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导师是什么类型的人?快来对号入座
不同的导师有着不同的教学、研究及工作特点,为此,我们以四类特点鲜明的导师入手,为大家进行介绍。
第一类是论文型导师,课题多以理论研究为主,发表论文很多且刊物多为核心期刊。对于喜欢纯理论研究工作,毕业以后想进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的学生,这类导师是首选,建议申请硕博连读;如果外语水平优秀还可以在读研期间或毕业后出国发展。
第二类导师的课题以应用或者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习惯于申请企业或工业界横向研究课题,一般发表的文章较“论文型导师”要少一些。对于毕业后希望到企业工作或者在有关领域从事研发工作(研发和研究具有不同的含义,研发是要拿出产品或技术,而研究是以探索某些问题、原理、方法为目的,以论文为主要成果)的学生来说,这类导师是首选.
第三类导师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项目不多,科研水平有限,但是给予学生的空余时间较为充足。对于希望在研究生期间广泛实习、注重自我发展的同学来说,选这类导师可以为自己的其他事业匀出一些时间。
第四类导师花费在科研、教学上的时间较少从事学院及院系行政工作较多,或者主要负责科研相关的辅助工作,其工作重心已经不再是科研,但这类导师的社会资源及人脉丰富,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以考虑。
除了导师在工作上分属不同类型之外,导师的年龄层次也是一个值得考量的因素。在这里,我们将导师划分成老、中、青三个层次。其中年轻导师一般为37岁以下,中年导师为38-55岁,老年导师则在56岁以上。不少学生习惯将目光放在中年导师和老年导师的身上,而对年轻导师缺乏应有的重视。实际上,年轻导师和年长导师各有利弊,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不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
选择年轻导师有很多优点,如:
①指导学生时间多。一般没有过多的行政职务且指导的学生数量不多,学生可以得到各方面的指导和锻炼;
②深处科研第一线。能够将大量时间投入到科研之中,可以为研究生在科研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提供快速有效的指导;
③研究课题与国际较为接轨。年轻导师一般刚从国外回来,研究课题比较新、比较热门;
④留学经验丰富,沟通障碍小。年轻导师可以为想要出国深造的学生提供指导性建议且与年轻学生年龄更为接近,更加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当然选择年轻导师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指导研究生经验较少,科研经费低、学生科研补贴不高,国内关系网小,对于就业学生的推荐信不如年长老师有分量。有些刚回国的导师还面临实验室重新组建、选题组人员重新招募、实验室研究课题及技术经验从零开始等问题。
年轻导师的差别是隐形的,很难看出来;年长导师的差别则是显性的,多从职称、职务和个人荣誉中表现出来。
年长导师的优点有:
①多年研究生指导经验,见多识广,能够较好地处理指导研究生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②科研资源丰富,学生科研工作的开展非常有利;
③人际关系广泛,对研究生进一步深造和就业都能提供积极的帮助。
但选择年长导师也有缺点,他们往往公务繁忙,有时学生想见上一面都难;有些导师存在课题不新等问题,且由于常年在国内,与国际接轨并不是很紧密;指导的学生一般较多,大部分学生较少受到导师的直接关注,而是由代管老师或师兄师姐具体负责指导。
也有人将导师按照知名程度和取得的成就分为大BOSS和小BOSS。对于大BOSS来说,他们取得的成就较大,经验丰富,知名度高,拿项目也比较容易,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身兼各类行政职务,公务繁忙,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少。相较而言,小BOSS虽然项目少,但指导学生的时间较为充足,对于学生快速进入课题很有帮助。
Ⅱ 了解导师的途径
首先,基本情况的了解。通过各大搜索引擎或者院校的网站,一般都能搜索到导师的基本信息,包括职务(党政职务,社会兼职),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人才层次(两院院士、973计划或863计划首席科学家、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杰出青年、长江学者等)、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在国内同行业受到的评价以及地位等等。此外,通过基金、论文等具体情况,更能对导师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也更有助于选择导师。
通过基金。国内现在仍旧是以论文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不管是毕业、晋升、拿课题等等都少不了以论文作为铺垫。导师基金充足,有利于实验的开展,才能进一步有利于论文的写作,而且获得基金也证明该导师有一定数量的具有明确研究方向的课题。目前,各种基金委都在网络上公布基金的情况,查询较为便利。通过导师署名的论文。目前借助CNKI、PUBMED、Google学术、Web of Science等都可以快捷的检索论文。从论文数量看,近三年论文的数量可以反映导师的学术研究是否积极,而刊发论文的期刊水平可以反映出导师的研究层次。从论文署名情况看,一般而言,国内外都比较注重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对其认可度较大。我们首先应当关注的是学生在这些论文署名的位置;其次是学生为第一作者的情况下,看是否有不同的学生当了第一作者,这一方面反映了导师门下人手是否充足并且有足够的流动性,也反映了导师是够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再者可以查看论文署名中有无其他院校的作者,这可以反映导师的人际关系,对自身的发展也十分重要。从论文资金来源来看,假如不少数论文都获得了国家基金的支持则可以证明该导师的水平的确很不错。
通过导师所在科室其他人员的署名。这与导师没有直接联系,却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课时的整体水平。假如不少人在一些和自己无相关的专业论文上署名。其科室的水平可想而知。
通过往届师兄师姐毕业后的去向。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师兄师姐的现在就是自己的将来因此值得慎重考虑。
实际上,每个研究生的培养都是一个鲜活的具体培养案例,能真正做到个性化培养往往很难,特别是对那些同时招收了几十个研究生的导师而言。个人认为,即使因为精力有限而难以做到真正的个性化培养,但也要在指导思想上有这个意识,首先关心、尊重研究生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鼓励和支持,一定要把研究生当成一个需要培养的人才来对待,至少当廉价的民工看待是不对的。
硕博连读人数大于总招生计划!中央财经大学关于开展2019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的通知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2020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