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界保存,无界保护,跨境合作延续文化记忆
在英国东北部的港口城市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墓园,有两座老墓碑面向大海比邻相依,一人高的黑色大理石碑上镌刻着醒目的汉字:“大清故勇福建福州府侯官县陈受富之墓”“大清故勇福建福州府闽县陈成魁之墓”。这个墓园里共有五座这样的中式墓碑,与其他本地人的墓碑相背而立、东望大海远眺故乡的方向。
一
历史不会忘记,今天仍有温度
时间倒回到100多年前。北洋水师最后一批建成军舰踏上归程。1880年到1887年间,北洋水师从该厂购买过四艘巡洋舰,分别是第一批的“超勇”舰、“扬威”舰和第二批的“致远”舰、“靖远”舰。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随舰回国,在奉命赴英接舰的北洋水师官兵中,先后有5人病故于此,分别是第一批接舰人员中的袁培福、顾世忠,第二批接舰人员中的陈受富、陈成魁和连金源。他们和他们的救国强军梦,都被永远地安葬在圣约翰墓园中……
今天,这五座墓依然得到了中英双方政府的有效保护。
当地时间6月20日10点,北京时间6月20日17点,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的首个海外文物修缮项目“中国北洋水师英国墓地修缮项目”在英国纽卡斯尔市的圣约翰墓园正式开工。
二
文物有国界,文保无国界
跨国文物保护合作,现行国际框架中,任何国家都找不出一套通用的标准。这其实为各国有效地保护遗失在海外的各类文物制造了不小的难题。这次中方与英方的合作,是情怀的彰显,更是一次东西方文物修复理念的交流互鉴。
北洋水兵五座墓位于圣约翰墓园中部偏东侧,五座墓碑面正西,面对墓园中轴道路。从北向南依次是:陈受富墓(1号)、顾世忠墓(2号)、袁培福墓(3号)、连金源墓(4号)、连成魁墓(5号)。五座墓规制一致,由墓碑和墓组成。其中墓碑分为碑身、基座和基础三部分,碑身由灰色砂岩正面镶嵌黑色花岗岩组成,碑文刻在黑色花岗岩上。
现场勘查
1、5号墓碑保存较完好,但由于基础沉陷,需要进行基础加固,并且墓池被积土覆盖,需要进行清理。2、3、4号墓碑完全倒塌,需要在稳固基础后,对碑体进行加固、重装,补配缺失构件,并恢复墓池。
1号墓: 该墓碑由于基础沉陷,整体向北侧倾斜,有倾倒威胁。镶嵌花岗岩与石灰岩本体间的灰浆局部脱落。西侧南侧墓池石条被植物遮盖,北侧墓池石条仍露出地面可见。
2号墓:该墓碑被后侧的英国墓碑砸倒倾覆,清理后发现墓碑砂岩碑体碎裂为若干块,部分缺失,碎裂缺口部位风化严重,已无法拼接为完整墓碑。碑座留有碑身断口。
3号墓:该墓碑倾覆,清理后发现,墓碑砂岩碑体丢失,仅留存镶嵌花岗岩并裂为两块,断裂部位为碑体左下角,断口未见风化,可以完整拼接。碑座留有碑身断口,碑座基本完好。
4号墓:该墓碑同样倾覆,清理后发现,墓碑碑体砂岩与花岗岩依然镶嵌连接完好,镶嵌处灰浆略有脱落,砂岩碑身底部与墓碑断裂,其余砂岩碑体基本保持完整。花岗岩碑面保存完整,无风化。碑座留有碑身断口,碑座基本完好。
5号墓:该墓碑基础略有沉陷,整体向西北侧略有倾斜。碑身的砂岩与花岗岩镶嵌的灰浆局部脱落。西侧南侧墓池石条被积土遮盖并生长植被,墓池石条无法探查。
根据三次圣约翰墓园北洋水师水兵墓的现场勘察结果,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代表、英国北部企业家协会代表、设计施工方与纽卡斯尔市政府保护与环境处、殡葬管理处人员在共同商议讨论后对该五座水兵墓的修缮工作达成一致意见。
本次保护工程双方基本遵循以下原则:
1、圣约翰墓园北洋水师水兵墓是中国近代史中以北洋水师强国强兵为代表的洋务运动的重要历史遗物,也是英国工业革命后军工发达、全球贸易的重要历史物证,价值重大。
2、圣约翰墓园北洋水师水兵墓残损严重,并存在继续破坏的威胁隐患,应立即实施抢救性保护。
3、圣约翰墓园北洋水师水兵墓的修缮应符合英国当地遗产保护的程序与原则,并符合《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15)中“不改变原状”、“最低限度干预”与“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原则。
4、应保证工程质量,确保文物安全,并应考虑工程完成后的维护工作。
英国传统修复程序
在英国,保护修缮工作程序大致为以下三步。首先,参照法规《保护历史院落和纪念物》(Caring for Historic Graveyard and Cemetery Monuments)对文物的现状进行详尽地描述。第二,将修缮申请同时提交给所有人(纽卡斯尔市政府)和所属机构(Historic England),并等待“修缮许可”。第三,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完成修缮方案制定。
基础加固
五座水兵墓碑都需要进行基础加固工作,1、5号墓为单独基础,2、3、4号墓做一处完整基础。基础加固前应将现有构件进行支顶。对基础下部的土地进行夯实,墓碑下部根据需要可增加钢桩基础,并在现有条石基础下方增加混凝土基础。
墓碑安放与加固
墓碑与基础之间连接采用钢制锚固连接,钢锚栓规格按照英国墓碑修理要求选用。1、5号墓碑碑身保持现状,对碑身的灰浆缺失部分采用与原灰浆一致的材料进行填补。2、3号墓碑,选用与原灰砂岩一致的材料,重做碑身。
墓池恢复
在基础完成后,将墓池周边灰砂岩归安,使用与原材料一致的灰砂岩补配缺失构件。并将墓池构件锚固(采用英国墓碑修理要求的锚栓)。按照圣约翰墓园的通行做法,在墓池内洒满碎石。
保养维护与记事碑
墓碑墓池加固归安后,应对墓碑等石质文物表面使用清水进行清洗。施工完成后,收集保存破损与更换下来的构件,以备未来展示使用。保证墓碑安全不少于50年,工程结束后应设立墓碑维护制度,检查墓碑安全稳固状况,定期清理杂草杂物,保持碑体清洁。
三
以文保基金会为实施主体——文物究竟如何多元保护
五座水师水兵墓发现于偶然,也得益于偶然。
2016年5月7日,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博士生小牟他打算前往位于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墓地拍摄,并祭奠一下园中的5座北洋水师水兵墓。但尴尬的是,当五座墓碑出现在他眼前时,3座已然倒塌,泥土覆盖了大半,墓碑倒塌,无人祭奠,一派悲凉。
在他的积极联络下,此事一步步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国家文物局知道此事以后,引起来祖国方面的重视。事件迅速得以推进,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跟进此事。
2016年11月30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在北京正式启动英国北洋水师水兵墓公募项目。此次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公开募集项目,募集目标为47,936.26英镑(约409,797.50元人民币,以当日汇率为准),达到目标后即停止募集。项目旨在修复已倒塌的三座水兵墓碑,维修保养另外两座水兵墓碑,避免发生类似损坏。
资金募集过程中,基金会于2016年11月30号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开募集,截止目前共募集资金378,061.86元,得到了海内外大力支持。其中企业捐款6笔,个人捐款50笔。双方约定按合同规定分四次向施工方付款,首批款项基金会已于5月底将首笔资金10,128英镑打到施工方账户。
此事一出,迅速引发各大网络媒体关注。弘博网也在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了深度追踪,及时向社会各界传递了历史的这份回响。(详见→一次有温度的海外公募:修缮英国北洋水师水兵墓)
各大新闻标题
澎湃新闻
《英国3座北洋水师水兵墓倒塌:半埋土中很悲凉》
《中国将修缮在英北洋水师水兵墓 已有120多年历史》
光明日报
《北洋水师水兵英国墓修缮公募项目落地》
在组织募捐活动的同时,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官网公布募得资金后开展的文物修缮活动和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募捐活动持续期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官网滚动播出捐赠人的姓名及捐赠金额,公布募捐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总额和用于开展修缮活动的各项成本支出情况。募捐活动结束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也及时通过官网公布募捐活动取得的总收入及募捐款项使用情况。
四
结语
众所周知,我国文物资源众多,陈列在博物馆里的多,遗失在“世界角落”中的更多。在当今文物保护形势更为严峻的今天,仅凭政府力量进行行政干预,显然已远远不够。而一旦发现问题,社会力量多元进入,如何迅速聚集力量,制定高效权威的修缮标准,有序推进项目实施,让修复成果最大程度上照顾到民族情感并获得国际认可,也是亟待践行的难题。
事实上,英国北洋水军水兵墓的修缮工作,以文保基金会为实施主体,生动诠释了政府与广泛的社会方式可以有效结合,并为我国今后开展更为广泛的文物修缮国际合作提供了更具实践性的指导。
特别鸣谢: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作者/编辑:梖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链接: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