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2017-08-09 长安雅士 秀秀书院

话说丁酉年戊申月戊辰日(即公元2017年8月9日),古都长安,城南有一处最为风雅之地名为紫风阁,紫风阁内一处最是风雅之地又单属秀秀书院。

(插花:小叶女贞。是木犀科女贞属的小灌木;叶薄革质;花白色,香,无梗;花冠筒和花冠裂片等长;花药超出花冠裂片。核果宽椭圆形,黑色。生境是沟边,路旁,河边灌丛中,山坡。小叶女贞主枝叶紧密、圆整,庭院中常栽植观赏,为园林绿化的重要绿篱材料;叶入药,具清热解毒等功效,治烫伤、外伤;树皮入药治烫伤。抗多种有毒气体,是优良的抗污染树种;它叶小、常绿,且耐修剪,生长迅速,也是制作盆景的优良树种。)

昨夜的地震风波已过,又是“立秋犹清和,芳草亦未歇”的明媚风光。不过话说回来,身在古都,余震犹惊,实实在在身居险地的震中人又该如何呢?祈求他们都平安无事罢。天灾面前那一份惶恐无助,凡我同胞者定必感同身受,凡能助人者也定必不至袖手旁观,岂不闻“灾祸无情人有情”之语乎?

(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

燕燕、跳跳二人着实到得早。一起洒扫庭除之外,且忙着同鹩哥一递一声地对话。鹩哥今儿也特别饶舌,它原是群居的物种,素喜热闹,所以见人搭话就特别欢喜?

霖霖她们同秀秀老师在小茶室里茶叶品鉴。今日所品白茶三种:寿眉、贡眉(大白毫鲜叶)、青衫墨客。其中青衫墨客一款颇有来历。原料采自四川雅安山里野生茶树,因是老母亲亲自爬高下低为闺女采摘制作的茶品,所以当时曾以“女儿茶”名之,后改为“青衫墨客”,似是更符合“中国式雅士生活”的文化内涵,故名之。

舒舒、媛媛、窦郎中、陈陈随着先生作琴曲练习。《长相思》、《鹤冲霄》等初级琴曲且弹且唱,一唱三叹,极富回肠荡气之致。陈陈姑娘练习曲均已习完,开始习练吟猱之法了。所谓吟猱,均指弹奏古琴的指法。左手按弦,往复移动,使发颤声。小曰吟,大曰猱。元方回《听孙炼师琴》诗:“从容整暇未肎忙,小俟吟猱观抑按。”清薛雪《一瓢诗话》:“琴有正调、外调。调者,调也……今人但知於勾剔、抹挑、吟猱、绰注间求之,必无纯调。”

今日辩经会题为《诗经桧风隰有苌楚》,关于此篇,历代名家皆有精彩点评。孔子曰:“《隰有苌楚》,得而悔之也。”(《诗论》)

朱熹:“赋也。政烦赋重,人不堪其苦,叹其不如草木之无知而无忧也。”(《诗集传》)

陈震:“只说乐物之无此,则苦我之有此具见,此文家隐括掩映之妙。”(《读诗识小录》)

郭沫若:“自己这样有知识挂虑,倒不如无知的草木!自己这样有妻儿牵连,倒不如无家无室的草木!做人的羡慕起草木的自由来,这怀疑厌世的程度真有点样子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陈子展:“三章意思重复,无甚变化,单调乏味,诗为减色矣。”(《诗经直解》)

余冠英:“这是乱离之世的忧苦之音。诗人因为不能从忧患解脱出来,便觉得草木的无知无觉,无家无室是值得羡慕的。”(《诗经选》)

蒋立甫:“真不知包含着诗人多少痛苦与愤慨。”(《诗经选注》)

黄怀信:“而乐或羡慕别人没媳妇、没成家、没妻室,无疑是后悔自己有媳妇、已成家、有妻室。”(《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

于茀:“《隰有苌楚》凡三章,分别于每章尾句言‘乐子之无知’、‘乐子之无家’、‘乐子之无室’,《郑笺》云:‘知,匹也。’可见,此三句为同义复咏,此是诗的主旨,以子之无室家为乐,实即羡慕别人没有室家,犹今言羡慕单身汉。可见,此人已经有了室家无疑,如此羡慕别人没有室家,必然悔不当初。”(《金石简帛诗经研究》)

(茶道文化之茶叶品鉴,品代表性黄茶。运用正常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之辨别能力,对茶品的外形、汤色、香气、叶底等品质因子进行品评,从而达到认知茶叶的目的。今日品鉴:黄小茶:产地:安徽霍山;外形:墨绿隐翠、叶张较完整,有毫芯;汤色姓黄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柔韧。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535owef7h&width=500&height=375&auto=0

原文: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3。夭之沃沃4,乐子之无知5!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6。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7!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8。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9!

注释:

桧(kuài)风:即桧地的乐调。桧,又写作“郐”。桧地在今河南郑州、新郑、荥阳、密县一带。周平王初,桧国为郑武公所灭,其地为郑国所有。

隰(xí):低湿的地方。苌(cháng)楚:蔓生植物,今称羊桃,又叫猕猴桃。

猗(ē)傩(nuó):同“婀娜”,茂盛而柔美的样子。

夭(yāo):少,此指苌楚处于茁壮成长时期。沃沃:形容叶子润泽的样子。

乐:喜,这里有羡慕之意。子:指苌楚。

华(huā):同“花”。

无家:没有家庭。家,谓婚配。《左传·桓公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

实:果实。

无室:没有家室拖累。

译文:

低洼地上长羊桃,蔓长藤绕枝繁茂。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无知不烦恼。

低洼地上长羊桃,蔓长藤绕花儿美。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没有家拖累。

低洼地上长羊桃,果实累累挂蔓条。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无家需关照。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历代《诗经》研究者的看法多有分歧,大体上有三种观点:一是《毛诗序》的说法:“《隰有苌楚》,疾恣也。国人疾其君之淫恣,而思无情欲者也。”郑笺、孔疏皆从其说,至宋代又加进理学内容,所谓“此诗言人之喜怒未萌,则思欲未动。及其私欲一炽,则天理灭矣。故思以反其初而乐其未知好色之时也”(黄檬《毛诗集解》)。至明代何楷更坐实史事,他说“《隰有苌楚》,疾恣也。桧君之夫人与郑伯通,桧君弗禁,国人疾之。”(《诗经世本古义》)朱谋玮《诗故》则说:“伤桧之垂亡而君不悟也……亡国不知自谋也。”增添了“亡国”的内容。清刘沅《诗经恒解》又沿此说进而发挥,他说“盖国家将危,世臣旧族……无权挽救,目睹衰孱,知难免偕亡,转不如微贱者可留可去,保室家而忧危也”。二是朱熹《诗集传》首创之说,云:“政烦赋重,人不堪其苦,叹其不如草木之无知而无忧也。”后世循其说者甚众,如许谦、丰坊、姚际恒、方玉润等。姚际恒、方玉润避开朱说“政烦赋重”,而改为泛论,姚说:“此篇为遭乱而贫窭,不能赡其妻子之诗。”(《诗经通论》)方说:“此遭乱诗也……此必桧破民逃,自公族子姓以及小民之有室有家者,莫不扶老携幼,挈妻抱子,相与号泣路歧,故有家不如无家之好,有知不如无知之安也。”(《诗经原始》)而现代学者则取朱说而强化了阶级内容,郭沫若说:“做人的羡慕起草木的自由来”,“这种极端的厌世思想在当时非贵族不能有,所以这诗也是破落贵族的大作”(《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有人又进而判定“这是写当时劳动人民所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的痛苦”。三是现代才出现的情诗说。闻一多以为“《隰有苌楚》,幸女之未字人也”(《风诗类钞》)。李长之以为“这是爱慕一个未婚的男子的恋歌”(《诗经试译》)。高亨也说“这是女子对男子表示爱情的短歌”(《诗经今注》)。不同的是闻一多视此诗为男子所作,李长之和高亨则认为是女子所作。

此诗的创作时间,程俊英《诗经注析》认为“桧国在东周初年被郑国所灭,此诗大约是桧将亡时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人自叹不如草木快乐。如果只着眼文本,就诗论诗,其内容并不复杂隐微,甚至可以说是较简明直露,诗中反复表达的,无非是羡慕羊桃生机盎然,无思虑、无室家之累,意明语晰,无可争议。至于诗人为何产生这一奇特的心理,则是见仁见智不一:或说是赋税苛重,或说是社会乱离,或说是遭遇悲惨,或说嗟老伤生,但谁也无法坐实其事。不过,从此诗企羡草木无知无室的内容观之,诗人必然有着重大的不幸,受着痛苦折磨,才会有“人不如草木”之感。

全诗三章,每章二、四句各换一字,重复诉述着一个意思,这是其感念之深的反映。第一章从羊桃的枝条说起,羡慕其无知而又无忧之乐。首两句起兴,先从客观外物入笔,“隰有苌楚”即是说宽广的沼泽地带长满了羊桃呈现一片繁盛的景象。然后彼而此起,从羊桃而联系人的思想。人在乱离时期,受尽生活的折磨,感到生无乐趣,而看到羊桃的“猗傩其枝”,总不免产生羡慕之情。而羊桃似乎又有意挑逗,将枝条长得“夭之沃沃”,以炫耀其美丽,因为植物是见其华美而不见其忧愁,而人在“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乐记》)的时候,就会深感其乐并“乐子之无知”。这是因为植物只有生长之灵魂而人却有理性之灵魂,两者所差异,形成如此的结果。

第二章是从羊桃的花说起,羡慕其无家而无累之乐。花草无知,只是尽情开放,人生有情,不免受到家室之累。困而人见花草而羡其无拘无束,自是顺理成章之事。这章说“乐子之无家”,反而兴起人有家而不乐,与前章句式相同,只是“花”与”家”之别,其意思则更深入一层。面对羊桃花的欣欣向荣,自不殆而生羡意,其厌世思想,尤为深沉。那种“龙种自与常人殊”的特权思想,也随之一扫而净。

第三章是从羊桃的果实说起,羡慕其无室而无忧之乐。“家”与“室”义同,此章是从前章的“家”而来,进一层说明“豺狼在邑龙在野”的时候,那些贵族子弟“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杜甫《哀王孙》),更是感到家室之累为苦。此章乐苌楚之无室,反兴人以有室而不乐,亦显示了亡国之音的沉痛至极。桧国失国,贵族反受家室之景,见羊桃兴盛而生悲愁,自是人之常情。植物没有感情,不为痛苦所困,没有家室之愁,实在是值得羡慕。这是无可奈何的想法,表现了贵族阶级在国破家亡之际的强烈不满与无限怨愤。

此诗作者因为不能从忧患中解脱出来,便觉得草木的无知无觉,无家无室是值得羡慕的。在写法上,此诗是采用衬托对比,用羊桃“夭之沃沃”之乐,来衬人的无室无家之苦。诗人更不必说自家的痛苦,只是羡慕苌楚之乐,苦与乐同时对比,尤显苦者越苦,乐者越乐。诗人让自己的内心感受,用艺术外化寓深情于诗外,不说一句苦,而苦自深。凡苦之不可言者,自是苦已不堪,这是给人从诗外去体会的弦外音、言外旨与诗外味。诗中说的贵族亡国之愁,而受尽奴隶主贵族的压迫与剥削,生活倍受困苦的奴隶,其苦自不堪言,连一棵羊桃也不如。这也是从诗外所得的体会,把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揭露得更深刻,更显艺术的感染力量。

后世影响:

此诗中关于“人不如草木”之叹,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较大影响,但所见后世诗文中用此语者,多半偏重于人不如草木“长生”方面,如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唐代元结《寿翁兴》:“借问多寿翁,何方自修育。唯云顺所然,忘情学草木。”南宋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就是其中的显例,然皆限于羡慕草木长生,其内涵之深厚似不如《桧风·隰有苌楚》这首诗。

欲知明日《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内容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黄帝内经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好想和你一路同行相携归

《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一花一世界,一竹一菩提

《黄帝内经》  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