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5月8日,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罗静,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对记者提问做出解答。
本文对问题的回答进行整理,以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及中国主会场活动。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
“国际博物馆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于1977年发起并创立的,旨在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1978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一次开展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当时并没有设立特定的主题。从1992年开始,为回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国际博物馆协会每年设定一个主题。今年,国际博协将主题定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这一背景下提出的。在世界范围内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博物馆如何应对多重挑战,及时调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新发展、新模式、新方案,是全球博物馆普遍要思考和面临的问题。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在2020年严峻的疫情考验下,全球博物馆平均闭馆时间150天,收入缩减40%-60%,而中国博物馆的平均闭馆时间不到30天,是闭馆时间最短的国家之一,也是87个参加问卷调查的国家里,财政经费没有受到疫情影响的13个博物馆国家之一。
近年来,中国博物馆在凝聚国家文化认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升,理解过去、思考当下、启迪未来的价值持续彰显,日益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值此“十四五”开局之年、“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国内外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的深刻变革,以及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都对我国博物馆提出了更多挑战和更高要求。在恢复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重塑博物馆未来发展及社会价值,是当下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新形势下,博物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主动地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更加深入地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更加积极地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守正创新、勇开新局,充分发挥馆藏文物资源在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服务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推进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迫切需要加强人文交往,发挥文明如水、润物无声的作用,从文化层面上达成消弭分歧、凝聚共识的目的。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见证物的重要收藏机构,理应成为文明交流、文化交往的前沿阵地,积极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
在此背景下,我国博物馆要主动担当作为,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系统梳理、研究、展示和传播具有文化传统、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馆藏文物资源,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相关工作:
一是要提高认识,加强制度设计和政策保障。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到博物馆对外交流工作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中的重要战略意义,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科学制定、分步实施文物外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分主题、有侧重、系统全面地展示中华文化。在加强统筹规划的同时,还要强化博物馆对外交流的政策保障和配套经费支持,国家文物局将结合博物馆评估、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等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完善博物馆领域对外交流等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二是要加强内容建设,深化价值挖掘阐释。我们要综合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深入挖掘阐释文物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提升策展能力,加强国际策展人才培养,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做好学术成果与对外宣传之间的跨文化传播转化,着力弘扬中华文化蕴含的人类共同价值,增强中华文明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是要创新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我们要致力于加强现代科技的集成应用和跨界融合,推进文物知识数字化和传播智慧化,形成基于共享服务和对外传播的技术支撑体系,用好全媒体传播平台,提供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化体验的文化精品,探索建立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传播推广方式,全方位构建“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中华文明展示传播体系,进一步增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
北京市文物局局长陈名杰:
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的基本思路大概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北京作为世界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有关这50多万年的人类史、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60多年的建都史,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馆。北京作为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首都,未来还会有很多新的文化创作,这是第一个层面的理解,希望北京城就是一座巨大的博物馆。
第二,北京地区已经形成多学科、多层次、广布局的博物馆体系和纵横有序、精美交织的博物馆布局,布局较为合理,结构较为优化,特色较为鲜明,活力比较充沛的博物馆体系。当然,接下来“博物馆之城”建设,更好地让综合馆建得更强、行业馆建得更优,让一些小馆建得更便利,让人民群众能够得到更好的文化滋养。
“博物馆之城”第三个理解,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到的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在这方面,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民群众走进博物馆。同时,我们也希望博物馆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进学校、进社区,让博物馆无处不在、无时不用。
第四,我们希望博物馆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战略定位,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北京城市的发展、为北京总体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作出更大贡献。“博物馆之城”目前的情况是四个层面。
从计划来讲,我们今年在国家文物局的坚强指导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今年重点抓四项工作:
第一,办好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就是向全国、向全世界展示北京城和北京的博物馆,使北京博物馆之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第二,编制好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北京“博物馆之城”的建设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
第三,联合相关部门,我们正在做前期调研,要出台北京市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意见,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博物馆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共建、共管博物馆。大家知道,北京在疏解非首都功能,有一些老旧厂房包括一些文物腾退其实应该鼓励社会力量建博物馆。
第四,贯穿全年的博物馆展览活动和持续的宣传工作,营造在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过程中全体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博物馆之城建设的热烈氛围,我想今年大体是四个方面工作。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司长罗静: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在几代文物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馆藏文物保护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文物保护工作已经从抢救性保护为主过渡到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的发展阶段,文物成套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逐步形成,基于风险管理理论的中国馆藏文物保护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借助多学科协同的保护手段更加系统全面、保护体系日趋完备。
为了全面回顾我国馆藏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我国馆藏文物保护的工作成就,值此国际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委员会第19届大会召开和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举办之际,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首都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联合承办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将于5月18日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开幕,并持续至8月17日,展期3个月。
与一般文物展览相比,本次展览呈现出3个特点。
一是在展览内容上,通过“万年”、“慧眼”、“巧手”、“芳华”和“永宝”五个章节设置,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科研成果与代表性展品,全面梳理中国馆藏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全面展示馆藏文物科学认知、保护修复、工艺复原、预防性保护的最新成果。同时,将结合展览内容,由国内顶级专家在展览期间举办10场馆藏文物保护系列讲座,将精美文物背后的保护修复理念、技术、材料与科研成果完整的呈现在公众面前,突出“学术性”和“科普性”并重的策展理念。
二是在展品选择上,来自全国10个省(市)23家文博机构的50余件套展品将亮相首博。其中不乏秦始皇兵马俑、石甲胄等国之重器,也有成都商业街出土漆床、李锤墓出土冠饰、南澳一号出水瓷等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还包括老官山汉墓提花织机、马家塬战国墓地马车等通过科研复原的精美复原件。可以说本次展品的“颜值”很高。在此做个剧透,大家可以从本次展出文物中寻得展览名称的由来。
三是在展示方式上,本次展览力求强化科研学术资源、展示技术手段与艺术表达形式的深度融合,通过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方式,着力打造一个专家认可、公众叫好的展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引入了增强现实(AR)技术,利用华为河图App及AR眼镜等穿戴式设备,实现了展厅现场中虚拟与现实的交互展示,并通过在线虚拟展示,实现展览的跨越时空、永不落幕。
来源:国家文物局
从文物到文化到文明,这个小学让学生在博物馆中抚摸中华文明的脉络
新展 | 五月,宜“下江南” ——吴中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重磅展览上线
探馆 | 5月1日面向公众开放!提前走进郑州博物馆新馆一探究竟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