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无边界课堂”,博物馆如何开展青少年教育?
“我和博物馆有个约会”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研讨会于5月27日在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举办。此次研讨会是延续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联合史家教育集团开展“我心中的博物馆——儿童绘画、摄影、手工作品展”展览进行的主题讨论会。围绕博物馆如何开展青少年教育,论坛由来自不同单位的八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博物馆展览、活动、场地和馆校合作等方向作了主题演讲,旨在推动博物馆履行其社会教育职能,开展“无边界课程”,让青少年走进博物馆。
博物馆应该开展什么样的教育
关于博物馆如何将自身优势提供给学生,北京华翰文化遗产博物馆研究院理事长徐俊锋提出了三个问题。
北京博物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崔学谙介绍了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的目标。他认为,博物馆的根基是“物”,博物馆教育的实质是以物出发的教育,这是博物馆与学校、展览馆等最根本的区别。其次,对于青少年的教育,特别是儿童教育,崔学谙认为博物馆首要任务是激发孩子的兴趣、灵感和想象,这可能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博物馆应立足于善良教育,把握适当的责任和义务。
关于学校和博物馆场馆之间如何加强合作,首都师范大学白欣教授以“学校教学和博物馆教学的区别与联系”作了主题演讲。学校的传统学习以教授法为主,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通常是被动的,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场馆教育主要集中在挖掘自身教育资源,联结参观者主动建构场馆资源和个体经验。馆校合作对于学校和博物馆双方均是朝着互利共赢的方向发展。
馆校合作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教师向场馆咨询丰富教学资源;
场馆向来馆学生提供服务;
教师在场馆中开展教学活动;
双方共同开发课程的深层次合作。
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共通点:
两种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基本一致;
教育对象交叉(以青少年为主);
都拥有专业的教育管理人员。
然而,诸多因素也阻碍了馆校系统间的深入合作。博物馆和学校两个系统间根深蒂固的文化不同,而现实因素如专业壁垒、课程专业度、教师态度及高专研究缺乏等也限制了学校博物馆教育的开展。很多一线教师没有经过系列的学习和培训,不知道如何利用场馆进行教学,博物馆教育效果不理想。
对于推进馆校合作的可能性,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可以发挥其不同的职能:
综合性场馆可配合学校多种科目的素质教育;
历史类博物馆在配合学校德育方面作用突出;
艺术类博物馆在配合学校美育方面优势明显;
科技类博物馆在配合学校智育方面潜能充分。
馆校合作中首先应设计合作内容和形式,包括(学科)课程的综合要求,教师教学的需要和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特点,再由博物馆与学校共同推进教学活动。与此同时,博物馆应当与学校教学做好衔接,把场馆办成学校教育的辅助课堂,针对学生的年龄和知识储备调整讲解内容和讲解方式,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制作出一套有博物馆特色的教育方法。
发言的最后,对于如何推进馆校结合,他总结道:
开发促进主动学习的展品和活动,使参观者处于主导地位,愿意在展览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积极投入探索问题中;
与大学和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将场馆作为教师培训和师范生科学教育实习的基地,大学的专家可以参与场馆的设施建设中;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虚拟课堂,供中小学师生共享;
实现博物馆资源和学校科学教育的整合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
国家博物馆社教部陈慰分享了国家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模式。该模式可表示为:
“博物馆+学校+家庭”的学习模式;
“知识+技能+价值观”的教育模式。
其主要内容是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实现“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情感教育”的融合发展模式,从而构建他们的核心素养,共同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升。
博物馆课程开发应当共谋、共为。以国家博物馆《博悟之旅》系列课程开发为例,陈慰指出,博物馆课程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课程目标开放性(真实的学习体验,个性的创意表达,以及思维和眼界的拓展);
课程框架系统性(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有机融通,课程内容是培养学生五大核心意识的直接表达);
课程内容民族性(民族精神、民族信仰、民族尊严、民族自信、民族智慧、民族艺术);
课程实施综合性(博物馆课程涵盖了小学阶段的12门学科,覆盖学科率为92.3%)。
首都博物馆的钟梅以首博的“读城”展览为例,分享了首博通过策划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展览,吸引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的经验。她从展览最重要的三个角度探讨一个展览应当如何呈现:即展览内容、展厅环境和展览的受众群体。“读城”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兴趣和需要,将展览和活动统筹结合,以物为依托,为青少年提供最直接的感知。她同时强调了展览的参与性:该展览知识量大,首博从每个单元选一些点作为切入点,准备了二百余个问题藏在城墙中,等待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由于该展览鼓励学生亲身参与、亲自动手,激发了学生对于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样来自首都博物馆的杜莹结合了“读城”和首博的其他展览探讨了其对青少年展览的感想和体会。她认为,现在博物馆的挑战来自于观众的高要求:
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学生来博物馆要受教育、上课,而不是走马观花,这促进了博物馆讲解员从讲解员到教育专员的转化。
在展览和活动方面,博物馆需要改善展览面向成人、活动面向儿童的割裂的局面,统筹安排展览、讲解和其他活动,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参与性和责任感。
在展览设计方面,设计师和主创人员要考虑展览的互动性和科普性,发挥志愿者的积极性,大胆创新,做到多学科的融合。
北京汽车博物馆公众教育部副部长满宝潞介绍了汽博在青少年活动方面的相关经验。依靠“博物馆+社会教育机构”的模式,汽车博物馆面向青少年开展多种活动和课程:利用汽博外围的城市文化广场举办展览、开展“科学小夜场”活动;进行科学表演秀,将从古代车马文化开始的每一项车文化拆解开来做成系列活动;举办青少年汽车创意大赛、为年龄稍大的青少年提供体验发动机拆装、汽车模型设计的机会;开发汽车课程教育教材,与学校合作教学开展实践课;青少年讲解员为青少年讲解,调动同年龄学生的积极性……分年龄段进行的活动引发了青少年对于汽车的兴趣,加深了他们对于汽车的了解。满宝潞指出,基于展览开展的社会实践类活动只是引发青少年兴趣的一个开端,博物馆需要通过延展性的课程和活动让青少年走进博物馆,融入到知识当中。
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馆长郭力展探讨了如何策划以青少年为主要群体的课程。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尝试馆校合作模式,利用博物馆资源,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分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走进博物馆。大葆台对馆内的教育资源进行了归纳整理,设计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在博物馆内开展针对青少年的体验活动,使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教学化的开发。
二是博物馆资源走进学校。在进行博物馆内活动的之前,博物馆会与学校合作开展行前教育课,活动之后还会去给学生讲解更加深入的内容。此外,大葆台进行“送展览到学校”的尝试,将文化产品直接送到教室门口,学生在课间就可以看展览。通过这种方式,博物馆资源转化为了学校的学习资源,有助于学生开阔思路,让青少年知道博物馆当中有很多东西是值得学习的,进而引起其参观博物馆的兴趣。
结语:
博物馆作为社会服务机构,需要履行其教育职能。博物馆应挖掘自身教育资源,加强与学校的合作,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知识储备和兴趣爱好设计适合青少年参与的展览、活动和课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青少年的主动学习,推动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展开。
来源:研讨会现场报道
编辑:Wendy
相关链接:
以博物馆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合作为例说明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