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扶霞《寻味东西》拉近东西

中微子和小二 贝书单 2022-11-05

扶霞·邓洛普是中国美食界的一颗明星。她最近的一本美食文集是《寻味东西》,收集了她这些年来发表在英国报刊上的美食文章。一般的外国游客来中国短住长驻,最多就是到处吃;扶霞不仅到处吃,还学着做;不仅学会了做,还学成了写书的大师傅。从这一点来说,她很不像一个英国人。有一本书叫《意大利人为什么喜爱谈论食物?》,著名知识分子翁贝托·埃科为之作序。英国人则不但不喜欢谈论食物,很多人根本不喜欢吃饭,甚至有人以不喜欢吃饭为傲。这,是应该纠正的。扶霞也这样觉得,所以她致力于把中国的美味介绍到西方,堆山填海,琳琅满目,成龙配套,极力推荐中餐的正确打开方式——点菜应该既平衡又多样,大菜与小菜穿插上桌,对味蕾的剌激抚慰交替出现;也致力于把西方的美味介绍到中国,包括又臭又鲜的奶酪,甘美芳醇的葡萄酒,浓烈刚强的威士忌,新的搭配和菜系说不定就从此出现了。当人们谈论文化交流时,他们往往说的是媒体上的褒贬臧否,其实食物和烹调才永远走在文化交流最前沿,保持得最长久,不被任何阶级民族仇恨阻隔。古代的丝绸之路现在已经没有成行成队的骆驼,但曾被丝绸之路连接过的国家和城市至今还有相似的糕饼点心。

《寻味东西》书封

如果扶霞不是英国人而是法国人,意大利人或西班牙人,她写菜谱和美食文集的时候就不必花力气说服自己的同胞美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肉体和灵魂都有益。她只需要说服他们来自中国的食材和烹调技术自成一类,博大精深,一点不比家里的差。欧洲盛产美食的国度,每个人都有一套关于食物的意见,随时可以拿出来说,不管是不是真的能下厨。然而在英国,美食作家面对的最主要的挑战是全民的饮食失衡甚至上升为精神信条的厌食症。在工作场合,英国人的标准午饭是一个超市三明治,一小袋薯片和一块甜饼干。年复一年吃同款三明治的人大有人在。有些孩子只吃白面包,白面条,烤土豆,任何其他味道和质地都会让他们的喉咙一下子锁住,开始又哭又闹。英国另一位著名美食作家彼得.梅尔也说:学校伙食的味道和英国的天气一样都是灰扑扑的,他一直以为食物就是这样的,直到他第一次吃到法国菜。扶霞写下了她对付一个又一个傲慢厌食症的挫败感:不吃烤鸡皮的男人,不仅吃素而且根本反对任何享乐的男人,只会吃咕咾肉的男人......但扶霞和她的美食信仰也治愈了不少靠超市速食酱料和意面活着的人,甚至还让修女对她的菜谱发生了兴趣。

《意大利人为什么喜爱谈论食物?》书封


虽然这些文章最初的目标读者是英国人,但是中国读者也会获得满满的新鲜感。扶霞自述:“我的工作将我带入两堵‘偏见之墙’的中间地带,一堵墙是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另一堵是中国对西方的偏见。”吃着奶酪想象臭豆腐,考验的是西方人;吃着臭豆腐想象奶酪,考验的是中国人。有趣的是:只要接触得够多,双方对具有挑战性的新奇事物的接受程度并不差。扶霞惊讶地发现几位名厨一致喜欢散发着氨气味道的蓝纹奶酪和米林斯奶酪,说不定臭豆腐,霉千张甚至臭苋菜梗都会在不久的将来打入欧洲市场。伦敦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新颖的中餐馆,既有高级豪华的,也有俏皮新潮的。寸土寸金的苏豪区有一间小小的韩记肉夹馍,不仅卖肉夹馍,还卖各种陕西面。面条非常受欢迎,因为既有肉食选择也有素食选择,零成本无缝切换。午饭晚饭高峰期根本没座位,里面挤满了时髦的伦敦男女,用一次性筷子对付又宽又厚的面条,此起彼伏地夹起来又掉回去,溅一脸汤,但人人都吃得很开心。有个性的面条最好吃。海底捞也在伦敦开了店,每次路过都有人排队,所以我到现在还没吃上。

时代正在变化,人们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近。就我自己的亲身经验而言,很多中餐和东南亚菜的原料,比如莴笋,豆角,茼蒿,蒜苗,南姜,九层塔,大芫荽......英国现在都能买到了,虽然供应不太稳定。疫情封锁催生了网上中国店的送货上门服务,店家去大型批发市场取货,用户网上下单。于是在英华人可以方便买到法国的走地鸡,爱尔兰的牛排和英国渔港的新鲜扇贝,令我的欧洲同事羡慕。夏天的杨梅和荔枝也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美味。待中国网店的生意扩展到非中文族群,更新的融合菜就要出现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唯吃能把他们带到一块儿去。



大家都在看

炫富秀权的周劼,不太懂权力

村上春树的招法:爱与死、性、灵异事件……

尹烨的科普什么水平?

罗敏的钱你也敢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