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癫痫的中医治疗 - 标本兼顾、二法并用(内附经验方)

岐伯有道 2020-09-18

导读:胡建华先生师承名中医程门雪、黄文东,精于内科。此文为胡先生经多年临床后,总结的有关痫证的中医治疗、预后、用药经验及各类注意事项。特此推送,以飨读者。



痫证即癫痫,是对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常见病之一,往往久治难愈,甚至缠绵数十年,终生受累。如婴幼儿时期,即患本病,频繁发作,常导致智力下降,贻害非浅。因此,对本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余通过长期对痫证的理论探讨及临床实践研究,摸索出对本病的辨证规律和行之有效的治法、方药。但管窥所及,未臻完善之境地,故介绍于下,以求同道之教正。



1



惊、风、痰、瘀,乃痫证致病之根源,常因此累及心、肝、肾诸脏而易发病。



《素问·举痛论篇》说:“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气机逆乱,肝肾受损,以致风阳升动而发病。


余今春曾先后诊治男童、幼女各1人,均因春节凌晨,爆竹齐放,声振屋宇,恐惧万分,引起痫证首次发作。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痫病……或因饮食不节……经久失调,一触积痰,厥气内风,卒焉暴逆”,可见痫证与酒食不节,脾胃受损,蕴酿成痰,蒙蔽心窍有密切关系。


余在临证观察,饮酒及恣食羊肉,最易诱发本病,故长期禁食二物,已为余对痫证患者之常规医嘱。



外伤致瘀,常易罹及本病。


《本草纲目》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本草备要》亦谓:“人之记性,皆在脑中”。


或因头部震荡,或因难产窒息,以致元神受损,神志逆乱,则昏不知人;气血痹阻,脉络不和,则动风抽搐。



此外,本病常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故《素问·奇病论》有“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之说。


至于婴幼儿童高热昏迷,灼伤元神之府,酿成痫证,临床中亦屡见不鲜。




2



益气固元法以治本,熄风、镇惊、豁痰、化瘀法以治标。



余治痫证,常以标本兼顾,二法并用为主。


常用处方:生铁落60克(先煎)、炙地龙9克、炙僵蚕9克、钩藤15克(后下)、蜈蚣(或全蝎)2~3克(微火烘脆,勿使焦,研细粉,分2次吞服),以平肝熄风,镇惊定痫;生南星12克、石菖蒲9克、炙远志4.5克,以化痰开窍抗痉;紫丹参15克、赤白芍各15克,以养肝活血化瘀。



如痫证反复发作,日久不愈,而见神疲面萎,可加党参12克、黄芪12克,以益气固本。


如用河车粉3~6克吞服,则益肾培元之功益著。



上述处方中之全蝎、蜈蚣,熄风抗痉作用甚佳,乃治疗痫证之要药。


一般习惯处方用若干对,若干条入煎,这样用法,不仅因二虫大小规格不一,未能合理计算剂量,而且二药入煎,不易溶解于水,往往影响药效,故不如研粉或制成药片吞服为宜。


上海龙华医院制成蝎蜈片(二药等分,每片0.3克),成人每服4片,日服2次,小儿酌减。


处方中之天南星,一般认为苦、辛、温、有毒,具辛烈开泄之性,为减轻其毒性,在炮制时用清水浸漂,加生姜、明矾腌拌淘洗,直至入口无麻涩味为止。


但是经过这样处理后,有效成分,大为减少,药效亦随之而明显降低。余长期以生南星治疗痫证,其熄风定痫,化痰开窍作用,远胜于陈胆星、制南星。成人常用剂量为12~15克。


我们曾在动物急性毒性反应实验中,生南星每日量达体重每千克为30克,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在大量的临床病例中,亦从未发现副反应,故可以放心使用,以提高疗效。


痫证与肝风扰动有密切关系,因此除用生铁落、地龙、钩藤等以平肝熄风外,可以重用白芍养血柔肝以熄风。实践证明,白芍有极好的降低肌张力和抑制运动的作用,故亦为治疗痫证之要药。


如患者腹痛反复发作,并已排除其他疾病,经检查后,诊断为腹型癫痫,则白芍更为必用之药,剂量可达30克,有较好疗效。



实践证明,熄风豁痰药物,对于脊髓和大脑皮层的异常兴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余在临床观察到,益气固元药物与熄风豁痰药物同用,对小儿痫证患者的智力提高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般治疗痫证,主张发作期以治标为主,间歇期以治本为主。余在临床上体会到:痫证虽属慢性病,然而发作时间短暂,因此,在治疗上无须分发作期以攻邪为主,间歇期以补虚为主,而是只要显露虚象,即可并用补益法。


但因痫证发病常与痰瘀有关,故进补时,必须避免滋腻之品。



部分痫证患者,常兼见失眠、心悸、多疑、忧郁等精神症状,则可配合甘麦大枣汤以安神解郁。


如妇女月经期痫证发作频繁,此与冲任失调有关,可加入仙灵脾12克、淡苁蓉12克,以调摄冲任。


如病由脑外伤引起,或有难产史,势必元神受伤,血瘀阻络或痫证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不愈,必夹瘀血,均可加川芎9克、红花6克,以加强活血化瘀之力。


至于小儿痫证患者,常见躁动不安之症,或智力下降,可配合孔圣枕中丹,以安神益智。



3


病案举例


案一


姚×,男,5岁,1980年2月2日初诊。


父代述:去年12月30日下午,在家嬉戏,不慎从十余级楼梯滑跌着地,当时神志昏迷,呕吐,左眼角四周紫色肿块,经送医院急诊治疗,神志渐清,卧床2~3天,即恢复正常。


今年1月9日晚餐时,突然跌倒,两目上视,意识丧失,四肢强直,面唇青紫,约4~5分钟左右苏醒。醒后头痛,泛恶呕吐,嗜睡。同月15日、19日各发一次,21日发2次,22日发1次,13天中共大发作6次。


1月28日某院脑电图:多量痫性放电,以两额、中央偏胜。曾住某部队医院观察,因家长对西药有顾虑,故未曾服用任何抗痫药物。


顷诊:患者左眼角青块犹隐约可见,按之微痛。脉细略数,舌苔薄腻。


证属倾跌之后,伤及元神之府,瘀血阻于脉络,肝风内动。治拟平肝熄风,化瘀定痫。


处方:生铁落30克(先煎)、炙地龙6克、嫩钩藤12克(后下)、石菖蒲6克、炙远志3克、生南星9克、紫丹参12克,赤白芍各12克、杜红花4.5克、蝎蜈片10片分2次吞服,10剂。



二诊:2月12日。昨晚又发癫痫,噤口,四肢抽搐,醒后呕吐欲睡,食欲不振。再予原方加减,参入和胃化痰之品。


处方:原方去红花,加佛手干6克、生半夏9克,14剂。


后用初诊方加减,继续服用。于同年6月6日,癫痫发作1次,距上次发作时间近四个月。


于1981年8月20日复诊:癫病已14个月未发。健康情况明显好转。为服用方便,减轻经济负担起见,以后改用丸剂治疗。


丸药处方:蜈蚣120克、紫丹参150克、制南星120克、钩藤120克、潞党参100克、炙地龙100克、石菖蒲80克、赤白芍各100克、陈皮80克


上药研极细末,另用生铁落300克,煎汤泛丸。每次吞服6克,日服2次。


用上方加减,持续制丸服用,癫痫于1983年2月1日因病毒性感冒高热40.8℃,癫痫复发,距上次发作时间一年半。


以后继续服用丸剂调治,至1987年7月24日末次诊治,已将四年半未发癫痫,脑电图检查正常。


在此时间,从未服用过抗痫西药。中药丸剂逐步减少至每服2克,日服2次。曾多次感冒发高热,均未诱发癫痫。


孩子健康情况良好,智力聪慧,小学毕业考试,数学100分,英语95分,语文77分,又于1983年8月30日随访,停服中西药一年余,未发癫痫。


病例分析


1. 本例乃继发性癫痫中的外伤性癫痫。发作时抽搐、意识障碍,属大发作类型。因从未服用抗痫西药,故初诊时即单用中药治疗。


处方除平肝熄风,化痰和络之药物外,因外伤致痫,心挟瘀血,故方中加入丹参、赤芍、红花,以活血化瘀。


由于病孩大发作频繁,病情较重,故蝎蜈片用量较大,每日吞服10片,相当于生药3克。


初诊时患儿病史较短,正气未虚,故未用益气固元之品。


2. 患儿原先大发作频繁,服上述治疗原则的汤药后,癫痫发作明显减少,已初见成效。由于痫证病程漫长,服药时间较久,为服用方便和减轻家长经济负担起见,于1981年8月20日起给予丸药处方调治。


但改用丸方时,尚须在制药间歇期,继续用汤剂过渡,以免中断服药影响治疗。


方中加入党参与熄风豁痰之品同用,有利于保护和提高癫痫儿童的智力。


3. 丸药处方,必须计算好主药的剂量,使之达到有效剂量。


1981年8月20日丸药处方总量为1070克,制药过程可能损耗约5~10%,故成药约1000克。每日服用12克,约可服用80天左右。


蜈蚣为抗痫主药,共计用量120克,每天平均用量1.5克,已达到一个5岁儿童的有效剂量。


同时丸药处方,药味不宜太多,否则势必增加服用数量,给吞服带来困难。


此方因在院外药店配剂,故未用生南星,改用制南星。


4. 癫痫是以反复的痫性发作为特性的慢性病,切不可满足于在用药治疗后数月不发,而中断服药,必须在停止发作2年以后,而脑电图检查有所好转的情况下,逐步递减服药剂量。


停发3年以上,而脑电图正常,可以考虑小剂量维持,进而完全停药。否则操之过急,骤然停药,常导致癫痫发作更甚,前功尽弃矣!


案二


蒋××,女,21岁,1986年2月17日初诊。


癫痫病史已5年余。长期服用抗痫西药,一度发作减少,以后又趋频繁。


发作时或见突然神志不清,呼之不应,两目停滞。手足蠕动,继而情绪紧张、恐惧、面色苍白,见家人似相识又似不相识;或见意识朦胧,喃喃自语,不知所云。频频拉开衣扣,一般约5~10分钟渐渐清醒,偶有持续半小时以上者。亦有发作程度轻微,仅短暂性失神,约30秒钟即过去。


上述症状,以往平均每月发作1次,逐步发作次数增多,近一月来先后发作4次。


近二年来每逢经期必发,外院多次脑电图检查:均现棘波或尖波。诊断为颞叶性癫痫,现服苯妥英纳0.1毫克,日服3次;安定2.5毫克,日服3次。


刻诊:神情萎顿,面色少华,大便溏薄。前天月经来潮,量少,昨晨癫痫发作,意识不清,手足拘挛,神情呆滞,恍惚不安,约10分钟左右渐渐恢复正常。脉濡细,苔薄腻,舌质淡。


证属心脾亏虚,痰瘀阻络,风阳内动,冲任失调。治拟养心安神,平肝熄风,化痰祛瘀,调和冲任。


处方:炙甘草9克、淮小麦30克、大枣9克、紫丹参15克、菖蒲9克、赤白芍各15克、僵蚕9克、生铁落60克(先煎)、党参15克、仙灵脾12克、焦六曲12克、生南星12克,另蝎蜈片8片分2次吞服。14剂。



同时服用原剂量抗痫西药。


二诊:3月3日。二周来癫痫未见发作,近日精神较好,大便成形,胃纳欠香。脉濡细,苔薄腻。前方尚称合度,再守原意。


处方:初诊方去焦六曲,加佛手干9克。14剂。


三诊:3月17日。3天前月经来潮,次日病症小发作,失神一瞬间即过去。面色转华,胃纳进步,苔脉如前,再予前方增删。


处方:二诊方去菖蒲,加黄芪15克,14剂。


以后,仍以原方加减,继续服用。4月15日及5月13日各小发作1次,均值月经期前后。5月19日处方中加入苁蓉12克。


6月13日、10月9日各有小发作1次。截止1988年9月5日复诊。近2年来,能安然渡过月经期,未见癫痫发作。苯妥英纳0.1毫克,安定2.5毫克,已减为日服2次,现尚在继续治疗中。


病例分析


1. 本例乃颞叶性癫痫,表现出一系列精神症状,即所谓精神运动性发作。


由于症见突然神志不清,两目呆滞,手足蠕动等痰浊蒙闭窍络,风阳扰动之象,故用紫丹参、白芍、僵蚕、蝎蜈片、石菖蒲、生南星、生铁落等,以养肝熄风,化痰宣窍。


但患者表现紧张、恐惧、喃喃自语、频频解开衣扣等症状较为突出,故用甘麦大枣汤甘以缓急,养心宁神。兼见神情萎顿,面色少华,大便溏薄等气虚脾弱症状,故用党参、焦六曲以益气运脾,即补益与攻邪并用之法。


患者每逢经期,痫证必发,乃冲任不调所致,故用仙灵脾以调摄冲任。


2. 经上述处方加减治疗后,大发作很快得到控制,以短暂失神为主的小发作明显减少。从初诊到10月9日的8个月中,共计小发作5次,且均发作于经期,故于5月19日方中加入苁蓉12克,配合仙灵脾以加强调和冲任之力。


初诊所以未用苁蓉,因患者大便溏薄,苁蓉具有润滑之性,故不宜用。


末次发作于1986年10月9日,到1988年9月为止,将近2年中,迄无大小发作。


3. 患者长期服用抗痫西药,虽未控制癫痫发作,但如骤然停服西药,恐引起更频繁的发作,故起初仍服用原剂量西药,以后减去三分之一,未引起发病。如若在之后的治疗过程中,病证能继续得到顺利控制,将逐步减少西药剂量,到控制3年以上不发时,然后再考虑逐步停药。


总之,痫证确属难治,但亦非不能治愈之症。



注:本文选摘自《近代江南四家医案医话选》,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1998年7月


市面上唯一一款食品级的气血双补的调理品

倪海厦:孕时羊水未清除干净,很可能引发孩子癫痫

倪海厦 - 癫痫 案例(06/28/2006)

治疗羊癫疯,泻肝火,熄肝风

按子午流注纳甲法取穴治疗风湿痹证

任之堂主人治疗低血压的秘诀,真奇妙!

咳喘的38种分类及其治疗方法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

点击【底部广告】支持下小编吧,您的每次点击都是我前进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