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特辑|不同角度看“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博物馆工作者篇
针对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青年学生与学者已表达过他们的看法。
(相关链接:518特辑|不同角度看“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青年学生篇
518特辑|不同角度看“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学者篇
518特辑|潘守永:作为中枢的博物馆,不仅是参与者,更是社会进步的领导者
本期,弘博网邀请到博物馆工作者,请他们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谈谈对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理解。
博物馆要聚焦观众,以社区为导向,发挥文化中枢的作用,为未来创造和保存新的传统。这里的关键词有:社区,中枢,传统。社区不只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在其共享的历史联系中有着认同感或归属感的由人群组成的共同体。中枢是要在古今中外的知识架构中成为牵头机构和主导因素,相对而言,博物馆是最具有延展性的文化空间,可以形成一个社区的中枢。传统不再是传统的传统,而是未来的传统。国际博物馆界从为明天收藏今天到为未来创造新的传统,这是融入时代、融入社会、融入生活的趋势,值得称道。
作为一个以中国丝绸为核心的纺织服饰类专题博物馆,国丝馆关注科技保护、传统工艺、丝绸之路、时尚生活,提倡研究型、国际化、全链式、生活圈。在新近举办的国丝汉服节中,针对汉服圈这一社区,从丝绸服饰的修复保护、研究讲座、文物鉴赏、复原复制,共同打造汉服之夜、举办汉服与时尚论坛、汉服萌娃秀,同时推出匠人训练营、手艺市集,实践了让文物活起来、让生活更美好的使命。
我认为,博物馆作为社区文化的中心,存放的是过去的记忆,是传统的最佳聚集地,在守护传统展示传统的同时,博物馆应该放眼未来,将未来的效果功用作为检验当下工作的标准,只有面向未来的工作才是有生命力的,才是对当下更有意义的,才是对传统最好的传承和守护。
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即将到来的时候,重新思考博物馆的定义,意义很特别。“文化中枢”的定义视角,在我看来,更多地强调博物馆与社会发展的深层与综合性的互动关系,让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与价值不仅仅限于一种大众科普的概念,而是更加广泛的把对两者关系的考察,拓展到博物馆与社会方方面面的交互中:这种交互有经济转型发展的、科技技术进步的、政治法律层面的,也包括了伦理道德生活的,以及哲学文化的。
当然,博物馆作为历史遗产与人类记忆最大的保存者,“传统”成为博物馆与社会进行交互的出发点,博物馆的“当代性”,即将社会的“当代经验”作为阐释历史、记忆、传统的出发点,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当我们在谈论“传统的未来”的时候,并不是指字面上“固执”的去保存什么,而是应该更倾向于引发公众思考和探讨“传统”与“现代生活”之间的辩证关系,达成某种公众理解与共识。
回顾近二十年来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不难发现我们对博物馆与社会发展之关系的探讨一直在持续升温。从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和平和睦、促进社会变革的力量、致力于社会的和谐、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到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超级连接的博物馆,再到今年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博物馆似乎对社会表达出了越来越强烈的辐射作用和社会参与度(既是博物馆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拓展,也是社会力量对博物馆工作的积极参与)。
现实情况是,近些年我们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发现需要走的路还很长久,那么对于“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这一主题,是否可以有这样的理解,博物馆发展成为文化中枢,未来可期。我们试图以更好的方式将传统引向未来,也在为了未来认真地做好现在的每一项展览与活动、积极开发新的技术与产品,力图给未来一个更完美的传统。
但是,传统是什么?传统的博物馆与博物馆人是怎样的?我们并不能回答。只能是以现代思维,以现有方法,去尝试无限的接近传统。在实际工作中,难免会对传统有所偏见。比如我们当前一直探讨的,博物馆要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这一问题,早在1935年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时就已提出类似的观念,“是博物馆者,静的方面可以为文化之保管人,社会教育之良导师,动的方面并可以为国家边陲筹长治久安之策”。显然,这一观念并未有太多实践,感慨遗憾的时候也应看到,它仍具有现实意义,而它还也未能全然实现。那么,我们当前的博物馆工作,是不是更需要去正视传统、探究传统的博物馆、扎实博物馆的传统功能,在优秀传统的根基上寻求到新的发展,在地域文化的沃壤上寻找到成长的方向,才能真正打造出有特色、有温度、有力量的博物馆?
博物馆是一座变化着的桥梁,连接着社会公众和不同的专业领域。博物馆是数据转换器,把一种程序语言变成另一种程序语言。博物馆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就像是一个翻译,把一种陌生的晦涩的语言,翻译成易于理解的优美的句子。只有优秀地完成博物馆的“语言转换”使命,让更多的群众从中获益,再反过来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博物馆才能说的上是文化的中枢。
在过去的几年,博物馆界取得了许多的成功。博物馆在大众对文化的不断增需里,慢慢地成为休闲娱乐学习的一个重要选择,学生和研究人员会经常性地参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节假日的家庭团聚旅游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有特色的博物馆——比如这几年很红火的博物馆里过大年。
但这些还不够,真正的文化之旅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更多的是外行看热闹,大众更为注重的是用“价格的眼光”而非“价值的眼光”来看待博物馆和博物馆的陈列和研究。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因为博物馆的工作语言还是有许多未翻译好的地方,这座桥还有很多的路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的展览陈列:我们觉得做的很好的陈列在公众看来,其实并不便于理解。对于一个展陈,公众往往需要做过大量的研究或者雇请一个专业的讲解,才能够理解其中的奥妙,这无疑会降低知识的传播效率。还有就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博物馆与互联网的连接稍显滞后。数据的录入和对公众的开放都不够力度。公众到博物馆,往往只能看到当时的陈列。很难对博物馆有更多的了解或轻易地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
未来的博物馆。应该更多的以社会公众为核心,面向不同的社会人群,制定不同的,相应的社会工作体系。健全完善博物馆的相关的知识系统。公众更方便更全面地获取博物馆的馆藏信息。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对博物馆馆藏和陈列有更深入的挖掘。在日益完善的硬件设施条件下,不断完善软件的配置,最终做好“语言转换”的工作。
博物馆是一座变化着的桥梁。这座桥不是要看上去有多瑰丽,而是通往的地方有多便捷。当一座桥梁成为人们通往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它就是人们生活的一条中枢。这样,从过去到现在,博物馆与时俱进,永远走在社会文化引导与服务的前头,传统与时代对接,并延伸到美好的将来。
编辑:miyagi
往期精彩回顾
518特辑|潘守永:作为中枢的博物馆,不仅是参与者,更是社会进步的领导者
518特辑 | 入围十大精品的自然科技、出入境类展览都有哪些亮点?
浙博副馆长蔡琴: @带着微博去看博物馆,让博物馆与普通人的关系更亲密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