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文博建设如何做,单霁翔、安来顺等业界大咖这么说
11月19日,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湖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学会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中国博物馆协会登记著录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2019年智慧文博论坛”在湖南省博物馆召开。来自全国80余家文博单位和科技企业的15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与会代表合影
虽然智慧文博的定义和内涵仍在业界进行着激烈的讨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近来年,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着智慧文博的建设及发展问题,并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解读。
论坛现场
顺应技术发展的潮流
智慧文博建设需要技术支撑,湖南省博物馆馆长段晓明指出过去十年间,智慧博物馆的探索与应用方兴未艾,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博物馆领域的应用逐渐向多场景、多维度的方向推进。具体表现以AI、VI技术为代表的人机技术,正在对参观体验产生颠覆性的变革,新型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给场景的保管与使用提供了进一步监测的可能性。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黎明;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原中心主任、信息化建设办公室主任王智玉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段晓明致辞
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亦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颠覆性技术”被正式提出以来,对已有传统或主流技术产生颠覆性效果的技术,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量子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云服务、沉浸式体验等,正在引导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数字技术给博物馆提供了传播信息、满足人类交流需求的新可能。数字技术与博物馆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安来顺作主旨发言
文博行业自身发展的需求
仅有技术发展,并不能推动智慧文博的建设,还需要博物馆对相关技术有所需求。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讲到“以新技术为重要支撑的智慧博物馆,让博物馆藏品的保护变得越来越长效,让博物馆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高效,让博物馆的服务变得越来越有效”。
陈远平致辞
“博物馆是收集和储藏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的机构,数字技术通过它强大的储存、分析和发布功能,让博物馆各类信息和数据的保存、保护、藏品的使用,直至博物馆的智慧,在数字化的世界里得以增强、加速和共享”,安来顺谈道。
国家政策的支持
“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主任刘铭威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深刻洞察力,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形成了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秘书处处长彭馨同时指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相继发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多个文件,出台《网络安全法》,不断深入落实网络强国战略。王智玉亦全面梳理了近年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关于网络信息化发展的内容以及近半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息科技发展的重要内容。
当前,智慧文博建设的如何?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开展了文物博物馆领域信息化现状调研。填报单位有博物馆1090家;行政管理单位212家;文物保护单位424家;文物科研机构54家。
通过调研,发现了一些成绩:
一是文物信息化工作受到国家文物局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地方财政不断加大投入; 二是文物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 三是行业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进展。同时,通过调研,亦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是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普遍; 二是成立信息化工作机构的比例仍然较低; 三是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在信息化应用领域差异较大; 四是信息系统建设不规范、整合难度大、运维成本高; 五是标准化工作滞后,造成数据管理水平较低。段晓明馆长也指出当前智慧博物馆建设存在普遍问题,即以技术应用为导向,不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导致应用面比较集中,功能部分缺失。没有真正构建“物、人、数据”三者之间的双向多元信息交互。
安来顺亦对数字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思考。如关于数据(未加工的数字和事实)、信息(处理过的数据)、知识(鉴别过的信息)、智慧(数据+信息+知识+行动+反馈)4个内容之间的关联与区别;需要警惕单纯靠技术解决所有的文化问题;以及关于采集和应用中涉及的博物馆职业伦理问题。
南京博物院图书信息部主任张小朋同样指出,博物馆中存在大量的资源,而且每天也在产生大量的数据,但未经整理加工的数据不能成为有效的资源,博物馆界尚未完整认识到这一点,也不非常清楚如何有效处理、利用这些数据。
思想工作
智慧文博建设不仅是技术问题,也需要关注思想工作。彭馨指出,要努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要从工作实际出发,也要主动作为,发现发掘需求,服务需求。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亦提到,需要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实现文物信息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的需求。
胡冰致辞
实务工作
智慧文博建设,不仅仅是博物馆的工作,也同样涉及行政管理机构,数字信息化企业等多个行业,需要协调沟通,形成合力,才能更好的促进智慧文博建设。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副研究员吴育华说:“精细化数据资源建设与其他文物保护工作一样,涉及多学科领域交叉,需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
行政管理机构文物信息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统筹谋划推进文物信息化工作,是全国文物系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要“做好有关信息化专项规划和顶层设计”“加强文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主任刘铭威和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副研究员吴育华同时提到。
刘铭威同时指出推进智慧文博建设工作长期、有序、顺利地实施,还需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继续推进文博行业展示监测系统建设;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网络安全保障;探索建立文物数据创新联盟。
彭馨亦指出政务信息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导向,全面加强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重点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和文物工作的重要部署;坚持依法、公开的原则。
文物博物馆业界
来自文物博物馆的嘉宾分享了各自博物馆关于智慧文博建设的探索与经验。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围绕公共服务、文物修复、文物数字化、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用“积极引导观众有序、有尊严参观”“逐步扩大开放范围”“妥善保护馆藏文物”“扩大文物修复规模”“积极建设平安故宫、数字故宫、智慧故宫”“建设冰窖观众服务中心”“成立故宫学院”“通过公益拍卖向国家贫困县捐助”等诸多实例,全面介绍了故宫近年来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阐释了文旅融合的先进理念。
单霁翔作主旨发言
关于湖南省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建设的思路和探索,段晓明馆长总结到三个方面:
重塑全流程的服务体验,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构建专题性的知识图谱,提升馆内科研业务能力; 建设基于BIM指挥平台,提升整体运营管理水平。张小朋对智慧文博建设中数据的分类进行了重点的剖析,指出博物馆的数据可分为以下六类:
文物数据(含考古数据、藏品数据、展览数据等); 保护数据(含工艺数据、材料数据、设备数据等); 研究数据(含监测数据、调查数据、试验数据、论文报告等); 观众数据(含年龄、性别、民族、来源、时间、数量等); 管理数据(含人员、岗位、职务、设备、工况等); 社会数据(含评价、报道、学术关联、活动关联等)。随着对数据认知的不断深化,从数据利用的途径看,当前博物馆数据又可分为三类:
原生数据 交互数据 决策数据博物馆中不同的工作都是围绕着同样的目标展开,因此不同工作产生的数据对于博物馆的精细化运作已是至关重要。通过信息系统基础环境获取各种原生数据,经过选择交互,成为决策数据,进一步形成资源综合应用平台。
数字信息化企业张黎明指出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打通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交流交易的渠道。解决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要有产业概念。将各种文物遗产(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经过数字化后得到文物数据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存储、管理、挖掘、分析、应用,以激活数据价值。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中心副主任葛水英以具体案例对“数字内容的智慧体验与分享”做了探讨。2019年世园会中“奇幻光影森林”“奇幻光影森林”以中国民间文化经典《山海经》为故事背景,以神仙、异兽、奇花为主要载体,通过5G技术及展项平台管理系统,使游客在情境中可以享受定制化互动内容,还可与传统消费业态融合打造夜游消费街区。具有“内容百变、体验多元、服务定制、强复制性、低成本运行、便捷化管理”等特点。
此外,王智玉在更宏观的角度指出做好智慧文博,
一是要加强对智慧博物馆全维度研究,包括智慧博物馆的数据依赖、功能需求、效果呈现、相关标准等; 二是智慧博物馆是动态的、发展的,其建设要从每一个信息技术应用做起,抓好博物馆信息化; 三是要思考新技术在文博行业的引用场景; 四是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论坛现场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讨论并通过了旨在共建智慧文博的《长沙宣言》。
始终坚持正确的智慧文博建设导向,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炼、展示、传播文物蕴含的精神标识、文化精髓和当代价值,讲好文物故事,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盘活用好文物资源,打造更多文物保护传承典范,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积极探索智慧文博建设路径,鼓励相关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5G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建设实践,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
加强文物数字化建设,突破部门、行业、系统之间藩篱,消除信息孤岛,努力打造互联互通、协同合作、开放共享的行业大数据体系;共同研究并推动智慧文博相关标准建设,促进文物管理的规范化、精准化、体系化,提升管理效能;
加大具有现代化管理思维,符合智慧文博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倡议开展文博信息化案例推介,鼓励技术应用创新;倡导组建智慧文博联盟组织,制定合作发展规划,分享研究成果;
充分发挥专业机构、行业组织优势,搭建可供全体参与者交流互通的行业交流平台,定期举办智慧文博论坛,培育秩序井然、包容共享的智慧文博生态,让文物数据活起来,让智慧文博实践活起来。
编者按
本次论坛就文物智慧保护、博物馆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等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来自行政管理机构、文物博物馆单位、数字信息化企业代表的嘉宾分享了各自单位的具体实践与经验,对智慧文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期待。关于智慧文博的定义与内涵问题,还有待继续探索。博物馆作为智慧文博建设最重要的主体,应进一步发挥自身能动性,既要关注自身建设需求,还要关注技术发展情况。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体量的博物馆,其智慧文博建设都应当有所区别,并根据各自博物馆发展情况与发展阶段选择适当的技术进行建设。
本次论坛中通过的《长沙宣言》也将有力推动智慧文博相关标准的建设,打造互联互通、协同合作、开放共享的行业大数据体系,搭建可供全体参与者交流互通的行业交流平台,培育秩序井然、包容共享的智慧文博生态,让文物数据活起来,让智慧文博实践活起来。
来源:据论坛现场录音综合整理;部分内容由论坛会务组提供
图片来源:论坛会务组
编辑:OP-D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会议|2019年中国博物馆协会展览交流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会员代表大会在海南召开
培训 | 湖南省文博系统首次举办宣传信息工作培训班
新展丨山西静乐剪纸亮相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会议|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会议暨重庆工业文化创新发展论坛在渝举行
聚焦|国家文物局:提升非国有博物馆办馆质量
纪念|普拉多博物馆迎建馆200周年,外媒评价:“全球博物馆典范”之一
新展|“蒙古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中国文化艺术品展”在乌兰巴托举行
论坛|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高校博物馆约三成备案,应健全完善制度
回顾往期精彩中国儿童博物馆的最全指南出炉,值得每一位从业者参考借鉴(内含福利)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博物馆的文化遗产保护之路应当怎么走
经验与交流:博物馆研学旅行之路该怎么走?
讲座 | 博物馆讲座汇总(11.22-11.30)
弘博网五周年|我们对读者的爱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文末高能预警)
荐书丨理论结合实践,看懂陈列展览与藏品数字化管理
通知|报名第六期北大博物馆研修班,获取展陈设计的新理念新技术
百年晋博|积极拉进与公众之间距离的“秘诀”
5G重构想象,鲁博国宝呈现跨时空音乐盛宴
招聘 | 文博单位相关招聘信息汇总(11-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