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如何省钱
“调查显示,近六成年轻人只把钱花在刚需上。心理学专家分享了省钱小技巧:逛街手揣兜有助避免乱花钱、支付密码越复杂越好。”
这样的心理学家一看就是所谓行为心理学派的,认为人很傻,有很多弱点,自控能力差,需要助推、低成本的心理干预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想少吃点?那就把碗和盘子换成小的。想少玩手机?把屏幕调成灰色的。总之就是,增加不该做的事情的难度,让该做的事情变得更容易。
《金钱》杂志一篇文章说,有14句名言可以帮助你少担心钱。梭罗说,财富是充分体验生活的能力。
宋飞说:“狗没有钱。它们一辈子都身无分文。但它们都扛过来了。你知道狗为什么没有钱吗?它们没有衣兜。”
刚需都是相对的、因人而异的。谈恋爱的,送恋人礼物就是刚需。有些上班、见客户的,买些正装是刚需。一般年轻人比较大的花费是房租,然后就是吃喝玩乐、买衣服。或者再有点小爱好,玩音乐、搞摄影、出门旅行。重要的是不要虚荣、好面子、攀比。现在要穿得舒适、得体,比我年轻时容易多了。我现在也偶尔乱花钱,健身时不好意思拒绝教练,买了不少课;不怎么听音乐,却买了好多耳机、音箱,就为了看看音质能好到什么程度,真是“好奇害死猫。”我以自己的经验、教训,总结几个省钱之道:
1 正确地花钱。喻丰在《遇见幸福》中说:“钱该怎么花?最好的建议可能有两条:第一叫作买体验,第二叫作给别人。买体验这件事情是这样的:各种研究都发现,买实体的东西不如买体验划算……前几天我和同事聊天时听到一首非常冷僻的歌,他很喜欢,他马上就花8块钱在App上买了,我还有点儿惊讶,他跟我说花8块钱买首歌,以后还能炫耀一下,完全不亏,平常8块钱食堂里就能买碗面,还不好吃。仔细想想,我们记住更多的往往是一次旅行、一场音乐会、一顿丰盛的晚餐等等,而房子、冰箱、家具,花再多钱很快就适应了。研究发现,房东还没租户幸福,单纯从幸福考虑,有房子又怎么样呢?”
《遇见幸福》书封
2 《福布斯》网站介绍了14种省钱方法,包括在家做饭:“经常下馆子,我们的支出会像腰围一样膨胀起来。在家做饭要比下馆子便宜很多。如果你想快速减少支出,不下馆子是很简单的做法。”
我刚工作的时候,完全不会做饭,经常下馆子、去饭局,来回还都要打车。直到有了娃之后才开始学做菜,看《天天饮食》,王雪纯主持,请大厨教你怎么炒菜花:五花肉煸出油,加点蚝油;国家队的厨师教你怎么做意大利面,其实很简单,先把面煮熟,然后加番茄酱、肉酱、淡奶油炒一下。做菜的路子都是相通的,学了几道你就可以举一反三了。
3 限制网购,网购时,“很容易把你想要但并非必需的东西放到购物车里,然后送到你家门口,但哪怕买便宜的东西也会慢慢造成严重的后果。”你可以把电商的应用删掉,以及删掉你常购物的网站的信用卡信息。这样每次真要买东西时,你要手动输入你的信息。
4 读读学者对消费主义的批判。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怀旧的乌托邦》说:“在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都在接受这样一种训练:要把商店当作药店,里面充满了治疗或至少缓解我们生活和大众生活所有疾病和苦难的药品。商店和去商店购物于是具有了一种真正的末世论色彩。正如乔治·瑞泽尔的名言,超市就是我们的神庙。我还想补充的是,购物清单因此就是我们的每日祈祷书,逛购物广场就是我们的朝圣之旅。出于冲动而购买,抛弃已购的但不再有吸引力的物品,取而代之以更有吸引力的物品,这就是我们最炽热的情感。消费者享受的丰满,意味着生活的丰满。我购物,因此我存在。购物或为了购物,就是一切。对于那些有缺陷的消费者,那些当代的穷人,不购物表明他们过着一种没有完成和实现的苦恼生活,标志着他们自己无足轻重、一无用处。不购物不仅表明没有快乐,还表明没有人类尊严、没有生命的意义。甚至,他们不会被当作人来看待,没有任何理由感到骄傲和自尊,也没有任何理由受到周围他人的尊敬。”
《怀旧的乌托邦》书封
5 跟前辈学省钱。1942年,美国美食作家费雪写了一本《如何煮狼》,教人们在物资短缺的战争时期如何过日子,如何活下去,如何饿中作乐,如何制造大场面,如何实施真正的节约方法。
《如何煮狼》书封
1922年,海明威写了一篇文章,《在巴黎用1000美元过一年》。一美元可以换12法郎,两个人住在一个舒适的酒店里,房费每天12法郎,一个月30美元。早饭花2.5法郎,一个月75法郎,大约6美元。饭后可以坐地铁或公交车去任何地方。歌剧院附近的大酒店比较贵,有两个纽约来的女孩,住的酒店两天三夜就要42美元。后来她们换到左岸一家酒店,五百法郎能住两个星期,而不是两天,还跟游客住的酒店一样舒服。说巴黎贵的人都是住大酒店的游客。巴黎各地有几百家小酒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