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阳: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
“三农”(即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对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站在科技兴农的战略高度,开展的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创新实践,《科技导报》采访了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陈晓阳教授。
《科技导报》: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文件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在关键的历史节点,如何转移好“三农”工作的重心,打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场持久战?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的重心。
必须清醒认识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
首先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此要做好5件事:
保质保量地完成扶贫项目。
要在“两不愁三保障”方面查漏补缺,抓好问题排查整改,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增收,使脱贫成果经得起各种检验。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采取政府扶持、社会资本注入、项目带动等多种方式,推动乡村振兴,让一系列接地气的脱贫攻坚政策持续落地见效。
要引导脱贫地区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自身的努力,要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培育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根本办法。
必须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
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01
产业兴旺是重点
产业兴旺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只有乡村经济发展了,才能富裕农民,繁荣乡村。
要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强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对于具备开发乡村旅游条件的地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美丽经济。
02生态宜居是关键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人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基础和保障,是重要的民生福祉,只有实现了生态宜居,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农业生态服务能力。
03乡风文明是保障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风文明就是其“魂”,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保障。
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坚持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只有抓好、做好乡村文明这个保障,才能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进而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04治理有效是基础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国家有效治理的基石,也是中国社会建设的基石。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提出了“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要求。
必须把夯实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
05生活富裕是根本
农民既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必须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长效政策机制,通过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科技导报》:
“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如何“一并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再一次强调“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实现二者有效衔接,要抓住3个关键环节: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要充分利用好“5年过渡期”的政策红利,切实做到不改政策、不变方向,不减力度。
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
脱贫地区干部群众要一如既往地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才能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支撑作用。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之一在于人的振兴、人才的振兴。
要以乡土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为重点,推动人才振兴打好人力基础。
一要“引人”,通过利好政策,吸引更多优秀高校毕业生、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才等到乡村振兴一线开展工作。
二要“育人”,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努力培养产业人才、技术能手和致富带头人。
三要“留人”,要为人才在乡村发挥专业所长提供优越条件,尤其是教育和医疗条件。要让更多年轻人留在家乡,让各类人才来得开心、干得放心、留得舒心。
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应在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市场化生产经营机制上下功夫,使农村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资本,农民变股东,使农业现代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农民更加富裕富足。
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要加快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建设。毛泽东主席早就讲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最近几年出现了“智慧农场”,用无人驾驶农机在农田作业,这将是种植业的未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说,过去一个人、一头牛,一天最多耕种2亩地,如今普通农机同样时间耕作面积是50~60亩,无人驾驶农机同时段耕作面积在60亩以上。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并不在城市,而是农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在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面:
首先要通过产业兴旺,让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生活富足;
二是要繁荣农村文化,塑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三是要营造美丽生态环境,完善村庄整体规划布局,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田、林网等农业基础和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要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提升德治的原则,增强农村治理能力;
五是要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科技导报》:
面对乡村振兴的理论需求、人才需求和现实需求,迫切需要中国高校以切实的行动服务国家大局,在您看来,农业类高校如何从人才培养、平台搭建、理论研究等方面发力?
首先是人才培养。
高等农林院校作为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三农”事业为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理念,积极探索“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等育人途径和方式,高质量地开展“三下乡”活动,努力培养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理想、有情怀、有本领、有担当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接班人。
要按照新农科、新林科的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注重学科专业交叉交融,建设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集群,可采取“农学+”“林学+”的模式,培养适应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农林人才。
目前,中国农业高校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要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要鼓励和支持毕业学子扎根农村、返乡创业。
近年我接触了一些回乡毕业生和在城市工作几年回到农村创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由于他们有见识、有知识、懂技术,创办农业企业,让农民以土地、林地、房屋入股或资金入股,有效带动本村甚至周边乡村农民致富,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得到充分体现。
现代科学技术是乡村振兴的“引擎”,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高等农林院校承担着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多农林科技成果的重任。
一是围绕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在新一代系统设计育种、合成生物学等农业重大科学与前沿技术方面加强布局,抢占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
二是以信息化主导的智慧农业、生物技术引领的农业生物制造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技术为导向,带动农业向绿色、智能发展的技术变革。
三是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重大、热点、前瞻性问题开展战略与政策研究,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在实施成果转化服务计划方面,要推出一批重大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平台,集聚一批高水平农业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农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构建多渠道、多层次、高效率的科技成果转化承接体系,着力承接转化原创农业科技成果。
要实现乡村振兴,提高全体农民的科技与文化素质至关重要。
这就需要农业高校充分利用人才优势和成熟的培养体系,依据乡村发展实际需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带头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农业企业家、农业信息收集与利用等方向的各类短期、长期人才培养或培训。
可以与村、镇、县对接,在农村授课,也可以根据需要在高校开办各类讲习班。
拓展办学途径,探索农村职业教育新模式,实现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型升级。
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和经营管理人才。
《科技导报》:
2021年一号文件的第四部分对“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做了相关部署。您认为,乡村建设行动的重点是什么?又将如何实施?
01
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
建设乡村,规划先行。
一些地方过去由于缺少村庄规划的指引,村庄无序建设,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
村庄规划工作对具有历史遗迹、特色景观和民俗文化的村庄,应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自然风貌保护,不搞大拆大建,按照“保护为主、修旧如旧,延续传统、分类保护,一村一策”的原则,开展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修缮、修复和加固。
注重保留乡土味道,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02加快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
编制农村生活污水专项规划,统筹城乡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引导零散、小规模饲养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转变。
扎实推进“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加强村庄文化活动中心、集贸市场、村庄游园、游客中心等公共活动场所的公共厕所建设。
加强垃圾处理场、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和保洁队伍建设,开展村庄垃圾分类收集试点,推进保洁队伍专业化,建立健全村庄保洁长效机制。
要大力开展小城镇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道路交通等整治活动,打造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管理有序、风貌各异的特色小城镇。
倡导文明生活,保持庭院干净整洁,房前宅旁植树栽花,打造各具特色的小花园。
03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
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必须加大力度补齐农村发展的短板。
党的十九大在将乡村振兴战略写入党章的同时,也强调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弊端,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
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
壮大县域经济,承接适宜产业转移,培育支柱产业。
加快小城镇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挥小城镇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
04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培育文明乡风是惠及千家、福泽万户的民生大事,是引领文明、弘扬新风的社会好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要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将移风易俗和树立新风尚相结合,坚持全民发动、全媒联动、党群互动,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向社会发出倡议,着力营造移风易俗舆论氛围。
要加大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治理,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要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的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
原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21年第23期,原标题为《扎实推进“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助力打好乡村振兴持久战——访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陈晓阳》,欢迎订阅查看。
内容为【科技导报】公众号原创,欢迎转载
白名单回复后台「转载」☟精彩内容回顾《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成果报道、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智库观点、科技评论、热点专题、综述、论文、学术聚焦、科学人文等。
《科技导报》微信公众平台创建于2014年,主要刊登《科技导报》期刊内容要点,报道热点科技问题、科技事件、科学人物,打造与纸刊紧密联系又特色鲜明的新媒体平台。科技导报公众号聚集了数万名专心学术的未来之星和学术大咖,添加编辑微信,让优秀的你有机会与志趣相同的人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