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思维是怎样败坏教育的?
看点 从资源稀缺时代成长起来的人,常有一种“什么都不想错过,什么都想紧紧抓住”的心态。放在教育上,就有可能造成“宽以里计,深以寸计”的局面。外滩教育特约作者南桥分享了女儿的两段经历,并深入分析了稀缺思维对求学者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文 | 南桥 编辑 | 闻琛
几个月前,女儿收到一封邀请她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信。她加入的“高中学者荣誉社团”由设立诺贝尔奖的阿尔弗莱德·诺贝尔的侄孙可莱斯·诺贝尔(Claes Nobel)所创办,今年,该组织邀请学生会员申请观摩诺贝尔奖颁奖盛会。
这本来是一励志的大好机会,可颁奖时间是学期结束前。我女儿一查日历,那个星期她参加的乐队有演出,不宜分身,于是她没去申请。
近日,她所在学校开展诗歌比赛。她老师说经过五轮评比,她和班上另外一个同学入选,次日去一家咖啡厅举办朗诵。如果不能去,名额和荣誉就让给下一位同学。
不巧,那一天晚上她又有演出,这事于是又给耽误了,眼睁睁把机会错过。我劝她不要惋惜。如果音乐对她最重要,就学深学精,不要一路走一路丢,什么都沾点皮毛。
机会多,抓不住也是常态。如果贪多,则好比把手伸进罐子里抓糖吃的猴子,会把自己的手给困住。对于阅读本文的大部分人来说,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其实教育机会也是,如果算上各种非正式教育机会的话。
问题是很多人身子在过剩时代,脑子在稀缺时代。就好比从生存经济里过来的人那样,穷怕了,短缺怕了,习惯性地贪多求大,在囤积中寻找安全感。
在机遇上“穷怕了”的人,会怎么和世界互动呢?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朋友圈,凡是仍处在稀缺思维控制下的人会分享什么样的信息?我发现有这么几种人,欢迎对号入座:
瞬间过时论:“再不看就删了…”删掉算什么,走红的东西很快网上别人会转得到处都是,不耽误你时间就谢天谢地了。
信息特供论:“这资料难得,好不容易找来,与大家分享。”有些信息其实俯拾皆是,少见多怪的人,才会将其当成奇货可居的“特供”产品。教育资源和信息已经不是少数人占有,任何人通过合适的方法都能获得。
干货综合症:“全是干货,赶紧收藏。”收藏了没有消化就是废品。这种囤积习惯,会把人变成废品站。
这些吸引眼球的标题,都还是依赖于人们的稀缺思维,可见稀缺思维当今如何普遍。
由此我想到在美国上大学的问题,华人家长争相进名校,以为名校机会多。可是我们每个人都“寄蜉蝣于天地,渺苍海之一粟”,以自己时间、空间上的诸种局限,再多机会,孩子们往往也只能领取一个。多未必是好,能用上才是王道。
而今国内中产家庭孩子们面临的教育,选择多而复杂。把北上广房子卖掉,很多人就有能力送孩子出国留学。再算上慕课等诸多新型教育模式,新生代面临的教育资源空前丰盛。再过十年,我相信教育更是面目全非。
那么处在丰盛的资源中,本该有什么样的消费习惯呢?
培养审辨思维。信息众多,鱼龙混杂,我们必须学会如何甄别与选择,否则吃了半天,发现全是垃圾食品。这需要我们培养精致消费的习惯,别像吃自助餐那样,把自己撑死,吃得极不舒服。
资源丰盛的时代,审辨思维(也称批判思维)尤为重要。在消费信息时,不妨对信息进行图书馆系统常说的CRAP测试,也就是该信息是新还是旧(currency),来源是否可靠(reliable),作者是否权威(authority), 目的(purpose)是否合理。
优化资源。教育资源难有绝对好坏之分,要看相对于自身兴趣和能力,能否合理支配,和现有资源优化组合,达成最佳结果。求学当中,但凡造就自己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如果能去一个名校,而不被关注,放着大量资源也是枉然。
诚然,去所谓“好”学校,或许会有更多和名家接触的机会。若只为了求知,同样资源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名家讲座有现场感,末了大不了与名家合个影、握个手,发发朋友圈,回来洗下半盆手汗。
放眼长远。人生的成效是做除法。分子是你的机会,分母是你的投资。如果你用10倍的投资,只能得到1.5倍的机会,你的成效是减小而非扩大了。从长远规划上看,如果为了追求“一流资源”而透支,需要用力的时候已是强弩之末,这会拖累日后发展,什么都比人慢一拍。
求精求深。人生早年,不知兴趣所系,能力所在,故而四处开花,这可以理解。最终我们都会发现,成功者往往都是盯准一件事,做深做精,找到“利基”(niche),就受用一生。长期处在“宽以里计,深以寸计”(a mile wide and an inch deep)的状态,会导致已有资源更趋稀薄,且会形成倦怠。早年四处开花,若不能及时收敛,终会一无所成。
对于机遇的领取,就好比人体补钙,不是你一次吞下四五瓶钙片就能解决什么问题。更应考虑的,是在特定时间内,到底能够吸收多少。教育也是这样,吸收才是关键。
相关阅读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2000+篇优质文章
——————
▼点击阅读原文,进外滩教育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