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女红传习馆——博物馆教育品牌化、差异化、社会化建设的新实践

2017-06-13 大侦探 弘博网

为了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化部等部门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在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丝绸博物馆为其社教品牌——女红传习馆举行了挂牌仪式。



中国丝绸博物馆(以下称“丝绸博物馆”)由于自身特色,一直对传统工艺予以特别的关注。赵丰馆长认为,传统工艺是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的相辅相成。因此,丝绸博物馆一方面通过对出土文物,即传统工艺相关产品的研究复原来恢复一个相对完整的传统工艺体系;另一方面,则是继承传承人及传承人群体尚还留存的传统技艺。女红传习馆的开办正是对后者的支持。


女红传习馆开设的意义


女红,旧时指女子所做的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在当代语境下,女红不再为女性特有,而是指以纺织为主线的生产技艺,包括养蚕纺纱、印染织编、刺绣缝纫,从纱线开始到服饰为止的全过程。


赵丰馆长表示,女红传习馆的建立一是为了传统工艺的坚守,二是为了传统工艺的创新。坚守,是指人们通过对传统工艺的学习,不仅要继承传统技法,而且更要继承对于天然、手工的追求以及匠人精神的坚持;创新,则是搭建交流的平台,让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遇,让传承人群成为具有设计能力的匠人,让现代工艺从业者成为具有匠人手艺的设计师。


女红传习馆的活动亮点


亮点一:博物馆教育品牌化

在博物馆参观中,观众往往感到“千馆一面”,而现代营销中对于品牌形象的强调,则有利于帮助博物馆打破这样的局面。


随着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博物馆也慢慢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接受市场经济理念的熏陶。在日益激烈的经济、文化竞争中,一个博物馆要想处于并保持优势地位,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和喜爱,不断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必须走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博物馆品牌定位就是在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的基础上,对博物馆品牌文化取向及个性差异上的定位,其目的是在市场上树立一个明确的、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符合观众需要的博物馆形象,以博物馆张扬的魅力来吸引更多观众,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博物馆应该注意,品牌建设应该进行全方位的展开,不局限于陈列展示,而更应该惠及教育项目。“重展览轻教育”的现象在博物馆普遍存在,相对于展览的大量投入,教育活动往往沦为辅助展览的形式化内容。“为社教而社教”导致博物馆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趣味性差、公众参与度低。


对此,丝绸博物馆探索了一条从提供“教育活动”到提供“教育课程”的博物馆教育常态化的路径,旨在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品牌。


为了打造“女红传习馆”这个品牌,首先,丝绸博物馆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即以纺织的生产技艺为自身活动特色,开展面向工艺爱好者的教育活动。在此基础上,丝绸博物馆将原有的教育项目整合,设计出一系列以“养蚕纺纱、印染织编、刺绣缝纫”为主线的课程,例如扎染活动、织造培训、蕾丝课堂、手工盘扣教学、迷你时装设计等。这些带有丝绸博物馆特色的课程,吸引了一批纺织工艺爱好者,为丝绸博物馆培养了忠实的观众群体。



与此同时,丝绸博物馆还为女红传习馆设计了专业的社教空间,并邀请染织工艺大师常莎娜题写馆名,聘请香港张西美作为特邀顾问,还聘任国内许多非遗传承人及国外工艺家作为讲师。另外,女红传习馆还延伸至馆外,在杭州大关小学挂牌成为校园基地,在云龙村开展乡村实践基地。


丝绸博物馆从品牌定位、品牌规划、品牌形象以及品牌扩张四个方面来打造女红传习馆,将教育活动标准化、品牌化,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如今,女红传习馆已经完成工商登记注册,正式成为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一个社教品牌。


亮点二:博物馆教育差异化

博物馆教育活动让人感到无趣的另一个原因——我们的博物馆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往往只关注活动内容与形式,却很少关注活动受众之间所存在的,包括生理、心理方面的差异。


实际上,博物馆教育活动是否具有趣味性,往往来自观众自身的感受。无差别的教育活动常常造成的结果是:大人抱怨失控的“熊孩子”,而孩子又觉得活动内容十分枯燥无聊;无经验者认为活动起点太高、难度太大,有经验者又觉得过于简单、毫无挑战性。


这就要求博物馆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根据观众的需求,进行量身打造。观众感到枯燥的很大原因在于博物馆往往没有为观众提供差异化的选择,将观众视为一个均质的整体,导致观众无法将博物馆内容与自身既有知识相结合。


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社教问题,丝绸博物馆女红传习馆便进行了差异化课程设置,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观众。


据社教部副主任楼航燕介绍,女红传习馆的课程安排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兴趣培养、知识普及以及技艺研习。


兴趣培养,主要面向年龄较小的儿童,既包括团体也包括散客,开课时间灵活,观众在参观博物馆之时,可以随时前往女红传习馆,在社教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基础的工艺课程,例如印染织编这类简单的操作。这个层面的课程旨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孩子心中埋下纺织女红的种子。



知识普及,则主要面向年龄较大的青少年或兴趣爱好者,通过课程学习,传播较为经典的相关知识,作为课外实践活动进行开展。这类课程不定期举行,主题多样有趣,如配合展览的“萧山花边体验教学”、“户外蕾丝课堂”,以及配合元宵节的“灯彩培训”、杭州全球旗袍日的“手工盘扣教学”、儿童节的“我给娃娃做衣裳”等,学习蕾丝编织、丝绸扎染、服装设计等知识。



技艺研习,主要面向较高层次的工艺从业者,通过课程学习,搭建交流平台,让专业人士互相切磋技艺、研习技法和设计,从传统女红技艺中汲取营养,应用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将传统女红作为创新、创业的部分。例如,将于八月份举办的“五天丝路综板织”活动,由国外学者教学,参加者不但要学习复杂的织造工艺,还要了解这门工艺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运用,以启发工艺从业者和文化研究者的思考与创新。



另外,同一层次的课程,针对不同的群体,女红传习馆也会灵活地做出调整。例如,“户外蕾丝课堂”举办了两期,分别针对亲子家庭与编织达人进行了内容上的变化。亲子家庭以简单的缠绕编织学习为主,增强小朋友的动手能力以及配合能力;而相对于简单的缠绕编织,编织达人则学习较有难度的钩针编织,以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



除了课程设置,在场地选择上,丝绸博物馆同样注重差异化安排女红传习馆中共有两个教室,据楼航燕副主任介绍,其中一个充满童趣的教室主要是为低龄儿童所设置的,考虑到小朋友身高低,这个教室专门放置了一些高度较低的桌子、椅子,让小朋友可以舒适地进行手工体验。而且,由于小朋友喜欢跑动,所以和另一个教室相比,这间教室的空间更大,确保孩子在跑闹中不易磕碰。



亮点三:博物馆教育社会化

通常,说起博物馆社会化往往只看到博物馆应该面向社会、面向公众,使公众利用好博物馆的文物资源。如今,博物馆社会化更是要求博物馆寻求外在合作、吸引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与相关行业合作,强调伙伴关系及合作网络的建设,以加强组织间资源共享及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传统的博物馆教育活动,常常只依赖于馆内力量,实行大包大揽——自己做策划、自己当老师、自己买材料、自己出资金。但博物馆自身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单靠自身开展教育活动,往往花了钱却总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丝绸博物馆在女红传习馆教育活动的开展中,与小学、乡村、高校、文化团体以及企业等多个相关行业实施了合作计划。通过与小学合作,让更多的孩子走进博物馆、了解纺织工艺、学习女红技艺;与乡村合作,则为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提供馆外基地,增加活动的趣味性;与高校和文化团体展开合作,又为博物馆教育活动带来了学术资源,例如,在“户外蕾丝课堂”中进行教学的讲师是中国美术学院的老师与博士,而“萧山花边体验教学”的讲师王丽华则是萧山花边的传承人;与企业的合作则相应减轻了博物馆的经济压力,楼航燕副主任介绍道,“我给娃娃做衣裳”活动中,孩子们设计的“迷你时装”所用布料就由巴拉巴拉童装提供。


女红传习馆的未来发展


在谈到女红传习馆的下一步发展,中国丝绸博物馆显然有更多期待。


关于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女红传习馆不只局限于中国的传统纺织工艺,更要放眼于全世界,学习包括世界各地的纺织技术,让女红传习馆变成具有国际视野的纺织培训中心;在课程形式方面,女红传习馆不仅要让大家走进博物馆学习传统工艺,还要带大家走出教室、走进村落,通过夏令营的方式,让大家贴近天然、了解手工、学习工艺,真正地感受传统工艺中对于天然、手工的追求。


关于营运。为了优化“女红传习馆”这个品牌,丝绸博物馆还将制定更为全面的规划,组建专家库,招募志愿者,与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得到企业的帮助,寻求国际合作。


赵丰馆长表示,女红传习馆作为中国丝绸博物馆一个长期的社教品牌,在之后的建设过程中,一要主动学习,从传统中汲取养分,在人类非遗中继承传统;二是积极创新创新项目,创新内容,创新设计,也创新传播形式;三要做好传播的平台,女红传习馆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平台,邀请老师开展教学,邀请学生前来探讨,互相交流,实现传承,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的活力,让当代设计汲取旧的营养。


部分资料来源于中国丝绸博物馆

作者:大侦探

编辑:大侦探



相关链接:

蕾丝,编织网上绽开的花朵

服务行业 布局中外: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丝”路

打造“无边界课堂”,博物馆如何开展青少年教育?

博物馆:以教育为圆心的文化乐园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