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书丨我需要一本基础理论书籍,了解一下近年学科发展新变化

oneman 弘博网 2021-09-26


“我需要一本基础理论书籍,建立一下对博物馆学科的认知。”


“有没有新一点的基础理论书籍,帮我快速熟悉下博物馆的最新变化?”

……


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日常的与朋友的交谈当中,相信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也有过类似的困惑。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本书,相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有可能帮助到即将考研复试的各位。



书名: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耿超、刘迪、陆青松、彭志才、鲁鑫

出版时间:2018年8月


《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一书除对博物馆定义、博物馆学科体系、博物馆发展历史、博物馆分类等基本问题的新发展进行专门论述之外,还特别关注到了近些年博物馆发展当中的新现象,书中提供的一些典型案例,不仅能够辅助理解,也在一定意义上为博物馆的工作实践提供了参考。


从重视“物”到关注“人”


在中国博物馆学界,对物与人关系的讨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87年苏东海先生与鹤田总一郎的对话。在这次对话当中,鹤田总一郎提到:“博物馆的学术研究太重视物了,所以我把人与物联结的研究当作重要问题提出。博物馆必须把对人的研究提到与物同等的水平才能成为真正的博物馆学研究。”对于博物馆关注中心、博物馆学研究中心的讨论自此开始。


200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博物馆宣传展示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通知》,在通知当中明确指出了博物馆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人民文化需求。《通知》的引发,使得许多博物馆学研究人员、博物馆从业人员开始关注博物馆中的“人”。


近些年,随着博物馆受重视程度的提升,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关注博物馆当中的参观者、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等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一书对博物馆中“人”的问题特辟专章进行研究。“博物馆观众”一章当中,特别关注到了博物馆志愿者、博物馆之友等特殊的博物馆观众群体。“博物馆之友”一节当中,有针对性选择了国内相对成功的尝试,供博物馆研究人员、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参考与借鉴。相比较早期博物馆学研究著作中对于观众研究的介绍,《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对近年来观众研究中借鉴使用的新方法进行了介绍,涉及到互联网时代的观众调查工作等新内容。


此外,除专门关注介绍观众研究的内容外,本书对博物馆观众教育也给予了特别关注,从教育理论方法到具体教育活动的实施与策划,都有所涉及,对于国内博物馆近年来好的教育活动案例,也结合理论,进行了相对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在关注博物馆观众的同时,本书对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训练和培养问题也进行了探讨。以往国内博物馆研究著作,对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内容涉及较少。在《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的最后一章中,特别着重关注到了当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与高校文博人才培养问题,近年来博物馆人才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高校的尝试性探索进行了基本介绍。


关注科技与博物馆的融合


互联网+中华文明、科技与文化相结合,是这个时代博物馆发展中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更新型的互动体验技术、更丰富的传播方式,都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2011年国家文物局出台的《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创新博物馆文化传播及中国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要“充分运用信息、互联网、多媒体、新媒体等技术手段,通过数字博物馆、远程教育网络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使博物馆文化成果惠及更多民众”。


在这一背景下,近些年许多新技术、新产品都开始应用于博物馆的展览,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方式也被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使用,用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一书对于新技术应用于博物馆,也有专门的介绍,较为全面的涉及到了360度全息成像、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在博物馆展览当中的应用。对微博、微信、智能手机APP等的应用,以及当下出现的智慧博物馆等都有详细的介绍。此外,也对技术使用当中的优势与问题进行了探讨。对近几年新技术在博物馆领域应用的梳理介绍,较好地补充早期理论书籍对该部分内容的介绍,方便相关研究人员的对比参考。


注重博物馆文创


2008年我国博物馆开始实行免费开放,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国有博物馆门票收入大幅减少,而随着观众量的增加,博物馆的运营成本却逐年增大。为促进博物馆良性发展,近些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博物馆发展文创。2015年3月,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博物馆条例》中明确指出:“国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近些年来许多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都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一些造型可爱、创意非凡的产品,甚至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观众在参观博物馆之后还能将具有相关文化元素的产品带回家,大大拓宽了博物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受众面。但是,博物馆发展中的文创现象,在博物馆学通论性研究著作当中涉及较少。在一些成书较早的博物馆学教材中, 对于博物馆文创发展这一问题,几乎没有涉及。


《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有专门一章对博物馆文创问题进行介绍。对文创产品的定义、要素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讨论,与此同时在可操作层面上对开发经营的模式、流程有较详细的分析。此外,书中对国内外一些具体案例的介绍,对理解内容以及指导实践工作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适用群体:文博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文博机构研究人员及对博物馆感兴趣的人群参考、阅读


参考资料:

[1]尹凯.“从物到人”:一种博物馆观念的反思[J].博物院,2017,(5).

[2]耿超等.博物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3]博物馆条例[Z].北京,2015-2-9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编辑:oneman

往期精彩回顾

刘玉珠:博物馆青年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并非对立,博物馆可以从休闲胜地中收获什么?

“中海博大讲坛”新年第一讲:变革的世界 变革的博物馆

讲座 | 博物馆讲座汇总(2.23-3.1)

光与影的艺术:看看这些博物馆的灯光秀

经合组织威尼斯大会: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可持续未来的撬动力量

通知|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第二批试点单位申报开始了!

94年终于等来这场“灯会”活动,夜间开放能否常态化?

伦勃朗大展且看且珍惜,这是一场无法被重复的展览

通知 |  “全球当代语境下的博物馆”研讨会征稿

未来,博物馆要如何定义?

决战紫禁之巅,证明你锦鲤身份的活动来了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