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娣 谢炜:优秀案例如何形成、打磨与应用?丨田野里的中国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案例是重要的教育、教学、教材资源,深化案例研究、讲好中国故事,是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培养理解中国国情和具有扎实学理基础的一流人才的重要举措。
2018年,上海市政府启动了《上海市住宅小区建设“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让老城厢再一次走进了公众的视野。老城厢是上海开埠后形成的独特的地理区域概念,城厢内古迹遗址众多,其改革一直是民生的痛点和难点。老城厢旧改如同一场“腾笼换鸟”的持久战、攻坚战。一方面,老城厢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沉淀;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城厢也面临着生活不便、矛盾不断、矛盾突出等现实问题。如何快速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城厢旧改又如何避免“九龙治水”的局面?是否存在一个城厢旧改的成功范式?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现实故事中抽出主线,形成一篇优秀案例?
本期对话佳作有幸邀请到了第五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的特等奖获得者之一—华东师范大学“旧里新颜”团队的指导老师谢炜副教授、赵继娣副教授,就其指导的公共管理案例《老城厢旧改的“西天取经”漫长路——上海H区F小区十年旧里改造多元协同路径探索》做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
2021年4月25日,第五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在海口市顺利举办。本届大赛吸引了186所院校的1884支队伍参与,经过初赛阶段的两轮评审,32支队伍成功晋级决赛第一轮(小组赛)。25日上午,32支队伍分别在四个小组赛场进行了16场一对一精彩对决,四个小组赛的第一名共4支队伍晋级总决赛。
获得本届大赛“特等奖”的队伍为:海南大学“通惠工商队”,南昌大学“萤火队”,华东师范大学“旧里新颜队”和上海交通大学“银龄护卫队”。
作为上海市危房、旧房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H区有一个绕不开的民生痛点:老旧房屋改造。近几年,H区连续开展“五违四必”、“美丽家园”等系列拆违改造行动,却遭遇了诸多困难。本案例由一起拆违改建的邻里纠纷说起,介绍一位街道社区办科员——吴磊参与一老旧小区拆违、改造工作的经历,讲述了由于存在沟通壁垒,协调效率有待提升等现象,旧里改造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最后借助“零距离家园”平台,协调多方利益主体和资源,完成了小区拆违和局部改造的过程。本案例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和政治势能理论提出分析框架,结合实地访谈,探讨“零距离家园”平台从无到有、从虚设到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动机不足、制度不全、责任缺位等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居委构筑平台、多元主体共发力,健全激励机制、完善考核促协同,政策前瞻长远、系统规划全局,引导公众参与、形成共治格局,明确议事规则、健全协同机制等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和推进“零距离家园”平台的复制、推广。
嘉宾介绍
赵继娣,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共危机管理、数字治理、大数据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一项。研究成果发表于Value in Healt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Acm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Computing Communications & Applications、InternationalJournal of Glob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Risk Management and Healthcare Policy、《公共管理学报》、《电子政务》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先后荣获第五届全国公共管理研究生案例大赛特等奖指导教师,第四届全国公共管理研究生案例大赛二等奖指导教师,多名本科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MPA学生校级优秀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谢炜,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行政管理系副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务员制度、基层社会治理等方向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一部,获“学术著作推优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省部级纵向课题四项,多项横向课题。连续五年被毕业生评选为“最优秀教师”,曾获“霍英东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2019)和“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2021)等荣誉。指导MPA学生团队获得全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三等奖(第一届)、二等奖(第三届、第四届)、一等奖(第二届)和特等奖(第五届),指导学生团队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求是杯”全国本科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2018);指导学生团队获得清华大学举办的全国公共政策分析大赛三等奖(2019);指导学生团队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19)、上海市挑战杯特等奖(2019)、上海市挑战杯一等奖(2021);指导学生团队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作品竞赛银奖(2020)、上海市挑战杯创赛金奖(2020)等多项荣誉。
访谈实录
Q1:近年来,华东师大在各类案例研究中斩获了多项殊荣,请问学院在案例教学方法或人才培养上有哪些经验值得分享?
赵继娣 谢炜:非常感谢公共管理共同体的提问。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构建了“三维整合”立体化案例实践模式。在层级维度方面,依照案例课程、案例调查和案例大赛三个梯度依次推进,实现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再到第三课堂的延展;在功能维度方面,以思维训练为内核,注重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提升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主体维度方面,实现学生、教师与案例实践基地的有效协同,在厘清各自角色边界的前提下形成多元合作。依托“三维整合”模式,形成了“案例为主体,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动态运行机制,使学生深度融合于案例实践,能够对公共管理问题进行独立研判并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创设了“工坊育人”途径,通过贯彻“全周期、全过程、全参与、全指导”的人才培养原则。近三年来,14支学生工坊获得国家级竞赛奖项,如第二届全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作品《执行、冲突与策略:大西高铁梁赵村征迁记》即出自“丽娃工坊”案例团队。“工坊育人”方式的主要功能在于:其一,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每个案例工坊涵纳5-6名学生,运作周期通常为六个月,学生基于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途径获取一手实证资料,案例实践和科研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其二,让师生“真合作”。每个团队配备1-2名指导老师,规避可能存在的“师生间隙”,以案例实践为抓手,形成指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常态化互动与交流。其三,让高校和实践基地“真协同”。以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基地为依托,实现资源共享共惠的多方联动效果。其四,让学生得到展示的“好平台”。近年来多项权威性案例赛事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和辐射效应。其五,让学生能力得到“真提升”。通过案例实践,学生能够真正了解现实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团队合作、获得精准指导、经历系统训练并获得成长机会。
Q2:经典案例语言生动,既有“故事”也有“情节”,但撰写案例中要最大程度的尊重和还原事实,您认为案例文本的撰写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赵继娣 谢炜:我们认为案例正文撰写至少应遵循下列原则:第一,案例故事边界清晰、情节丰富。案例描述的是发生在特定时间内、特定地域范围内的独立或系列事件。案例时间有起止,案例发生的地域有界,案例中的事件发展脉络清晰。例如在第五届全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的老城厢旧改案例中,我们把主要故事地点设置在F小区,故事起点设定在张老人投诉邻居搭建违章建筑,故事结尾设置在F小区旧改完成,描述了F小区旧改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冲突。而案例情节的丰富性在于事件发展要有起、承、转、合,有核心人物,冲突描述突出。在案例中,我们展示了十年上访无果、强制拆违建、拆后修复寻方法等七个场景,穿插了街道管理办科员吴磊、洪副区长、社区区民张老人与老李等主要人物,重点描述了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居民之间、居民邻里之间的矛盾或冲突。第三,案例指向问题明确。一个好的案例自始至终应围绕主题的逻辑线索来写作,在案例展开的过程中即已提出了明确的问题,并且所提问题应能够引发深刻思考。
第四,语言生动有条理。用生动优美、条理清晰的文字表述增强案例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Q3:田野笔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成功与否,但在长时间参与式调研中,很容易在田野中迷失自己,陷入“调研—撰写—调研”的死循环,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赵继娣 谢炜:田野研究是我们公共管理学科常用的一种研究方式,也遵循社会研究比较固定的一套程序:选择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结果分析、撰写报告。参与式调研是指研究实施中收集资料这个环节,明确研究问题、设计观察或访谈提纲是前提,形成田野笔记是资料收集结果。在田野调研中迷失方向,其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做好前期准备。研究问题选择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研究能否达成既定目标,决定研究质量的高下。2019年我们曾经提交了一个名为“东星村二十载风雨之路”的案例,虽然案例团队经过数月的田野调查,累积了丰富的一手素材,但因为研究问题不够聚焦,导致内容较为庞杂和松散,故而案例反馈的结果不甚理想。2020年我们将案例主线重新进行梳理,围绕农民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演进和现实挑战这一具体问题展开写作,形成了《二十年的踟蹰行进:东星兴农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之困》的案例成果,尔后获得了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二等奖。
其实明确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并非易事,需要具备从现实社会现象发现研究问题的敏锐力,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查阅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美国NSF调查数据表明,每项研究执行时限内,科研人员平均会花费59%的时间反复查找消化文献资料,进而细化和明确研究问题。研究问题一旦确定,整个研究活动的目标和方向就比较清晰,也就能随之确定观察和访谈的大致提纲。在田野调查的实施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情况是需要根据实地情况对预先准备的指导性提纲进行小幅调整,比如提问的方式、顺序或提问问题的取舍;也可能在分析整理资料时发现有些问题还需要补充访谈或观察。但只要研究问题明确且前期准备充分,一般可以规避“调研——撰写——调研”的循环。
Q4:请问如何为所撰写的案例找寻一个适用的理论用以构建一个恰当的分析框架?
赵继娣 谢炜:全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要求作品由案例正文和案例分析报告两部分组成。为案例找寻适用的理论不是在案例正文撰写完成后才开始思考的问题,理论在案例正文中就发挥着隐性指导功能。一般而言,理论和案例研究问题之间是良性耦合关系。比如说,政策执行调适模型服务于一个政策执行过程的案例分析。选择了政策执行调适模型就意味着案例正文的主线应紧密围绕公共政策执行中的调适机理或困境来撰写,避免案例偏题。理论也决定了实地调研时要重点收集哪些资料,采用何种资料分析的方法。在案例分析报告中,契合的理论至关重要。恰当的分析框架基于所选理论的要素构建,可使得案例分析有明确的学理框架,逻辑性强。案例的分析框架可以基于单个理论,但整体来看当前全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的参赛作品篇幅较长且内容丰富,单个理论的解释力和适用性可能会有所不足,因而案例分析框架也可以基于两个甚至多个基础理论构建整合框架,比如今年老城厢旧改案例的分析框架就结合了协同治理理论和政治势能理论。运用公共管理经典理论中的相关要素可以更为严谨剖析案例中呈现的问题,并对问题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提进而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Q5:正如案例中F社区故事所示,不同职责部门间推诿扯皮是常有现象,似乎事情不“闹大”就很难解决,请问应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在“高位推动”的过程中,基层干部又会采取怎样的策略?
赵继娣 谢炜:“闹大”现象是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冲突发展规律的形象概括和高度抽象。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基于治理资源和治理能力的限度,面对日益增长的公众诉求与多元化任务,政府做不到面面俱到,而是优先解决典型问题、重要而紧迫的事项等。当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向政府部门反映棘手问题而得不到政府部门的重视与解决,被当做“皮球”在相关部门间踢来踢去,则容易引发类似群体性事件等“闹大”后果。在“高位推动”之下,作为理性行动者,部分基层干部会依据趋利避害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围绕上级领导的偏好选择执行,做有显示度、容易出政绩的事情,规避难做的、容易出错的事情,其行为遵循“向上负责”的逻辑。从公众角度而言,采取联合动员、集体抗议的“闹大”方式是争取预期型和潜在型利益相关者支持、获取广泛舆论关注、吸引决策者配置注意力、满足自身利益诉求的有效行动策略,是理性选择的直接结果。当然,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整合治理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基层干部对于公众诉求的敏感性和回应性也在提高,消解社会冲突的成效亦更为明显。在基层治理的规范性、公平性和信息对称性得到满足的前提下,“闹大”现象的规模和激烈程度得以稀释缓和。在老城厢旧改案例的实证调研中,我们发现上海市近年来旧城改造的历程可以区分为“五违四必整治”、“无违建居村建设”、“美丽家园改造”三个阶段,期间的显性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旧改资金短缺、政府部门协调不畅、邻里沉疴矛盾等方面。由于在预防和预警环节,相关治理主体及时跟进和反馈,故而“闹大”现象得到了有效化解。具体来说,为推进旧里改造,区党委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启用零距离家园平台,一居委一平台,由居委书记牵头,搭建居民和政府沟通的桥梁,通过一口受理、包块走访等形式第一时间将居民需求反馈到零距离家园平台。借助微信群、在线视频会议等即时手段,平台迅速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各方资源共同发力,协商解决了公众急难愁盼问题。
Q6:2020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当前各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被大力推行,您认为案例小区有哪些经验可以被借鉴?
赵继娣 谢炜: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认为经验主要体现在:其一,重视党委力量在推进旧改中的作用。一方面,区党委启用零距离家园平台保障了旧改工作的推进。另一方面,居委书记是旧改中政府与居民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及时将居民的意见和诉求反馈给政府相关部门。其二,重视居民参与。保障合理诉求得到有效回应。旧改是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其出发点是公共利益得以维护,无论在前期方案制定阶段还是方案执行阶段,都应实现居民的有效参与。总结起来,案例中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在党建引领下,零距离家园平台有效发力,解决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居民之间、居民与居民之间三难协同问题,实现了服务群众、条块协作、议事协商、多元互动的四个零距离。
Q7:请问您如何看待案例大赛作品和以案例为例撰写的学术论文?在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中,它们各自有什么优劣势?
赵继娣 谢炜:案例大赛作品主要是全国MPA教指委举办的“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这类赛事所倡导的案例形式。参赛选手以团队为单位,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撰写一个完整的案例故事并进行理论分析,形成案例正文和分析报告两部分内容,重点考察的是参赛队伍的案例编写能力和在实践问题分析中的理论运用能力。
案例大赛作品和以案例为例撰写的学术论文具有一些共性的要求,比如案例来源的真实性、反映问题的聚焦性、案例逻辑的明晰性和理论使用的契合性等。但二者仍存在一些差别:其一,在谋篇布局中,案例大赛的作品是先“讲故事”后进行理论分析,而以案例为例撰写的学术论文通常先完成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构建,进而代入案例内容与具体分析;其二,案例大赛作品通常对于案例正文的字数限定为15000字以内,但这其实也意味着案例大赛作品可以有相对宽泛的文字体量,内容可以非常丰富翔实,起承转合可以游刃有余,亦能完整清晰地还原中国本土故事;而以案例为例撰写的学术论文中,案例所占篇幅则会小很多,案例更多服务于论文的学理分析并提供论据支持;其三,案例大赛作品更为强调语言的生动性、情节的冲突性及核心人物的困惑性,以案例为例撰写的学术论文则更强调运用理论分析实践问题,对既有现象做出理论解释仅仅是基本目标,更有价值的是从实践案例中发现既有理论的不足从而修正、完善甚至构建新的理论。
总体来看,当前案例大赛作品主要侧重于用现有理论阐述中国故事,而案例分析型学术论文则越来越重视通过案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理论,与世界其他国家学者构建的公共管理理论进行对话,传递中国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