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处开来复旦校车,顾颉刚、谢希德、萧乾、朱东润等都常坐…… l 读史老张
1947年复旦校车的复原图,由张韵帆绘制
文/ 读史老张
1958年9月,一位台湾的复旦校友乘船外出,突遭轮船失事,他抓住一个救生圈,在海上漂流了近30小时。那天正好是中秋之夜,在茫茫大海中,仰望一轮明月,他忽然想到了母校,想到了校训,也想到了校园里的燕园、登辉堂、寒冰馆、子彬院和仙舟馆,还想到了让他魂牵梦萦的校车:“我们的校车,是全上海各大学中最漂亮的,那是蓝底黑顶,而漆有黄色魏碑体‘国立复旦大学’六个大字的舒畅大客车……”(严重则《团结服务 牺牲》)
每次站在复旦校门口,目送着一辆辆簇新的校车驶过,我就会想起那位台湾校友的描述——过去的“蓝底黑顶”校车,究竟长什么样呢?那天,我到复旦档案馆,查到一张1947年校车的老照片——那凸起的车头、圆鼓鼓的前灯,竟与当今街头流行的“大鼻子”校车酷似!虽然照片有点模糊,但车身上“国立复旦大学”六个字依稀可辨……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从前。
复旦1922年在江湾立校时,并无校车。那时,从李登辉校长到普通校工上班,都要搭乘淞沪铁路列车——从天通庵车站出发,到江湾镇下车,再步行一二十分钟,或坐黄包车抵达复旦后门(北门),“仆仆于途”,非常辛苦。1932年秋,2辆校车“在万目睽望中翩然来校”,停在子彬院前。师生们奔走相告,“从此翔殷路上(指今邯郸路——引者注)将常有母校校车驰骋出入矣”(1932年《复旦同学会会刊》第2卷第2期)。1946年夏,复旦从重庆复员返沪后,校车实行承包经营,逐步增至9辆,分别新辟外滩和大西路(今延安西路)等线,直达市中心区。新中国成立后,校车退出承包,减为2辆。1958年初,学校增购校车计划受到批评和指责,至60年代,校车终于停驶。
1947年的复旦校车照(复旦档案馆藏)
那些年,在全市高校中,复旦校车独领风骚。据说,每次“蓝底黑顶”的校车经过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的上海法学院,该校学生就会引颈赞叹。1946年8月,上海法学院购入一辆六轮卡车,装上竹篷,权充校车,有人在《新民报》上评论道:“自此以后,同学不必羡慕每天从校门前经过之复旦校车矣。”同年9月,光华大学在欧阳路复校,也开始购置校车。也许是光华与复旦身世相同(复旦早年与震旦公学分立,光华则脱离于圣约翰大学),也许是两校校名同出一辙(出自《尚书·虞夏传》),新购的光华校车,颜色竟向复旦看齐——深蓝色,车身漆着黄色的“光华大学”四字,校车线路也与复旦部分重叠。当光华与复旦校车同时驶过北四川路,“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就在街头流动起来。
校车承载着历史,留下过名教授的侧影。复旦自渝返沪后,大部分教授定居在学校对面的“复旦村庄”(教师宿舍),主要依靠校车出行。住在庐山村(今第一宿舍)的中文系教授靳以先生,社会活动多,常搭校车前往市区。当年还是青年教师的陈左高先生记得,1946年的一天,他与靳以同乘校车攀谈,“不知怎样,话题转入鲁迅夫人许广平先生”。靳以说:“许先生始终师事鲁迅,鲁迅晚年多亏她照料啊!”此后,陈左高坐校车去市区,经常看到靳以在中途下车,“那是去探望许广平的”(陈左高《章靳以二三事》)。1948年7月,昆仑影业公司在沪光大戏院试映新片《万家灯火》,同时举行影评会,靳以与曹禺、冯雪峰、胡风、阳翰笙、于伶、沈浮、赵清阁等文化界人士应邀出席。据报道,靳以“清晨八时即乘校车从江湾赶到‘沪光’”,“席散已‘万家灯火’矣”(《新民报》晚刊1948年7月10日)。
新闻系教授萧乾先生住在徐汇村(今第二宿舍),他也经常乘校车外出。有一次,他带朋友的孩子乘校车闲逛,直至很晚回家。萧乾的朋友们则常搭校车来访。1946年11月3日,叶圣陶先生“乘复旦校车至复旦”,据他在日记里记载,当天,“至萧乾寓所,系日本式小洋房,紧凑而舒适。观其所藏英木刻家集子,工细之极,刀法圆熟,大为赏叹”。
1946年秋,史地系教授顾颉刚先生辗转抵沪。为了给学生补上因复员返沪落下的课,住在虹口的他曾多次到复旦接洽,也几次搭乘校车。《顾颉刚日记》这样记录:9月20日,“到外滩爱多亚路(指今延安东路外滩——引者注),吃点。上复旦校车,八时十分开,九时到……访章校长”。后来,因事务缠身,顾颉刚在突击完成“史学名著选读”和“商周史”的补课任务后,向章益校长请辞教职。1947年1月15日,他到校拜会史地系主任周谷城、文学院长伍蠡甫先生及章益校长,办妥了离职手续,“乘校车回”。
上世纪50年代,中文系教授朱东润先生也常乘校车,一次,他在校车上听到两位数学系老师的对话——助教问:“某某先生的女儿考试老是不及格,怎么办?”教授答:“像她这样的糊涂脑袋只配读中文系,本来不应当到数学系来。”朱东润闻言,颇不以为然,“这是什么话!那时我坐在车中不便说什么”,事后感叹,那位教授“数学很好,但是并不保证他的脑袋不糊涂”(《朱东润自传》)。校车无言,名教授的率真却溢于言表。
解放日报1983年5月2日头版右下角刊登的图片新闻《上班》
1980年,复旦校车迎来高光时刻。在苏步青校长支持下,校车恢复接送路远的教师上下班。学校特地购置一辆“巨龙”车(类似当时的公交车),往返于复旦至徐家汇之间。时任副校长的谢希德先生家住建国西路,几乎天天搭乘校车。学校给她配有小汽车,她很少乘坐。1983年初,谢希德担任校长,工作更忙了,但她依然坚持乘校车,风雨无阻。同年5月2日,《解放日报》头版刊登一张照片《上班》,拍摄者是新闻系教授舒宗侨先生,照片说明写道:“复旦大学新任校长、中共中央委员、著名物理学家谢希德博士,每天和复旦教工同乘校车上班。八时上班,七时她就和同事在校车上谈论工作了。”那时,我刚毕业留校,偶尔也搭乘“巨龙”车,有幸亲历谢希德乘车的场景:她腿脚不方便,总是坐在靠前门的座位上;每次上下车,她都亲切地和大家打招呼。车厢里,教师们谈笑风生,她笑眯眯地倾听着,偶尔插上一两句话……
谢希德校长在校车上(选自《谢希德画传》)
余生也晚。台湾校友心心念念的“蓝底黑顶”校车,我无缘乘坐。读到那张1947年校车的老照片后,我就想起那辆80年代的“巨龙”车,可是,无论我怎样努力开启记忆闸门,也记不清“巨龙”车的更多细节了……原来,在我的校车回忆里,唯有谢希德校长的形象最清晰,持久永恒。
(刊于2019年5月19日解放日报朝花版)
点击下面链接,可读部分“朝花时文”近期热读文章:
冷思“叶永青事件”,兼议中国当代艺术名利场与“画册现象”l 喻军
面子猛于虎——“都挺好”底下藏着的“都不好” l 肖遥
首晟,今天为你树起一座墓碑 l 余晓帆
这是“朝花时文”第1935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wbb037@jfdaily.com。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
“朝花时文”上可查询曾为解放日报“朝花”写作的从80岁到八零后的200多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和媒体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们是谁,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复在首页对话框,如果我们已建这位作者目录,你就可静待发送过来该作者为本副刊或微信撰写的文章。
苹果用户请长按识别二维码,鼓励编辑