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放暑假才是科学的做法。李渔的《闲情偶寄》中有一节叫《夏季行乐之法》,“从来人们行乐,大都选择在春天进行,我偏偏在夏天忙里偷闲。因为春季人的精力旺盛,即使不行乐,对身体也没有什么损害;而三伏天则会精气耗尽,体力不足,如果不行乐,就会使精神和身体都劳累不堪。”加拿大作家拉费里埃说,我们的头脑在夏天确实需要休息,“冬天是思想所喜欢的季节,但身体会在夏天进行报复。身体脱光衣服,以此来取缔思想。夏天邀请思想做一个午休。”夏天干不了正事,这时人们需要休假、享乐,“人的身体并不蠢,它储存了关于舒适生活的无数信息。它就像一只狗,很容易找到让身体快乐的办法。只需看看天一热就出现在马路上的大批人群。密林般的大腿从北向南,走向爵士乐,走向绿色的草地,走向河边,去公园野炊,悠闲地前往阳光灿烂的广场。如果小两口在冬天渴望钻到被窝里,绝对隐秘但声响不断,夏天他们则更愿意回到人群当中。这五颜六色的裙子和惊恐的骑车人络绎不绝,给那些无法离开阳光的人组成了一幅快乐的景象。”梭罗说:“在夏天的早晨,按习惯洗过澡后,我坐在阳光明媚的门道里从日出一直待到中午,沉思冥想,置身松树、山核桃树和漆树中间,享受不受打扰的孤独和宁静。”夏天具体的乐子,李渔说,夏天不出去访客,也没有客人来,不但不戴头巾,连衣服和鞋子也不穿,有时赤身裸体藏在乱荷之中,爱人、孩子找不到我;在飞泉瀑布之下涮笔洗砚,用积雪煮水沏茶;想吃瓜,瓜就长在门外;想吃果,果就生在枝头。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
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
还债毕,不亦快哉!
一、华氏表九十五度(35摄氏度),赤膊赤脚,关起门来,学顾千里裸体读经,不亦快哉!……
廿四、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
法国哲学家齐奥朗写道:“在夏天的午后,难道你不曾体验过那种奇异的快乐感受?当你放空自己的感官,没有任何特别的想法,当宁静的永恒的暗示,给你的灵魂带来了异乎寻常的安宁时?仿佛所有世俗的忧虑和精神的疑虑,在压倒性的美丽面前都化为无言,美的诱惑让所有的问题都变得多余。超越了骚动和沸腾,安静的存在以谨慎的快感,享受着周围的辉煌灿烂。”1 看露天电影,参加户外音乐会,看体育比赛
2 游泳
3 在喷泉里穿行
4 捉萤火虫
5 看日出、日落,观星
6 在后院睡帐篷
7 在公园野餐
8 去海滩,建沙堡,整天光脚走
9 从水龙头喝水
10 吹肥皂泡
11有点难度的:自驾游、自己酿啤酒、学冲浪、划船
两个月的暑假,总还是要读点书,无论是经典的、消遣的,还是涨知识的。《纽约时报》推荐了88本,《金融时报》也推荐了不少,接下来会介绍其中的几本,如一位飞行员写的游记,基辛格论领导力、《我们为什么打仗:战争的根源与和平之路》。清代人张潮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我在读一部《甜蜜的世仇:英国和法国,300年的爱恨情仇》,这部书有1192页。
《甜蜜的世仇:英国和法国,300年的爱恨情仇》书封
法国的布朗神父1737年造访英格兰,他在《法国人来鸿》中说:“英格兰是世上怪人最多的国家。英格兰人身上最少见的,莫过于文雅的措辞与愉悦的心情。他们不了解如何像法国人一样尽情享受生活。”
18世纪60年代晚期,英国每年有一万多人造访欧洲大陆,到80年代中期增加到四万多。5%的英国人可能出过国,大多是前往法国。英国人旅游的动机是享乐,地位地的法国人去英国是为了挣钱。
作者认为,英法两国有很多共同之处:都是中等大小的欧洲强国,都有着复杂的帝国历史。GDP、人口、期望寿命、谋杀率、奥运金牌数都差不多。比较不同的是,英国人得过88次诺贝尔奖,是法国人的两倍,失业率、交通死亡人数也比较低。
法国更加等级制、更谨慎、更阴柔,英国更为平等、更乐于冒险、更阳刚。法国人去英国挣钱,英国人去法国花钱。英国是一个很想欧洲化的全球化国家,法国是一个很想全球化的欧洲国家。
马云2亿美元的游艇与炫耀性消费
为什么有些人缺乏同理心?
一周工作四天有戏吗?
网络流行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