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实录】公益“后浪”何以生长:以支教为例谈大学生志愿者赋能 —— 億方公益沙龙第三十三期

億方公益基金会 亿方公益 2022-06-29




时间:2020年7月25日 14:00-15:30  |  腾讯会议线上沙龙

主讲人:刘斌 



刘斌 [菁莪四期伙伴]


【主讲人简介】

刘斌(柚子),益微青年(EV)发起人兼理事长,心和公益基金会理事。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本科,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2006年通过西部阳光行动暑期支教参与志愿服务,2008-2011年在西部阳光基金会任职长短期志愿者支教项目主管,2012年创办益微青年(EV),以服务学习为理念为支教大学生提供公益启蒙。深度思考公益与青年的相互需要,笃志于大学生及青年公益人的生命成长,开展青年公益议题的学习、实践和研究。


讨论者:

张强  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叶颖  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i志愿大学培训总监



主题分享


公益“后浪”何以生长——以支教为例谈大学生志愿者赋能


今天我的分享主要从以下几部分进行:首先是对于研究主题—关键词的阐述,然后是对于我之所以做这个研究的原因解释,第三是阐明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这里包括我在多年的志愿者赋能的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普适性志愿者赋能的假设提炼、对公益组织志愿者赋能的建议,还有目前的挑战和局限。

一、研究问题定义

1、公益“后浪”:我的研究中,“后浪”不只有公益从业者,它可以指任何一个想要参与公益或者社会活动的人,包含捐赠人、志愿者、从业者、创业者、研究者等多种角色,甚至还包括很多观察者,广义来讲就是积极公民,但侧重在比较年轻的群体;

2、支教:支教可以泛化理解为支援教育,这里我想把其定义为服务于儿童的志愿服务,特指“乡村短期支教”;

3、大学生志愿者:侧重中国大陆地区的在校大学生,以参与支教类志愿服务的为例;

4、赋能:围绕其生命成长需要,能够让他成为一个独立、自信有担当的人,目标上有视野开阔、能力提升以及价值观塑造。

一句话概括我的研究问题:如何让一部分人从大学时候就开始做志愿者,并且能够一直幸福快乐的长期的以多种方式来参与公益。

二、研究原因

1、个人生命经历:从“凤凰男”到“公益男”

图1:刘斌个人部分成长过程图示


我之所以做这个研究与我个人成长经历有非常大的关系,于我而言,我觉得公益不是牺牲和奉献,而是让我不断成长的乐土,就像一所永远都不完的大学,我一直在其中学习。

大学前我所有努力的动力都源于想要从农村走出来,时刻想着如何飞黄腾达回馈父母和家庭。人生的追求转向发生在大二,我参加了西部阳光的暑期支教活动,我突然发现不止有追求金钱或权力这样主流定义的成功,还有一个社会非常需要又在蓬勃发展的领域,就是公益领域。

在这次支教中我还发现,原来有西部阳光这样的非营利组织存在,竟然有人以公益作为自己的全职工作,让我感觉很酷,也给了我许多想象,于是得益于良好的契机,我本科毕业后在西部阳光全职工作了四年。

在起初,我计划作为一个职业公益人只做一年,之后我就“回归正道”,但半年后我又改为三年,我怀抱着三年为限的坚定,没有焦虑,完全投入,只当作读了一个“研究生”,恰恰是这种心态下的投入、努力和深思带给我个人方面巨大的成长。我开始关注儿童,重塑了教育观,开始对于人权、人道、人本的概念有所思考,一面学习理解,一面将其践行到自己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基于四年的工作积累,同时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在2012年创办了益微青年,回望过去,如果没有当初做志愿者的机会,我不会成为一名全职公益人。

2、实践领域需求:培育公益人“从0到1”的难点 

在我个人十多年的公益实践中,我一直想帮助公益“后浪”完成“从0到1”的启蒙工作。在商业领域,让用户从免费到付费使用是一个关键跳跃,付费多少则是另外一个话题。公益领域中的捐赠同理,研究发现,当一个人产生了一次捐赠行为后,他再次重复捐赠的可能性更高,所以我认为“从0到1”是关键跳跃。

从公益人才培养的角度,想要让参与公益成为一个人的终身习惯,很大程度上也要使其经历一个从一开始不了解到第一次参与,而后参与的越来越深的过程。发展逻辑的底层便是人道精神,要激发一个人的同理心去理解,又要将其变为行动,拥有志愿精神,当他想要把公益作为职业时就有了专业或职业精神,如果在此基础上再精进一个度,他不再依托组织工作,而是发现解决某个议题是自己的终身使命,他就有了创业精神。

图2:公益人成长过程


所以从全景来看我们的公益人才支持体系,许多机构或项目都为人才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诸如我列出的项目或计划,但大量的资源大多集中在一个公益人职业生涯的中后期提供,而在上图画圈的部分,也就是从“0到1”的部分是薄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大量投入。

3、研究领域需求: 

  • 研究者多,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很大空间


我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比较粗浅的查阅发现,从研究的数量上,从2004年特别是2008年以后,随着中国公益的发展,相关研究的数量直线上升,从此处能看到大家越来越关心这个话题。但我也发现,虽然研究的数量较多,但整体而言研究范围窄,成长视角少,比如讲长效机制、激励机制等概念和角度的文章占比较低,而谈志愿者赋能的研究,我更是没有搜索到,所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 可关联理论较多,尚待厘清整合


另外,许多研究之间是相通的,比如大学生志愿者赋能的研究就与服务学习、领导力、公益发展、公民教育、社会工作等领域有着很高的关联度,在学科中涉及积极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在应用理论上涉及体验式学习圈、生命教育、素质能力模型、U型理论、领导力;在手法或技术上又需要教练、写作文、戏剧、阅读、游戏等相关知识发生联系,而这些交叉的逻辑和内容还需要厘清整合。


三、研究问题

我的研究聚焦点和发力点还需要在后续研究中校准,但当下有一些我一直想去回答的问题,可以梳理为以下的问题:

1、志愿者成长和志愿服务社会效益何以双赢? 
2、志愿者赋能有效性如何定义?
3、支教志愿者赋能有哪些经验沉淀? 
4、支教志愿者的赋能经验有哪些是具有普适性的? 
5、公益组织中如何共享和应用这些经验?
6、拓展:志愿者赋能和青年领导力培养的其他领域建议?
7、建议:公益组织如何搭建“青年志愿者”的成长系统?

四、研究目的与思路

1、发现问题:通过文献梳理校准研究范围、目标和方法; 
2、案例归纳:通过案例分析、调研访谈等方法总结支教大学生志愿赋能的经验;
3、假设验证:提炼普适于各类志愿赋能的经验,作为假设到各类志愿者项目检验; 
4、提供建议:为公益人才的培养系统提供建议,并寻找合作者延续研究。

五、研究进展

接下来我将把我们的支教志愿者赋能项目为大家做一些散点式的介绍,里面包含我在做青年人培养或公民教育时的一些思考。

1、美好世界(社会)需要青年美好

借用钱理群教授在《论志愿者文化》当中对于鲁迅的一些观点的研究,我们当下和近百年来的社会走向都是想要把社会建设成为一个不是强者或成功导向的社会,我们更关心社会的公平和保障,儿童权利和教育公平,包括更重视生命至上的意识建设,这时青年自身的观念更新就非常重要了,因为更好的青年会带来更好的世界。

2、大学生需要公益

通过有关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的数量排在世界第二位,接近3000所,大学生数量位列第一,占全球大学生数量的五分之一,他们也是公立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佼佼者”,因为在我国,四个小学生中最终只有一位能进入大学。

图3:2018届研究生纵向数据(单位:人)


我想在这个体系中,能够冲出重围成为大学生是挺不容易的,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又是怎样的呢?

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曾提出“空心病”——功利的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癌症。2018年30%的北大新生都有“空心病”的表现,即“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从症状上符合抑郁症诊断,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通常人际关系是良好的。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而这可能是从初中开始的长期累积所致。

北京大学的钱群理教授也批评道,“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后来钱老还辨析了“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不同),他在《论志愿者文化》书中提出人要自他两利,而不是完全利己,要学习如何与他人形成双赢或多赢的局面,年轻人要变得幸福,就需要达到一些平衡,比如城市生活的进取和散淡的平衡、简单的物质和丰富的精神的平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平衡、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平衡,所以公益的资源或体系是一些青年人获得如此平衡的很好的选择。


图4:《论志愿者文化》


此外,美国耶鲁大学德雷谢维奇教授也通过《优秀的绵羊》批判精英教育:“我们的教育系统培育出了高智商、有成就的二十几岁年轻人,但却没有教育他们领悟生命的追求,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他们按部就班的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在内心深处,他们也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道路。”,让我们看到大学教育中亟需带给青年的是关乎内心、精神、生命的灵魂滋养,也让我看到社会公益实践对生命成长的必要。


图5:《优秀的绵羊》


3、以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赋能大学生志愿者

在社会公益与青年相互需要的情况下,我在思考如何落地实现。我认为服务学习是很好的理论方法,其特点有三:一是双收益,能够兼顾服务成效及志愿者成长;二是平等观,服务者即学习者;三是成体系,从调研-设计-实施-反思-展示有四十多年的历史,所以我认为服务学习与志愿者赋能是一个关键的连接点。

图6:《服务学习指导大全》与《服务学习》


4、赋能支教大学生意义非凡(数量大多受益)

我国每年有三十多万大学生参与短期支教活动,但90%缺乏专业支持,只是按照个人的观点去重复做,也并不知道需要重新思考教育方式,可能还是复制自己小学老师的样子给孩子们提供教学,甚至觉得他所做的所有努力就是为了让孩子考上好的大学。另一方面,我们发现乡村和城市教育差距的拉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乡村儿童缺少课外活动的部分,乡村的孩子只有5%能够进入大学,即使进入大学,他的综合能力相较之下也是欠缺的,因此支教是大学生与乡村儿童相互解决问题满足需求的过程。
 


图7:大学生的问题与乡村儿童的需求相匹配

5、乡村短期支教对赋能大学生优势明显

在乡村短期支教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收获优势更明显,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 与儿童互动:孩子能够教会大学生很多,许多大学生厌烦长辈的说教,而孩子们给予的是一种情感和内心的力量,恰恰也是能够打动他们,让他们成长的力量;而且和儿童互动的时候,大学生可以从儿童权利的视角切入理解人权,人怎么相互平等尊重,包括性别平等的视角等;


  • 乡村体验:很多孩子在学校的封闭环境下长大,所以他不了解农村,而农村呈现了很大一部分中国的情况,不去农村就不懂中国,城乡生活的对比能激发他新的体验,让他重新思考他的生命以及未来的可能性;


  • 团队协作:志愿者活动中的团队协作里没有绝对的老大,不是队长说的都算,这时既要尊重大家个性,又要形成统一意见是非常考验人的,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又充满了朋辈学习;


  • 实践反思:我认为现在的学生不缺课,不缺道理,而是缺乏实践,通过真正的生命体验后他才能与一些概念发生真正的联系,同时反思也非常重要。


6、儿童课程创新是支教大学生赋能的切入点

支教是大学生服务学习的场景或者入口,大学生的成长和儿童受益是一体两面,儿童受益是让服务有成果,才能让大学生更有成就感包括要提前准备更多。所以,在过去八年里,除了不断优化志愿者的成长体系,也直接重塑了儿童课程。比如儿童成长123的图,说明我们希望志愿者实现:让儿童“做自己的主人、做他人的伙伴”的目标,一方面提供阅读、艺术、游戏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不断提升自我表达、友好相处、认识社会的3种能力,这里的3块积木、3种能力都是精准分析得出,大家发现其实儿童受益的目标和内容都是大学生自己要去学习、提升和练习的,两者是共同成长、互相学习的。服务儿童的动力也会更激发大学生打开学习的劲头儿呢。

图8:益微青年儿童成长123理论框架


此外,我们除了非常123的模型概括,还重塑了支教模式,把传统的分科化的授课模式,全部转换成主题式贯穿的营会模式,将儿童分班分组,大学生志愿者分班入组形成导师制。这就是通过服务创新带来学习的革新,很多大学生自己没有这种夏令营的体验,所以“EV模式的乡村夏令营”其实是大学生和小学生共同的夏令营。

图9:益微模式的乡村夏令营课程安排


7、素质能力模型助力目标定义和评估

对于如何评估一个人的成长我是一直存在困惑的,后来接触到了墨德瑞特的刘晓雪,她们的素质能力模型是一个比较通用的理论,其侧重在行为和观察和评估。我们受其启发,开始搭建自己的公益人才素质能力模型,经过十多次的修改,最终简化成为三个能力:独立思考、同理心和团队协作,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青年乐享志愿的领导力的代表。

我们对这三个能力的每一个都有详细定义和通用定义,有对员工的规定也有对志愿者的定义,同时定义了场景的应用,使这件事情变得特别可落地。

 

图10:“益微青年”画像


EV力素质能力模型介绍:


8、搭建志愿者成长路径

有了素质能力模型的下一步便是搭建志愿者成长路径,从普通的志愿者到了队员,队员可以再升级当队长,当完队长之后,他可以作为老志愿者或者老队长支持新队长、新志愿者,有一部分人会转化成员工,这个体系从0-1慢慢搭建出来了,而且我们针对每个阶段设计相应的活动服务到他,同时每个阶段又有素质能力模型跟进,他的这个角色上,应该他得到的三个能力可以提高到哪个程度,我们在做很多这样的设计。

 

图11:志愿者成长路径


9、归纳整理自己的系统方法论

我喜欢总结提炼规律,从而服务和支持更多人,我很早就想建立中国本土的公益的模型,并且可以引领其他领域成长的。2010年我总结青年成长方法,首次构思START的模型,后来在2014年基于科波尔的经验学习圈和师友指点,重构成为这个图形。基于我的理解,我认为人的学习可以分为实践(learning by doing)、反思(learning by reflection),分享(learning by teaching)三个层次,实践越多学习越多。而同时,高质量的反思复盘会让具体经验得到放大和升华,有的人经历一次就会学到很多,有的人可能重复经历很多次但学习也不够多,反思的质量决定学习的效果高低。第三就是以教促学,以输出带动输入,所为教学相长,往往一个人能够教别人,自己反而学习得更多,这就是这三层循环圈的来源。

而最里面的实践体验圈,我分为自我(Self)、团队(Team)、行动(Action),主要是认为设计公益实践体验中,包含自我个人经历、还有团队层面体验经历以及项目行动方面的经历,分别对应对己、对人和对事,几乎能涵盖任何实践体验的关键要素。一个好的服务学习项目,应该起初设计时就要考虑这三个方面如何组合,并且引导参与者去关注这三个层面的体验和后续的反思与成长。

这个模型提炼至今,对我开展青年工作一直都很有指导性,只是这个模型更多是理论推导的实践框架,具体实践中有很多细节需要总结填充进来。 

图12:START服务学习圈


六、研究阶段性成果


1. 通用经验提炼


研究进展到一定阶段,我已经总结归纳出一些普适于各种类型志愿者成长的经验,我把他们称为“通用经验”提炼。尽管我认为上述的总结其实都具有普适性,但我在这里再整理一下便是:

  • 青年志愿者赋能的目标定义可以用“素质能力模型”来进行,它可以与各领域的人才素质模型接轨,有着清晰的可评价的行为清单,从而帮助组织搭建成长路径。我还建议将能力分为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这样通用能力在各个组织之间可以有很多交流;


  • 关于支持青年志愿者赋能的方法,我认为最有效的就是“服务学习”,因为它能够兼顾服务的效果以及志愿者自身成长,并且具有平等、共学、互助的理念,也有40多年的学科发展积累;


  • 我希望找到帮助志愿者升华自己经历的实证,比如这些志愿者成长过程中会有哪些成长可以迁移到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中去。这方面我希望找到一些大学时期做志愿者但是后来的职业选择非常多样的一些青年作为访谈对象,从而回应到这里的一些假设。


图13:通用经验提炼


2. 对公益组织建议


如果此刻为公益组织提供一些建议,那么我目前的总结是:


  • 其一是创造志愿者的良好体验,至少先建立好归属感,然后不断通过做事给与成就感,但不断在长期激发其使命感。归属感让人喜欢上这个组织或者项目,而成就感激励成长和强化归属,但要从单次或者短期的志愿服务走向长期的公益行动者,就需要有使命感作为基底了。


营造归属感:给予爱、平等、尊重、倾听、信任和包容
创造成就感:让其看到小行动背后的大问题和美好愿景
激发使命感:播种,让青年有梦想有担当


  • 其二,是把自己的组织建设成幸福磁场。我引用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Flourish》一书中的PERMA模型来解释就是:P-不断地带来积极情绪的体验,比如感恩、喜悦、快乐等,积极心理学研究认为3个积极情绪才能抵消1个消极情绪,不能给物质报酬,那就要强化精神收获。E-通过自己的状态带动参与者投入和专注的状态,创造一种“忘却时间”的心流(Flow)体验。M-意义和远大目标,就是多谈谈人生理想,这不是矫揉造作地灌鸡汤,而是真正地将小行动和大梦想联系起来。我非常建议各个公益组织都能在项目过程中,不断地让青年人谈自己的人生和理想,探寻个人使命,找到使命不仅对于青年自身成长大有裨益,对于一个组织发现“长期深耕的人才”也不可或缺。公益组织在做社会创业,需要每个人同时都是“创业者”,需要组织里的人都是“使命合伙人”,这就需要来的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而大家在一起是因为各自的使命中都有和组织相同的交集。A-成就是要让人真正做出改变来,创造了共享。我建议公益组织一开始就要帮助志愿者从易到难地参与其中,要提供有挑战但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工作任务,并且不断地将其带来的贡献给与清晰、客观、及时的反馈,使其获得真实的成就感。


Positive Emotions (积极情绪);
Engagement (投入和专注);
Relationship (积极的人际关系) - 家庭职业公共;
Meaning (Nobel Purpose) 意义和崇高的目标;
Accomplishment (成就人生); 
—— 积极心理学之父 马丁•赛里格曼《Flourish》

  • 其三,让其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教育的本质就是自我发现、自我实现,那么在青年志愿者赋能的教育维度,我们也需要给与参与者不断地自我觉察、 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机会。之所以再次强调,就是觉得这个核心非常重要,值得单独陈述。一个人只有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并把自己的志愿行动和使命契合起来,找到一个人“自利利他”的内驱力,便是最好的赋能。


  • 其四,引入专业志愿者(教练、协作者、咨询师、领导力培训师等)。公益组织不可能把自己在方方面面变得专业,而是要学习如何组织专业志愿者和自己的工作有序的结合起来。在实现支持青年成长的路上,我认为领导力教练、团队引导师、咨询师、领导力培训师、生涯规划师等都是非常可贵的人力资源,在支持志愿者成长路上,我一直比较注重引入跨界的专业志愿者,自己也会学习Coaching、Facilitation这些技术,越学习越受益。益微青年和国际教练联盟ICF北京分会的公益教练项目合作特别赞,最近也在接触U型理论的共学圈,感觉也有很多合作的可能性,未来也希望大家了解或者推荐给大家。


     以上研究难以避免的由于我个人个体经验的局限,研究能力与方法的不足而存在挑战和局限,因此我也同时期待与更多的学术专家合作,了解参与更多志愿者赋能项目,贡献个人的案例和思考,也希望听到大家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专家点评

张强: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各位下午好,其实这样交流的机会很难得,特别现在正是我们高中生在认真报大学志愿的时候,选择哪一所大学,敲开什么样的门,这是中国教育体系中让人非常纠结的事,通常我们认为一个好的专业、一个好的职业意味着好的人生,但其实这样的观念有时会严重影响中国青年人的选择。

听到柚子分享个人经历,我觉得这不仅是他个人的个案,他反映出整个中国环境下青年人对于生命、社会价值的探索是非常滞后的,我们的精力都放在了拼进一个又一个的好学校,大多都被应试教育“束缚”住了手脚。最近有一个很糟糕的例子,父母为了让孩子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突出重围,直接将自己或他人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孩子的成果,父母间的竞争和希冀给了使孩子承载了过多比较“功利”的目标。

所以我特别希望跟各位青年才俊,还有很多推动这方面的有识之士探讨,我们怎么在根本层面上改变现状,如何让中国发展的后浪自主多元的选择价值。如果他到了大学,可以自由的探寻生命的意义,这其实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很多价值观层面的影响和深度的人生习惯的培养。

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教育如果有三个层面,一个是学校教育,另外就是长期培养你的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我们现在在这个纠结的时代,会面临的矛盾不仅在人与自然之间,还有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竞争的失衡等。我们如何建立信任关系,何如创造彼此联结的空间,是我们应该探索的,也是青年人能够恪守美好价值观的底线。

第二,我认为柚子以上的思考还有更深入的空间,如何将多年宝贵的实践探索解构,也是大家可以集思广益的,因为这其中涉及了许多非常复杂的问题。

比如说对于支教、志愿者、赋能这三个关键词的表述和定义,我觉得柚子在表述之间还是混杂的。首先是志愿者,我们过去对公益人的讨论,其实公益是所有人的,没有所谓的你是公益人的存在,因为公益是所有人必经或者所有人都参与的过程,而不是说我们培养的。如果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有存在,可能是一些从业人士,但是从业人士一定是在社会发展的合作专业领域上,并不是泛泛的只是一个公益的承载。其次是讲支教是什么,柚子讲到是一种比较泛化的方式,这点需要梳理清楚。

最难的挑战还是讲赋能,赋能我们过去人类文明中间一直讨论的,在心理学层面,有大量的研究和讨论,在其他学科也多有涉及,如六阶思维能力模型、冰山理论等。你如果想问赋能可以赋什么,显性的讲是一些技能、知识或者一些所谓的经验,隐性的讲比如自我认知,自我驱动,自我特性的考量等,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要进行综合定义。

志愿服务是我的一个工作研究领域,刚刚柚子讲说一个体验真的能够改善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吗?其实是很遗憾告诉大家,我们的研究显示在中国现在的环境中,一个良好的所谓志愿服务的体验并不能够直接影响志愿服务的持续性,甚至有一个可能让大家觉得很难接受的一点是目前在中国,能够真正有效的实现持续性志愿服务的方式就是采取组织方式,尤其在社区层面的志愿服务。所以在影响志愿服务的因素上,我们真的要对其进行实证观察,结构清晰解构。

第三我们需要打破陈旧的视角,从个体到组织到环境到生态,这中间如何进行动态建构,更结构化的解构,像U型理论是比较横穿型的,如果能在一些基础理论学科上建构和对话,就可以在已有的边界上找到一些我们可以突破的,也可以进行多层次的对话,特别是更为持续的基本问题上的对话。

最后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我想跟大家说,即便是今天我还是希望我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勇于探索、积极学习的学习者,我希望我们能够去探究,去互相支持,能够让很多人的人生美好。即便做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做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是我特别期待的社会。虽然社会的变革看起来很宏观,其实跟很多微观的议题息息相关,希望各位能够用实践、理论上的大胆创新点燃这些火花,谢谢各位。

叶颖: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i志愿大学培训总监

大家下午好,感谢这个交流的机会,也感谢柚子和益微青年这么多年一直通过支教给大学生志愿者赋能,这个行动本身就是志愿服务教育的过程,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教育部发文:普通高中教育新增“劳动”科目,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也就是高中生需要在高中三年的课外时间完成4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可见国家层面对于志愿服务的教育是越来越重视的。

(原文:课程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课程方案在“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目标中强调到要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具有奉献精神。在开设科目和学分中,课程方案新增“劳动”科目,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 2 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 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

下面我想谈谈我们如何通过志愿服务来赋能,通过在服务中学习来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服务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学习,特别是志愿服务中学习有四个要素:

第一,所有的志愿服务要满足社会公益性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三合一的,包括服务对象有收获,也包括志愿者在服务过程要有所成长,还包括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比如像益微青年这样的组织在此过程中也可以获得发展。这样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利益相关方能得到发展,基于这样的三合一目标来开发志愿服务项目并制定具体的志愿服务实施计划。

第二个要素是在实施的过程里中我们要遵循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志愿服务条例》第三条里面规定:开展志愿服务,应当遵循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不得违背社会公德、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评估,这可以检验最初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以及当初的需求评估是否合适,这个评估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第三个要素就是行动后的反思,在志愿服务的过程里面,我们发现很多人只注重如何服务,不注重反思,其实反思复盘的过程就是知识生产的过程,通过反思我们能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志愿服务项目,而志愿者及志愿组织通过复盘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能不断的发展。

最后一个要素是目的的实现,也就是整个志愿服务的成果如何转化。包括今天分享的研究报告,我认为其实也是柚子及益微青年多年支教项目的成果展示。通过这种研究,把成果更好的转化,才能不断迭代,让服务更加优化,从而实现良性循环。

另外我还想从大学生志愿者个体的角度分享,如果一位志愿者参与到短期支教项目当中,那他对于参与到整个项目的反思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本人,首先他要设定目标,他想通过短期的志愿服务实现什么目标,做完之后他要自我反馈,当初的目标是否实现了,为什么会这样?以及下一步要如何计划等等。

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疫情期间每个人进小区的时候都会遇到“保安三问”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其实这也是直击灵魂的哲学三问,我觉得这也是对每位志愿者的哲学三问,问一问我自己是谁?自我认知对每个人都非常的重要;为什么要做志愿服务?通过志愿服务希望达到什么目标?我的使命是什么,愿景是什么?在志愿服务过程里面我有思考这些问题吗?

最后我想说: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 i 志愿大学一直致力于志愿服务的研究教育和倡导,未来也特别期待跟益微青年有更多的合作,也包括我们在线的所有的公益伙伴。最后再次感谢我们主办方,柚子及主持人,还有一直在线的公益伙伴。我很珍惜每一次和大家互相学习以及分享的机会,这是和大家共同进步的过程,谢谢!

自由交流


提问:

疫情下如何更好的开展志愿服务?

刘斌
因为支教活动本身就是需要大学生志愿者能够到农村,但在疫情的情况下,人员的流动是需要尽量避免的。所以一开始我们觉得今年的活动可能是完全不能做了,但后来我们做了一个变化,就是调动本身家就在农村的大学生,在自己的家乡做支教或其他的活动,我们称其为“爱家乡青年公益行动”的特别行动项目,也是基于很多大学其实往往缺少在自己家乡做活动的机会原因,能看到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与家乡重新建立关系,重新建立自我认知也是非常有益的,但依然有一些活动是无法开展的,所以有利有弊。


提问: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公益活动有什么变化?

刘斌:

第一,公益活动面临着吸引力下降的危机。现在是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大学生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视频软件、购物软件等能够轻轻松松占有他们一个下午的时间,我们越来越难以吸引到大学生或青年人的注意力,除了他到了某个阶段有参加公益活动的需求,或者他有想要关注公益活动的主动性,我们是很难通过间接的宣传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

第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也为志愿者活动带来了便利性。在今年的疫情期间,我们调动了许多志愿者,与专业医生组成在线诊所,形成一系列的诊断流程;还有许多公益捐赠的活动,也都通过线上的方式实现了。这些场景都是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才有了可能性,它降低了大众参与志愿服务的门槛。


提问:

志愿服务和精神对个人、社区,甚至对国家与社会的影响都是非常长远的,对于一个人的志愿服务习惯/精神的养成,是否有量化的研究?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经历多少小时的志愿服务,我们就能认为其具有了志愿精神?或者说志愿服务对其真正产生了影响

张强:

第一,世界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能够知道做多少时间的志愿服务就可以改变你的精神价值观和所谓的志愿精神的内化,那这个世界教育就简单了。因为其实志愿服务的这些讨论和功效跟人类教育是一致的,根本的问题是一致的。我们在所有的人类文明进展中,没有突破发现如果从一个外部关联的引入如何顺从,如何适应,如何内化这三个过程如何实现,多长时间都是各异的,也都是各有各的观察。

第二个我觉得中国对志愿服务的观察还是比较滞后的,中国很多人关心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可没有想过在中国所有80多万注册的社会组织当中,工作人员是非常少的,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是通过这几十万个社会组织真正调动了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对于这种连接的重视和讨论,我觉得我们是不够重视的,但其实是真正可以改变的,或者说我们能够去从结构化、从一个血脉的角度去重构的。中国并不是简单的从组织形态上依赖于一个社会组织的形态,社会组织的存在是有一个重要的意义的,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点上欢迎各位青年才俊多多关心志愿服务的研究,这是我们讲在个体端如何能够支持,如何在变迁的社会环境当中做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关注这个时候不仅仅需要个体的动力和内在的影响,还是需要有很多对于外部结构性的环境的观察,因为这些冲击是无可避免的,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我们怎么在这个中间找到一个结合点。

 

刘斌:

谢谢张强老师对我们今天的活动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收尾,感谢大家的参与,也欢迎大家关注益微青年,与我联系沟通!




传播媒体/平台:




关于億方公益沙龙

如何更好地联结研究和实践是当下中国公益面临的大挑战之一。如果不了解实践,研究者可能无法提出有针对的研究问题,这样的研究很难有效总结实践经验,也解答不了实践者的困惑。另一方面,实践者因为缺乏理论和方法上的严谨训练,往往难以系统地梳理过往的经验并将其提炼至普适的理论,导致好的问题解决方案成为偶然个案,困于不能复制与推广。

億方公益沙龙由億方基金会菁莪伙伴主持,秉承億方公益基金会“激发民间智慧行动,创建公平美好社会”的愿景,践行菁莪计划项目“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理念。我们希望通过沙龙,促进公益研究者、实践者及相关利益群体的多方对话,思考公益研究和实践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达成各方协作共同推动研究与实践的更好联结,最终促进公益发展。



关于菁莪计划

“菁莪计划”是由北京億方公益基金会于2016年发起的支持公益青年研究人才支持项目,倡导“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理念,支持具有务实、专业、前瞻、创新的青年研究者及实践者开展公益研究,通过每年资助10万元研究经费、匹配导师资源和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促进青年研究人才对社会议题关注与实践,推动公益行业发展和社会的积极变革。

菁莪计划目前共有38位伙伴,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专业,大家共同致力于研究推动社会美好改变,共同打造多元化的菁莪伙伴价值共同体。通过国内外交流学习,不断开拓视野,积累经验,实现自我提升与突破,成为有积极影响的公益研究者。

億方「菁莪计划」助力公益研究伙伴坚定前行!



了解億方:

億方公益基金会官方网站  

www.yifangfoundation.org

☆★ --------------------- ☆★

欢迎关注億方公益基金会   微信公众号:亿方公益


了解菁莪计划:

☆★ --------------------- ☆★

欢迎关注菁莪计划   微信公众号:菁莪计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