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国际博协大会上,中国博物馆学界代表发出哪些声音?
在国际博协大会期间的各个学术会议上,除了受到中国博协资助的青年博物馆代表持续发光发热之外,中国博物馆的专家也竞相发表了相关的学术演讲。
经过多日的交流和讨论,代表们的发言主题不仅涵盖和博物馆学的相关理论概念的探讨、博物馆基本功能和职能的实践探索,更是延展到了对博物馆本身定义、范畴边界的探索,博物馆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的探索尝试、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等更为广泛的社会学范畴。更多观点、问题和看法的提出,形成了不仅仅局限在方法论层面的探讨,更深入地抽象到博物馆的“世界观”这样的认识论层面。这样的声音,代表了中国博物馆学界,也代表了中国博物馆学界在学术和实践领域的不断追求探索和突破的态度,获得了国际博物馆学者们的广泛认可和普遍赞誉。
以下是中国博物馆界参会专家和代表们的一些精彩发言: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在会上发表《作为文化遗产的丝绸在博物馆中的未来》主题演讲。赵丰首先指出,丝绸起源于中国,并沿丝绸之路传遍全球,已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无论是五千年来的丝绸珍贵文物,还是蚕桑丝织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如西班牙瓦伦西亚丝绸交易大厅或日本富冈制丝场等世界遗产。在报告中,赵丰围绕2019国际博协主题并以中国丝绸博物馆为例,通过保护修复保存丝绸纺织的文物、以UNESCO人类非遗为抓手传承传统丝绸工艺、以特别展览和活动传播丝绸文化、与社区结合为未来创造新的传统、寻求更为广泛的国际合作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国丝馆对国际博协所倡导的“纪念其收藏品、历史和遗产,创造出对后代具有崭新意义的传统”的理解和实践。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杨瑾在会上发表了《‘可听见’的多种方法:博物馆音乐类藏品教育功能再诠释》主题演讲。博物馆藏品中的音乐类藏品因保管体制所限而出现了内容挖掘不足、教育方式单一等不足,制定博物馆音乐类藏品教育行动纲领,采用多种手段对对其教育动能进行再诠释。西安半坡博物馆采取馆内与馆外、青少年儿童与成年群体相结合的不同教育策略,对距今六千多年的陶埙进行多维度的教育传播,让史前妙音产生出当代价值。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还在服装委员会会上发表《博物馆:从传统走向未来的纺织/服装文化中枢》的主题演讲。作为中国最大的纺织服饰专题博物馆,国丝馆于2010年正式开始启动时尚板块,并于2016年正式建成中国第一家时装博物馆,其中包括中国时装和西方时装两大基本陈列,并每年举办年度《时尚回顾展》及大量中西方时装专题展览。通过近10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中国丝绸博物馆已渐渐成为时尚作品的收藏之所、服装设计的教育实践基地、大众美学的培育引领之处。在报告中,赵丰馆长特别以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为切入,在服务社区、融入当下、引领时尚、创造传统的未来等方面介绍了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实践,并期待与国际博协服装专委会合作在纺织/服装文化中枢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武汉科学技术馆宋霁在会上发表《在淡水资源保护和城市可持续性方面进行合作》主题演讲。她的演讲中涉及到,武汉是中国最大的淡水中心,也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之一。但近几十年中,由于工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张,武汉市区的水生态系统出现了水污染、湖泊萎缩、城市水系连通性差等严重问题,长江生物多样性也面临着严重危机。值得庆幸的是,在现今中国政府“长江大保护”的政策下,武汉市的许多科学博物馆都在大力推进淡水资源保护方面的宣传与教育。2019年7月,武汉市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正式成立,并将环境保护的职责写入学会章程,会员们积极开展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武汉市的淡水资源保护做出贡献。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刘茹发表《博物馆如何讲述讳莫如深的话题--日本细菌战罪行及其在博物馆中的体现》主题演讲。演讲从“反人类暴行”的角度,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研制细菌武器、进行人体实验和实施细菌战罪行,七三一部队战犯在犯罪和认罪过程中的集团性心理和情感价值取向为重点讨论对象,系统阐述和剖析日本社会对包括细菌战罪行在内的侵华日军暴行的认知现状,进一步说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用大量日本细菌战罪证实物、历史档案和口述史料向世界展示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行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七三一陈列馆作为抗战类博物馆所承载的保存战争遗迹、揭露日本侵华罪行、研究抗战历史的重要责任以及《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以法理的思考构建展陈内容,以“罪犯-罪行-罪证”为核心构建七三一部队罪行完整证据链的展示手段和方法,以及在全面揭露日本细菌战罪行方面的成果。
南京博物院志愿者孙紫和在会上发表《给乡村社区提供博物馆教育:网络视频直播课对延伸博物馆教育的中国启示》主题演讲。演讲讲述了近十年,中国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是,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仍然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特别是在博物馆、艺术和人文教育方面。乡村孩子无法像生活在城市的同龄人那样轻易接触博物馆资源。科技公司与博物馆联合利用网络视频直播技术直播“带乡村孩子走近博物馆”公益课程。发言内容向国际博物馆业界展示了中国如何通过视频直播课程有效地延伸博物馆教育至边远地区,拓展并推动农村社区的积极参与。研究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的形式收集数据,通过了解乡村孩子的课程学习体验,探究了博物馆互动式网络视频直播课程对孩子们在教育、心理及社会三个维度的影响,给各国博物馆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金山博物馆余思彦结合自身博物馆的教育项目和沟通理论提出,区域博物馆必须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讲故事系统”,通过信息、故事、文化产品三个层次的信息表达,使用合适的语言和媒介,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参观,实现教育目的和增进文化认同,最终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转载自:中国博物馆协会
编辑:国旻#大侦探
京都大会|国际博协特别全体大会表决同意延迟对“新的博物馆定义”进行投票
唯一投稿邮箱:
news@hongbowang.net
商务合作请发:
market@hongbowang.net
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QQ 67260255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