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同样是“牛肚”,为何口感不同?博物馆为你解读真相
亲爱的朋友,你每天吃那么多牛肚,敢不敢告诉我下面哪个是毛肚?哪个才是真正的牛肚?
这都回答不上来,你对得起那头牛么?
网络图
我们都知道,牛是反刍动物,有四个胃。但每个胃对应我们常吃的哪种食物,却傻傻分不清楚,常常统一称为“牛肚”。
最近,东京上野公园的国立科学博物馆举办了大英博物馆特展,网友@huu00_狐 看展之后惊呼:几十年的困惑终于得到解答!终于分清那四种牛肚了!
下图是“第一胃内壁”,兽医学上称为“瘤胃”,又被称为“牛草肚”。
瘤胃表面是疙瘩状的突起,口感比较韧,适合煮或者放火锅里。
下图是“第二胃内壁”,兽医学上称为“网胃”,又称蜂巢胃、麻肚、金钱肚。
“网胃”表面是蜂窝状、网状的突起,口感也很韧,适宜焖煮。
接下来这张图展示的是“第三胃内壁”,兽医学上称为“瓣胃”,即我们常说的“牛百叶”或“毛肚”。
瓣胃表面呈现大量薄瓣状,带小突起,口感爽脆,一般作拌菜或者涮火锅。
第四张图是“第四胃内壁”,兽医学上称为“皱胃”,即我们常说的“牛肚”。
皱胃既有韧性,又有丰富多褶皱的表面,无论是作拌菜还是涮锅、焖煮都很美味。
前三个胃(瘤胃、网胃、瓣胃)实际上并不具备分泌胃液的功能,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胃”,而是变态的食道。
牛真正的“胃”是皱胃,四个胃的分布情况是这样的:
更清晰的示意图如下:
现在我们可以愉快地去火锅店装X了:老板,给我来一份第三胃内壁!
本文转载自:观察者网
作者:高雪滢
编辑:木子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