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五百多年前,西江苗族为何要把木楼建在险峻的山坡上?西江苗寨的持久魅力何在?

余未人 动静贵州 2019-08-14

在贵州,曾经“地无三尺平”的殊境,令诸多久远的文化得以留存。绚烂文化的基石,是寻常百姓祖祖辈辈的的日常与劳作。

黔山深处,“非遗”蕴藏丰厚,这些从历史中迤逦而来的人和故事,世代传承、生生不息。


大美西江吊脚楼


      三十年来,我已经数不清自己去过多少次西江。每一次去,都有不同感受,或忆旧,或新鲜,或有趣,有时难免惊愕莫名。你想体验的,西江都能展示,让你久久流连。这个古老的苗寨,当年是一位朴素俊美的村姑,渐渐长成了家喻户晓、火遍神州的明星。摄影家来此拍照,美术生来此写生,把山寨之美尽揽笔底。那么,西江的持久魅力是什么呢?那布满了两座山头的、鳞次栉比的吊脚楼,莫不是魅力之源?我以为,吊脚楼是苗家深厚文化内蕴在建筑上的外化。

西江苗寨全景

      澄碧的白水河环山而过,古代苗人们为何不逐白水河而居,却要把木楼建在山坡上?原来,五百多年前苗族的先祖迁徙到此时,白水河沿岸是沼泽地,瘴疠弥漫,沼泽瘴气屡屡夺人性命,而西江的山头上是莽莽林海。两相权衡,人们只能择高处建房而居。陡峭的山头没法辟出整块屋基,于是“吊脚楼”应运而生——木房一部分落在坡崖或垒石上,一部分凌空而建。吊脚楼顺应山势,不需要改变山形,却又虚实相间,实处依傍大山,虚处空灵通透。看了吊脚楼,让人由衷赞叹苗族先民的智慧和审美。这体现了苗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观。

      在汉族村落,高堂大屋与简易陋室对比鲜明;而苗家吊脚楼与苗族服饰一样,具有一种平等性,财富的多寡与之关联不大。这种平等性奠定了苗寨吊脚楼的审美基础,给人一种放松和愉悦。吊脚楼的底层可圈养牲畜,二层为堂屋和卧室,是主要的生活区域;堂屋还有一半延伸至户外,那里有一排可以纳凉远眺的“美人靠”,尽显吊脚楼之灵秀;三层为储粮储物的空间。

吊脚楼一角

      一个冬日,我在西江的建楼师傅唐老者家,听他和一位打工回来的屋主谈生意。

      “唐师傅,屋基还是用点水泥嘛,我明天去买。”

      “不要白花那个钱。用石头‘干码’个台,石头立起码,用土来塞缝,在转角处用大石头收边。寨上家家都是这样做的,又快又稳靠,保管你住上两百年!”

      “那,你能不能给个简单的房屋图纸呢?”

      “图纸?我们从来不用那个。”

      “那,我咋个备木料呢?”

      “你只要把几柱房、几步架、开间好多,柱高好多确定了,我心头就有数,错不了的。备木料还要等季节。现在是冬天,杉木水气大,不好剥皮;你到明年六、七、八月间砍树子,好剥皮,杉木又干得快。”

      “哦!”

      “最马虎不得的是选好中柱:要树梢不断、没得遭过雷打火烧、树干又直又圆,还要会结果果的树——那样你家会发达!”

      有意思!屋主把头点得像鸡啄米。

建造中的吊脚楼

      吊脚楼最怕火。在西江的历史上,既有战乱中的人为纵火,也有用火不慎的失火。民国末年的保安团纵火,让这个千户苗寨几乎被焚为废墟。但随着时光流逝,千户苗寨的胜景又恢复呈现出来了。保留西江的吊脚楼建筑,最关键的是保留它的营造技艺,只要工匠在,技艺在,吊脚楼就千秋万代永存。

      西江现在还有四十多名建造吊脚楼的匠人,这是最为可贵的。要成为一名民间建筑师,需要经过长达十几年的的学艺过程。比如年过古稀的董师傅和侯师傅,都是20世纪60年代学艺,直到80年代才出师。侯师傅已经主持或参与营造的房屋达300栋之多。

西江苗寨一角

      西江的建筑在十多年前年经历了一次大发展,把临街、沿河一带的原有的砖房拆除,而营造一批新的木楼。新房都有雕花面板和护栏,看上去非常养眼。这是西江的旅游商业区,与山头上的吊脚楼毗邻共存。

      河边新房刚落成的那年初秋,我在西江随便问了一位苗族老者:“这些新木楼你们怎么称呼?”“侗家楼。”我一大惊!这称呼有些接不上茬,但却很确切。为什么要在苗寨建造被当地人称为“侗家楼”式样的木楼?后来,我又问了正在为木楼扫尾雕刻的工匠:“你们是西江苗族吗?”“我们是黎平侗族。”原来,那次大拆大建,本地的工匠不够,就招募了大批黔东南各地、各民族的优秀工匠前来参与,也同时带来了各民族的建筑文化,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交流。

      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需要明确一个概念:我们是要以文化遗产原有、特有的魅力去引导游客,还是用投其所好的方式去迎合游客呢?前者路途遥遥艰难困苦,后者轻松便捷立竿见影。这是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上不能回避的痛苦抉择。


图片来源:网络

撰文:余未人

编辑:彭瑾

责编:小千

编审:铁流



新闻多一点:

小小歌棒上的符号,是数千年前的遗存,外人如读天书,会者一看就懂

祝语和秘咒,出自“花树老人”之口,也是水城三口塘数万苗人吹笙劲舞的花场之魂

六百年前贵州乡间的“主旋律”是什么?没有才子与佳人,至今活跃在民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