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童异闻(寒假外传2)
滇东童异闻
滇东童异闻222
滇东童异闻333
滇东童异闻-(寒假外传)
---打酱油---
云贵高原东北部的乌蒙山脉,蜿蜒东南下。不仅把云贵还有重庆三地分隔开来,还把每年南下的冷空气挡在了云之南门外。于是冷空气长期稳定在贵州的上空形成了静止锋,于是一山之东北冷风细雨,山之西南阳光灿烂。偶尔也会有冷空气过于强大,翻山越岭就到了滇东小城。小城也就成了整个云南冬天最为阴冷的地方。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意思是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外面是阴冷绵绵的冻雨,谁也不想待在外面,养护段的人都缩在有大炉子的调度室里。唐亮已经放了寒假,妈妈外出办事,就把他安顿在调度室里写作业。大人们凑在炉子边上烤饵块吃,唐亮在一旁小声的背书写作业。一边背书一边竖着耳朵,嘴里背着课文和注释,耳朵听着炉子边上的大人们吹牛聊天。
炉子边上是今天当班的几个司机师傅,话最多的较为年长的吴师傅。就见他叨叨叨说个不停,其余几个师傅除了偶尔回应一下,都在忙着烤饵块,烤好了蘸蘸佐料就往嘴里塞。
“这饵块啊,玉米做的饵块最有嚼头,放在炭火上烤一烤,要烤的外焦里嫩,撕开之后冒着热气,再趁着热气蘸上佐料。。。这烤饵块的蘸水佐料啊,一定要丘北的油辣子和路南的卤腐汁拌在一起,再来上一点咱们这里以前的老酱油,那就真是太香了!”老吴师傅说完咂了咂嘴,好像在回味他描述的美味佐料。
“现在的酱油就不行?我觉得现在滇东酱油厂的酱油也不错啊?”一个正在往嘴里塞饵块的小伙子囫囵说道。
“这你就不懂了,和以前城里的酱油厂的酱油相比,现在的滇东酱油就像涮锅水一样。只可惜城里的酱油厂倒闭了,这里面的内情啊,你们都不知道,哼哼~”老吴卖起了关子,拿起一块烤好的饵块,边撕边吃。
“好好的酱油厂怎么就关门了,老吴就说说呗~谁不知道你肚里的见闻最多。”果然有小伙子等着听故事,奉承一下老吴。
“哎呀,以前和我一批开始工作的人都知道这事,你们当真不知道?”
几个年轻的司机一起摇头,就差把嘴里的饵块给甩出来了。
“很多年前,咱们这城里的酱油厂还没有倒闭,那时候生产的酱油味道一般般,销量也不怎么样,因为小城里只有这一家国营酱油厂,一直都在勉强开工生产。厂里效益不好,经常连工资都发不下来。工人们都没心思上班,都在琢磨着找其他门路离开这里。”老吴开始了他的故事,小伙子们都静下来,连一旁的唐亮也停了背书,竖着耳朵听起来。
那会儿WG还没结束,各路派别和革委会都很活跃。大街上的游街高帽子比比皆是,大家都过得人心惶惶。有些家庭成分不好的,见势不对就偷偷的往外跑。咱们这里不是边疆省份嘛,往境外那些小国家跑,虽然人生地不熟,但好歹不会被红小将拉去游街戴高帽子。
我那时的谈着一个对象就在这厂里工作,好像是里面的会计。她有个工友就突然失踪,这人家庭成分不好,谈了个对象还把肚子搞大了,大家心照不宣,都知道他肯定是跑出去了。工厂里本来就没几个人,还跑了一个,加班也就比平时多起来。没想到之后酱油厂生产出来的酱油味道都很鲜,鲜到整个城里的人都提着瓶子到酱油厂门口排队打酱油。工人们都忙的不亦乐乎,觉得工厂有希望。
鲜美的酱油就这么卖了好几个月,直到酱油池需要维护才暂时停工了一段时间。等工人把酱油池里的酱油打到见底的时候,却发现了一具人骨。公安来看过,说那人骨就是失踪的那个工友。原来他没有跑到国外,而是失足掉到酱油池里。
这种事情一出,酱油厂就彻底关门了,根本没有人再敢买这里的酱油。不过尝过这种酱油的人都说,那味道真的很鲜美,既有七月野生菌的鲜味,也有新鲜猪油的香味…
老吴最后这几个描述,让几个小伙子一下子没了胃口。其中一个伙子翻着炉子上的烤饵块,随口问起老吴:“这人也够惨的,不但掉进去了,还坑了他对象。。。”
“可不是嘛,说起来啊,他对象你们都认识,就是咱们段里….”老吴后面的声音越来越小,小到唐亮都听不清楚。只见炉子边上的几个人听完,都变得鬼鬼祟祟。好像刻意的不转身,时而又偷偷回头瞥他一眼。
“大人们就是这么小气,关键的都不告诉我。”唐亮越想越气,收拾好书包就气呼呼的跑到院子里玩去了。
---睑蛾---
老话说的好,年关难过。冬天气温低,变化大,年老体弱的人最难熬的季节。包彝寨的熊阿妈身体越来越差,眼看着这个冬天是过不去了。
唐亮跟着妈妈去寨子里探望熊阿妈,熊阿妈这时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见光,她的左眼患上白内障好几年了,因为右眼还能看得见,熊阿妈自己并不愿意去医院,就这么凑合着用眼。她用这唯一一只能用的眼睛,久久的望着唐亮,却一句话也没说,唐亮也乖乖的坐在床边,祖孙俩就这么安安静静坐了一下午。不知祖孙俩都想起了什么,老疯婆,棺材板娃娃还是…(见滇东童异闻1,2,3)
那是唐亮最后一次见到熊阿妈,两天后熊阿妈过世了。
按照当地彝族风俗,熊阿妈的子孙把遗体安放在家中守灵一夜,次日夜里再偷偷送去土葬。那时已经开始严格火葬,要土葬只能夜里偷偷去埋。
半夜里,熊阿妈的左眼突然睁开,子孙们还以为她老人家又活过来,都围了上来,有的急忙出门去找医生。然而熊阿妈并没有活过来,只是从左眼睑里爬出一只飞蛾。飞蛾的翅膀颜色很鲜艳,飞起来像一双若隐若现的美丽大眼睛,让灵堂内的子孙们看得都入了迷。等大家都回过神来的时候,飞蛾已经不知去向。
这时医生已经赶来,经过检查,再次确认了熊阿妈已经去世。对于这只神奇的飞蛾,医生仔细检查了熊阿妈的左眼,发现她的左眼并不是患有白内障,而是被一种不知名的昆虫寄生在内。
听到医生的话,在场的几个子女都明白了。熊阿妈是寨子里的毕摩,彝家毕摩传承的一些独有秘术,其中就有眼蛊一说。眼蛊,给眼睛下蛊,其效果根据所下蛊虫而定。熊阿妈给自己下的什么眼蛊,恐怕世上再没有人能知道。
---鬼敲门---
唐亮和妈妈住在养护段大院的二层小楼上,隔壁住着单位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小郭。妈妈让唐亮叫她郭阿姨。小郭刚到新单位,工作干劲十足,领导安排的活都认认真真的完成。
劳累了一整天后,本想回家好好休息。可是,凌晨时分,她睡得正香的时候,门外竟然传来敲门声。
小郭边起床边发脾气,本想把敲门的人臭骂一顿,但突然想起万一是单位上有急事找她,就先从门上的猫眼中往外看看。门外正对着养护段的单位大院,院子里的路灯勉强能照到门前,可是透过猫眼,她并没看见门外有人,只是看见有几道黑影在空中乱窜。而敲门声依然不断响起,没有间断。
小郭不知那里来的勇气,一口气把门打开。门一开,敲门声停了,门外也像猫眼中所见的那样,并没有人,甚至连飞舞的黑影也不见了。这可让她摸不着头脑,刚刚明明有敲门的声音,为何一开门就没有呢?刚才在猫眼里看见的黑影又是什么?
小郭想该不会是有人恶作剧吧,住在隔壁的那个叫什么亮的小孩经常作弄别人,挺讨厌的。于是没再多想,关上门就回房间睡觉。可是,刚关上门,敲门声又响起了。她又从猫眼往外看,同样只是看见乱飞的黑影,但却不见有人。她猛然把门打开,门外还是什么也没有。如此几次后,几乎把她迫疯了,心里不禁想起“鬼敲门”。
敲门声整晚都没停过,郭小郭吓得大被蒙头,颤抖地熬了一夜。更恐怖的是,次日早上,她发现大门外有一个血手印,这下好了,小郭凄厉的惨叫声响彻养护段大院。
单位里的人也联系了公安进行调查,发现有小郭遭遇的人家有好几户。门上的血手印也不是人血,而是黄鳝血。
原来,院子里以唐亮为首的几个调皮鬼,夜里跑去附近农田照黄鳝。可是抓到黄鳝后,他们不是用来吃,而是取黄鳝血涂在手上,往小郭等几户人的大门上拍上血手印。黄鳝血所发出的血腥味把方圆一里内的蝙蝠引来,并不断地撞门。当小郭把门打开时,却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蝙蝠的动作永远比人快,就算守在门后也没在,只要门一开,蝙蝠就会溜走了。
---爸爸?---
对唐亮来说,寒假是最爽的。前几天才去农田抓黄鳝惹了大麻烦,今天又带着院里的熊孩子在院外的公路上放鞭炮。正放的高兴,妈妈的同事阿姨急匆匆的跑出来招呼唐亮,
“亮亮,你快回来,你妈妈找你有事!”
唐亮岂是怎么容易能叫回来的,同事阿姨也不客气,过来揪着他耳朵就往院子里走。
到了院子里唐亮发现不对劲了。单位里几乎所有大人们都出来了。人群的中间是一个坐着轮椅戴着墨镜的中年男人,旁边是养护段的书记和几个穿绿军装的人,书记热情的和他们说着话,唐亮的妈妈一脸泪痕站在轮椅旁边。
真正吸引唐亮目光的是轮椅上的人。好像锅盖一样的头盔帽子,能遮住半个面孔的大墨镜,两颊各有一个深色的疤痕,严肃下抿的嘴角,身上是鲜艳的绿军装,颜色却和平常见到的解放军不太一样。轮椅背后还站着一个面色黝黑,和平常人看起来不一样的人。
唐亮妈妈看见他,就招呼他赶紧过来。
“亮亮,赶紧过来叫爸爸!你爸爸从缅甸回来啦!”
爸爸?缅甸?
(待续)
-----没底线-----
元代,大量回族从西域进入云南。马可波罗在游记里写他来云南,看到昆明人把黄牛肉截成小块,浸入盐水,再加几种香料而食,这就是云南牛干巴的雏形。云南回族把上等牛肉块用盐和香料腌制,晾晒成牛干巴,色如板栗香而不燥鲜咸可口。牛干巴可以油炸,水煮,火烧。油淋干巴是所有云南餐厅必备的名菜。
杰瑞家的雪花牛干巴,来自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精选山地黄牛后腿肉,高原阳光晾晒,独家秘方腌制,香气扑鼻,欢迎朋友们品尝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625316238895
高原黄牛后腿肉腌制,两千米海拔阳光下的充分晾晒
秘制配料腌制
三种口味可供选择:
就是不辣(鲜香可口)
一般般辣(色香味俱全)
Very辣(感受少数民族的激情)
(扫码或复制下列文字到杰瑞云南特产淘宝店购买)
4.0f/u枝信息 Http:/T🗝dPv1ckVmpEr₴打кǎIt~bao【云南山珍:油淋雪花干巴】
杰瑞菌出品,仍然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