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贤明的人啊,祝你万寿无疆

2017-08-20 长安雅士 秀秀书院

(黄山松烟墨如图。古代制墨,多用松木烧出烟灰作原料,故名。《洞天墨录》:“古墨惟以松烟为之,曹子建诗:‘墨山青松烟’。”卫夫人《笔阵图》:“其墨取庐山产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屠隆《考盘余事》卷二:“余尝谓松烟墨深重而不姿媚,油烟墨姿媚而不深重。”松烟墨特点是浓黑无光,入水易化。宜画人物须眉、翎毛和蝶翅等。)

丁酉年戊申月己卯日(即公元2017年8月20日),话说十三朝古都长安,城南有一处最是诗书蕴藉之地名为紫风阁,紫风阁内最是风流雅致之地又单数秀秀书院。

胡开文制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由于战乱和社会的腐败,徽州制墨业逐渐衰退,名家、名品的声誉也随之冷落。但唯有胡开文一家独呈一时之秀,一直保持着兴盛的局面。特别是他的“苍佩室”墨成了“抢”进皇室的贡品。这是什么原因呢?后人分析有三个缘由:一是胡开文重用墨模雕刻、设计人才。他曾不惜耗费巨资,派专人去搜集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北海、中南海等的蓝图,在汪近圣基础上,邀请名家名匠重新绘制雕刻,终于制出了《御园图》墨六十四块。二是胡开文有一套“生意经’,他经常派出他的九个儿子到全国各地销售墨锭,扩大影响。三是胡开文极注意制墨的质量,以“造型新颖,墨质精良”而压倒了诸家,这也是他成功的最重要的一点。

先生新得了几方砚,一锭墨,松烟香绕,形制古雅,遂颇生志得意满之喜焉。壮族方方、咸阳燕燕、山东跳跳、长安茹茹………诸纤纤女儿也纷纷舒广袖,伸皓腕,争研其墨,一则为先生,“有事弟子服其劳”;一则为自己,“轻研淡墨抒雅志”,何其至雅至韵之事也!以此墨书之,先生怕不得“故将瘦金写精神”之乐乎?

小茶室里。瀹茶道正习练到紧要处。这会子席主换了燕燕,乌发披肩,身材高挑,比别人自有一番动人之处。丹丹、茹茹亦在座,跳跳亦十八道皆习练完毕,想来她们今日齐集,既为复课,亦颇不失暗暗“pk”之意吧?

 (咸阳姑娘燕燕瀹茶。瀹茶须得法。茶品有绿茶、花茶、乌龙茶、红茶、黄茶及黑茶之分,茶器有紫砂壶、玻璃杯、盖瓯、青瓷茶瓯之别,水有温、沸、老、嫩之论,投茶有上投、下投、中投之说,因此对不同的茶品,在不同的季节应采用不同的茶器瀹茶。)

午后蕊蕊、桑桑亦联袂而至。她两位皆是青春年少的小女孩子,然则气质不同,性情不同。蕊蕊是一袭粉色格子盘花扣旗袍,大似民国时候的女学生,桑桑则仍是白衫粉裙,发长数尺,直似仙女下凡一般。

桑桑打扮与众迥异之外,习琴也不与人同。她自个儿寻一张琴在一边习练琴曲《礼仪之邦》,勾挑抹剔,按泛吟猱,固然还不能圆转如意,听起来,却也抑扬顿挫,颇有情致。蕊蕊自随了先生去作练习曲。

舒舒独自找一个幽僻处习琴不提。窦郎中正在捧书轻唱。他应先生之命,撂下书亦开始从头至尾作练习。实在他已经练到二七二八二九了,节奏是掌握得很好了,手势漂亮呢,比女孩子却还是稍有不及。这当然是以他之短比人之长了,也怨不得他。时日久了,定必将有所改善罢?

(窦郎中习练古琴。中国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按音一百四十七个。古琴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一般人听琴乐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静”可以说是琴音的最大特点,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这里的“静”还有两层意义,一是抚琴需要安静的环境,二是抚琴更需安静的心境。

古琴的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静。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

 本篇辩经会题为《诗经  曹风  鸤鸠》,关于其内容,宋代朱熹《诗集传》评曰:“兴也。诗人美君子之用心,均平专一。故言鸤鸠在桑,则其子七矣。淑人君子,则其仪一矣。其仪一,则心如结矣。然不知其何所指也。陈氏曰:君子动容貌,斯远暴慢;正颜色,斯近信;出辞气,斯远鄙倍。其见于威仪动作之间者,有常度矣。岂固为是拘拘者哉?盖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是以由其威仪一于外,而心如结于内者,从可知也。”“(二章)兴也。鸤鸠常言在桑,其子每章异木,子自飞去,母常不移也。言鸤鸠在桑,则其子大梅矣。淑人君子,则其带伊丝矣。其带伊丝,则其弁伊骐矣。言有常度,不差忒也。”“(三章)有常度而其心一,故仪不忒。仪不忒,则足以正四国矣。大学传曰:其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四章)仪不忒,故能正国人。胡不万年,愿其寿考之辞也。”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又曰:“诗中纯美无刺意。”“诗词宽博纯厚,有至德感人气象。外虽表其仪容,内实美其心德。”“回环讽咏,非开国贤君未足当此。”“后人因曹君失德而追怀其先公之德之纯以刺之。”“(四章眉评)全诗皆美,唯末句含讽刺意。”

原文: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⑵。淑人君子⑶,其仪一兮⑷。其仪一兮,心如结兮⑸。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⑹。其带伊丝,其弁伊骐⑺。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⑻。淑人君子,其仪不忒⑼。其仪不忒,正是四国⑽。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⑾。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5400a6mix&width=500&height=375&auto=0

注释:

⑴鸤(shī)鸠(jiū):布谷鸟。亦作尸鸠。一种常见的鸟,上体灰褐色,下体白色而具暗色横斑,其显著特点是双音节叫声,并把卵产于别的鸟巢中为它孵化。

⑵其子七:旧说布谷鸟有七子,早晨喂食从头到尾,下午喂食从尾到头,始终均平如一。

⑶淑人:善人。

⑷仪:容颜仪态。一:始终如一。

⑸心如结:比喻用心专一。朱熹《诗集传》:“如物之固结而不散也。”

⑹带:大带,缠在腰间,两头垂下。伊:语助词,相当于维,是。

⑺弁(biàn):皮帽。骐(qí):青黑色的马。一说古代皮帽上的玉制饰品。

⑻棘:酸枣树。

⑼忒(tè):偏差,差错。

⑽正:长,领导,指榜样。一说纠正。闻一多《风诗类钞》:“正,法也,则也。正是四国,为此四国之法则。”

⑾榛(zhēn):丛生的树,树丛。

⑿胡:何。朱熹《诗集传》:“胡不万年,愿其寿考之辞也。”

译文:

布谷筑巢桑树上,养育许多小小鸟。贤明高尚的君子,仪容始终最美好。仪容始终最美好,内心坚定有节操。

布谷筑巢桑树上,小鸟嬉闹在梅枝。贤明高尚的君子,腰间大带系素丝。腰间大带系素丝,头上帽儿黑皮饰。

布谷筑巢桑树上,小鸟欢叫酸枣间。贤明高尚的君子,仪容如一不改变。仪容如一不改变,各国学习好标杆。

布谷筑巢桑树上,小鸟欢叫榛树间。贤明高尚的君子,全国民众好长官。全国民众好长官,祝他长寿万万年。

赏析:

全诗四章,都以鸤鸠及其子起兴,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鸤鸠即布谷鸟,该鸟仁慈,“布谷处处催春耕”,裨益人间。又喂养众多小鸟,无偏无私,平均如一。《诗集传》谓:“(布谷鸟)饲子朝从上下,暮从下上。”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鳲鸠氏,司空也。”杜预注:“鳲鸠平均,故为司空,平水土。”二是“鸤鸠在桑”,始终如一,操守不变,正以兴下文“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不忒”的美德,与那些小鸟忽而在 53 28863 53 15287 0 0 4084 0 0:00:07 0:00:03 0:00:04 4084梅树,忽而在酸枣树,忽而在各种树上的游移不定形成鲜明对照。小鸟尚未成熟,故行动尚无一定之规。因此,各章的起兴既切题旨又含义深长。

各章起兴之后,即转入对“淑人君子”的颂扬。首章就仪表而言,“如一”谓始终如一地威仪棣棣,包括庄重、整饬等,而不是指老是同一单调服饰。关于这一点,《诗集传》引“陈氏曰”:“君子动容貌斯远暴慢,正颜色斯近信,出辞气斯远鄙倍。其见于威仪动作之间者,有常度矣。”仪表从表面看仅是人的外包装,其实质则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露,由表及里,首章也赞美了“淑人君子”充实坚贞稳如磐石的内心世界。次章举“仪”之一端,丝带、缀满五彩珠玉的皮帽,将“仪”之美具体化、形象化,让人举一反三,想像出“淑人君子”的华贵风采。

如果说一、二章是颂“仪”之体,则三、四章是颂“仪”之用,即内修外美的“淑人君子”对于安邦治国佑民睦邻的重要作用。三章的“其仪不忒”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转折作用,文情可谓细密。四章的末句“胡不万年”(意谓:这样贤明的人,怎不祝他万寿无疆?)则将整篇的颂扬推至巅峰。

《黄帝内经   阴阳别论篇第七》

高才沉下僚,庸俗居高位

《黄帝内经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来自加拿大的华侨子女于长安城体验中国式雅士生活

生之光华,死之绚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