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出版英文小说,这位上海小学神说自己是被“骗”大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318ti4k68&width=500&height=375&auto=0
看点 上海男孩张洲晨原为平和双语学校预备班学生,即将赴美国寄宿初中Fay School继续学业。这个12岁男孩在国内土生土长,却出版了一本像模像样的英文科幻小说。父母的巧妙引导和兴趣激发,使他成为了英文达人,也使他学会了主动学习。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立志看世界,也学着去观照脚下的土地,因为父母觉得“情怀比成绩更重要”。
文 | 吴微 摄影 | 晓黒
编辑 | 闻琛
在今天这个时代,所谓“牛娃”的优秀,实际上回归到一些非常基本的特质:这些孩子最厉害的地方不在于他们懂得多少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当然这也重要,而更在于,他们有多么了解自己,并且,由内在兴趣而来、自我学习的能力,以及他们所拥有的眼光和格局。
张洲晨是我遇到的最年轻的采访对象。他今年12岁,在平和双语学校读6年级,相当于初中预备班。
如果光从“成就”上看,张洲晨算得上是一个典型的学霸:
他曾在四年级时拿过 21 世纪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小学组全国冠军,今年出版了一本英文科幻小说《时空穿越者》,并和同学一起,将卖书得来的钱为陕西庆镇的一所小学援建足球场;
▲ 张洲晨创作的英文小说《时空穿越者》
他擅长数学,没怎么上过市面上通行的那种“标配”奥数班,全凭自己的兴趣拿了两个国际数学大奖:美国AMC8数学竞赛(美国初中数学竞赛,针对8年级以下学生)获得前5%的成绩;加拿大高斯数学奖,拿到全校最高成绩奖。
他曾两次通过美国天才夏令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CTY选拔,四年级、五年级的暑假分别在这个CTY夏令营中学几何、生物和英文写作,写英文诗。小说末尾的那一首诗,就是他的得意之作。
他还爱音乐,弹吉他、编曲;会剪视频,自己做英语新闻纪录片;
热爱旅游和户外,跟父母走了美国和加拿大好多国家公园,还在其中几个公园拿到类似童子军奖章的Junior Ranger徽章。
坦白说,采访之前做资料,当我看到一个6年级孩子拥有这么多“成就”的时候,我的内心是质疑的:很多时候,一个闪闪发光的“牛娃”背后,是我们俗称“打了鸡血”的父母。
这类例子见过太多之后,我经常会怀疑那些被过度开发的孩子,是否真的对自己即将展开的人生有任何想法和期待。换言之,当这些孩子走完学业竞争的跑道时,他们对终点之后的规划多半是茫然或兴趣缺缺的。
但这些想法,在我见到张洲晨的时候就立刻被打消了。
写小说写出来的英语达人
“我觉得自己英语学得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喜欢阅读,第二是兴趣。兴趣是最重要的。”当我问起张洲晨学英语的心得,他这样告诉我,但好像又觉得太一本正经,一直忍不住发笑。
采访当天,他穿着蓝色T恤,一看就是那种性格开朗的男孩,笑点低,但很有感染力,说到有趣话题忍不住大笑时,会自嘲说“我突然陷入不可遏制的谜之大笑”,于是让所有人都笑起来。
他的确很爱看书,我们的采访也是从英文书阅读开始。一开始,他抱怨妈妈介绍给他的“经典”书不好看——“就是拿过纽伯瑞儿童文学奖(Newbery Medal)的那些书”——但当我让他举例说哪本不好看时,他想起来的却是一本最后吸引他看完的纽伯瑞获奖书《疯子玛格》(Maniac Magee)。
“这本书很有趣,讲一个男孩性格开朗,他逃离他的家,去一个地方,碰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交了很多朋友,解决了很多问题。而且读起来是一本很欢乐的书。”
但这本书真正触动张洲晨的,却是书中对黑人歧视问题的探讨。“因为他是个白人,但进入了黑人居住的地方,然后发现其实黑人的内心都是善良的,但是外界对他们的看法却不是这样的。所以不应该有这种对黑人,或者是对少数民族的歧视。”
除了像《疯子玛格》这样的文学小说外,张洲晨最爱的是一些有着科幻或悬疑情节的小说。
“我最近最喜欢的书,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悬疑小说,特别是《无人生还》那本,读起来很过瘾!
在这本之前,我很喜欢的一本是《George’s secret key to the universe》,超级酷,是斯蒂芬·霍金和他女儿一起写的,里面有很多关于时间理论和宇宙的内容。”
▲ 霍金和女儿一起写的一套儿童科普三部曲。主角乔治出生于一个非常重视环保的家庭,其父亲认为科学技术危害地球环境,因而拒绝使用现代科技产品。乔治十分单纯,在学校里经常受到欺负。因为对科学痴迷,他能战胜周围人性的阴暗面。一次,乔治很幸运地遇到宇宙学家埃里克,在埃里克研制的超级电脑Cosmos协助下,乔治和埃里克的女儿安妮畅游太空。
这些来自书中很过瘾的东西,统统被他用在自己的小说里。写作,实际正是他提升英文最妙的“法门”。
如果不说背景,读者很难想象《时空穿越者》是一本6年级学生写出来的长篇小说:叙述语言简洁老练,情节虽然简单,但推进十分自然。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十分Teenage的探险故事:
男孩迈克在生日那天收到一个奇怪的礼物,并因此穿越到冰河世纪。在那里,他遇到有着同样遭遇的女孩安妮,两人一起流浪,好几次艰难地从那些冰河纪猛兽剑齿虎、惧狼那里逃生,并最终回到现代。
在阅读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不是那些对冰河世纪自然风貌和动物相当准确的描写,而是每个章节的末尾,他都收束得十分精彩,恰到好处地留出悬念,吸引读者进入下个章节。
你是如何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我问他。他回答,这不会是一个刻意形成的过程:
“我读了很多英文书,不仅是提高词汇量,还有它写作的方式,比如说它的style是怎么样的,有时候你会自然而然借鉴,然后你读的style就变成你自己的style了。
写书和读书是很重要的。读书是一个消化的过程,然后把你消化的东西用在写书上,是这样一个过程。”
在张洲晨那里,读书和写书几乎是一个同步发展的过程。这本中英文加起来9万字的《时空穿越者》并不是他的第一本“著作”,他甚至不能确切记得第一本书写成的年龄,“反正肯定是低年级”,内容是关于恐龙。是关于恐龙的兴趣,让张洲晨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
5岁时,他看了一部关于恐龙的电影,《冰河世纪3》(Dawn of the Dinosaurs),开始了解这种生活在人类出现之前的庞然大物,因为这份兴趣的牵引,他开始看BBC纪录片《恐龙星球》。
▲ 因为对恐龙的兴趣,张洲晨看熟BBC关于恐龙的片子。左图为《冰河世纪3》,右图为BBC出品的《恐龙星球》。
张洲晨的英语基础开始于双语幼儿园,然后通过看绘本、听读学乐(
Scholastic)系列分级书巩固他的英文基础。启蒙之初,他没追过什么校外培训班,只通过请外教的方式学英语。反倒是最近几年,学校里的英语课远远不能满足他的学习力之后,才开始在校外系统地上课。
所以《恐龙星球》他看的是原声版,反复看了好多遍,看到里面的台词都能大段背下来。一时兴起,张洲晨根据自己心里烂熟的故事,写了一篇关于恐龙的英文故事。
▲ 张洲晨写的第一本书《恐龙》
《恐龙》是张洲晨写的第一本书,现在想起来,“里面的故事其实全是BBC纪录片内容,不过是用自己的话重述出来”,但是写出来之后,获得了很多人的赞扬。
张洲晨很受鼓励,开始写一个“寻宝记”的系列,写了4年,每写完一个故事,爸爸妈妈都会和他一起把“手写书”装订出来,排出来也有厚厚一摞。
事实上,从他的第一份涂鸦开始,爸爸妈妈都会郑重保留他的每一个作品。爸爸妈妈的这种态度,让张洲晨获得很多成就感。同时,写得时间长了,他开始自然而然从中收获经验,英语水平由此飞速提升。而另一方面,因为自己写书,他会对自己阅读中发现的写作技巧非常敏感。
比如在“寻宝记”的一个故事中,他尝试用不同字体去呈现不同情节,因为他当时正在看《老鼠记者》系列书,这套书的特点就是运用各种色彩和字体去多角度地讲故事。因为这种敏感度,他读过的书通过各种各样的细节在他的写作中留下痕迹,变成他自己的积累。
很快,他的英语能力便成了一个显著的强项。在平和他所在的实验班,初中英语对他而言过于简单,以至于校长亲自批准,请高中部的外教在图书馆给他一对一上课、一对一出题、考试。
四年级时他捧回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大奖;五年级考了中级SSAT,成绩是96%;六年级托福裸考108分。
当英语素养像树一样扎稳根基,这些奖项和成绩都不过是顺手摘下的果实。
“好骗”的娃和“不负责任”的妈妈
▲ 旅行让张洲晨开眼看到了世界
除了看书、写英文小说之外,和同龄的孩子比,张洲晨听凭兴趣而涉猎的范围特别广。
体育不用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多半是足球小将,“我最喜欢的球队是拜仁慕尼黑,最喜欢的球星是诺伊尔、万德夫斯基——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C罗、梅西,他们好渣!”在他为数不多的课外班里,运动就占了两项,游泳和网球。
旅游是另一桩很值得一提的事。
对于多数有条件的家庭来说,一家人出国旅游是很寻常的事,但是张洲晨他们家的出国游,更加主题鲜明,去风貌独特的国家公园。几年下来,张洲晨几乎走遍了美国西部的国家公园,其中最喜欢的是美国死亡谷国家公园。
▲ 在美国死亡谷国家公园
“那边和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公园不是很像。”张洲晨说。“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公园青山绿水,但是死亡谷像火星一样荒凉,这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奇观,非常神奇。”
说着张洲晨翻开他的游记本,指着里面的照片说:“这就是死亡谷,我们2014年去的。我觉得开着车,每过一会儿就有不同的风光。一会是岩石地貌,一会就到了沙漠地带。看!很帅气是不是,就感觉根本没有生命,荒凉啊! ”
似乎光看照片,张洲晨就立刻回到那种置身于无边广袤之地的兴奋感中。
游记,是每次旅行的“副产品”,旅行期间每天都要写,一天英文一天中文,汇编成册后差不多A4大小,2-3厘米厚的一本。
▲ 全家人共同完成的游记
“其实我爸爸妈妈有的时候,可以用‘骗’这个词,来激励我做一些事情。不过每次出去旅行,我写游记,其实目的不是硬生生地为了练文笔,而是为了纪念这次旅行,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啦。”
爸爸妈妈的“骗术”实际上很简单,提出了要写游记的要求之后,爸爸妈妈都会参与进来,三个人都写。在旅行的最后一天,他们会特别安排一个好玩或有特色的行程,这一天行程结束,一家人都要写一篇特别游记,写完还有“比赛”,选出最好的一篇放在末尾压轴。
▲ 写游记是爸妈最得意的“骗术”之一
通常这一篇就会变成爸爸和儿子的“恶性竞争”——张洲晨翻开其中一本的最后几页,超级长,密密麻麻全是字——爸爸写一篇长游记,儿子就卯足劲写出一篇更长的来。
“小孩子很好骗。”张洲晨在描述爸妈的“骗术”时,妈妈在一旁偷笑。骗得次数多了,父母的经验值也多了起来,关键是从孩子有兴趣的地方入手,引导他做那些更有挑战的事。
在张洲晨托福裸考过关之后,妈妈开始意识到,还像从前那样学习英语可能效果会打折,于是开始动脑筋想,接下去还能玩点什么。最后,他们鼓励张洲晨做英语新闻节目。
“因为美国小孩这个年龄都会开始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了,爸爸就想出来一个主意:张洲晨喜欢视频剪辑,那我们就给你买一台大的苹果电脑,让你玩个够,但前提是,你要做新闻节目出来。”
到目前为止,张洲晨已经做出来3条片子,每条十几分钟。一期是关于ISIS的恐怖袭击,一期是关于扎克伯格捐赠家产的,这两个相对简单,观点一边倒,只要找资料分析、证明观点就好,第三条比较有争议,是关于美国梁警官枪杀案的。
“那个很难做,因为各方利益要怎么去平衡?他必须自己找资料,自己写、自己录,然后再对着镜头讲。他花了一个多月做这条新闻,在他差不多剪结束的时候,Peter Liang的判决出来了,他就加了一段,然后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判决。他从做这条新闻中学到的东西非常非常多。”妈妈说。
“这么多‘工作’,他用什么时间来做?他几点睡觉?”我问张洲晨妈妈,同时心里做好了听到一个熬夜到深夜这种答案的准备。
“事实上,张洲晨睡得不晚。我们会在9点半左右开始准备洗澡睡觉。大多数时候,他在回家以前,学校作业已经做完了,都在学校做的。吃完饭就开始忙他的看书、写小说、编曲、做新闻这类事情。”妈妈说,“在写作业这件事上,我从来没有做过陪着写作业这样的事。”
张洲晨写作业非常快,按照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因为他有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
▲ 堪称专业的研究
从一年级开始,妈妈就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张洲晨写作业的速度。“我会让他先估计一下单项作业要写多久。比如他说数学作业要写半个小时,那么我就定好闹钟,自己去忙,半个小时之后来收作业,不管有没有写好。
我也不会帮他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老师会告诉他的。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会觉得错误率不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你小学一年级会算错的加法,到三年级总归不成问题了。重要的是写作业的速度。”妈妈说。
这样的确很有效,进入初中之后,“这次期末考试我考了第一名,完美!初中以来四次大考,我都考了比较好的成绩,所以我特别开心。学习也不紧张。”张洲晨开心地跟我说。
但回忆起这一段学习习惯养成经历,张洲晨想起来还是觉得有点委屈:“别的同学家长都会帮着订正作业,然后签字,只有我妈妈,看也不看,最后甚至字也懒得签了,去淘宝买了一只印章,写完就帮我盖一下。后来老师找我谈话,说我有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
张洲晨带回了这个“差评”,妈妈却告诉他说,学习是你自己的事,通过这种方式,你在为自己学习,“你最好希望所有别的同学的爸爸妈妈都帮他们订正作业,等到年级高起来,他们的爸爸妈妈帮不了了,你就会变成最会学习的那个!”好骗的孩子听完觉得好有道理。
可是正当我认为遇到一个“放养”成功的教育榜样时,妈妈却跟我说,其实也不是。“我是虎妈,而且我觉得天下没有不为孩子成长焦虑的父母吧,我也是焦虑的。”
但张洲晨妈妈焦虑的方式不是把孩子摁在一个“牛娃”模子里,逼孩子长成自己想象的样子。
“那样不行。很多妈妈碰到问题的时候,更多是寻求外部帮助,别人怎样说就觉得对,回来照做,那是一种不愿意动脑子的做法。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的特点不同,你的目标就得不一样。”
所以,她的经验是:
第一,要注意到孩子的特点和真正感兴趣的地方,然后站在比他现有水准高一两阶的位置去引导,去鼓励;
第二,不要强迫孩子在不擅长的地方努力,短板不能太短,在平均线上就可以了,但强项千万不要错过;
第三,在节点帮助他,请教专业的老师。比如英语学习这件事,在张洲晨看学乐系列分级书开始觉得乏味的时候,妈妈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并留意更高阶的读物,刚好听到别人推荐《神奇树屋》系列,就买回来推荐给张洲晨,他拿到的第一本,就是一个关于恐龙的故事,于是又一路看了进去。
写旅行游记、做新闻片,实际上都是这样不显山露水地就完成“闯关”、进阶。“孩子的成长实际上是规划不来的,但父母可以根据他的发展看得远一点,在关键的节点给一些指引。他能做到的事情经常会超乎我的想象。”妈妈说。
“情怀”真的比成绩更重要
▲ 个性外向阳光也是爸妈放心让张洲晨低龄留学的原因之一
在让妈妈感觉“超乎想象”的那些事中,做公益算是其中一件。
汶川地震之后,平和双语学校聚集全体师生的力量,在重庆万州援建了一所小学,同时也形成这样一个传统:每届5年级的学生,都要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几个学生去住几天。去年的时候,张洲晨就这样被“投”中了。
那边的同龄人喜欢玩什么?张洲晨特意去迪卡侬买了一只欧冠足球,准备和那边的小伙伴们一起玩。但结果让他特别“懵”的是,那里的学校并没有球场,大多数学生也没听说过欧冠,踢足球这件事,也只是听过罢了。
城市和山区的巨大差别有点击中了这个男孩。几天后回到上海,他和妈妈说起这件事,大家一起认真探讨,我可以做点什么有帮助的事?如果只是通过爸爸妈妈的力量来捐钱,无论在姿态上还是最后的意义,都不是张洲晨真正想要的。
“我的书刚好写完了,于是我想到可以通过卖书这件事来筹钱,用这个钱为内地的学校捐建足球场。”
“足球不是一个个人项目,而是一个团体项目,踢足球可以跟对手和队友都成为好朋友,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朋友方式。而且踢足球可以增加你的团体意识。”
这最后成了一个持续的计划。张洲晨联合他在平和的两位小伙伴田浩然、袁凡雅一起,打算为更多的内地学校建起球场。
“实际上,我们建起的第一个球场并不在重庆我去过的学校,因为学校建在山坡上,建足球场需要平整土地的费用太高,所以最后我们建成的第一个项目在陕西庆镇。下一站准备去新疆。等我有了足够的钱,我会回到重庆去建球场。”张洲晨说。
但在真正去做这件事并非易事,妈妈回忆说,他和小伙伴在学校附近搭起卖书的桌子,那是妈妈第一次看儿子自己吆喝、“搭讪”过路人,有模有样地做推销,“孩子真的是有你特别想象不到的那一面。”妈妈感慨说。
而张洲晨说到这一段,简直已经有了“生意经”:“书出版之后,怎么才能让更多人知道呢?所以我们要做宣传。
我们贴了横幅,我负责叫卖,所以学习了很多叫卖的方式。叫卖的技巧是这样的:首先你要叫住他,然后他说‘对不起,没有时间’,你就不要叫他了;没有说这样的话,你要不间歇地、不停地跟他说话,说到柜台前,在前面停留三秒钟以上的话,你就成功了。”张洲晨言语间满满都是成就感。
他打算将这件事一直做下去。他明年会去美国排名第一的寄宿初中Fay School念书,在波士顿旁边,但他觉得完全不会影响自己继续卖书、做公益。
他会在朋友们在微信上开会,“我们现在开会也是通过微信”,另外,《穿越时空之旅》的第二本也准备开写了,“那将是一个侦探类型的小说。”
在张洲晨讲述他的公益计划时,我却收获了一些别的感悟。对于张洲晨这样确定要走国际教育路线的孩子而言,“开眼看世界”最重要的不仅是看到外面世界如何,更要看到中国是怎样的。
如何引导孩子去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国家,可能是比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情怀”教育。
在聊他公益项目的话题同时,我一直好奇他当时去山区学校的经历和感想。冲击一定会有,但是在妈妈的引导下,他对山区之行形成了这样的认识:
“我们和贫困地区的孩子差别并不大,同年龄的小孩本质都是一样的,只是我们比较幸运,生在大城市。他们比我们简朴,也更勤劳。
我们过去的时候他们准备了四个节目,其中两个节目都是他们自己编排的,一个同学在外面学了很久的街舞,然后跟同学一起编了一个舞,特别厉害。所以我们彼此都有相互学习的地方。就像我可以教他们踢球,他们也会教给我很多东西。”
从上海,到重庆,再说到即将开始的赴美留学,张洲晨也有着超乎年龄的见解:
我要去美国上学了,上学不是说我要抛弃中国,肯定是要回来建设祖国的。虽然比较高大上,但是是真心的。
中国有很多,比如说第一条铁路是詹天佑到美国留学之后到中国重新建设的。所以我觉得美国的教育方式更加开放,我要到那边去学习,到那边学习之后,还是要回来建设祖国的
怎么建设呢,就要说到重庆这个地方了。上海没问题,建设得很好,但是城乡差距的确比较大。在美国学习过后,就回来尽我们自己的力。因为一个人的力量只是微不足道的嘛,所以要尽我的力去缩小大城市和山里的差距,才能让中国更加团结起来。
这也是我这个公益项目的意义,让差距缩小,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快乐。快乐是交换而来的,我们给予他们足球场的快乐,他们也教会了我们很多。”
QUOTE
张洲晨妈妈谈教育
关于英语:
一般我会按照他的兴趣去,不强迫他。但我也会比较功利地想,从英文的水平方面怎么逐步提高。但是从他的角度来说,一定要他喜欢,然后是英文的水平上升的一个阶梯,是我怎么配合他。
不要专门为了提高英文水平去看一些书,但也不要比如说你二年级了,去看一些给幼儿园小朋友看的。年龄不符,看也看不进去。
关于早期教育:
短板不要太短,能跟上平均线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说我明明不擅长,一定要去做那个事。其实他有一个长处就好了呀。
有次对谈,我印象非常深,他自己肯定不记得:
他一年级时有一天,我们去参加他同学参演的音乐会,很成功。我就问他是不是很羡慕他们,因为他没有这种show的技能。他说我不羡慕,我说为什么,他说因为我也有可以让别人羡慕的地方,我说哪里,他说我英文好。
所以其实小孩是比我们想的要成熟,他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好。
小朋友在低年级的时候,真的没必要强迫他学习。我今天才看见一篇文章,说幼儿园一定要读书,要认多少个字什么的,但其实张洲晨进小学的时候才认200个字。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幼儿园学了很多的孩子,一年级时非常突出,可能门门都是满分,然后两年级就很一般了,到三年级就变成中下游了,周末就不得不继续补课,从中文到英文到奥数等等,有多少课补多少课,从早8点补到晚8点,暑假里也这样读,但成绩却不见得好。
为什么呢,后来我就是在想,因为他幼儿园读的太多了。实际上学习能力被过度开发了,但兴趣并没有跟上。
关于国际教育和低龄留学:
小学为什么选择进平和?因为体制内教育还是有点在“读死书”。当时读平和其实是脚踏两只船,因为现在出国太热了,当时还没有明确想法,所以选择平和这样又可以出国,又可以初中之后再走国内的一条路。
但如果真准备出国,第一,英语我觉得是必须的,如果语言能力不过关,不要想去国外读书,没有任何意义;第二,个性上和心理上要准备好。
他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CTY夏令营,念了一周被叫进校长室了,因为有一个比他高一年级的中国孩子住宿,进学校一个星期后没有说过一句话。校长就害怕了。
那个孩子英文已经没问题了,但他一个星期没有说过一句话,校长就怕他有心理问题,就把洲晨叫过去,让他每天中午陪那个孩子吃饭,和他说二十分钟话。
可见有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出去了,但不知道孩子实际上连这么短期的都不能适应。
张洲晨的性格比较外向,容易跟别人打成一片,而且他的语言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有的中国学生确实有没准备好这样的问题。
他们CTY班一层有三个中国学生,另外两个是数学班的,他是英语班的,那两个孩子永远在一起,永远不跟别人一起玩。这样的孩子如果送到美国去,就很难适应。
我后来为什么慢慢坚定了要把他送到国外去,因为他四年级得了一个奖,英语已经没有问题了,而且去了两次CTY试过水了,能住宿,他很适应那种环境。
刚好去那个美国学校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印象,那次我们去波士顿附近,学校正好是开放日,他们就带我走校。
他们有两个课程我非常记忆犹新的,一个是创新课程,他们专门从英国请了一个老师来教创新课程,那个老师就说亚洲学生非常聪明,但是在创新方面确实是不如那边的学生,因为从小被压榨得太厉害了。
另外一个是历史课,那个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啊,完全是一个舞台,下面有十几个孩子,他每个都会问到“你怎么看?”——张洲晨也特别喜欢这样的课。
我们回来以后就申请了,通过了SKYPE面试,然后就录取了。
“我是学神”回顾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2000+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