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唯技术论与唯藏品论都行不通,博物馆跨界融合才能走向未来

2017-09-15 弘博网


9月12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市场推广与公共关系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贸促会支持的第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博+科技——博物馆未来之路”研讨会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研讨环节中,与会嘉宾就“科学技术为博物馆保驾护航”和“新技术在博物馆展示、教育中的未来之路”两个话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科学技术为博物馆保驾护航


“科学技术为博物馆保驾护航”话题的讨论由弘博网康文伟总编主持,嘉宾们一起探讨了科学技术在博物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


一、最新的技术VS成熟适用的科技


西安元智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邓宏:

把合适的技术用在合适的地方


首先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场景,就像讲故事会注意它的语境,在博物馆内一定要合适的技术用在合适的场景,避免一味的追求高新。其次是互动的体验,每个博物馆都会有一些触摸屏设备,但是它的利用率很低,甚至有的都是关闭状态。有多种原因,一个可能就是观众体验没有做好,或者是设备质量上有待加强,这就需要后期的及时维护。因此做到“产品+服务”的宗旨理念,对博物馆体验有着更好的作用。

北京链景科技有限公司CEO陶铭:

新技术代替传统服务


在与博物馆的合作中,用人工智能代替原来传统的方式,比如过去的讲解器,用手机APP代替;还有翻译和纸质地图用APP代替,是新技术的巨大作用。同时技术也带来了额外的收益,这样一种合作互利的创新模式,促成了企业和各个单位的合作。

北京全电智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

成熟技术和新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所有的技术都是在不断地迭代,不断地发展。可是有些技术(例如过去博物馆的导览机)虽然成熟了,但是它不适合市场的发展和顾客的需求,需要新的技术推动博物馆的发展进程。所以成熟技术和新的技术,一定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总而言之,新的技术一定会推动博物馆不断的变革发展,不断的提升服务质量,来满足客户需求。

中国园林博物馆副馆长程炜:

新技术推动了博物馆的发展


新的技术肯定推动了博物馆的发展,在运用中首先是一个结合的过程。现在移动端主要在几个方面,一个是输入管理,另外一个是常用的公共教育,以新技术进行信息采集,使得博物馆在公共教育上可以因材施教,带给观众更好的体验。


二、科技中的文物信息普查与保护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信息部主任沈贵华:

技术的应用对行业内的服务


文物普查项目,在这个行业里面也是博物馆领域里面大的事情,做普查的时候,每一件藏品都是有一个身份证号,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这个编号可以当成公众和博物馆之间的一个入口。通过普查数据综合运用在文博行业的公共服务方面,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做行业信息化项目的时候,不要把它当做一个临时的项目,而是作为一个长期的、持续的项目工作。

北京市文物局信息中心主任祁庆国:

三维扫描的应用


三维扫描首先可以获得很精确的数据,尤其是关于建筑的数据,这样的话可以做阶段性的对比,可以掌握它的状况;其次就是用于研究,中国古建筑与西洋建筑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很多有趣的现象需要三维扫描这样的技术助力科学研究。这次讨论会上很多专家也提到用三维扫描可以做很多支持性的节目,非常方便,很直观,做的可以很精细。从实践的结构来看,三维扫描非常有必要,是应该持之以恒去坚持。同时把三维扫描这个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数据、遗产监测相结合,对提升今后文物管理的水平会非常有帮助。


三、博物馆中的数字化科技


北京市文物局信息中心主任祁庆国:

文保与数字化


数字化与文物保护修复的问题是两方面的,一个是业务层面,数字化保护是可以肯定的,一个是从行政或者政策这个层面,将来会得到更多的支持。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陈洪:

数字化、智能博物馆


博物馆做了非常多的数字化工作,其中有很大的空间留给了观众,也有必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让观众能够看得懂,看的赏心悦目,形成二次效应,传承文化内涵。在研究关于博物馆展陈和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如果博物馆顶层有一个叙事结构,载体用移动终端,再体验末梢的时候把AR或者MR的技术融入进去做展现,最后把人工智能的方式去做个性化、伴随式的服务,这些融合起来,会有一个怎样的呈现效果,期待这样的合作。博物馆应打破局限性,把已经稳定下来的成果,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回馈到展陈当中去。

中国园林博物馆副馆长程炜:

游客的角度,更好的服务


博物馆展览要换,东西要换,各自都说博物馆挺大的,大家一用起来就觉得空间不够了,那么有些技术在这个时候是可以充分展示出来的,我觉得这个就很方便。但是另外一个事,从游客的角度来说,他可能就想知道看这一段的时候,对这个感兴趣,想知道一个知识点在哪?有没有虚拟技术能够用我们随身带的终端能看到,能显示一部分,哪怕它不能那么全面,但是知识性的传输进来是不是更好?这就需要有技术为观众服务,带来便利。


新技术在博物馆展示、教育中的未来之路


“新技术在博物馆展示、教育中的未来之路”话题的讨论由北京正阳门管理处主任关战修主持,主要与参会嘉宾和现场观众就科技在博物馆展陈、公共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


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主任苏怡:

博物馆的价值观


博物馆的实物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希望观众能够更多的走进博物馆来观赏这个实物,但是肯定受到很多事情的限制,所以需要更多借助一些新科技的手段来帮助观众。因而有的时候就忽略了背后应该去传达的这种人文的精神。


现在的博物馆缺少一点灵魂的东西,讲了很多的知识,也有很多的形式,里面也融合了很好的技术,唯独少一点点,直白点的描述,就是缺少美国电影那种“洗脑”的东西,看完了都热泪盈眶,恨不得我们都成为他们当中一员的这种感觉。

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沛然:

博物馆的展陈与教育


近20年时间里,国家展览陈列的整个设计形式、理念,提供的手段有巨大的变化,除了展陈设计这个形式之外,主导展览陈列变化的还是科技技术。科技对于展览如何吸引观众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另外一点是博物馆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实际上博物馆社会教育层面和科技层面之间是紧密结合的,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引起大众的对博物馆的兴趣。

古陶文明博物馆馆长董瑞:

关注心灵很重要


希望博物馆可以放慢一点脚步,跟上心灵的步伐。因为高科技离我们(民营博物馆)有点远,所以更多关注的是心灵,在社会教育相关的领域做到更深入的去关心大家的心灵,包括展览,也让它更加的人性化和个性化。

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主任刘海明:

我们离高科技很远


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位置偏远,没有高科技的东西。即使有,如果不能把财政资金合理的使用,那这就是一种浪费。所以燕国达人的项目没有投资,但是结果很成功。同时呼吁企业可以提出合作,带动博物馆的进一步发展。

南京维晴视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健:

科技服务于博物馆,服务于观众


AR、VR的技术应用很棒,例如一个遗址公园,可能是残垣断壁了,但是运用这些技术就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眼镜看到复原的宫殿。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大脑,AR、VR技术作为视觉的一个输入。一个人走到哪个位置都能看到你看不到的东西,都能看到你想象中的东西,这是对博物馆未来的一个规划。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旭东:

认识科技与博物馆的关联


个体作为个人的个体很容易受到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影响,但是整体社会或者说从个体到整个的机构,到整体的行业,到社会是一个逐渐渗透的过程。以前观众来到博物馆,你就是观众,而博物馆是主体,观众来参观博物馆,来看博物馆准备的展览,就可以了。但是现在观众已经改变,观众认为自己和机构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应该是平行的,是有权对博物馆评价你哪好,哪不好。这种情况下就更有必要从各种的技术手段去满足观众的需求。

廊坊博物馆馆长吕冬梅:

博物馆需要开放性思维


以前的博物馆有很大的局限性,现在做博物馆需要有发散型思维,例如今年有博物馆提出“雨燕”的概念,通过这个展览展现博物馆的文化。文博永远是主要的,科技就是一种辅助手段,所以把握两者之间的度,科技为文博做好服务,避免“为做而做”这个出发点。

深圳市微览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银:

文博+科技与教育


科技对教育产生的变化:第一个就是跨了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第二个科技的应用使观众参观展览的手段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第三个新的科技应用尤其是互联网、物联网,给我们在传统的教育上面开发了一个新的思路。

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万静:

知识图谱与博物馆


知识图谱是一个能够解决这个博物馆的知识组织和组织共享的一个技术,这个就说明在技术这方面,是可以为博物馆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而且新技术能够给以前一直存在的问题带来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一旦这个巨大的图谱能够构建起来,或者是这个世界范围的知识图谱能够构建起来,对于博物馆的信息化工作将起到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如果能利用巨大的知识库的话,就可以自动组织起来,为观众提供服务,还可以采集用户的行为数据,形成完整的用户画像,对推送也好或者是其他的宣传手段,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编者按

本次专题讨论会以“文博+科技—博物馆未来之路”为核心主题,在场的众多的专家、学者、博物馆领导和企业代表展开讨论交流,探讨当下社会生活中科技在文博界广泛应用,并提出创新科技、科技辅助、公共教育等一系列与“文博+科技”息息相关的新该念,新体会。


编者在现场最深刻的感受是在近几年内社会各界愈来愈关注文博的发展状态,国家对文博的大力支持,在科技革命下科技水平的提高,对文博行业的服务水平的提高。未来,博物馆必然与科技更加紧密的相连,但是不能忘却博物馆的本质是文化的收藏与传承,科技服务于博物馆,服务于参观者。


来源:会议现场录音及组委会稿件

编辑:轩睿;City#


相关链接:

当文博遇上科技:除了互联网与数字化,我们还能谈什么?

什么?这个可以买?这不是古董吗?——文创的集会来了

考古=盗墓?不应只是斥责!

公众的博物馆,还是博物馆的公众

细数那些风靡于西方的“中国制造”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