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创新解:从创意到创作到创造

2017-02-26 女人茶 弘博网


博物馆文创,一个当下的热词,也是一桩热事,更是一个热情沸腾的新产业。专业名词解读有各种词典和搜索引擎在,茶就不复赘言了,说说个人理解,以供围观。


一    叶


看见喜爱的文物/馆藏/展品,想着和自己的生活能发生什么样的关联,灵光乍现,脑子里想着能做成什么或者用在什么地方。这,便是创意的诞生,是一切创新的灵魂开始。


一    木


闪光的点子,自己的意图,心心念念的去试着实现。把脑子里的构想,落实到实物中落实到生活的实际使用中,即便只是电子化的P个表情包,也是一次个人且独一无二的创作。当然,这样的创作,有的是内容新,形式老;有的则是同样的老内容有了新形式。不论哪种情况,把意念中的创意落实成一件具体且单独的成品,这是很重要的实现步骤的开始。


这件成品是一株幼苗,需要继续修整培育和丰润,让其成长的苗子。只有完成了这个创作的出品,这件创意作品才算是一株挺拔的良木。


一    森    林


良木独秀于林未必佳。种活一棵树,不是目标的终点,养成一片林,或者说,种一棵良木的方法可以得到重复应用,这才是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的目标,也是这个新产业不同于艺术创作和工艺品加工的重要所在。  


所以,对博物馆而言,文创的要义所在,是那些“灵光一现”的文化创意能得以成功的商业执行,而不是满足于想到一个点子,贴上一个LOGO。博物馆的文创,需要种一片林,培养一批养树的人。不仅仅是抱着仅有的一两棵小树苗,像给天使讲故事的项目人那样描绘着一篮子鸡蛋的未来。


从创意到创作到创造



博物馆的文创团队需要有一种能力,能把“一片叶子”的创意设计出实现该创意的产品,并能解决量产和仓储瓶颈进而实现有效的市场投放。茶以为,这样的创意生产销售反馈的行为模式,才算是博物馆的文创行为,其售卖的产品是文创商品。


理想的说,博物馆文创,要懂得设计梯队式的文创产品结构,有灵活机动高效的执行制作团队,会借助成熟有效的市场生产力量和推广手法,形成有目标有取舍的文创经营策略,最终才能打造出符合博物馆自身形象定位的文创品牌。


要打造品牌,就不能抱着几个明星产品止步不前。博物馆的文创建设,或许需要着眼于文创条件的打造。这个打造包含了几层意思:


让藏品能以有深度的多维形式呈现在文创人面前,让文创的灵魂“创意点”有更多的闪现机会与可能。


博物馆藏品的信息梳理与阐释是博物馆文创不同于工艺品加工的基础。有企图的博物馆应该会积极的对本馆藏品/涉及主题的知识做信息数据梳理。这是蓄水,即便不能全库展开,也可以以点带面的来有的放矢。有了藏品信息的深度剖析和有效梳理,才有可能激发更多基于藏品的创意灵感。


设计适应本馆运作环境的文创实施流程,让创意的落地实施变得更有效更可视。


说到博物馆文创设计,大部分人的理解会本能的滑向了美工设计、形式设计、乃至创意设计。其实,对于博物馆文创而言,最核心最重要的设计任务,是一家博物馆对其文创事务运作与执行的流程和管理进行的方式设计。这是每家博物馆文创作为响应社会需求,适应市场规律的生存法门,不可能一馆一样,也不可能千馆一样。


打造一批文创产品,同时也要培育一批文创人。


博物馆文创事业的意义,还有一重是,通过对博物馆藏品信息的文创开发,让这些藏品有了除展品以外的途径,得以更多更广泛的被公众所利用所了解。这个公众,不仅包括了购买文创产品的消费者和观众们,也包含了对藏品进行观摩思考阐释再创作的专业设计师们。这样的思考迸发是博物馆藏品在展示教育之外所能产出的更好的文化影响力。


文创的版权在哪里?


及此,再说个具体点的问题:文创的版权在哪里?


先举一个最泛滥成灾的观点:博物馆藏品是人类文明(和自然)遗存,是(人们)共同享有的文化财富,博物馆不能公器私用,占着大家的版权。


是这样吗?


国有博物馆本身就是公立属性,何来私论( 民营博物馆暂不论 ) ? 博物馆其实是带有(被全民)委托管理(全民)共有文化财富性质的机构。由博物馆出面履行/诉求的版权事务,是由博物馆代(全民)为的权益主张,是为了确保共有财富的有序合理使用而赋予的职责所在,所以,在“共有财富”的信息版权归属上,博物馆的态度必然是公允的。当然,每家博物馆根据自己的立馆宗旨,在藏品开放的执行策略上会各有不同。


比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2017年宣布,他们改变其开放资源获取政策,按照“Creative Commons Zero”(无权利保留协议)将其收藏的37.5万件藏品的高清图像资源免费向公众开放。国内的敦煌研究院实施建设了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于2015年全网开放了敦煌壁画的高清图像资源“数字莫高窟”。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网站上对带有“Public Domain”(公共领域)标志的图片提供开放版权的下载。


所以,私以为,博物馆的文创对版权的认知不能只拘泥于艺术创作和设计原创的角度。


博物馆对本馆藏品的重要信息享有商业注册的版权,比如国内已有一些馆,把本馆代表文物上的图案纹饰进行商业注册,申请知识版权保护,用于该馆VI和文创产品。那么,当社会上再有使用该图案纹饰进行商业行为的,需得授权。


博物馆为某类文创产品而专门设计的创意执行及制作推广等一系列操作流程,茶以为是有文创运营的首创版权的,且和该类文创产品的创意点来源可不同。


一个例子,一种现象


最后,借一个例子,描述一种现象。


一热门特展,提供了一个热点藏品形象的展览周边文创产品,销售尚可。展览巡回结束后,另一馆文创产品里,赫然见到该系列的又一版,虽然该馆并未承展,然而,后展览效应让其销售也不难看。由于此类文创内容所涉图样多为“ 共有财富 ”中喜闻乐见的热点,且公开展示。所以,也很难孰先孰后的较真。


只是,这样的博物馆文创思路蹭热,已不止一二了,作为起步尝试,倒也无可厚非。但若引以为机敏,对文创产业的育木成林就真的好吗?


文创消费者是庞大而繁杂的群体,单独某一家博物馆的文创不可能满足/适应所有的客户需求。对消费群体的需求进行审视和择取,是博物馆文创独立思考的首要。



花草易生,

一岁一枯荣;


乔灌慢成,

却可各秀青葱。


作者:@女人茶

编辑:City


相关链接:

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故宫衍生品“神话”难复制

一天 | 之上海博物馆文创工作人员

专访设计师曹小兰:博物馆文创产品是怎样诞生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