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物馆校本课程该如何开发?

2017-08-16 弘博网



博物馆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馆校合作”越来越普遍,有关博物馆的校本课程成为学校各学科教师共同教研的土壤。有效地综合了学校教师资源、社会场馆资源,成为以国家统编教材为基点,拓宽知识广度、延展视野高度,成为提高师生综合能力的高效课程。


博物馆的直观性、专业性、生动性是教科书所无法呈现的,是孩子们实践学习的好地方。然而,如何在众多的博物馆中,选择适合小学生参观学习的场馆;如何在一座展品繁多、内容专业化的博物馆中,为小学生设计、选择适合的学习主题和学习方法,让博物馆学习成为有效、有趣的学习过程,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博物馆课程实施步骤


(一)前期踩点


根据校本教材安排,每学期不同年级会到相应的博物馆学习。

①每个年级会有一名主持此项工作的教师,老师根据教材内容在假期(寒暑假)中先行踩点,根据自己的理解、特长、学生特点在原有活动设计的基础上,再次设计活动方案。

②在开学后,参与此年级博物馆课程的主要教师和学生(家长)再次到博物馆踩点,完成确定活动场地、时段安排、预定票务、预约导览人员,学生讲解演练等工作。



(二)团队研讨


①学校层面,一方面交流活动方案听取教师建议;另一方面,也是对所有教师的培训,以便学校每位教师都熟悉各个场馆活动实施步骤,具备组织学生到各场馆活动的经验。

②年级层面:确定最后实施方案,做好责任分工,强调教师职责。



(三)准备阶段


由相关学科教师依据教材,指导学生做准备课工作。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参观博物馆之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有关博物馆的知识,明确学习主题,学习方法。(例:勿忘历史 珍爱和平——走进抗日战争纪念馆 介绍教材第一课内容)



(四)实践学习


实践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在博物馆完成主题综合实践学习的过程,不同的博物馆,不同年级活动形式各异(例:三年级走进首都博物馆——1.家长讲解 2.寻宝 3.制作)



(五)梳理反馈


完成博物馆实践活动后,教师在学校组织学生交流反馈,每位学生以整理完成“博物馆成长册”的形式留下每一次活动的足迹。



(六)学校总结


每学期,学校对博物馆课程做一次研讨总结,发现闪光点,提出新问题,用影像记录每学期工作。




小学生各阶段博物馆学习模式探索



小学低段(一、二年级)

小学低年级学生(6-8岁)是儿童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渴望同伴、集体认同,这一阶段孩子的知识储备以及到博物馆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远远不足。根据他们的发展规律及特点,主要是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感受博物馆特殊环境与气氛。


对于低段的学生,主要采用教师主导、学生游戏感受的学习方式,即教师为学生选择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方法,引领学生在博物馆观察、识记、体验,让学生获得在博物馆学习的特殊感受,引发学生对博物馆的兴趣。


例如:一年级《探索科学的奥秘——走进中国科技馆科学乐园》一课。科学乐园中的设施是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设置的,非常符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提前将学生分成六人小组。首先完成滚球比赛,拔萝卜竞赛,让孩子们感受集体的力量,请同学们相互交流在集体活动中的感受。接着,老师充当讲解员,带领孩子走进“戏水湾”,了解认识水的相关知识。最后,每组负责教师分别带孩子们到“科学城堡”“山林探秘”等区域进行游戏式的实践活动。场馆活动接近尾声时,教师让孩子们现场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收获。从本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对于低年级博物馆课,教师主导、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感受科学知识,使一年级学生快乐、有序地达成了预设学习目标。


小学中段(三、四年级)

小学中年级学生(8-10岁),这个时期的孩子认识能力不断提高,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能力,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孩子已经能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因此,这一学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习兴趣是重点。


对于中年级段学生,我们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体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用在博物馆中的亲身经历,认知理解知识内容,为学生掌握在博物馆学习的方法奠定基础。这样的学习方式,凸显了博物馆学习与学校课堂学习的不同,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资源,注重博物馆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启发、思考、感受。


例如:四年级《探访身边古迹,线描重现壁画——走进石景山法海寺》一课。这是结合美术教材《我们身边的壁画》一课,发掘地方教育资源开发出的一个内容。当孩子们步入壁画环绕的大殿时,当孩子们静坐在近五米高的水月观音像前面时,当古筝乐曲袅袅萦绕在孩子耳边时,对壁画精美的赞美,对画面宏大的感叹,对古代画师的敬仰,对家乡文化的自豪,已经给每一位学生上了第一课,这就是博物馆的魅力。接下来,教师现场让同学们用“寻找壁画局部”的方法,体验如何欣赏壁画。最后,同学们用线描的方法临摹壁画局部,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种参与体验式的博物馆参观学习法,适用于美术馆、首都博物馆、消防博物馆等场馆。通过老师精心的设计,均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高段(五、六年级)

小学高年级学生(10-12岁)开始陆续进入青春早期。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开始用审视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注意力容易集中,逻辑思维渐渐加强。因此,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我们把博物馆学习的重点放在知识拓展学习,自学能力培养上。


本段学生,主要采用教师辅导,学生探究、感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老师指导学生确定探究主题,组建活动小组。场馆内以小组自学为主,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反馈、汇报学习成果。


例如:六年级《探访故宫——走进故宫博物院》一课。教师首先指导学生通过故宫博物院网站了解故宫,并为学生提供了五个研究主题和一个自选研究主题(1.故宫的布局有私密;2.故宫的色彩会说话;3.故宫的蹲脊兽有寓意;4.故宫的雕塑智慧多;5.故宫的龙纹千千万;6.我感兴趣的选题_________)。学生们根据不同兴趣自行组建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我们的行动计划”。到故宫活动当天,各组负责教师只负责学生的安全管理,而游览线路,现场学习方式,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完全由学生自行处理解决。这是对高年级同学的挑战,更是对小学六年博物馆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



以上三种针对不同学段的博物馆学习方式,在实践尝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然,每个博物馆的主题学习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老师将这三种方式灵活运用、相互补充,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来源:美术报

作者:刘世彬

编辑:Rida


相关链接:

寓教于“馆”:如何将博物馆打造成为青少年教育和美育的校外课堂?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博物馆不仅是学校的补充教育

博物馆教育研究将何去•何从?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