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内蒙古博物院如何推动教育模式创新
作为国内民族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国家一级博物馆,内蒙古博物院立足于藏品优势、地区特点和民族特色,确定了全力打造地区社会教育中心的总体目标,明确了突出草原文化传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突出民族团结教育三大工作任务,在社会教育工作中积极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教育理念、形式、内容和手段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满足观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内蒙古博物院依托陈列展览,科学分类、合理定位、有的放矢,实现教育一体化和分众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模式。目前,已形成九大类针对不同受众的教育项目,实现了教育分类科学化,教育项目系统化,教育手段多样化,构建了既具有民族地区特点,又符合博物馆发展规律的教育体系。
作为内蒙古博物院的品牌活动,“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融合了众多类型的综合性社教活动模式,包括体验型、实践型、视听型的互动项目。
“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的互动项目立足本土文化,突出民族地区特色,学生现场参与的蒙古族摔跤、民族服装竞猜、民族服装展示等互动项目体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情。“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实现了合理分众与版本研发并举。
根据年龄段将“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参与对象划分为亲子、低年级小学生、高年级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五类,并根据受众的需求和题目的类型,研发出综合版、历史民俗版、航天科技版、革命知识普及版和科普自然版。“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现已成功举办了500多期,参与学生10万余人。
综合实践课是紧密结合国家课改的社会教育活动,围绕“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设置和课程改革目标,设计研发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把博物馆资源与中小学课程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有机结合,增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针对性。
目前,内蒙古博物院已经设计开发了43个课程,其中民俗类28个、历史类7个、革命类3个、自然类5个。借助综合优势开展实践课程,内容涵盖了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比如目前受到青少年广泛欢迎的《恐龙化石的发掘与包装》、《小学生考古知识入门》、《航天梦带你触摸星空》、《围鹿棋》等,并按照小学、初中2个学段层次精心设计,每个学段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体验内容及评价标准。综合实践课平均每学期举办20余次,参与学生近千人。
小讲解员培训班主要体现以实物为基础的兴趣学习和互动学习,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基础上讲解历史。根据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的需求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小讲解员培训班设置了“你好博物馆”、“一切从零开始——生命、地层、化石”、“小生命大智慧——大兴安岭中动物的保护色”、“火箭的秘密——神舟系列火箭发射原理”、“疯狂的石头——石器和生活”、“青花瓷韵——认识青花瓷”等丰富多彩的课程,并在实践中逐渐规范,形成了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公共课程体系。
小讲解员培训班是内蒙古博物院针对青少年开办的最有观众基础、最受家长欢迎、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之一。自2005年开办以来,已有来自440余所学校的4800多名学生参与培训。一年一度的小讲解员讲解比赛是对小讲解员培训班效果的检验与反馈。
“行走中的博物馆”突破围墙主动走进学校,将历史文化课程、互动体验活动送到学生身边。它依托馆藏文物优势和民族地区特点,强调直观性教育原则,涵盖了历史、民俗、自然、科技、考古、环保等多个主题,通过教师授课与演示、现场互动、实物鉴赏等方式。
与传统流动博物馆不同的是,提前与学校联系,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专门设计了知识性、参与性、体验性较强的教育项目,每次将一个完整的教育项目带到课堂里,促进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课程化开发。这也是内蒙古博物院建立馆校合作机制的新尝试,实现博物馆资源的最大化,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内容和互动形式让学校使用博物馆,让青少年爱上博物馆。
利用模型,演示月食的形成原理
比如,行走中的博物馆与呼和浩特市新华小学合作,开展了“达斡尔族女孩的芭比娃娃”、“方圆天地——中国古钱币”、“凝固的时间——北方青铜牌饰制作与用途”、“探月先锋”“小小嘎拉哈”、“青花瓷韵”“遗落在荒野的艺术——岩画之美”等近20个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博苑”讲坛是内蒙古博物院依托文物资源优势、学者专家优势以及科学研究成果而举办的一项公益活动,主要包括专家讲座、观众参与互动及讨论交流等内容。
“博苑”讲坛是创新的社会教育活动,既不同于学术讲座,也区别于论坛形式,这种形式在全国博物馆尚属首例。讲坛自开坛以来,不断充实讲座内容,已举办76期83场讲座,根据形势需要和宣教重点将讲坛主题分为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文化普及、国际学术交流和观众服务八大类讲座,受到众多观众的欢迎。
除了单纯的讲述方式以外,博物院还不断创新讲座形式,在民族文化类的讲座中,采取了讲述与现场演示相结合的形式,在讲座现场穿插表演,如长调、呼麦、乌力格尔的演唱、摔跤手与服装模特的现场演示等,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约周末”是紧密围绕藏品开展的分众化教育活动,体现了建构式学习,突破了以往教科书所带来的抽象性和主观性,是当前形势下最具活力的教育方式之一。
“相约周末”主题鲜明,对象明确,囊括了互动体验类、民俗传播类、亲子互动类、自我潜能发展类、鉴赏类等教育活动,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观众群体的学习和发展要求。“相约周末”固定在每周日上、下午举办两场活动,基本形成了常态化和系列化,与其他教育活动穿插进行。
自2015年开办以来,相约周末先后举办蒙古族全系列活动、“走进达斡尔”、“走进鄂伦春”、“走进鄂温克”、“形圆质刚”、“毡庐之礼”、“游牧印迹”、“恐龙宝宝去哪了”等活动100余场。
内蒙古博物院在综合类节庆活动策划过程中从中国传统节日、世界性节日、重要节点里寻找教育亮点题材,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保证所有受众群体都可以参与活动。节庆活动将博物馆资源与传统文化、社会时事热点相结合,既能契合观众探寻新鲜事物的心理需求,又能增强活动意义和教育效果。
博物院为孩子们送上儿童节礼物
内蒙古博物院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流动展览,建立了全国首个全数字化流动博物馆。流动数字博物馆以理念创新和科技创新彰显魅力,实现了从被动吸引观众参观,到主动将展览送到观众身边的转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基层文化资源不均衡、文化服务不便利等现实问题,把博物馆送到了基层百姓的眼前,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文化惠民零距离。
自2013年5月18日首次展出后,流动数字博物馆先后前往内蒙古各盟市旗县进行巡展, 累计展出70站、205场,行驶里程21000多公里,通过举办“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博苑讲坛、围鹿棋、民族礼仪礼俗演示等教育项目62场,让11万余名观众亲身感受了博物馆的文化魅力。
互动空间充分强调了广泛参与和动手实践,包括技能型、模仿型、体验型等近十项互动项目,将观众的被动听讲和观众看变为观众主动参与和积极互动。青少年不仅仅停留在“看”和“参观”的平面印象,而是通过“亲手制作”形成立体的感性认识,从而更深层次的了解历史文化。
互动空间教育项目内容广泛,依托博物馆的陈列内容和藏品资源,结合青少年群体参与活动后的反馈意见,教育人员不断完善和创新教育项目的内容和形式,常办常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已经成为最受学生喜爱的教育项目之一。
博物馆教育有着多元化、实物性、参与性的特点。如何利用好自身资源,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促进博物馆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丰富,是博物馆共同面临的问题。
以国情和馆内实际为本,遵循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符合博物馆发展规律的教育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内蒙古博物院以科学方法为指导,以教育实践为支撑,将教育学、心理学、夸美纽斯直观性原则、杜威教育思想、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应用到博物馆教育实际之中。同时在多年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博物馆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让博物馆教育理论日趋完善科学。
2014年,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博协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内蒙古博物院承办的首届“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评选活动,汇集了各大博物馆优秀社会教育项目示范案例,为全国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交流和提升提供了新的平台,内蒙古博物院“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和“小学生综合实践课”均以全票通过评选。
2015年,内蒙古博物院对已经开展的九大类教育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和整合,出版了《内蒙古博物院青少年教育项目库》,这对于推进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教育项目开发设计过程中,内蒙古博物院对馆藏资源和陈列内容进行整合提炼,融入民族元素,突显地区特点,针对青少年的年龄层次和认知水平设计不同类型的教育项目,并在10余年的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从活动内容、形式到课件、道具、教辅资料不断改进完善。
青少年教育项目库不仅是内蒙古博物院九大类一体化、分众化的社会教育项目的成果展示,也进一步明确了各教育项目的目标宗旨、体验内容、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为今后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青少年教育项目库是对博物院社会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也对未来社会教育思路的拓展、内容的完善、形式的创新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新技术、新媒体手段在社会教育领域中的灵活运用,紧紧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在传统社会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又带来了全新的变革。
内蒙古自治区部分盟市级博物馆因无法及时进行馆际交流,对国内博物馆社会教育情况和国外前沿社会教育理念都不甚了解,导致社会教育内容较为雷同,手段较为单一。在内蒙古博物院青少年教育项目库中汇集的教育项目基本实现了系列化、常态化和规范化操作,具有推广示范意义。同时,项目库也为业内探讨交流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促进各博物馆在资源共享、借鉴学习的基础上自主创新,探索符合本馆特色的社会教育工作模式。
与国外博物馆相比,国内博物馆起步时间比较晚,博物馆教育的理念和手段相对比较陈旧,观众的博物馆意识也比较落后,这些问题导致博物馆教育理论水平还有待提升。随着文化惠民工程的推进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各大博物馆都积极应对机遇和挑战,借助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本馆实际情况,探索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发展方向。内蒙古博物院在青少年教育项目上的探索创新,可以为研究新形势下博物馆社会教育发展规律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有效的途径,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审视思考、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炼成果,并将其迅速转化,促进博物馆社会教育理论的形成。
文字及图片来自于内蒙古博物院
作者:乌兰托娅
编辑:木子
相关链接:
博物馆教育走进特殊群体——记内蒙古博物院“围鹿棋”课程走进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