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成都丰富的山川地貌都装进去的博物馆,明年六月正式开放

弘博网 2023-10-07


作为全球海拔落差最大的特大城市,成都的地形落差达5005米,这里有三分之一的高山、三分之一的平原、三分之一的丘陵。那么,有没有一座博物馆能够把成都丰富的山川地貌都装进去?


答案是,有的!正在施工的成都自然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地标性的文博设施。5月31日,随着最后一片重达30.1吨的屋面网架吊装完成,成都自然博物馆主体结构全面完工,工程进入机电安装和装饰装修阶段,预计将于2021年6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成都自然博物馆主体钢结构封顶


湿地公园
蜀山、蜀道、蜀水都安排了


成都自然博物馆位于成华区成都理工大学西侧,未来将下接地铁8号线。封顶后的成都自然博物馆呈现“异型”的造型。不是常规建筑一样规整的线条和截面,而是像自然山川一样雄伟奇崛。


“这是蜀山的造型。”中铁建工集团成都自然博物馆项目党支部书记夏清介绍,成都自然博物馆设计灵感来源于成都平原地域特色──蜀山、蜀道、蜀水,将挺拔巍峨的雪山融入博物馆的外部造型,用山峰岩石的形态与蜿蜒参差的裂缝肌理表达出板块的运动与地质的变迁,以此来致敬蜀山。为了表现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蜀山造型,成都自然博物馆六个不规则单体的屋面网架采用了大跨度异型多折面结构。


蜀道,则是由馆外直通二楼的玻璃栈道来表现。“蜀道”将行走栈道的体验带入博物馆的内部空间,用天桥和长廊象征蜿蜒盘旋的蜀道意境。游客走在其中,既能感受到空间的变化也有追忆蜀道的时间变化。


尽管成都自然博物馆位于闹市区,周边建筑稠密,在装修完毕后它的周围还将打造出一个小型的湿地公园,游客将穿过湿地公园走进自然博物馆。夏清介绍,将古代智慧引入博物馆的室外园区,用弯曲的水流和倒影水池体现成都千年的蜀水文化,让游客参观博物馆的同时游赏蜀水。


鸟瞰建设中的成都自然博物馆


五大展厅
马门溪龙化石将亮相


按照成都自然博物馆展陈大纲,馆内将会以文化教育为主线、科普教育为核心、地学展陈为特色、典藏建设为基础、应用技术为纽带,围绕“ 认识地球家园,探索自然奥秘 ”的主题,对生命起源、地质作用、矿产资源、浩瀚宇宙等课题进行科普与展示。


成都自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5052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其中展厅17005㎡。建筑空间划分了展示区、教育区、公众区、业务区、行政管理区等功能区。规划有五大展厅,分别是地质环境厅(1F)980㎡、矿产资源厅(1F)1652㎡、恐龙厅(2F)2635㎡、生命探索厅(3F)1163㎡、缤纷生命厅(3F)1974㎡,同时配设临时展厅,4D影院、学术报告厅。


由于成都自然博物馆项目是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与成都理工大学在校区内共同策划、筹备、建设一所自然博物馆,未来成都理工大学也会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的馆藏珍品转移到成都自然博物馆。例如,合川马门溪龙,是世界已知的恐龙化石中脖颈最长的蜥脚类恐龙化石,也是亚洲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恐龙化石,如今就“隐身”于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未来它将有更国际化的展示平台。


“在成都的城市发展战略中,文化IP是一块不可或缺的拼图,因此就需要完善文博设施进行支撑,在这个背景下,成都自然博物馆也就应运而生了。”成都城投集团所属统建城开公司工程技术部部长陈丹说道,建于成都的自然博物馆会对外讲述中国西南地区,从喜马拉雅山脉到四川盆地广阔地域的自然演变和历史进程。它的意义不仅是填补西南地区综合类自然博物馆的空白,更是国内博物馆系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未来,标本典藏、科学研究、展览展示为其基本功能,文化休闲为其延伸功能,共同为科普教育服务。


据了解,成都自然博物馆原定于2021年底开放,为在成都大运会之前为城市提供一个展现巴蜀文化与风采的“窗口”,项目方将力争于明年6月建成开放。


文章来源:四川发布

图片来源:环京津新闻网

编辑:康忙北鼻#国旻

弘博咨询

在媒体平台基础上,弘博网目前已成为博物馆行业的专业咨询机构,并成功为各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及博物馆提供专业的调研、咨询服务,得到业内广泛的认可与支持。为了满足更多博物馆的发展需求,弘博网现推出“博物馆品牌宣传推广”“博物馆定位与发展规划”“博物馆观众满意度调查”“博物馆精细化管理提升”等一系列体系化的咨询业务,助力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戳下图了解详情




新品上线:博物馆24h

梵高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已恢复开放

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洛阳将重点打造10座精品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将于本周六举行2020年度首次夜间开放

杭州西站筹划建设国字号高铁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第八届中原文物网上有奖竞答”获奖公告

成都自然博物馆预计明年6月将对公众开放

今天!《如果国宝会说话》要送给青少年一堂特别的课

“十大精品”解读线上培训即将开班

观众抱怨展品照不清怎么办?博物馆需要这样一个神器来解决

近1600份的回答,解答COVID-19对博物馆行业的影响

海外多家知名博物馆将陆续开放

希腊再次喊话大英博物馆,要求立即归还帕台农雕塑

合肥市科技馆新馆对公共空间展项公开进行征集

深圳海洋博物馆面向全球征集建筑设计方案

湖北:将有序开放博物馆等室内场馆,两万件战疫物证被博物馆收藏

回顾往期精彩

月刊 | 518、两会开幕、博物馆恢复开放……疫情好转下的5月行业有哪些新变化?

这三十二位朋友,河南博物馆喊你来领奖啦!

招聘|文博单位相关招聘信息汇总(6-1)

儿童节特辑|疫情之下,看美国博物馆线上活动如何搞定居家“熊孩子”

没了捐赠,博物馆还能找到新的“找钱”方法吗?

关于博物馆与幼儿教育,期待你的来稿!

518特辑|当“博物馆”遇上博物馆,博物馆的边界是否能扩大?

速报丨各国博物馆陆续恢复开放,韩国文化机构因疫情反弹再闭馆

重磅!两份权威报告解读全球疫情冲击下的博物馆

聚焦两会 | 四图解读文博行业发展目标与方向

博物馆“云端”再解锁,英国在线虚拟收藏来袭!

观众抱怨展品照不清怎么办?博物馆需要这样一个神器来解决

研学乱象如何管理,现在有了可参考的指导意见

欧洲一大批博物馆即将恢复开放!

点击在看,共同关注博物馆建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