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尚奢华的黔式洗沙月饼,是我少年时的甜蜜记忆

周之江 动静贵州 2019-10-01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

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近些年来,广式月饼、云腿月饼大行其道,作为一个地道的贵阳人,突然发现,倒是我们自己的黔式月饼难觅踪影。

奇怪。

据说黔式月饼的妙处之一,在于其酥皮的制作,足有二十层之多。以面粉、板油拌合成“干油酥”,再置于糖稀、清水拌匀揉成的水油皮中,开暗酥制成一个酥皮坯剂子,再将每个剂子按成圆饼皮子备用。馅料亦复杂,有剁细的芝麻、瓜子、核桃,还要加入火腿、大枣、瓜蓉、熟粉、冰糖和盐等等,也有纯馅的,没记错的话,多为洗沙之类。烤将出来,外壳酥脆金黄,馅料口感丰富。

但黔式月饼也有现代人不喜的缺点,那便是——重油。至今我犹有印象,小时所食的黔式月饼,包装谫陋,不尚奢华,只是一张有印花的纸而已,拿到手中,纸上浸透了油,不能久存,时间长了,油会齁掉。

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在读中学时,学校紧挨着新添光学仪器厂,中秋前一两周,其食堂烘制黔式洗沙月饼供应职工。路过就能闻到烤制新鲜糕点的焦甜香气,特别诱人。

同学中厂里的子弟,换些饭票,就能买两个尝尝。窃以为,是我平生吃过最好的月饼。某年中秋,曾有打油诗记其事曰:

此世浮华胜月华,合该鉴史避田瓜。

阖书所想惟一味,厂里新烘素豆沙。

知堂老人周作人《儿童杂事诗》“甲编”,有关中秋的一首也说:“红烛高香供月华,如盘月饼配南瓜。虽然惯吃红绫饼,却爱神前素夹沙。”

钟叔河先生为之笺释说:“素夹沙即用素油做的月饼,红绫饼则用猪油。夹沙谓馅,即是豆沙也。顾雪卿《土风录》:饼饵馅以赤豆末红糖炒之,曰豆沙。”

此物不是知堂老人的故乡所独有,贵州人也很熟悉,日常小吃中的豆沙窝,所用原料也接近,只是甜馅换成咸馅罢了。豆沙月饼,黔人叫做“洗沙月饼”,正是我小时所吃的那一种。

如今的月饼不够朴素,便失其本意了。贵州省医食堂,有一味网红云腿月饼,下料足,现烤现卖,绝无包装,最多放进塑料袋、装个方便盒了事,却大受市场欢迎。据说中秋前后,除了月饼外的其他糕点都停做,集中力量办大事,仍然供不应求。

公道自在人嘴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真心诚意做好月饼,老百姓自然会认账。惜哉,好多人不明白这简单的道理,搞得每到中秋,月饼的话题就要翻来覆去讲,且讲来讲去只是说贵,说不值那个价,说老百姓吃不起,说奢侈浪费,老生常谈,如此而已。寻常一饼,鲍鱼其里,精装其外,便可卖出高价,于是口诛笔伐,年年不休。

馈赠月饼,因包装而贵,古已有之。

《清稗类钞》即记载说:“中秋节届,粤俗馈赠品于月饼而外,有所谓宫笔花饼者,涂以花草人物,灿染以五彩,以锦匣装潢之。”看起来,明白“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个简单经济学原理并实践之,得风气之先的,还要数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人。

好在这几年各种整顿,不良社会风气急刹车,送礼之风已渐刮渐小,包装过度似乎也渐少,月饼渐渐回归本质。不大能奢华起来的黔式月饼,也许真有重新回归的可能。


图片来源:网络
撰文:周之江
编辑:彭瑾
责编:飞宇
编审:陈薇

新闻多一点:

深夜烧烤摊,才是中国“熟人”们爱去的人间万花筒

【贵州公路边美食】对不起,忍不住要谈谈日渐式微的贵州狗肉

【贵州公路边美食】黔东南最爱的牛羊瘪,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黑暗料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