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跨越大洋的对话!中非15国学者云端交流,形成五大共识

浙师大非洲研究院 直通非洲 2021-02-04


  近日,中非15国28家智库60多位知名学者、智库领袖和媒体代表跨越大洋,齐聚云端,共同参加了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南非非洲研究院、尼日利亚国家政策与战略研究所、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抗击新冠疫情与中非合作”国际视频会议暨《中非紧密团结抗击新冠疫情联合倡议书》发布会。会议以“提升疫情治理力,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与会学者深度对话、坦诚交流,为中非合作抗疫建言献策,形成五大共识。现将学者观点摘要如下:

01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现实需要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新冠肺炎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疫情给非洲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来之不易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疫情将持续蔓延,全球合作势在必行。疫情提醒我们是生活在交往密切的世界里,没有国家和个人可以逃脱。



  疫情,让我们知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紧迫性,国际社会要加强经验交流,应对共同的敌人。后疫情时代,我们将面临恢复经济的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现实需求。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合作,所有国家都应该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当中。疫情中,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让世界瞩目。中非在卫生领域的合作极具现实意义。



  抗击新冠疫情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国际合作,但一些西方领导人借着疫情大做文章,攻击中国,制造恐慌。面对新冠疫情及其挑战,中非双方要更加重视卫生医疗合作,加强理解互信,巩固中非合作的社会根基,以实际行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分裂导致脆弱、团结带来力量”。面对病毒,人类要团结一致、共同应对,中非团结可以推动国际社会取得战“疫”胜利。中非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为世界树立楷模。



  疫情导致世界经济下滑不可避免,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处理疫情的表现令人失望。鉴于此,第一,中国和非洲要团结应对疫情;第二,团结应对批评声音,分享经验,相互支持;第三,关注未来,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


02

中非始终勠力同心 


  中国始终是与非洲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患难与共的真朋友,中国向我们诠释了班图精神的真正含义——“每个人都因他人的存在而存在”。中国不仅维护了本国公民的需求,还向世界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全球领导者形象。世界不会忘记中国在紧急关头所提供的援助。



  非洲历史上经历了许多病毒疫情,非洲文化是在不断战胜疫情中发展成长起来的,非洲人在应对疫情方面颇具智慧。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向非洲派出了大量医疗队,与当地医院和医生合作,治病救人。今天中非再次处在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历史阶段,中非之间应当团结合作,共同抗疫。



  中国密切关注非洲疫情,积极向非盟和非洲国家提供各类帮助,中国的帮助给了非洲人民信心和力量,诠释了中非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中国不仅为本国人民负责,也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负责。非洲将继续借鉴中国经验,加强中非卫生合作,共同努力取得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



  中国和非洲的友好合作让我们战胜了很多挑战。比如2014年埃博拉病毒暴发,中国政府和非洲人民一起抗击埃博拉。在过去半个多世纪,2万多名中国医疗队队员治愈了3亿多名非洲人。中国会继续加强与非洲在卫生方面的合作。中非友谊历经考验,我相信中非合作可以带领我们战胜疫情,共享美好未来。



  在中国抗疫的关键时刻,非洲朋友给予了有力支持,中国人民非常感谢非洲朋友。当前,中国疫情控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非洲国家疫情却在蔓延。中国政府和人民立刻采取行动、施以援手,向非洲提供抗疫物资、派遣专家以及分享抗疫经验。



  中国和非洲一直以来患难与共、守望相助。只有非洲战胜疫情了,世界才能战胜疫情。帮助非洲就是帮助中国自己。


03

借鉴中国抗疫经验很重要


  非洲国家不能单独抗疫,要把非洲大陆作为一个整体,与世界共同抗疫。疫情给非洲大陆带来了严峻考验,非洲国家应该加强国家内部、非洲大陆以及国际社会间的协商合作。中非关系在此次抗击疫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较早受到疫情冲击,但也较早取得了抗疫阶段性胜利,中国可以向非洲国家分享抗疫经验。



  目前,中国已经组织视频会议、线上专家交流等分享中国抗疫经验。然而,中国和非洲在整体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是不同的,非洲国家不能完全照搬中国经验,而是要考虑非洲国家自身的现实情况。



  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大流行,中国展示出了对这一全新的全球挑战进行实时管理以及为受灾国提供帮助的能力。中国领导人的共同防疫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型全球战略伙伴关系提供范式和注解,中非合作抗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最好体现。



  疫情当前看是医疗卫生方面的危机,长远看则是如何恢复经济的问题。中非合作抗疫,一方面是中国向非洲分享抗疫经验,提供己所能力的援助;更长远的方面则是中国如何促进与非洲的贸易交流尤其是与疫情相关的物资出口;同时采取措施稳定当地投资项目,中非共克时艰。


04

中非医疗合作大有可为

  科技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和非洲应该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尤其是与医疗卫生相关的科技合作。



  中国和非洲已经向世界展示了合作的意义和价值。中非联合抗击疫情,尤其需要加强卫生健康领域及其有关工业化领域的合作。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推进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对接。



  中国在此次疫情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阶段性胜利,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政府的治理能力;二是博大精深的中医。非洲可以向中国学习中医,加强中医方面的合作。



  中非合作在医疗卫生领域相对薄弱,由此建议:第一,从派驻援非医疗队向建立“中国医院”转型;第二,加强中医合作。在公共卫生领域中,加强传统草药领域的合作;第三,中国和非洲的合作是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国和非洲国家要守望相助。



  相关研究发现臭氧的强氧化能力可用于防治病毒,但现在对臭氧用于防疫还需进一步的实验和风险评估;无论是在臭氧机制造,还是在医学研究方面等,中非之间的科学家、医学家都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05

智库学者要积极主动作为


  中非合作有历史根基,为南南合作树立了典范。中非双方要增进互信,智库、专家和学者要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作用,发出自己的声音,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为世界抗疫作出更大的贡献。



  当下媒体领域,谣言、假消息和责备的声音不断出现。中非必须团结一致,澄清误会,加强沟通和交流,国际媒体和非洲媒体渴望听到更多的中国学者的声音。



  中非智库应当积极为中非合作抗疫贡献力量:第一,更加积极地参与疫情防控,为中非合作抗疫提供智力支持;第二,秉持科学精神、求实态度,以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发出客观理性的声音;第三,主动就抗疫等关乎中非切身利益的议题开展合作研究,加强对话交流和知识分享;第四,携手打造全球智库交流合作和成果共享平台。



  全球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凸显了各国文化传统、社会体制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疫情防控。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之间的对话、互鉴、合作再次引起关注。中非合作需要在深入了解对方、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开展对话、打破边界、互鉴互学。





“直通非洲”

中非合作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