自网络)

抗美援朝的艰苦岁月里,有无数像“王兰”一样外表柔弱但坚强不屈的女性挺身而出,带着视死如归的勇气,带着同仇敌忾的斗志,和热血男儿并肩扛起保家卫国的使命。

青春的色彩,她们用热血谱写

王清珍:我叫王清珍,参加上甘岭16岁多,快17岁了。

吴炯:我叫吴炯,17岁参军,参加过上甘岭战斗。


十六七岁的青春,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也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誓言。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17岁的吴炯在老家四川报名参军,从护士训练队毕业后,她主动请缨赴朝参战,但由于是女兵,年纪又小,几次申请都没有得到批准。倔强的吴炯刺破手指写下血书,终于得偿所愿。

吴炯:连队号召要到前线,大家都报名,要求积极参加。刚开始不让女同志去,我们连队就我一个女同志。不让去,我要求去。我用手上指甲留的血写了一封血书,表示有决心,后来批了让我去,到了朝鲜就直接到上甘岭了。


吴炯的青春岁月(图片为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提供)

此时,年仅15岁的王清珍也跟随部队从贵州来到了华北,准备开赴朝鲜战场。部队领导想让她留守后方,王清珍毅然剪短头发进行抗议,不熟识的战友都以为她是男兵。就这样,在飞机大炮的轰鸣中,王清珍和吴炯不约而同走上了战争前线,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的卫生员。

吴炯:光靠男同志们不够,没有女同志也不行。大家非常愿意去,没有抱怨。在部队就是这样,男同志对女同志都是比较照顾的。


战争的伤痛,她们用温柔化解

在朝鲜,她们第一次直面战争的残酷。

1952年10月,朝鲜已是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上甘岭战役打响后,美军对志愿军两个连不到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了190多万发炮弹,5000多枚炸弹,战斗无比惨烈。就在枪林弹雨中,年轻的姑娘们迅速成长。作为卫生员,她们不顾机枪扫射和漫山大火,飞速冲进防空洞,一次次把负伤的战友背到隐蔽的地方。

吴炯:我就很快跑过去抢救,结果一个炸弹就掉下来了,这要是迟走一步,我整个人就开花了。在这种情况下,敌军扫射、轰炸,炮弹就在旁边,我把那几个同志抢救完了之后接着抢救其他人。几次在朝鲜战场上,我是死几次没死了。


无数次挽回战友生命,也无数次经历生离死别。王清珍清晰记得,有一位伤员需要锯掉腿,看她年纪小,问她怕不怕。她说:“你们不怕,我也不怕!”战士忍着疼痛说:“给我唱首歌吧。”王清珍于是唱起了陕北民歌《南泥湾》。

王清珍:她让我大胆做,我俩相互鼓励。她让我唱歌,那时候我不会唱,只在司令部里学会了一点歌,我就慢慢哼。


后来,这位战士还是由于失血过多牺牲了,王清珍转身过去,眼泪哗啦啦地往下掉。不断有伤员被抬到收容所,最艰难的时候,王清珍一个人要照顾20多名伤病员。一天深夜,一位腹部中弹的志愿军排长从前线抬下来,救治中插上导尿管也排不出小便,痛苦不堪。

王清珍:我死都不怕我还怕这个。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抢救阶级兄弟生命要紧,由于导尿管比较短,我最后跪在那里,用嘴对着导尿管吸……伤员感动流泪说我比他的妹妹还要亲,我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电影《上甘岭》中卫生员王兰的原型之一王清珍正在护理伤员(图片来自网络)

年轻的姑娘们抛掉一切羞涩与矜持,在战场上救死扶伤。一次巡回医疗途中,吴炯在防空洞里发现一名昏迷了的战士,被烧得面目全非,大家都认为他已经牺牲了,但吴炯发现他还有微弱的脉搏,于是立即开始抢救。吴炯把雪含化后一滴一滴喂到战友嘴里,又把他冻僵的双脚揣进怀中焐热。战友得救了,吴炯却累得昏倒在他身旁。

吴炯:那个时候天寒地冻,最冷了,没有其他遮盖的东西,只有我的衣服,我把他盖住后,腿放在自己怀里焐一下,这是经常的事。那个时候就只想保护他们。


历史的光辉,她们用歌声铭记

在那血与火的日日夜夜里,无数像王清珍和吴炯这样的女卫生员,坚守在坑道里护理伤员。在异国他乡,在残酷战场,她们用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致化解伤痛,传递希望。

吴炯:在战场上牺牲了很多同志,两万多名战士最后还剩几百人,那些战士都比较年轻,差不多十七八岁,他们为了保卫祖国和保卫人民的安全,不怕牺牲。在那样的情况下,根本不会考虑自己的生死。


吴炯翻出照片回忆当年的点点滴滴(图片为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提供)

在回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王清珍和吴炯一提起上甘岭,一想到战友,泪水便会喷涌而出。黄继光、孙占元、邱少云……无数英雄牺牲在这片土地,而王清珍、吴炯也将她们最好的青春年华留在这里。在朝鲜战场上,王清珍和吴炯以出色的表现荣立二等功,被特别嘉奖,但她们说,自己只是千万名战士中的普通一员,在战场上,还有更多跟她们一样的女卫生员,她们都是王兰的原型。

吴炯:现在好多事都回忆不起来了,记不太清楚了,要记得清楚就好了。白天回忆不起来,有时晚上睡觉做梦都记起来了。现在好多了,以前一提起就不行,提起就哭,难受死了。


如今的王清珍过着简朴而安宁的生活(图片来自网络)

70年,硝烟散尽,昔日英姿勃发的志愿军女兵,已成为满头白发的耄耋老人。如今,她们依然会唱起《我的祖国》,只是那歌声中不再有生死和离别,而更多的是幸福与安宁。唯一不变的是,无论是过去的战争年代还是如今的和平时期,她们始终坚信只要祖国在,这条大河就会奔流不息。

记者的话

70年前风华正茂的少女,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或许是记忆抵不过时间的冲刷,或许是无意再怀揣过往的沉重,接受采访时,她们已经不太愿意再提起当年上甘岭战斗的悲壮细节。当她们平静地唱起那首从上世纪50年代便开始传唱的歌曲,歌声中的力量似乎从未褪色,在所有听者的心中激起阵阵回响。

她们说,战场上死人家常便饭,电影也不是那么全,只是冰山一角。王清珍老人说,我死都不怕还怕这个;吴炯老人说,有什么害怕的,害怕就不敢去了。是怎样的力量,让十六七岁的少女无惧生死,主动请缨奔赴前线,然后又抛掉一切胆怯与羞涩,风餐露宿,鏖战沙场。我相信在这首歌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答案。

在吴炯80岁生日那天,她立遗嘱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祖国医疗事业。她说,“一生都已经捐给国家了,人生走到最后,更应该捐给国家。” 

王清珍、 吴炯的历史告白

 

王清珍:自己难受一点不要紧,抢救第一生命要紧。


吴炯:在战场上,像那种牺牲的、受伤的,有的是。那就是怎么想办法去抢救他,把他抢救过来。那有什么害怕的,害怕就不敢去了。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总监制:高岩

策划:武俊山、李谦

记者:陈怡、夏震宇、姜文婧

播讲:成亚

制作:单丹丹

新媒体编辑:张娅喃



往期回顾:


两次赴朝,在朝鲜他说最爱听这首歌→

提起当年送上战场的那匹马儿,他泣不成声

从学会开飞机到打落敌机,他只用了2年

听完广播里这篇通讯,18岁的他做了一个决定

这张毛主席的签名页,被他珍藏多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