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坛|中日韩共议:“首都学”与面向世界的首都城市博物馆

弘博网 2021-09-27


2018年8月15日,第17届中日韩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首都博物馆举行。


研讨会现场


中日韩携手


中日韩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是2002年由中国首都博物馆、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和韩国首尔历史博物馆作为三个国家的首都城市博物馆共同发起的一个国际性博物馆学术研讨会。2007年沈阳故宫博物院加入。每年轮流在中、日、韩三国举行。


研讨会宣传海报


本次研讨会由首都博物馆主办,合作单位为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韩国首尔历史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和北京联合大学等。


研讨会主题


中日韩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自创办以来,各届会议均确定研讨的主题,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对参与研讨会各博物馆的发展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而本次研讨会则把大会主题设定为:资源共享与学术联合——“首都学”语境下的博物馆“超级连接”


除了大会主题,主办方还分设了馆长圆桌会议主题为“联合策展模式的探讨”和自由讨论主题为“‘首都学’与面向世界的首都城市博物馆”


研讨会安排


据介绍,馆长圆桌会议已于8月14日举行,并发表了馆长圆桌会议声明。


8月15日的研讨会持续一天,分上午和下午两个时间段。由来自中日韩三国四馆的九位专家学者代表进行了相关主题的发言。并在下午后半段进入自由讨论环节二十多位参会嘉宾及数十名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讨论。


主题发言名单


知行共享


此次研讨会重在学术探讨,内容涉及馆藏藏品、图书资源、展览策划、教育产品、科技应用、机构合作等方面。每一位发言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释本次研讨会的主题。


研讨会发言现场


关于东京都江户东京博物馆的三大收藏

冈塚章子(江户东京博物馆都市历史研究室室长)


冈塚章子以“关于东京都江户东京博物馆的三大收藏”为题,介绍了江户东京博物馆的收藏现状与收藏品特色。她举例介绍了该馆历史收藏库、考古收藏库、染织收藏库、美术收藏库的四大收藏库房的保护规划现状,并对该馆的“赤木收藏”、“石井收藏”、“喜多川收藏”三大收藏的历史与研究价值进行了陈述。


博物馆学术资源共享及整合——以首尔历史博物馆教育产品为例

金志娟(首尔历史博物馆教育与对外合作部部长)


金志娟主要介绍了该馆自2002年开放以来,在储存首尔地方记忆、征集首尔的历史遗产、研究首尔作为首都的现象等方面做出的实践。主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大致概述了该馆所开发的教育活动带来的启示,进而引申出超级连接时代博物馆整合资源发展的公共教育之路。


都城传世文物对现代城市发展的“连接”作用——以盛京为例

张莹(沈阳故宫博物院保管部副研究馆员)


张莹首先介绍了沈阳建城发展历史及“盛京”文化遗产现状;其次,解释了“盛京”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再次,探讨了通过文创设计和展览陈列等手段,利用文物架起城市历史与现代的桥梁;最后她强调当代博物馆人应架起文物藏品的桥梁,使文物藏品从库房走向展厅,博物馆从殿堂走向人心。


北京学研究基地与首都博物馆深度合作的基础和路径

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勃以北京学研究基地与首都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为例,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在首都学语境下的双方机构所通过的多种路径实现的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作用。而深度合作也有助于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读城,连接你我——首都博物馆“读城”项目发展理念刍议

王新迎(首都博物馆宣传教育与志愿者工作部副主任)


“读城”是首都博物馆自2014年以来原创推出的一个专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大型互动体验教育项目。王新迎从三个维度展示了该项目的发展理念:

1

基于一座特殊的城市博物馆,注重北京的城市文化挖掘和传播,以品鉴智慧北京为基础,以解读灿烂中华为主旨,以促进文明互鉴为己任;

2

基于当代博物馆的发展趋势,努力践行“以人为本”,强调以观众为中心并做到博物馆内人尽其才的资源配置;

3

基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点,有意识、有规划、有方法地实现资源共享、全面共赢。


江户东京博物馆图书室的活动——致力建设开放型的江户东京研究基地

楯石桃子(江户东京博物馆都市历史研究室司书)


楯石桃子从“江户”一词的时代与地理意义入题,介绍了江户东京博物馆的发展与展览概况。进而对该馆图书室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与解释。


作为博物馆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资料在该馆得到了专业的保护和收藏。她还通过介绍该馆图书资料的收藏方针、管理与公开(例如独特的藏书检索系统建设,横向检索系统建设,参考咨询记录的公开)等方面的实践举措,强调了图书室与博物馆进行各项研究和活动之间的联动作用。最后,她也提出了现阶段图书室的发展不足之处亟待以后的完善。


超级连接时代的博物馆展览:消除边界、共同协作——以首尔历史博物馆国际交流展《活着,也能如愿》为例

吴志英(首尔历史博物馆教育与对外合作部学艺研究士)


吴志英通过分析该馆于2017年在梵蒂冈城举办的国际交流展“活着,也能如愿”上的虚拟技术手段应用,介绍了虚拟现实展览为观众间接地提供了360度全景的观展体验。简洁明了的操作系统,使得观众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随时为观众安排适当的观展信息。她也再次强调,数字化和虚拟展览超级连接性的精髓在于创造条件架构起观众与展览之间的联系。最后她强调了数字博物馆建设与虚拟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超级连接依旧任重而道远。


以学术活动构建博物馆与市民的“超级连接”

于颖(沈阳故宫博物院人力资源部副主任)


于颖从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实践举措。首先,应对“超级连接时代”公众对博物馆的新需求,该院积极运用新支付方式、流动博物馆等新手段;其次,该院致力于加强学术研究与成果的出版,提升影响力;最后,该院一直尝试通过智慧博物馆建设与服务(儿童体验馆,虚拟导览系统等),推进社会公众的直接参与,提升展陈和拓宽新闻宣传渠道等方面在多角度、全方位对公众提供精神食粮。


面向未来的可及性——关于中日韩博物馆超级连接的思考

张杰(首都博物馆国内合作与民族考古研究部首席研究员)


张杰介绍了中日韩三国的博物馆在通过交换展览将三个国家的历史、城市和生活相互连接起来。交换展览也成为文明互鉴的重要手段,拓展了博物馆对公众的可及性,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一座博物馆和一个国家的文明。他强调,在信息化网络构建的共享经济时代,博物馆人应认识到传统展览模式的有限性,并借助共享信息技术开创更多的可及性。最后,他期许通过共享信息技术和区块链模式的辅助,中日韩三国的博物馆可以携手将东北亚的文化传播到更广阔的世界。


最后,8月15日的研讨会也在首都博物馆白杰书记的主旨发言中落下了帷幕。


专家回答现场提问

专家回答现场提问


四大呈现


本次中日韩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已圆满结束,反观持续了两日研讨会,给我们呈现出了备受关注的四大亮点。



长效


自2002年以来,中国首都博物馆、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和韩国首尔历史博物馆就一直坚持这种轮流举办学术研讨会的模式。自2007年沈阳故宫博物院加入以后,三国四馆举办学术研讨会的模式已经延续了十余年,是国内少有的坚持至今的国际博物馆馆际合作的范例。


在本次研讨会中,首都博物馆特邀了几位最初研讨会的创始人参会,如首都博物馆原馆长韩永先生和郭小凌先生、江户东京博物馆原馆长竹内诚先生等,同与会者一起分享举办研讨会的办会初衷和心得,激励国内博物馆界人士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难看出,这是中日韩博物馆馆际合作长效机制的体现。



外延


在过去十余年的研讨会上,参会人员限于中日韩三国博物馆工作人员。本次研讨会中,与会代表在8月14日举行的中日韩博物馆馆长圆桌会议上,就建立“首都城市博物馆联盟”事宜展开讨论和协商。签署“倡议书”计划未来放眼于世界,通过首都城市博物馆联盟的建立,不仅为博物馆的发展搭建更加广泛的联络与合作的平台,同时希望在亚洲、甚至世界范围内,来讨论博物馆的发展。不得不说,这是扩大馆际合作范围的有力举措。



新意


第三个亮点体现在研讨会的新意主题上。本次研讨会以“资源共享与学术联合—— '首都学' 语境下的博物馆‘超级连接’”为主题。主要考虑到两个新意原因。


一方面的原因是,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在这一背景下,本次研讨会也聚焦于“超级连接的博物馆”。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本次研讨会特邀北京联合大学作为合作单位参会并作主题发言,利用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在“北京学”研究方面的学术优势,充实中日韩博物馆的学术力量,与首尔历史博物馆在“首尔学”方面取得的学术成果形成呼应。因此,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也置于“首都学”的语境下。



硕果


作为中日双方联合办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并作为此次研讨会的一项重要内容,“都市•生活——18世纪的东京与北京”展已于8月14日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


据悉,此次展览的创意就是在“中日韩国际博物馆学术研讨会”的合作模式下提出,由两馆策展人员共同策划完成的。展览首站于2017年在东京率先拉开帷幕,昨日该展也已顺利移师北京。


展览现场


该展2017年在东京展出时,以首都博物馆展品占2/3为主,2018年在北京展出时,以东京都江户东京博物馆展品占2/3为主。同一主题,根据所展出城市的不同,有所偏重,以满足当地观众的需求。拓展阅读:展讯|折叠都市:当北京与东京在18世纪被“对折”


后记


已延续17年的中日韩博物馆国际学术研讨会,已形成“三国四馆”的合作模式,该合作模式为中日韩三国的博物馆业界提供了具有一定意义的借鉴经验与实践。期望在以后的博物馆发展过程中见到更多的有效、有意义的新模式。


来源:首都博物馆、中日韩研讨会论文集及现场会议记录

图片来源于现场拍摄及首都博物馆

编辑:Mark仔#City


相关链接:

展讯|折叠都市:当北京与东京在18世纪被“对折”

在博物馆中遇见10亿像素的超微距世界

新升级的博物馆,老物新说的改革开放

“让艺术播种活力”终身教育下的博物馆与老年观众

关怀儿童,减少博物馆“少儿不宜”,我们该如何做?

博物馆与企业合作,只为你将博物馆记忆“带回家”

大家说|策展人与展评人共话“考古成都”

烈日当头,听说你又去博物馆门口排队了

唯一投稿邮箱:news@hongbowang.net

QQ: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672602553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以下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