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证·智造 | 面向城市、绿色低碳、弹性简约——长江产业大厦

CCDC 中建设计 2024-04-16


厚知健行,内圣外强,是中建设计研究院不变的精神内涵。我们以知为本,以人才与团队的汇集、知识与智力的提升、产品与技术的创新,构建坚如磐石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致知于行,将智力、知识与技术,转化为优质的产品与服务,用智慧创造价值,拓展幸福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建设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建集团党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部署要求,砥砺奋进、改革创新,创造了一项又一项设计精品,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突出展示中建设计研究院智慧成果,中建设计公众号开设“建证·智造”专栏,为您深度解构设计之美。


本期“建证·智造”,中建设计研究院总部设计四院项目团队疫情三年期间的心血之作,武汉市地标建筑——长江产业大厦。


面向城市、绿色低碳、弹性简约

——长江产业大厦

作者:黄文龙

中建设计研究院内聘副总经理

总部设计四院院长


2022年,最令我期待的项目,我会选择长江产业大厦,这个地处武汉市的项目在2022年底刚完成竣工验收。工程建设贯穿了新冠疫情防控的三年,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也充满了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现在项目终于要投入使用,令人期待。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项目寄托了设计团队所有人的内心祈盼

长江产业大厦远景

长江产业大厦入口景观

长江产业大厦原名湖北金控大厦,是当地金融产业类企业的180m超高层总部写字楼。在过去的几年中,设计团队陆续完成了北京重庆大厦、中建财富国际中心、雄安国贸综合体等多个类似的超高层办公项目,积累了一定的设计经验。2018年,业主通过前期对国内一系列建成案例的考察,邀请包括中建设计研究院在内的多家设计团队进行了正式的设计竞标。竞赛定位于一栋高品质5A级绿色写字楼的原创设计,我们有幸在竞赛中胜出,获得项目设计权。

长江产业大厦俯瞰

长江产业大厦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中北路企业总部带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大量的500强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逐渐聚集,高端商务集群已然成型。项目用地西侧即为城市主干道中北路,同西侧沙湖隔路相望;用地东侧为高层住区,与东湖遥相呼应;武汉地铁四号线青鱼嘴站A出口设于用地西北角;南侧则是“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田汉大剧院,总体呈约135m×105m的矩形地块。


尽管在之前的资料中对基本情况已有所了解,但当我们真正身处中北商务区核心地段的项目用地时,仍然强烈感受到来自周边环境和规划条件的影响与限制:建筑朝向中北路的展示宽度有限,要综合考虑地铁出口与主体建筑的协调;东西两侧退让用地红线的距离较大,用地比较紧张;南侧除满足退线要求外,还要考虑与田汉大剧院的协调均衡。

 

基地分析、条件、交通

如何消解场地不利因素对建筑的影响以及实现高品质绿色环境空间是设计需要解答的问题。通过多个不同方案的推演、比较,我们逐渐形成了在紧张有限的用地内采取开放和灵活的城市设计系统从而实现地块与周边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基本思路。项目要整合完善城市的产业发展,通过融合现有的周边因素,我们提出“面向城市、绿色低碳、弹性简约”的设计策略。

 

场地规划

建筑布局方面采用了较为规则的塔楼裙房组合模式。主体塔楼在满足退线的前提下尽量东退北移,主要展示北立面,让渡出与西侧中北路、南侧田汉大剧院之间的空间距离,减小高耸体量对周边环境的压迫感;尽量控制建筑裙房的层数(4层),在檐口高度、立面尺度上形成与大剧院在中北路城市界面上的连续感;采用相对简单的体量组合,协调与周边超高层建筑集群的节奏感。

天际线分析

街道视点效果

我们希望通过灵活多变的空间布置,适应不同状态的工作需求,重视自然通风与采光,组织健康、开放的办公空间。塔楼标准层平面采用H形布置,核心筒及卫生间等服务功能置于内部中央,形成南北两侧的主要办公区域。空间进深设置在9~12m之间,达到空气流通与自然采光的均衡状态。办公空间简洁高效,同时又在不同楼层间错动,形成上下层共享的生态仓,改善局部微环境。建筑在东西两端内凹衔接处设置会议区、休息区等功能,为办公人员创造更多的休闲交流空间,并可充分利用两侧极目远眺的湖景资源。塔楼东南角有意设计成阶梯状平面,从而打开东侧已建住宅的视觉通道,实现良好景观资源共享的设计初衷。

垂直交通系统

剖面

 

室内

建筑外墙设计采用节能型标准规格的单元玻璃幕墙,在避难层位置则采用玻璃百叶幕墙。整体立面遵循一定的变化组合规律,通过横竖间隔布置的明框机翼截面线条,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尽量打开了使用者由内向外的视觉观赏角度。相对深色玻璃也有效地减少了眩光影响。建筑整体轮廓简洁明快,立面纹理细致清晰,体现了企业的鲜明身份和独特精神。

 

幕墙

这座180m的超高层建筑不是该地区最高的建筑。虽然用地狭小、限制条件众多,但我们仍希望通过融合的设计手法,整合原本松散的城市肌理,用严谨而又克制的建筑语言打造区域地标。一二层联通的环形门厅不只为表达入口空间的开阔感,其在北、西、东三个方向上均向城市打开,形成边庭,将内外部空间、景观联系起来,成为尺度比例适宜的半公共空间。地下空间的设计则预留了与西北角地铁出入口的联系方式,确保了建筑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内外环境

项目主要的设计工作从2018年延伸到2019年,总体是比较顺利的,很多设计思路和想法通过多次的汇报沟通、实地调研以及专项论证,最终都得到了业主的信任和认同。工程建设开始后,施工单位的团队非常给力,在建造技术细节方面给与了大力支持,即使项目在建设后期更换了业主单位,团队主要的设计要求也得以完整地贯彻实施。

夜景灯光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工程建设按下了暂停键。我们的驻场设计师也跟武汉市民一同经历了封城的那段沉重日子,在租住的小区主动请缨担当了社会服务志愿者。回来以后,他说:“这个项目绝对是毕生难忘的”。


如同项目终会圆满交付一样,希望疫情能尽快全面结束,大家都能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图文: 总部设计四院

审定: 党建工作部(党办)

栏目编辑: 党建工作部(党办)




更多精彩阅读


建证·智造 | 以大美之艺提升城市环境品质——香山周边地区景观建设工程

建证·智造 | 丝绸之路上的明珠——甘肃(敦煌)国际空港总体规划(2019年—2035年)

建证·智造 | 知识阶梯与市民书房——唐山市图书馆新馆

建证·智造 | 南航“城”——北京新机场南航基地运行及保障用房项目

建证·智造|一水护城将绿绕 远山排闼送青来——保定环城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解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