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的事儿,大英博物馆又惹新麻烦
来自大英博物馆的策展人声称,他们“必须避免使用太多”亚洲名称,因为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出现知识混淆。
最近Twitter上发起了#咨询策展人#的话题,并邀请世界各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公众所提问题进行回答。悉尼应用艺术与科学博物馆提出“如何为更广泛人群设计可阅读的展览说明牌和信息?”,对此,大英博物馆的官方帐号回答道:“策展人会根据其专业知识对说明牌进行编写,再由我们的解释部门进行调整。我们致力于让公众理解,包括16岁的孩子。但有时纷繁的亚洲名称可能令人困惑,所以我们必须小心,并避免使用太多。”
这条内容由亚洲部的保管员所写,一时激起网友的热议,其中不乏大量愤怒的留言:
ravenwolf681分钟前
对于我们这些拥有亚洲名字的人,特别是孩子们,你觉得这么说合适吗?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Jillian1分钟前
天啦噜!让谁困惑?你的白人观众?你觉得你们盗走的历史还不够多吗?
Amanda Lillywhite1分钟前
难道没有更长的说明牌?还有,博物馆里类似触摸屏、语音导览这些科技说明手段,都是闲置的吗?这些都不能详细介绍这些亚洲名称吗?不要把责任推给16岁的孩子,好吗?
大英博物馆试图向网友澄清这些言论,表示:“我们常常受到标签长度的限制。在不同的亚洲语言中,同一朝代和神都有着不同的名字。而我们则更想关注故事本身。”并举例说明“佛教的菩萨,在印度被称为Avalokitesvara,在中国被称为观音,在韩国被称为Kwanum,在日本被称为Kannon。”
然而,一些网友显然对这个回应并不满意:
Ashley Borges1分钟前
不!除了故事本身,我对同一件展品的不同名称有着同样的兴趣。
Bisha K Ali1分钟前
亲,你这是生拉硬扯吧
但依然有一些网友再为大英博物馆的言论做出辩护:
Anthoy Bonnici1分钟前
这似乎是一个完全明智的做法。大英博物馆是想通过故事以吸引大家去了解其他文化,这样没错啊
Sonja Greer1分钟前
公平地说,制作展览或标签所遇到的限制超乎你们的想象。
参与制作博物馆信息内容的工作人员也加入到这场讨论之中,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这一过程:
Andrew Garvey
15分钟前:
如此之多的人们跳出来指责这条言辞不当的微博内容,真是既可笑又可悲...
Andrew Garvey
15分钟前:
他们对于如何提高说明牌的可读性、清晰度以及直接性一无所知……
Andrew Garvey
13分钟前:
他们对于如何提高说明牌的可读性、清晰度以及直接性一无所知……
Andrew Garvey
12分钟前:
我知道,观众在说明牌和文本标牌上所能吸收的知识有限。我一直为展览撰写和编辑文字说明……
Andrew Garvey
11分钟前:
这种权衡是一种常态,补充资源和技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
Wade Jones
11分钟前:
像我之前的展览项目,我策划了一场关于石制头像的展览。准备好几份草稿以便更好地表达主旨。
Andrew Garvey
11分钟前:
是的!展览的文字内容真的超难写!太多潜在观众,太多限制!
随着越来越多的纷争出现,大英博物馆在其Twitter帐户上展开进一步说明:
我们对自己所作出的冒犯行为感到非常抱歉。Jane回答了关于“我们如何为更广泛的大众提供更具有可读性的展品说明文字”。展品说明牌上的文字是有限的,我们试图在这有限的文字内,尽可能地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以及“这是什么”“来自哪里”等这些重要信息。我们并非总能在说明牌上反映不同语言与文化下,相同内容(如时期、规则、神明)的不同名称。观众们可以在我们的公众项目——语音导览、讲座、展览、研究项目以及学校课程等,探索更有深度的内容。
编者按:
此次大英博物馆说明牌事件在表达语言上确实存在歧义,但同时为公众了解说明牌提供了一个契机,也为博物馆的说明牌撰写提供来自公众的思考。如今,观众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信息罗列,而需要更为生动有趣的语言和更为多元化的内容,从而吸引、启发他们。这就需要博物馆在说明牌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尝试和调整,比如运用新技术丰富说明内容,转变说明风格让展览语言更有“温度”。
除此之外,大英博物馆积极主动为公众道歉、解释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消除了些许无解,为其赢回一些好感。尤其是对比之前国内“在博物馆拍照都很傻”这样的言论,大英博物馆的此次危机处理,也显示出其对于公众反应的重视以及快速反应。
当然,作为面向公众的博物馆,其遣词用句,还是谨慎为好!
来源The Guardian
编辑/翻译:大侦探
相关链接: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319424239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