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博副馆长蔡琴: @带着微博去看博物馆,让博物馆与普通人的关系更亲密

余夕雯 赵蓓蓓 弘博网 2021-09-26


在很多人印象中,博物馆一向是“深藏功与名”的存在。然而最近几年,这种印象明显已经被颠覆了。从故宫开始,再到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它们不再仅仅是厚重的历史承载者,反而越来越充满年轻的活力,频繁走红网络。


今年即将迎来90岁生日的浙江省博物馆,也在悄悄发生改变。这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这些年的“人设”早已不再“高冷”,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变得亲和力十足。


2004年,浙博一年接待的观众是20万至30万人次,到去年统计的时候,进馆参观的观众人数就达到了429万人次,这也是浙博历史上首次突破400万人次大关。


浙江省博物馆


事实上,如何让博物馆与普通人的关系更亲密,是当下很多博物馆人都在思考和努力的事情。博物馆的管理者,在这里面起到了尤其关键的作用。这其中,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蔡琴是个典例。


出于工作的需要,她注册了微博。她在微博上人气很高,短短一年多时间便轻松虏获9万多粉丝。这是如何做到的?出于好奇,记者关注了蔡馆长的账号。她发起的几个有关文博类话题,总是从观众的内心体验出发,拨开纷乱的表象,收获了极高的关注度,转发、评论数破万;她诚心诚意回复观众的留言、推荐展览,体现了一个博物馆工作者的最本质的观众至上的情怀和对职业的诚意;她撰写的文博美文具备深厚的学术积淀,有思想深度,行文大气,将女性特有的柔美与聪慧发挥到精妙,有出众的语感之魅。


蔡琴馆长微博


博物馆在保持其原始使命——收藏、保护、交流、研究和展览的同时,也在逐步增加新的功能 :


作为社会的核心机构,博物馆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对话,并定义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成为区域或社区的文化枢纽,寻找新的方式,创造出对后代具有崭新意义的传统;这种转变使博物馆成为全球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提供了一个平台,将区域或社区的需求和观点融入全球背景;是创意与知识相结合的平台,观众可以共同创造、分享和互动。


蔡琴说,这种转变将对博物馆理论和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促使博物馆专业人员重新思考博物馆的价值。


聚焦行业:@带着微博去看博物馆


在蔡琴的微博中,最常见的两个话题是#带着微博去看博物馆#和#女人是天生的收藏家#。其中,#带着微博去看博物馆#到目前为止共有469.9万阅读量,1318次讨论。在这一话题中,她和观众分享博物馆之旅、向观众推介展览和精美文物,而这种分享也引发了网友的共鸣。作为国内资深的博物馆学研究者,蔡琴敏感地抓住了行业发展和观众密切关联的重要的话题。


#带着微博去看博物馆#话题


去年春节期间,博物馆成了国人参观的热点。蔡琴在这期间发起了对博物馆春节热现象的话题讨论,引发许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根据新浪微舆情的数据监测来看,这一条微博,在当时传播广泛,覆盖了227万微博用户。无论是大V用户还是普通网友,大家都乐于参与讨论这样的话题。


新浪微博对此也发表了题为“春节期间微博话题井喷,面对如潮观众,博物馆做好准备了吗?”的博文,用大数据对蔡馆长的话题进行了深度分析:该条微博在传播3小时候转评达到峰值,传播指数0.32,整个春节期间话题热度持续不减。更有不少普通网友也在评论中分享自己对于这一现状的感受与意见,同时表达了对今后博物馆发展的愿景与诉求。例如,西安半坡博物馆志愿者团队建议博物馆一线工作人员应该做好观众分流,以平衡临展和常设展览的参观量。


博物馆春节热现象的话题讨论


2018年底,蔡琴则邀请观众一起回顾这一年的博物馆之旅,并发起“2018年你去过哪些博物馆、看过哪些展览?”的问题征集。而令蔡琴没有想到的是,仅在短短五天时间之内,这一问题便得到了556万的关注度,并收获了100篇答案,其中更是不乏令人惊喜的回答,让蔡琴不由感叹“观众对博物馆的热情、看展专业水准超乎想象”。


“2018年你去过哪些博物馆、看过哪些展览?”的问题征集


例如,有一位观众特别总结了自己心目中的年度十佳展览,除了推荐国内几家著名博物馆的展览,更是介绍不少不为大家所熟知的国外博物馆展览。还有许多观众细数了12个月中参观的每一座博物馆、观看的每一个展览。而网友们的精彩分享,也让一些较少走进博物馆的网友在留言中许下2019年的参观心愿,定下观展目标。


观众在话题下的分享


最近,在“新时代博物馆定义研究”学术研讨会期间,蔡琴再次在微博向网友发起提问“今天专业大咖云集常州博物馆,探讨新时代博物馆定义。那么,作为普通观众,您认为博物馆定义是什么?”


这一问题同样得到许多关注博物馆发展的网友们的关注。有的网友认为,博物馆是连接过去与现在、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有的网友认为,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窗口,是平等的教育场所,是休闲度假的首选目的地;也有网友认为,博物馆是让人得以沉静、得以思考的地方……除此之外,更有一些观众在回答中提出了博物馆现有服务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也许,这些网友的回答并非标准答案,但也向博物馆人展示了观众眼中的博物馆,以帮助行业专家更好地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关于博物馆新定义的讨论


服务观众:@博物馆斗花大赛


前段时间,蔡琴在微博上晒了一段浙博孤山馆区里的樱花视频,雪白的、粉红的,开得轰轰烈烈,美极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她接着发了一条微博,@了全国各大博物馆,发起了一个“斗花大赛”,呼吁各家博物馆都来晒晒馆内的春光。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南通博物苑、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等十几家博物馆纷纷响应,晒出自家的“馆花”。


蔡琴在微博上发起“斗花”


比如上海博物馆晒了门前亭亭玉立的郁金香花海,四川博物院晒的是北门小花园的整片红枫叶;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晒的是蔷薇花,还有雪梨花;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当家花旦”是西府的海棠花。还没开花的天津博物馆,小编机智地晒了几张馆藏的“春花”绘画,比如清代王武的仿陆治杏花白鸽图轴、傅抱石的《春到梅花山图》等,由“赛花”升级成“赛馆藏”,然后,蔡馆长“画风一转”开始“赛文创”,广大网友也乐此不疲,成为这个春天博物馆社交平台的一个热点,观众赏花——赏文物——赏文创,赏无限春光。




各家博物馆纷纷加入“斗花”大赛


作为话题发起人,蔡琴说现在很多博物馆都在自家的平台上晒花,但感觉都是独自言语,就像很多展览一样,容易造成观众的隔离,再精彩的主题和内容也是曲高和寡。从“晒”到“赛”,一字之差,效果完全不一样,马上就有互动感了。“现在的博物馆早已不再是致力于展示历史的一座神殿,而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充满生机的机构,它的社会价值在于为公众提供平台,让信息传播开来。‘斗花’促进了博物馆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公众参与度,很多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感受。可以感觉到,在闲庭信步之间,公众与博物馆处于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情态中,为彼此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就像春天一样,催化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博物馆文化。”


蔡琴调侃自己是24小时客服,她说这样的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她每天会浏览观众留言,针对观众的意见,整改工作,提升服务。


大V@老邪新楦儿曾对《越地宝藏》的灯光和文物摆放提出了建议,蔡馆长立刻召集专业部门讨论,大家认为建议合理,连夜整改,网友们第二天看到整改后的照片,“奔走相告”:浙博不仅没有拉黑提意见的网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整改好,太出于意料了。《佛影灵奇》展出时,有网友留言,说展览很好,观众很少。蔡馆长又立刻召集了策展人讨论如何让学术性强的展览吸引观众,在春节期间,增加了策展人针对市民的导览和策展助理针对青年研修者的导览,赢得了观众的好评。还有计划清明小长假去浙江省博物馆的网友给她留言,问是不是需要预约,诸如此类的细碎问题,她都会第一时间回复。


及时回复观众意见与建议


蔡琴不仅是国内著名的博物馆学专家,同时也是浙江著名的散文作家,她的源于职业生涯的文化散文旁搜远绍,专注,敏感,有一点点尖锐。4月2日的头条文章《行旅图——古人的诗和远方》15.2万的阅读量,43次转发,4月3日《当我们在谈古代女性图像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9.3万阅读量,67次转发。读者循着蔡琴的文字之旅,穿梭历史与现实,对于来过博物馆看过这些展品的观众,这些文字何尝不是一种追忆,定格彼时的记忆;对于没有来过博物馆看过这些展品的观众,何尝不是一种神往与期待呢?

【微博:@浙博蔡琴】




作者:《都市快报》记者余夕雯;弘博网赵蓓蓓

编辑:大侦探


往期精彩回顾
以互联网搭建课程平台,让博物馆教育更有温度
518特辑 | 入围十大精品的纪念类展览都有哪些亮点?
讲座∣博物馆讲座汇总(5.10-5.17)
“国丝汉服节”:聚焦观众,以物证源,在传统中永续创新与活力
国家文物局出台博物馆授权官方指导,为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引路
展讯 | 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
广州博物馆建馆90周年:回顾创业之路,再续岭南之光
关注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首届全国青少年博物馆教育专题研修班正式开班!
东非大裂谷、玛雅文明、古埃及神庙......10位海外考古队长,带您踏上文明之旅
首届“博物馆手艺传习”研讨会召开,我们该许给传统手工艺一个怎样的未来?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