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宣传周】一条灰色产业链被发现……
抓获当天,工厂还在赶制一批假冒订单,在制假仓库侦查人员扣押了假冒管道配件20万余件,纸板箱、防伪标识、塑料内袋等包装上万只.........
假冒管道制作现场
一个破旧的无名厂房,几套粗糙的磨具,三个员工,加上一辆密不透光的小面包车,一件件满载的物流件,就让假冒管道配件流向了全国各地的管道配件直营店。上海、江苏、安徽、宁波...低廉的价格,可观的利润让一个个经销商不惜铤而走险。
2022年3月,绍兴市新昌县公安局接到了老张的报案,称有人在制售假冒管道配件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老张是中国某驰名商标管道公司市场部的员工,负责市场监测,某日他发现宁波、上海地区经销商的订单种类有些异常,销量也明显不如以往。于是便去各个门店走访,果然发现一辆小面包车时常运送可疑假冒产品到店内,便向警方提供线索。
经过侦查,一条以王某某为核心的制假—销假—售假全流程灰色产业链暴露在警方视野下。
寻求致富,制假售假
王某某在余姚经营着一家塑料厂,主要生产管道配件,经营几年后却入不敷出。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某驰名商标的管道配件在市场中反响不错,为此王某某决定铤而走险。
王某某先是到模具市场定制模具并印上某驰名商标字样,随后又制作了假冒的纸板箱、包装袋,甚至定制了假冒防伪码,完成全套的制假流程。
附近的经销商就自己配送,远距离就物流配送,为了隐蔽王某某更是连厂名都没有悬挂,在没有任何授权的情况下,开始制售假冒管道配件。尝到了甜头之后,为了拓宽销售渠道,王某某更是双管齐下,不仅在微信线上推销,同时远赴上海、安徽等地上门推销积累客源,逐渐扩大制假售卖的版图。
追逐利润,知假售假
上海的赵某夫妇和安徽的郑某夫妇就是王某某的常客,赵某和郑某是该品牌几十年的老经销商,王某某在推销期间也看中了他们的销售量,多次上门推销其制造的假冒产品。
一开始,赵某、郑某明确拒绝,但耐不过王某某的软磨硬泡加上利益的驱使,为在同行竞争中获得价格优势,最终抱着侥幸心理开始从王某某处购买假货销售。从几百元的订单开始试水,到几千元、几万元,他们一共购买并销售假冒产品200万余元。
这样的客户还有葛某、翁某、黄某等20余人,假冒配件被用于居民住房、工厂配套、宾馆、洗浴等各个领域,涉案多省市地区,涉案金额达630万余元。
追诉漏犯,锒铛入狱
抓住王某某这一关键线索,侦查机关从包装、防伪码等链条环节着手,开展对涉罪人员的全面打击,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顺藤摸瓜追诉7名售假经销商。
王某某假冒注册商标案庭审现场
截止发稿前,已有26人因涉嫌该案被移送审查起诉。其中10余人已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至三年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五千至十万元不等的刑罚,并依法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2023年2月21日,王某某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新昌县检察院提起公诉,同年4月18日,新昌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其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五十万元,并判决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等。
检察官说法
信誉乃企业生存之本,合法经营才是长久生财之道,假冒管道配件质量低劣质量极易造成管道淤堵、房屋渗水等情况,检察官提醒管道配件从业人员,务必坚守工匠精神、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严守行业自律,对自身产品负责,对建筑材料尽责,守好法律底线,切不可因一时贪念因小失大。
来源:新昌检察
编辑:鲁晓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