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到“人”——基于认知的传播,在传承中突破的博物馆学
2016年8月,一封关于“博物馆认知与传播”的征稿信笺从杭州市西湖区天目路148号发出,短短几个月便收到了来自国内外100多个专家学者的“回信”,一场文博界中西、新老力量的思想碰撞就此拉开帷幕。
4月10日-11日,筹备半年多的浙江大学博物馆认知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如期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办,汇集了来自英美日等国博物馆学专家、全国主要博物馆工作人员,各高校博物馆学者以及关心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各行业人员,大家就博物馆认知与传播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有多盛大,看图就知道啦!
一张GIF根本放不下啊!
我国的博物馆数量正在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长,但博物馆学界尚未为这场巨大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博物馆的一切活动都是为服务观众而策划的,因此是否真正了解观众在博物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特点,并根据这一特点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方法与技术,便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
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的严建强教授对比了普通媒体(纸质、声媒、影媒)与博物馆这一特殊媒体在认知特点上的不同,指出博物馆学习具有两个完全不同于普通媒体的特点,即学习场所的“空间”属性与学习对象的“物”的属性。博物馆是观众在特定空间里,在行走与站立交替运动中,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进行学习的场所。这一认识是我们寻找博物馆传播方法与技术的前提。
他进一步指出,由于博物馆的“物”的信息是隐性的,博物馆的展览便成为了一座沟通观众与实物的桥梁,博物馆人需要通过可视化、组合、陈列语言、辅助展品等阐释手段帮助观众理解展品实物。博物馆也因其特有的空间性可以将现存的所有其他媒体装入自己的空间内,在调动观众的多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多元叙述与多样化表达中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但值得强调的是博物馆传播策略制定者应针对传播的难点优势进行中肯的分析,因地制宜的进行传播选择,从而切实提高博物馆的传播能力。
来自浙江大学的许捷则重点阐释了“叙事性展览”的传播方式,他认为叙事性展览拥有较强的逻辑性与连续性,观众处于叙述空间的内部,拥有较大参观自由。因此叙事性展览在强调观众自由的同时,还要抓住让观众“理解”展览这一目的,处理好“理解”与“自由”的关系。
而来自建筑领域的冯侃则从博物馆建筑空间的角度分析了博物馆信息的传播,他重点关注了博物馆建筑知识性空间的扩展问题,他认为目前博物馆内部存在着认知固定化的问题,博物馆人大多将观众看作是同质化的人群,他强调作为博物馆建筑的设计者要树立“异托帮”(分众化)的思维,在建筑设计的源头上满足不同类型观众的需求。
此次研讨会上还有不少青年学者关注到了博物馆中的亲子家庭与儿童的认知。
来自浙江大学的傅翼团队关注了“元认知”这一概念。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及他人认知过程的相关知识、控制和了解。傅翼团队将这一概念应用于父母在科学博物馆里与孩子的亲子互动分析。她们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父母拥有丰富的程序性和条件性的元认知知识,他们对于自己的认识比较客观,但关于孩子的认识差异较大。因此博物馆要在各项服务与活动中帮助父母观察孩子在博物馆里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更新他们有关孩子的元认知知识。
来自复旦大学的周婧景则重点关注了儿童展览阐释的表达方式,她呼吁学界要从培育人的方面发展博物馆教育,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从根本上更新对儿童博物馆教育的重视程度。
来自Smithsonian 的Zahava D.Doering回顾了Smithsonian从19世纪初开始的观众研究工作,她提出观众绝不会因为博物馆的几件精美展品而爱上博物馆,而只会因为博物馆真正满足了他的需求而爱上博物馆。Smithsonian一直将尊重和满足观众需求作为工作目标并不断更新观众研究的方法。2010年前后,Smithsonian团队提出了观众偏好框架(Preference Framework),他们认为博物馆应根据观众的不同偏好制定相应的服务措施。
此外,Zahava D.Doering还提到,目前在Smithsonian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开始用User一词来代替“visitor/client”对观众的称呼,她强调作为博物馆的使用者,观众拥有一定的权利、需求以及心理预期,博物馆应该尽一切可能满足观众的需求。
与Zahava的观点类似,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学院的Knoop教授也谈到,目前全世界已经进入博物馆3.0时代,博物馆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公正公平、包容的机构,而博物馆应该摒弃以往操控观众的做法,尽一切可能让观众融入博物馆的各项工作中(如藏品选择、策展、保护、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使观众真正成为博物馆的主人。
来自台湾的博物馆学家徐纯则提出了博物馆的社会责信度(Accountability)这一概念,她指出博物馆展览实物运行过程中,要用观众的自觉感受来测量展览人员的职能,即他们是否有能力将收藏的讯息传达给观众,是否能用展览将这两个变项结合为社会效益,让社会能利用过去人的经验与知识来应付当今的社会变迁问题,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融洽。
此外来自上海科技馆的宋娴、中山大学的袁歆玥、山东大学的赵星宇等年轻的博物馆工作者、学习者都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关于博物馆观众研究与评估的理论与案例。
在这一议题中,研究者关注的是更为具体的话题。来自浙江大学的王思怡与来自台湾科学工艺博物馆的郭世文分别就不同案例详细阐述了多感官在博物馆展览认知和传播效果中的重要性。
而来自浙江大学的邵晨卉、蒋凡与华东师范大学的方云则分别对区域博物馆展览、科技史类展览和非遗类展览的阐释进行了具体分析。
其他讲者则分别就博物馆展览中的色彩应用、博物馆展览单元说明文字图版设计、博物馆信息传播模式构建、博物馆学术活动传播、展览辅助展品以及多媒体触摸屏的设计、语音导览系统、讲解策划等更为细节的方面进行了汇报和探讨。
2天时间,41场学术报告,博物馆学界的新老力量从不同角度切入对博物馆认知与传播这一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剖析。与以往学术会议不同,此次研讨会中站在台前的大多为博物馆学界的年轻新秀,他们中有在高校任教的年轻教师,有在博物馆各个岗位工作的年轻博物馆人,更有刚刚踏入学界的在校学生,他们用认真钻研与热情向老一辈博物馆学者提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我国博物馆学学科的发展即将进入新旧交替的关键阶段,正如严建强教授所讲,中国博物馆的未来任重而道远,新一代的博物馆研究与从业人员有责任,也有能力担负起这一重任。
作者/编辑:Na、Na
图片来源于浙江大学文博系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