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没有把握的展品?——博物馆展出赝品所引发的争议
最近,某微博用户在微博上分享了一组由上海观复博物馆收藏的垒丝镶红蓝宝石蝴蝶形金步摇,引发了一部分文物爱好者的关注。其中,一些网友对其历史真实性产生了质疑,认为此件器物仅仅是一件仿古工艺品,属于赝品。对此,有网友指出,博物馆并没有对其年代进行标注,并不能算是赝品。但也有网友表示将这些没有把握的展品进行展示可能会造成一些误解。
微博截图
这不是博物馆第一次出现赝品疑云了,那么对于这些没有把握的展品,博物馆又是如何处理的?
其实早在2015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首次与私人博物馆——华达佛教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一沙一世界——佛教文化与艺术展” 便也引起了同样的争议。
此展览声称精选华达展品90余件(组),还遴选青铜器博物院珍藏的隋唐至明清佛造像50余件(组),从造像风格上可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大类,材质涉及铜、石及丝织品等。观众观察发现,展览中有一部分展品的标示牌上明确写着收藏单位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而且文物上均有年代;而另一部分收藏单位为“华达佛教艺术博物馆”的展品,标示牌上却没年代,也没标明是否仿制品。一些观众、专家表示“除了青铜器博物院的展品为真文物外,这家私人博物馆提供的展品几乎全是'地摊货'。”
“一沙一世界——佛教文化与艺术展”展厅(来源:华商网)
面对专家、观众的质疑,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负责此次展览的相关负责人说:“对佛像来说,真假不是很重要,年代也不是很重要,我们是佛教文化与艺术展,所以偏重的是文化与艺术。”这位负责人说,他们并没有对华达的藏品进行断代,所以标示牌上也没有注明年代,只是看重他们藏品的造像艺术很精美。而华达佛教艺术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他们展出的藏品均为私人收藏,“可能会有看走眼的时候”。“我们是艺术博物馆,不是文物博物馆,所以不能保证全部都是真的。”这位负责人说,“而且我们标示牌上也没有标明年代。”
美国圣经博物馆也同样面对这样的质疑,其所收藏的16片死海古卷残片也被学者质疑并非真迹。
死海古卷成书日期约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世纪之间,抄写在羊皮纸或莎草纸上,是目前发现最早期的希伯来文旧约圣经抄本。现存的死海古卷由约10万片残片组成,大多数的残片都被保存在位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馆。
根据《今日美国》报道,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圣经博物馆在去年开幕时,拥有并展示了16片死海古卷的残片,不过它们附带的说明标签称展品的真实性尚在确认中。由于此前的研究对它们的真实性提出种种质疑,2017年4月,博物馆主动将收藏的16件“死海古卷”残片中的5件送往德国的联邦材料研究与试验研究所进行检测。
美国圣经博物馆馆藏死海古卷
(来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而实验室的检验结果认为,圣经博物馆送验的5片残片的“物理特征并不符合死海古卷真迹的特征”,代表这些残片极有可能是仿冒品。对此,博物馆馆长杰弗里·克洛哈在一份声明中说:“尽管我们曾经希望检测能得出不同的结果,但这是一次教育公众认识到验证稀有圣经文物真实性的重要性、检测过程的详细程度以及我们对透明度的承诺的机会。作为有责任传承文化传统的教育机构,本博物馆坚持并遵守有关藏品保护、研究和展出的所有博物馆及道德准则。”并决定即日起不再展示这些已被认定是赝品的残片,并改用其他残片替代展示,同时也会继续鉴定其他11片残片的真伪。
英国《独立报》指出,这些残片之所以能够被发现是赝品,受圣经博物馆委托对这些残片进行研究的学者们功不可没。其中一名学者戴维斯教授表示,他主要负责从古卷抄写技术与残片的物理组成来鉴定真伪。在经过检查后,他相信在这16片残片当中,至少有7片可能是现代的仿冒品。
大英博物馆藏也有一件很吸引人的赝品——水晶头骨,被称为“阿兹特克的死亡象征”(Aztec symbol of death)。由于对神秘起源的好奇和对超现实力量的崇拜,公共机构和独立藏家都很喜欢收藏水晶头骨。有人认为这些头骨是在几千年之前就出现了,并且具有治疗效果。还有人认为它们的存在证明了外星人曾到达过阿兹特克地区。尽管听上去挺美的,科学证明这些头骨既不创作于远古时期,也没有超凡神力。电子显微镜证明这些头骨是在19世纪用现代工具制成的,并且因为在官方的考古记录中并没有检索到任何一件头骨的发掘资料,大英博物馆认为它们都是赝品。
“阿兹特克的死亡象征”头骨,大英博物馆。
Photo by James Mitchell, via Flickr.
尽管博物馆认为作品是假的,他们还是在官方网站上保留了对头骨的介绍。网页上并没有出现“假”或者“伪造”之类的字眼,只是说头骨“不是一个真正的前哥伦布时期的艺术品”,以及“不是来自和墨西哥的古代交易系统有关的资源”。博物馆还说明,这件头骨并没有超现实作用,并希望观者通过头骨了解更多的阿兹特克文化。
THE END
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博物馆里的藏品都是真品,是文物,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研究价值。《博物馆条例》明确规定,展品以原件为主,使用复制品、仿制品应当明示。
如观复博物馆、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院这般,将没有把握的展品在没有明确标注的情况下在博物馆进行展示,会对参观博物馆的观众产生误导,使观众丧失对博物馆的信任,从而影响博物馆展示、教育功能的实现。同时,这两件案例中都涉及到非国有博物馆,也需要博物馆行业对如何从根源上加强对其的规范化管理进行思考,尤其是对非国有博物馆收藏的藏品进行认证、鉴定以及监督。
正如美国圣经博物馆馆长杰弗里·克洛哈所说,作为有责任传承文化传统的教育机构,博物馆应该坚持并遵守有关藏品保护、研究和展出的所有博物馆及道德准则。对于被确定为赝品的文物,博物馆应及时对此进行处理,比如停止展出,也或者通过清晰地标注,对其加以利用以实现博物馆的目的与功能。
文章整理自《博物馆办展收藏品皆为赝品 专家:假的看不下去》、《死海古卷残片是赝品? 美圣经博物馆撤架》、《当馆藏中发现赝品时,博物馆都是如何处理的?》
编辑:大侦探#Double L
相关链接:
中意论坛|第一期: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保留过去,更是一个历代传承的过程
博博会 | 新一届博博会,我们准备了丰富的宣传渠道,等你加入
·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