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讨|物、展览与博物馆实践

2017-08-09 弘博网

人类学视野下的博物馆收藏、展示与诠释——2017年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已于近日闭幕。除了主题演讲外,本次研讨会还围绕不同议题进行了分组研讨,与会嘉宾就个人的研究、实践经历分别对议题交流了想法、意见。


物、展览与博物馆实践


“从物到人”:一种博物馆观念的反思


本文从传统博物馆藏品研究转向新博物馆学的双重输入系统,以及博物馆的结构性与关系性几个方面入手,重新阐释“从物到人”观念的内涵及其本质。“从物到人”的观念远非将关注的重点由博物馆对象转向博物馆公众如此简单,还应包括隐藏在对象背后的个人与群体,博物馆专业人员也不例外。 这三种“人”固然重要,但人”所衍生出的相关博物馆议题,新的关系的生成,新的研究视野才是问题的关键

尹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物与辞:关于博物馆展陈空间研究维度的探讨


博物馆展陈作为一种反映“物”与“辞”转译关系的观念产物,具有深入探讨价值。通过对国内33家博物馆的考察,提出针对博物馆展陈空间研究、博物馆批评的必要性,以及博物馆空间的五个有效视点:


“博物馆空间的‘整体效能’”


“博物馆叙事空间的场所精神”


“博物馆空间的尺度与暗示”


“博物馆空间的宏观与微观构成”


“博物馆展陈空间发展的延展性”


并梳理出博物馆常设展陈列中使用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设计逻辑,观照现当代中国博物馆通过器物和空间进行历史叙事的风格、趋势及其理念。

李倩倩-四川大学



从他者的视角到多元化的身份认同——人类学视野下的博物馆策划研究


随着学术界对自我与他者讨论的深入,博物馆开始提倡以“人”为中心的策展理念,本文认为,应将多元文化以及与观众自身生活相关的议题融入到展览策划与教育活动中,策展人应根据观众的需求和与观众沟通的角度审视“差异”所产生的效果,以消除博物馆作为权力的拥有者,将“我”的观点放大来影响观者。

刘凡-武汉纺织大学



作为方法论的民族文物


博物馆藏品处于从原生环境中被剥离、碎片化的状态,使博物馆藏品陷入意义丢失与模糊的困境。而人类学整体认知理论有可能通过探究和还原民族学文物在其原生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存在意义,从而呈现出藏品的真实价值,揭示出藏品背后的文化价值系统。这是一个建立在反思传统文物价值认知模式基础上的新博物馆方法论,这一方法论:


可望构建一个关于博物馆藏品的完整意义解释系统


引领博物馆工作内容延展到对于文化遗产的整个价值体系的保护与珍藏


带来一个新博物馆认识论,即建立在文化主体间性基础上、倡导跨文化对话的博物馆价值认知范式


郑茜-中国民族博物馆



知识、记忆、历史与认同


社区里的铜绿山古矿遗址博物馆:知识生产与地方记忆


通过在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的遗址博物馆与邻近社区的田野考察,试图呈现专家学者、地方政府与在地居民关于遗产价值的概念分歧。探讨重重矛盾下如何进入社区并影响社区居民对于自身历史和地方文化的认知;在生态发展的背景下,在地居民如何在自己的生活记忆中与考古遗址产生联系,又是如何看待和处理考古遗址公园、文化遗产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

罗晶晶-香港中文大学



民族博物馆的知识生产、身份建构、文化认同 ——以甘肃积石山县民族民俗博物馆为例


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结合当地博物馆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当下我国民族博物馆在相关内容的选择与展示、诠释中的该发扬光大之处,同时反思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我国民族民俗博物馆更好的建设与服务民众。

连菊霞-西北师范大学



宇宙、风车、博物馆:知识生产的多元路径


以苗服与知识生产为例,在人类学从知识论到本体论转向的趋势下,关注博物馆在面对者—我者—世界三者共同对话、彼此参与的语境中,作为一个知识生产的主体,如何以其特殊“场所”的具身主体性,重构“物”的生命轨迹,并对民族及其文化做出新的表述。

吴洁-中国民族博物馆



西北文物展览与民国时期边疆治理


聚焦于20世纪早期西北民族文物收集与展示,旨在探究民国时期边疆博物馆及边疆文物收集如何形塑西北边疆的感知,介入到边疆治理、民族关系重建,以及民族国家认同的建构。从而促进文化交流“以求整个化消界限融合宗族永远解决所谓‘边疆问题’之历史悬案。”

杜辉-西南民族大学



试分析国家博物馆对于清迈地区的文化诠释——以国立清迈博物馆常设展为例


近现代后,博物馆的概念进入泰国,发展出与西方文化中不甚相同的博物馆性格。国家博物体系馆舍几乎遍布泰国各府。本文以国立清迈博物馆为案例,观察该博物馆如何建构其文化诠释、如何与地方社群互动,探究国家力量在地方的文化政治。

赵苙宇-台北艺术大学



影像、数字与博物馆的非遗展示


参与式影像在社区(民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与展示中的应用——以摩梭民俗博物馆为例


以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落水村的摩梭民俗博物馆为例,对参与式影像在摩梭民俗博物馆十余年来的实践过程做一简单梳理。希望能够为更多的社区博物馆和民族类博物馆利用影像手段进行博物馆教育、反映社会变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活态遗产提供范例,同时探讨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谢春波-云南民族博物馆



数字化时代民族地区博物馆的文化遗产展示和人类学解读——以西藏工布江达县秀巴古碉楼群遗址为例


以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秀巴碉楼群遗址展示为例,提出在民族地区遗址展示和解读过程中不仅需要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建筑学家的参与,更需要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的智慧。将专家学者们提供的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民俗活动、民间信仰等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鲜活的呈现在观众面前,文化遗产所承载的信息将在更大程度被激活,并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将极大的推动民族地区的博物馆建设及文化旅游事业。

庾华-中南民族大学   陈斯亮-长安大学



文化多样性在民族博物馆的多元展陈


通过分析民族博物馆的特征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联,分别从主题信息展示、动态展示、数字化运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倡结合民族博物馆展品的特点,还原真实情景,增加观众参与度,给观众以强烈的代入感,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实现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杜韵红-云南民族博物馆



商业化、遗产化与博物馆(二)


作为“景点”的乡村博物馆:糯黑彝族文化博物馆的实践


传统博物馆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之功能,在乡村博物馆的实践中,有了新的表述。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糯黑村彝族文化博物馆的实践为例,村民作为村落环境的主体,批判性接受政府政策和文化学者建议,保障了其作为文化传承保护的主体地位,推动乡村博物馆空间扩展到整个村落的文化空间。

巴胜超 彭慧颖-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松阳传统村落古民居保护与展示的话语实践


本文以松阳建筑遗产作为典型案例分析社会语境、权力运作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与展示的影响。梳理了松阳建筑遗产的历史,发现其经历六个时期的重要话语实践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松阳建筑遗产也反复经历了建设-破坏-保护这几个过程,也对古建筑的保存、利用与展示产生了重大影响。

蓝蔚-中央民族大学



旅游化城镇的“地势”突围


在本文所研究的丽江恒裕公私立民居博物馆中,原住民扮演了一种新的角色,将自宅定位为“私立民居博物馆”,营造出特殊的公共空间氛围,从普遍异化的古城空间形态中突围而出,被吸纳进政府扶持的文化场所整体布局,展现出当地民居最鲜活的地方性与生活气息。

李耕-中国社会科学院



生态博物馆与遗产旅游的人类学研究


以贵州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为个案,提出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博物馆形式,强调社区参与、文化遗产动态保护、记录文化变迁。关注传统文化在不同时期的现代性表述是生态博物馆实践的重要部分。在社区与博物馆的关系上,要充分发挥社区参与的主体思想,避免旅游开发中伪文化、文化商品化等现象。

金露 刘俊军-宁波大学



教育与公共参与


“谁的博物馆?”:博物馆与公众参与——以珠三角地区公众自身的展览实践为例


本文从博物馆公众体验式的参与方式中跳脱出来,而将博物馆视为一个“建构认同和知识,表达意见与协商的空间”,从珠三角地区公众自身的展览实践出发,以政府主导建立的记录社区历史和群体历史的五个展览为例,探讨政府、博物馆、社会组织、社区和个人在记录某一特定群体、某一特定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关注不同群体在表达、阐释和构建某一团体或事件的历史中的作用,进而使博物馆真正成为建构认同和表达意见的场,从更深层次上解决“博物馆的公众参与”问题。希望更多博物馆和展览能为某一群体发出自己的声音。

史明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人类学视阈下的博物馆教育


自现代博物馆诞生起,其教育功能便日渐凸显,随着新博物馆学运动的开展,其关注的对象亦更加强调“人”,强调博物馆应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强调博物馆的公共文化属性及其教育功能,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亦多注重参与学习和情感体验。本文从人类学的视角,对博物馆教育进行梳理、分析和阐释。

冯正国-中央民族大学



谁的展览?谁来看?:博物馆展览与策划的社区参与性探讨


本文尝试以人类学社区参与的视角,通过呈现国内博物馆的策展案例,分析当前中国博物馆展览与策划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博物馆的展览策划如何实现社区参与。

博物馆如何参与城市生活并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如何让展览成为社区与公众认同的展览?由此引出对博物馆的身份构建和文化认同问题的探讨,期望进一步探讨博物馆实现社区参与,实现“我们的社区,我们的文化和艺术,我们的博物馆和展览”这一理想的可能性。

邱玮-云南省博物馆



基于民族博物馆的传统知识传播与创新——以“促进双赢的试验性行动研究”项目为例


从云南民族博物馆“促进双赢的试验性行动研究”项目中带来的启示出发,分析民族博物馆在传统知识传播与创新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传统知识重塑生活”的理念:


民族博物馆应探索多种途径阐释藏品在民族身份建构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重视与少数民族观众和社区的联系,把展示和教育活动作为文化认同的桥梁与纽带,促进各民族文化包容与理解、增进民族团结


最大程度的让更多公众积极参与到传统知识的传播与创新中来

杨晓-云南民族博物馆



博物馆与文化的多样性——人类学指导博物馆展览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本文认为,策展人以何种叙事方式和知识结构展开展览线索,代表了观者在某种程度上能去到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博物馆中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对文物所蕴含的多元文化进行诠释,展示文化的多样性,强调物的文化语境,势必使文物的展示更加立体,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物,而是物背后的人类精神文明,博物馆教育的功能才会发挥得更为显著。

李秋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从组委会得到消息,相关论文将会集结出版。第一场分论坛的专题发言部分到此告一段落,后续还有第二场分论坛专题发言的报道,敬请期待。



来源:研讨会稿件及现场录音

编辑:叶子



相关链接:

博物馆如何“透物见人”、“以物见人”

人类学博物馆群发力了!——跨界共研“品牌的力量”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