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朋友问我们:“你们在家都会做些什么?”
“看书。”
虽说不是全部的时间都在看书,还是要接一些活工作,但看书和聊天几乎也可以贯穿我们的每一天。所以就试着标记一下我们每个月的已读,如果也有你感兴趣的书,下次可以来和我们聊聊。
八月已读 九月已读
十月已读 十一月已读
看完《圆环物语》,太过喜欢,就想多了解一些。打开这本书的同时也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窗户,不仅仅是话剧,还收获了音乐的启迪。
大概是因为对话的人过分厉害,书中讨论的很多东西都不是很了解。不过也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就是我看这本书并没有收获什么「知识」,什么历史背景、话题大纲统统没记住。但收获了「认知」——我会因为这份不了解而愿意去了解更多相关信息。看完之后也更加确定了自己的阅读方式,基于渴望而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一开始看的时候感觉迅哥在骂我,书中人物的愚昧、盲从,自己身上同样也有。可能因为现在的环境还是相似的,几十年没变过,所以当相似的场景发生的时候,心理也还是那样子。看到“从来如此,便对吗?”“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才意识到迅哥埋下了种子,不喜欢这样,那自己就要去改变,别像书中的人那样被外界声音给唬住,做了愚昧的门徒。个人的悲剧从来就是时代的缩影,看清这环境、这时代,一味的怨怼只是白白消耗生命。
当你的心足够安静、有足够的空间的时候,那些念头才会浮现,自由联想达成解放,这是我看完这本书的感受。看了《狂人日记》再看《局外人》,获得了观察路人的眼睛。简练的语言、相对日常的场景和事件,因为我也经历过,在法庭上为了表现出人们期待的伤心,蒙蔽自我不断表演,现在想来令人羞愧。他妈的太像了,抽象出来的群众其实那样的逼真。“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莫索尔回忆起自己父亲的时候头皮都麻了,被砍头的那个人可能在街上的话也会想去看一看砍头的场景。
迅哥与父亲的关系是如何在他文章中体现的,书里用了卡夫卡的《致父亲》来对比,让我重新思考自己对父亲的印象,人的记忆其实是有选择性的,留下的是我所选择的片段,而不是客观事实。关于迅哥与梁实秋的文章,实际上双方都只是把对方当做「社会典型」在书写那一类人,的确日常生活的细节深挖下去就是根本性的特质。自己也从一开始感觉迅哥在骂我转变成了「绝不摆出那谄媚的奴态,去迎合,还自我麻痹」。
真的很困惑,一直以来被引用的书名和内容,其实没啥关系,那句出名的话也不是书中原文,下次再遇到有人说,我要问一问对方,真的看完了这本书嘛?毛姆对于人物的刻画真是细致,那些攻击他看不起女性的内容,我想或许是用「男人」「女人」比「他」「她」表达更加激烈而对立。坦白说,毛姆书里人物上的很多点自己身上也是有的,能否觉察和接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最后在大溪地,和爱塔一起生活的场景真的很美,原始的自然环境、出于本能去爱的爱塔,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不去打扰。船长和他的妻子破产后来到这里,白手起家的生活同样让人印象深刻。所以说这本书真的没有在造「神」,的确可以把人物塑造得更加丰满、充满冲突,可是那样就好无趣啊。
十二个故事,都让人十分期待、印象深刻、有点难受。毛姆的文字很厉害,他不是文风华丽,情节跌宕起伏的作者,但就是他写的那些日常细碎的故事让人难忘。看的过程中,大脑同步了舞台剧场景,或许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让读者保持了距离,可以清楚地省视故事中的人物、情节。毛姆的故事也并不单一,像极了故事汇,没有刻意去突出某有一种「正确」的价值观,阅读过程不是在寻找认同而是发现多一种可能。看小说的乐趣在于,自己的经历经验和书中故事发生了不确定的化学反应。
近八十章的内容叙述了毛姆叔叔对于他自己的生平、写作、戏剧、小说、哲学、宗教、人生意义的看法,实在是过于丰富,戏剧和哲学还没有怎么接触所以感受不是很生动。但是其余的收获就已经妥妥的赚了,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对文学感兴趣的小朋友遇见这样一本指导性的书很幸运。现在的自己和曾经的毛姆都不停啃书,充满好奇心的状态是很重合的,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休息了。Echo也要做个小说家,反正就是写字的那种人,毛姆关于自己的心路历程介绍让我太心动了,有种圣洁的光照在我头上呼唤我奔向终极使命。等我看完哲学和戏剧再来二刷。
结合钱理群教授《大家小书》里关于迅哥散文的部分,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迅哥的以小见大——从生活中抽象出普适的现象来。
这一本主要围绕「女师大风潮」展开,文章也多是发表在报刊上、用来回应他人质疑与抨击的,因为没有同时刊登对方的文章,所以单看迅哥的会觉得有些太不包容了,但如果仔细了解,就会发现很多内容都是在引用对方的文章来回击。所以对杨荫榆、章士钊、陈西滢等发表的观点,迅哥都是就事论事,用对方的矛调转头回应对方,把对方的言论当作是「社会典型」,而并没有否定对方的人品成就。
为了了解二人在广州的生活而打开的一本书,却深深被这三段两地生活吸引。从最初同在北平的师生,探讨学潮在这乱糟糟的时代改如何前行。到分居在广州和厦门时,两人更像是同事和朋友的关系,吐槽生活中一些大无语的事情——“话语中多了很多日常的东西,工作不能太疲累不然就是给别人做了靶子。”“发工资,发了工资我就走。”——真的都是大白话来的,也可以看到迅哥是怎样被攻击的,以及他态度的转变,对其他作品补充了不少细节。分居在上海北京这一段是迅哥回北京探望母亲,因为两人已经在一起,所以更更更加日常了——“今天谁谁寄了东西来,我先收着。”“我很好,你难得回去多陪陪母亲。” 很敬佩许广平的勇敢,这种精神和迅哥的文字是可以穿越时空激励人的,像我就是一个。没有什么露骨的表心声之词,从来简单最动人。
因为开始看迅哥,顺带着对五四运动以来的文化——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到底在说啥,混个眼熟先。可以看到胡适的更多面,两只蝴蝶的白话诗之前看觉得好一般,但是代入到新文化运动推行白话文的场景中,这个初出茅庐的后生仔敢于发声是很不容易的;丁玲对于农民的态度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对待过去的态度,思想保守的背后是时代性的大问题;沈从文的小说表面是温馨美丽的,但绝不仅仅是田园牧歌,《边城》的悲剧在于,这么多好人合作做了一件坏事。最后对于张爱玲的解读让我整个人都定住了,高中那会谁还不得看个张爱玲,她的话太适合矫揉造作表达自我了,但看这书才意识到小说不都是在描写客观现实的,张爱玲对于现代女性有很强的批判性在,或许是因为从前没有辩识力,被一些乱七八糟的文章给带跑偏了。
前半部分依旧是和现代派的“对战”,迅哥自己有说到,他文字的尖刻是因为他知道“人们怎样用公理正义的美名、吞吐曲折的文字,来刑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 ”,这一点在三一八惨案中体现了出来,刘和珍等四十多名同学对段祺瑞政府请命,被当做“赤匪”“暴徒”对待,迅哥自己也被说“拿了俄国人的卢布”,这些在那时都是带有杀机的文字。对一个人最大的尊重就是去了解她,而不是只记住她生命的某个切片。重读迅哥的《念刘和珍君》,结合女师大风潮前前后后人们的态度,她们不再只是一个名字、一个烈士,而是活生生的人。
以前也没有看过讲写作的,看前面四分之一的时候会觉得很新奇:她把写作这件事拉到了日常练习的范畴,打破了很多自我限制,也赋予了一种新的观察生活细节的眼睛。然后自己试着写了心里横亘在那的事情,再去看也会有新的感触:如何在写作的过程中,靠近自己的真诚。伪装起来的表达始终也不会真正触动别人。但再往后其实有点翻来覆去讲这些东西,整体偏向为我们这种普通人提供写作的自信的,但从开始写作,到究竟如何才能一步步靠近、并写出、打磨出一个好的作品,这本书里是没有的。
想学习编辑力,万千推荐了这本书。看完(准确地说是看到一半)就彻底被这个大叔迷住。我想他大概教了我一件最重要的东西——比起事情,对人要有更多的兴趣!虽然都筑响一一直做的关于各种Roadside的选题,一听就让人觉得非常想了解,但他做这些题目的时候也都更关注背后的人是什么样的,他们有什么样的日常故事。明明生活里大家都不是那样生活的,但做内容的人却始终只报道少数人所谓有吸引力的生活,都筑响一就始终以一个普通人而非专业人士的视角去感受、观察,做这些东西。做了几十年纸质杂志的编辑,现在还换到网络平台自己做电子邮件版的周刊,还把这个周刊作为可以承接同样对生活里细小事物有感知的普通人表达的呈现空间,做的事情实在和我们这群人太像了。
不是第一本看到一半不想看的书,但好像是第一本看了会讨厌作者的书……虽然作者有在里面说到自己经历过精神创伤,所以也能更好去和那些时常在两个极端间与自我交手的作家相处,但其实看他前面描述的与几个作家交往的行为和他背后的原因,真的觉得有点让人讨厌。看到戴老师在豆瓣上有分析这一版被删改了很多,确实读起来有很多重复和逻辑很不通畅的地方。加上其实并没有说到太多编辑方面的思考,更像是与作家交往和个人的回忆录……总之就是不管内容还是阅读体验都极差的一本书。但还是有一个点比较触动,就是关于人生在“黑暗中跃进”的部分,无论是作者,还是与他交往的作家,也都是反复飘荡在极端间、艰难前行的人儿呐。
很多最近的感受和转变,也被毛姆以他自己的经历写了下来,或者说正因为自己最近的一些感受,才能在他的一带而过的角落里发现这些吧。毛姆在这本书里记下了他想要为自己寻找、创造一种属于自己生活范式的纠葛,这种纠葛最大的陷阱毛姆也马上写了下来——「它使你过多地生活于未来,而非当下」,我想光是这一句就对得上《总结》这个书名了,这正是个体耗尽心力、却也不知疲倦地挣扎之处。毛姆在书里聊了很多关于写散文、写小说、写戏剧的思考,很直截了当,对比来看,我甚至觉得现在小说的对手或许是越来越充满张力的现实本身,以往在小说里才能读到的「故事」,现在现实里未经重述的便已不落下风。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年,以一种人类学家般、把日常生活视作异质的纪实类作品越来越受到关注。同样短视频也是,这些最一手的故事便已经足够让人沉迷了,而且你也无法否认,如同写小说的人隐隐会有作品流传的期待,短视频的创作和记录者就没有在数字网络里不朽的可能。在这本书的最后,毛姆开始思考宗教和哲学性的问题,其中最在意的三个问题便是「上帝存在的不可信」「人是否是自由的个体」以及「人生本身是都具有意义,还是需要为它赋予意义」,也正是在这三个问题上,毛姆无法从过往所有的哲学家身上获得一个让他自身满意的答案。特地去查了一下毛姆活着的时间和写这本书的时间,发现很有意思的是:在他这本书出版后的几年,存在主义正式作为一种有力的反思,尝试回答这些问题。所以或许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意外地具有时代性呢。
这本书和《里山资本主义》或许可以形成一个很好的互补,一本像是关于实践的纪录片,一本则像是背后的理论研究。很喜欢这本书建立的理论框架——扩张与增长→成熟与稳定,倒也不是这个框架的正确性与否,而是按着这个框架,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与市场的关系、与未来方向的关系都会更清晰,尤其是后资本主义还是超资本主义的可能,可以去换一个视角看待现在各个行业各种的尝试。
Echo最近一直看鲁迅,她推荐了一本给我看看,但看完实在不敢评论什么。仅看这本会能理解为什么靠写文,很难在那个时代改变什么,迅哥作为一个让人可以学习的人格,在这本里能看到很多他对大小事件的评论,理解力好的或可从中渐渐长出自己的人格来,但缺乏系统性关于作为站着的人的论述,确实也很难去让人就此学会作为人完整地活着,可能中国人都习惯性更擅长作为榜样而非思想活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