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样是“牛肚”,为何口感不同?博物馆为你解读真相

2017-04-14 高雪滢 弘博网

亲爱的朋友,你每天吃那么多牛肚,敢不敢告诉我下面哪个是毛肚?哪个才是真正的牛肚?



这都回答不上来,你对得起那头牛么?


网络图


我们都知道,牛是反刍动物,有四个胃。但每个胃对应我们常吃的哪种食物,却傻傻分不清楚,常常统一称为“牛肚”。


最近,东京上野公园的国立科学博物馆举办了大英博物馆特展,网友@huu00_狐 看展之后惊呼:几十年的困惑终于得到解答!终于分清那四种牛肚了!


下图是“第一胃内壁”,兽医学上称为“瘤胃”,又被称为“牛草肚”。



瘤胃表面是疙瘩状的突起,口感比较韧,适合煮或者放火锅里。




下图是“第二胃内壁”,兽医学上称为“网胃”,又称蜂巢胃、麻肚、金钱肚。



“网胃”表面是蜂窝状、网状的突起,口感也很韧,适宜焖煮。


接下来这张图展示的是“第三胃内壁”,兽医学上称为“瓣胃”,即我们常说的“牛百叶”或“毛肚”。



瓣胃表面呈现大量薄瓣状,带小突起,口感爽脆,一般作拌菜或者涮火锅。




第四张图是“第四胃内壁”,兽医学上称为“皱胃”,即我们常说的“牛肚”。



皱胃既有韧性,又有丰富多褶皱的表面,无论是作拌菜还是涮锅、焖煮都很美味。




前三个胃(瘤胃、网胃、瓣胃)实际上并不具备分泌胃液的功能,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胃”,而是变态的食道


牛真正的“胃”是皱胃,四个胃的分布情况是这样的:



更清晰的示意图如下:



现在我们可以愉快地去火锅店装X了:老板,给我来一份第三胃内壁!





本文转载自:观察者网

作者:高雪滢

编辑:木子


相关链接:

当吃货爱上博物馆——博物馆里的特色餐厅

吃货汉朝穿越指南

当博物馆“跨界”时尚圈,还不忘为吃货们操心

吃货必看,如何将食物变成艺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