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经1700多天,上海天文馆如何建成?​

弘博网 2023-10-07


在上海建设一座天文馆,这是许多科学家、天文爱好者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共同梦想。叶叔华院士在2010年向市领导建言,21世纪深空探测将成为各国科技竞赛场,我国也在其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兴建天文馆,对广大市民进行天文科学知识普及推广,补充青少年天文科学方面的非正规教育至关重要。



上海天文馆项目于2014年1月由上海市发改委立项, 2015年9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复,2016年7月初步设计方案及概算获得批复。2016年11月,上海天文馆在临港滴水湖畔正式开工。2017年12月,上海天文馆展示工程整体规划设计启动,历经14个月于2019年1月完成。2019年9月,上海天文馆项目建筑工程通过竣工综合验收,同期进入展示工程的深化设计与装饰施工。2021年3月展示工程基本建成,进入调试阶段。2021年6月,上海天文馆展示工程整体通过验收。2021年7月17日,上海天文馆将正式开馆,18日起对公众开放。



上海天文馆项目工程造型复杂,施工难度大。为营造最佳宇宙沉浸感,整个天文馆几乎所有混凝土和钢结构都采用不规则形状,建设过程中攻克多项空间结构技术难题,如建成国内罕见的悬挑长度36米、最大宽度61米建筑钢结构空间,“悬浮”于混凝土壳体上方外径30米、内径23米的球幕影院,仅少量点支撑的200多米长旋转步道以及直径40米的倒转穹顶等。馆方将BIM(建筑信息模型化)技术纳入工程项目管理,囊括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以精细化管理打造一流建筑。16项授权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助力建设团队最终顺利实现了建筑结构、功能与形态的完美融合,使整个建筑成为一件精致的天文仪器,成为上海天文馆最大的一件展品。


倒转穹顶

上海天文馆展示策划与设计同样极具挑战,天文科学不仅专业性高,不易理解,而且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型天文科学展示鲜有可以参照的成熟模板。如何讲好科学故事,如何触动观众心灵,如何实现建设国际顶级天文馆的目标,馆方布展人员在不停地探索。天文馆展示团队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以科研的标准打造科普的展示。展示方案经历了四个阶段,从1.0到4.4,修易十几稿;14个月的整体规划设计过程中,每个布局、每条动线、每个展项概念、每块图文版面……经过无数次头脑风暴,形成近5000页的设计方案,汇聚了建设者们对极致的追求,对完美的执念。展示工程总共80个采购项目,团队针对每个项目都开展了大量的线上线下调研,掌握了最新的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撰写了专业严谨的采购文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阳光采购体系,2019年上海天文馆展示工程总承包及系列展品展项项目荣获了中国政府采购奖——精品项目奖。进入项目实施阶段,恰好遭遇新冠疫情,面对诸多挑战,展示团队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奋勇向前的势头,主动调整工作步骤,全天候云办公,并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和规划,让计划赶上了变化。天文馆展示项目涉及大量场外制作工作,为保证展品质量,展示团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双重压力下,在工程建设中见缝插针,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奔赴全国多个省市,开展场外检查40余次,全力将疫情对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


上海天文馆内景


在新冠疫情常态化情况下,天文馆建设团队早策划、早安排、早落实,不推不拖、不等不靠,以“线路图”“进度表”倒逼工程项目进度。针对每一项任务制定专门的“项目档案”,一事一表,一表一人,一天一报,一周一审,将任务逐个完成,保证了疫情防控和工程建设的齐头并进。



自2016年11月开工以来,上海天文馆以“聚力攻坚,同心干事,建设顶级天文馆”为口号,抓实工程质量,严把每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匠心筑梦,努力把天文馆建设成为精品工程、满意工程、样板工程。



来源:上海天文馆

回顾往期精彩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的那些科技元素

广东首家“海事”主题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客

太原市出台非国有和行业博物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V&A博物馆推出“好奇爱丽丝”虚拟服务:为观众带来双重的沉浸式体验

“十四五”开局之年过半,你的规划完成了吗?

美!在石库门建筑里,上海博物馆第一家文创咖啡体验店开张啦!

庆祝建党100周年,致敬百年风华,三大展览在成博开幕

招聘 | 实习岗来啦!弘博网期待有才华的你

献礼“七一” | 初心与使命——江西省博物馆如何挖掘、展示、利用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印迹 羊城烽火——广州革命史迹图片展”在南汉二陵博物馆开幕

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

从“蜀道难”到“蜀道通”,在川藏公路博物馆看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